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65-66
目的:观察臂丛加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方法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6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患者采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B组患者采用单纯臂丛神经阻滞;C组患者采用单纯颈浅丛神经阻滞。结果: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B、C组。结论:对于锁骨骨折患者采用臂丛阻滞加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具有更佳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邢庆永  成素珍 《淮海医药》2003,21(3):F003-F003
颈肩手术以往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或颈浅丛神经阻滞 ,阻滞效果往往不完善 ,病人痛苦大。本文笔者采用臂从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颈肩部手术的麻醉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拟行颈肩部手术的病人 30 0例 ,男 2 4 8例 ,女 5 2例 ,  相似文献   

3.
周晓松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784-2784
目前,锁骨手术在神经阻滞麻醉方面多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联合颈深丛阻滞的方法,颈深丛阻滞常带来诸多并发症.为了减少这些麻烦,笔者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手术6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临床观察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64例ASA Ⅰ-Ⅱ级锁骨骨折患者,女28例,男36例;年龄18~56岁;体重48~73.4kg.分为两组,麻醉方式采用颈臂丛联合阻滞和颈丛麻醉.结果 颈臂丛联合组麻醉阻滞效果最好,其优良率达100%,高于颈丛阻滞组(81.26 %) (P<0.05).而2组不良反应对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颈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0年6月 ,在17例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加颈 4 神经阻滞麻醉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7例患者中男14例 ,女3例 ,年龄17~45岁 ,ASAⅠ~Ⅱ级。术前诊断均为外伤性锁骨骨折 ,实施手术为锁骨切开复位 ,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时间为45~120分钟。麻醉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2.麻醉方法 :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加颈 4 神经阻滞。患者平卧 ,患侧肩下垫薄枕 ,头偏健侧 ,显露颈部。在前、中斜角肌肌…  相似文献   

6.
对于肩部手术.一般均采用全麻.但有诸多不便之处。笔在复习肩颈部解剖的基础上.将颈丛神经阻滞加臂丛神经短支的阻滞方法(简称双重神经阻滞法)试用于肩部手术.经过临床46例病人的验证,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和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麻加单侧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颈椎前入路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颈椎前入路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全麻加单侧颈丛神经阻滞组和B组单纯全麻组,每组各为40例。A组患者用0.375%的罗哌卡因10mL,行手术侧单侧颈深浅丛神经阻滞,待效果确定后再行全麻诱导。两组患者静脉麻醉诱导注射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阿曲库铵0.5mg/kg,插入适宜的钢丝加强形气管导管,麻醉机行控制呼吸,监测记录麻醉前、气管插管后、切皮、分离颈椎骨膜、术毕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观察两组患者的芬太尼用药量、麻醉复苏时间及术后1hVAS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切皮和分离颈椎骨膜时,A组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B组,A组芬太尼用药量比B组少,A组麻醉复苏时间比B组缩短,术后1hVAS疼痛评分,A组平均分为4.3,B组平均分为7.2,A组患者术后疼痛比B组轻。结论全麻加单侧颈丛神经阻滞在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术毕麻醉复苏时间、缓解术后疼痛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颈深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1月-2018年2月收集本院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20例)及对照组B组(20例)。前者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颈深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后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行颈深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0%,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为65%,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的的麻醉效果优于传统解剖定位法。  相似文献   

10.
由于颈区局部解剖结构的复杂,传统的三点法和改良一点法颈丛阻滞可能导致双侧颈丛神经被同时阻滞,仍易发生呼吸困难等神经阻滞并发症。为了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出现,我院对182例颈部手术患者施行了择优选点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2例中男41例,女141例,年龄12~72岁,ASA Ⅰ~Ⅱ级。病种分布:左、右或双侧甲状腺腺瘤1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其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48例进行内固定手术的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予以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好,其生命体征变化幅度较之对照组患者更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组127例。男94例,女33例。年龄14~72岁。ASAⅠ~Ⅱ级。手术时间最短30min,最长3h。方法:局麻药均采用2%利多卡因0.3%丁卡因的等量混合液,常规加入1∶20肾上腺素。术前常规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纳0.1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取仰卧位。仪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将127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采用颈深、浅丛、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嘱患者头偏向健侧,充分显露胸锁乳突肌及前、中斜角肌,在锁骨上3~4cm,行肌间沟阻滞,注入药12ml;然后行颈深丛神经阻滞,选择颈3、4横突分别注入药3ml;再行颈浅丛神经阻滞(仅阻…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时大多数需要病人清醒配合,以防止术中手术操作所带来的一些并发症,麻醉常采用颈丛神经阻滞,传统操作方法是颈浅、深丛联合阻滞法,但临床上深部注射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误入蛛网膜下腔,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而且文献和教科书中都指出不应同时行双侧颈丛深部阻滞。以往研究指出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时常不具有深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可能是浅部颈丛神经麻醉不可能将所有神经完全阻滞,因而我们在参考文献及尸体解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实际操作观察,对比不同颈丛神经阻滞方法临床麻醉效果和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2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全身麻醉,B组为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异丙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有无不适,次日随访有无手术记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异丙酚用量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次日随访均无手术记忆及脊髓损伤。结论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明显,可以减少麻醉用药,且苏醒时间较短,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手术中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选取100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臂丛神经阻滞以及颈臂丛联合阻滞,观察2组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100%、86%(P<0.05),实施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明显高于臂丛阻滞麻醉。观察组出现了3例喉返神经阻滞,对照组出现了4例喉返神经阻滞,2组不良反应对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临床阻滞效果优于颈丛神经阻滞,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患者女,51岁。因发现左侧甲状腺肿物1周,于2006年9月5日入院。2年前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1年  相似文献   

17.
为使脑干及其相邻部位开颅手术病人在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情况下麻醉平稳,并且降低自主呼吸全麻药物抑制程度,我们对此类手术病人在实施静脉复合全麻之前,以利布合剂行颈神经阻滞。现总结如下。病例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枕部及后颅凹开颅手术病人35例。其中,小脑...  相似文献   

18.
颈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安全,定位准确,效果确实可靠,用药量小,并易于掌握,适用于上臂、肩部的手术,对于肥胖或不易合作的小儿尤为适用,现就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基于肩部及上肢神经分布的特点,单纯应用颈丛或臂丛神经阻滞,容易发生阻滞不全的情况。本研究采取颈丛、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颈椎病发病率逐渐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其中颈型颈椎病多见于颈椎病的初期,青壮年居多。2004-2010年我院应用颈丛神经阻滞加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3-2010年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颈丛神经阻滞加针刀治疗组110例为治疗组,男性60例,女性50例,年龄30~46岁;单纯针刀治疗组90例为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33~4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