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27例误诊误治原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的误诊误治情况及其原因,以及避免误诊误治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40例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误诊误治情况及易误诊的疾病。结果 首次就诊的误诊率为68%,所误诊的疾病依次为胆石症伴肝内炎症包块,肝脓疡、肝囊肿、肝腺瘤。施行误治的有:胆管探查取石术、肝脓疡切开引流术或B型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引流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肝囊肿切除术。结论 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误诊率高,且常被误诊。避免误诊的方法有:(1)注意寻找本病的特征性表现;(2)提倡所有肝内占位术前、术中活体组织学检查是避免误漏诊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管细胞性肝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断率。方法收集我科1995年1月至2005年8月期间,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病历资料28份,随机抽取同期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资料56份,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容易发生误诊,误诊率为25%(7/28);其术前诊断率明显低于肝细胞性肝癌(P<0.05)。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两者在性别、既往是否合并胆石症及胆道手术史、HbsAg阳性率、有无肝硬化、AFP阳性率、病灶位置、肿瘤数目、包膜完整性、淋巴结转移及影像学诊断准确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术前术后诊断吻合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细胞性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掌握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将有助于提高胆管细胞性肝癌与肝细胞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侵犯胆管39例的临床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侵犯胆管病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癌侵犯胆管病人39例,对其临床、是学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 此类病人占本院收治肝癌病人的6%,全组病人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其术前误诊率为67%,B型超声及CT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88%和80%,合并门静脉癌栓者为49%。结论 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影像学检查结果;主要手术方式为肝叶切除及胆管引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诊断率,减少术中胆管损伤。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5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误诊和胆管损伤的原因。结果 45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中,Ⅰ型20例(44.4%),Ⅱ型12例(26.7%),Ⅲ型9例(20.0%),Ⅳ型4例(8.9%);术前仅行B超或CT检查者22例,误诊10例;进一步做MRCP或ERCP检查者23例,误诊3例;前者误诊率高于后者。4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逆行入路胆囊(部分)切除38例,误伤胆管0例;标准前三角入路5例,误伤胆管5例,标准入路胆管损伤率大于逆行入路。结论 MRCP和ERCP检查可提高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诊断率;术中逆行胆囊(部分)切除、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5.
混合细胞型肝癌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混合细胞型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较少见亚型,本文通过对其临床特点的分析与总结以加深对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1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45例混合细胞型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与31例胆管细胞癌和275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45例混合细胞型肝癌患者的HB sA g和AFP的阳性率及肝硬化合并率分别为76%、56%、71%,与胆管细胞癌患者相及肝细胞癌患者相比,和肝细胞癌患者更为相近,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比率为78%,明显高于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患者。混合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癌、肝细胞型肝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2%、3%,67%、17%、10%,和78%、55%、44%。结论混合细胞癌具有男性发病率、HB sA g阳性率、肝硬化合并率、癌栓发生率、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阻塞性黄疸为首发症状的肝癌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以阻塞性黄疸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9例,其中术前误诊26例,对其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此类患者占肝癌患者的比较为6.3%,术前误诊率为66.7%,最易误诊的疾病为黄疸型肝炎(15.4%)及肝门部胆管癌(15.4%)。结论: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血液学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易误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原因,阐明该病征的解剖和病理特征。方法 从术前、术中两方面分析18例误诊的病人.了解该病症的特点和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结果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学背景的调查、影像学资料分析以及术中探查包括肝原发灶、胆管占位病变的特征、肿瘤的侵袭发展方式等,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肝肿瘤邻近肝门、肝硬化程度轻、肿瘤恶性程度高等是此类病征的特点。结论 全面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对该病症的良好认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脏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liver,PSCC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病因、组织来源、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合理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1例PSCCL误诊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该例患者以右肝占位收入院,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为肝内胆管细胞癌影像学特征,遂行右半肝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PSCCL。结论 PSCCL术前诊断极为困难,与原发性肝癌难以鉴别,且容易忽略其他部位的鳞癌发生肝转移而导致肝转移瘤,往往经过术后病理诊断提示且经各项检查排除其他部位的原发灶后才得以明确诊断。PSCCL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预后不佳,目前无统一的治疗原则,多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目前,由于PSCCL的病因不明,机制不清,临床医生只能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肝硬化性血管瘤与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及转移性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差异,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00~2008年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肝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包括CT、MRI表现。结果本组肝硬化性血管瘤缺乏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典型CT及MRI特征:CT增强动态扫描显示肿瘤动脉期、门脉期均无明显强化,延时扫描病灶强化较为明显;MRI T1加权像病灶为低信号,1、2加权像病灶表现为由多种信号组成,部分病灶呈高信号。其中3例误诊为肝细胞癌,2例误诊为胆管细胞癌,1例误诊为胆管细胞癌合并感染,1例误诊为肝转移瘤,1例误诊为肝脓肿,1例误诊为非典型性海绵状血管瘤,1例误诊为后腹膜肿瘤。结论认识肝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对于提高该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可分为来自肝细胞的肝细胞型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来自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 CC)以及同时含有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混合型肝癌(cHCC-CC).混合型肝癌临床较少见,大约占原发性肝癌的1.0%~3.5%.对其与肝细胞型和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的联系及其在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的报道亦甚少.  相似文献   

11.
Mirizzi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胆囊结石并发症.该病术前诊断困难,术中解剖变异大,胆管损伤率高,处理不慎可能出现术后胆管狭窄,是胆道外科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肝胆外科收治8例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收治29例Ⅱ型和Ⅲ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采用带蒂胆囊瓣胆管成形术治疗Ⅱ型和Ⅲ型Mirizzi综合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18例报告余正平张启瑜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少见类型,目前尚无特异检查方法能在术前作出确诊。我院从1982年6月至1995年6月共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352例,其中病理证实胆管细胞性肝癌1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13.
头面部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头面部钙化上皮瘤的诊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26例头面部钙化上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对诊断和治疗方法 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在26例中有14例(53.8%)钙化上皮瘤患者年龄〈13岁.临床上极易误诊,误诊率达42.3%(11例).B超诊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超声表现分为3型:团块伴钙化型、强回声光带型及实质无钙化型.组织病理观察,表现为影细胞及嗜碱性细胞片状排列的特征.皮肤钙化上皮瘤经手术切除后均未见复发.结论 提高医师对钙化上皮瘤临床特征的认识,可利用影像学手段,如B超等检查,以提高诊断率.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2021年收治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2例,其中1例由于肝内未见明显病灶且甲胎蛋白(AFP)阴性,术前极易误诊为胆管癌,另1例为高龄病人肝癌术后复发合并胆管癌栓,经保守治疗之后病情好转。结合该2例病例,作者对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诊治进展进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式等。结论:肝细胞癌侵犯肝内外胆管形成胆管癌栓在临床上较少见,易被误诊为胆管癌、胆道结石、胆管炎等,目前其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治疗上采用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胆管反应是指在肝祖细胞介导的肝脏修复过程中形成的局部细胞复合体.这种复合体包括有激活的肝祖细胞、中间型肝胆细胞和反应胆管细胞.胆管反应对肝癌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胆管反应中的肝干/祖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迁移性是肝癌浸润和转移的基础,同时胆管反应又为肝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基质微环境.本文就胆管反应的分类、细胞多样性以及胆管反应在肝炎和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研究胆管反应对阐明肝癌的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pfimary liver cancer)是我国比较常见得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上分为肝细胞型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细胞型肝癌(cholangioearcinoma,CC)和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eellular and cholangiocarcinoma cHCC—CC)。1949年Allen将混合细胞型肝癌分为3型,A型肝细胞癌以及胆管细胞癌分别存在于肝脏两个不同肿瘤中,即双结节性肝癌。关于TypeA型的报道目前仅有个案报道出现。现总结我科关于双结节肝癌资料及有关文献,对其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普通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酒精(PELT)治疗不同病理分型的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灶的疗效,进一步探讨此治疗方法对于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34例肝细胞癌、25例胆管细胞癌术后复发进行PEIT治疗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肝细胞癌组有效30例,有效率为88.24% (30/34),胆管细胞癌组有效者17例,有效率68%(17/25),经过卡方检验,P<0.05.结论 PEIT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灶效果明显好于胆管细胞癌患者,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可用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胰部位结核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证实的6例胆胰部位结核误诊为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病人均为中青年,临床表现为黄疸、发热及腹痛.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局限性胆管狭窄伴近端肝内外胆管扩张;胆胰周围淋巴结结核病人还表现为胆胰周围实质性占位;胰腺结核病人可见胰头占位伴胰周淋巴结肿大;胆管结核病人胆管周围及十二指肠圈软组织影增多.6例术前均误诊癌肿而行手术探查由病理确诊,术后均予抗结核治疗.结果 经随访所有病例胆胰周围肿块明显缩小,黄疸、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胆胰部位结核与胆胰恶性肿瘤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在术前难以鉴别,常需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经手术或内镜进行有效的支撑和引流胆道,术后积极的抗结核治疗是治愈胆胰结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胆胰部位结核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证实的6例胆胰部位结核误诊为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病人均为中青年,临床表现为黄疸、发热及腹痛.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局限性胆管狭窄伴近端肝内外胆管扩张;胆胰周围淋巴结结核病人还表现为胆胰周围实质性占位;胰腺结核病人可见胰头占位伴胰周淋巴结肿大;胆管结核病人胆管周围及十二指肠圈软组织影增多.6例术前均误诊癌肿而行手术探查由病理确诊,术后均予抗结核治疗.结果 经随访所有病例胆胰周围肿块明显缩小,黄疸、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胆胰部位结核与胆胰恶性肿瘤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在术前难以鉴别,常需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经手术或内镜进行有效的支撑和引流胆道,术后积极的抗结核治疗是治愈胆胰结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继发胆管癌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3年12例HCC伴癌栓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本组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内癌栓的发生率为4.69%(12/256).术前确诊牢为25%(3/12).肝癌切除加胆管癌栓清除术8例,肝癌切除加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内引流1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栓术3例。术后1年生存率66.7%(8/12).3年生存率25%(3/12),其中1例生存已超过5年。结论原发性肝癌伴胆管内癌栓十分少见.术前易误诊.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