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患者的24h食管pH监测特点及近端、远端反流在GER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0例怀疑GERC的患者行24h食管pH值监测,对确诊的GERC患者近端、远端电极反流特点和反流与咳嗽症状的相关概率(SAP)进行比较。结果17例确诊的GERC患者中远端电极SAP显著高于近端电极(70检验,P〈0.01),其远端电极24h食管pH〈4的反流次数、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总百分比及立位百分比、Demeester积分均显著高于近端电极(P〈0.01和P〈0.05)。远端电极立住pH〈4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8.9(1.9—71.9)%]显著大于卧位[1.4(0—41.2)%](P〈0.05);远端电极餐后反流百分比[20.2(2.1—84.2)%]明显大于餐时反流百分比[1.95(0—51,6)%,P〈0.01]和立位反流百分比(P〈0,05);近端电极指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GERC以食管远端反流为主,立位及餐后尤为明显,咳嗽主要与食管远端反流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腔内隔绝术(EVGE)中远端反流的评估、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术中出现的远端反流采用球囊扩张、远端移植物(SG)封堵和促凝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术中即时反流发现率和术后Ⅱ期反流发现率均为3.45%;术中Ⅰ期治愈率为75%。近、远期病死率为零。结论:应加强远端反流的术中评估,术中未发现远端裂口者不能肯定无均端反流存在。远端裂口隔绝是有效治疗方法,其他如假腔内灌注、外科手术甚至单纯旷置也可酌情采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对胃食管病理性酸反流的监测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2年9月因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在我院消化科胃肠动力室行动态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的51例患者资料,根据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结果分为:远端、近端均有病理性酸反流组(20例),仅远端有病理性酸反流组(2例),仅近端有病理性酸反流组(9例),远端、近端均无病理性酸反流组(20例)。比较单、双通道24 h食管pH监测食管病理性酸反流阳性率的差异,分析仅近端食管出现病理性酸反流的可能原因及近端与远端食管酸反流的相关性。结果51例中9例仅近端提示有病理性酸反流,其中8例同时在本院进行了胃镜和(或)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1例为Barrett食管(主诉仅为咽部异物感,没有明显的反酸、烧心症状),7例主诉反酸、烧心者中2例食管裂孔疝、2例贲门失迟缓、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1例胡桃夹食管,另外1例胃镜结果阴性(未做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近端、远端均有病理性酸反流患者近端食管pH<4所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卧位pH<4所占百分比、立位pH<4所占百分比及Demeester记分均明显高于单纯近端食管病理性酸反流患者(P<0.05),最长酸反流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近端、远端酸反流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越易反流。结论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对有明显胃食管反流症状但pH监测远端食管无病理性酸反流的患者有一定诊断意义。喉咽反流与胃食管反流具有相关性,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对其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双通道24h食管p H监测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50例接受双通道24h食管p H监测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近端和远端食管酸反流的相关性。结果:经监测发现双通道24h食管p H测定显示近端食管病理性酸反流与远端食管病理性酸反流具有相关性。结论:双通道24h食管p H监测能客观反映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内的p H变化,提示近端和远端食管酸反流具有相关性,临床应用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奥美拉唑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1)治疗前、停药后3 d行24 h食管p H监测,统计食管远端、近端pH<4.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2)采用GERD Q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并根据量表得分情况评价临床疗效;(3)观察反流性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咳喘发作次数、肺功能(FEV1、PEF)指标水平。结果: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患者食管近端、远端p H<4总时间百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反流性咳嗽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治疗后,患者食管近端、远端p H<4总时间百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反流性哮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治疗后咳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食管近端、远端p H<4总时间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EV1、PE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给予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且存在争议。远端胃切除提供了一种评估低胃酸的十二指肠反流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生中作用的模型。作者调查了胃十二指肠液反流和食管炎严重性之间的关系,尤其关注了远端胃切除毕Ⅰ式吻合重建后的胰岛素和胆汁酸。28例远端胃切除后发生了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被纳入该研究。内镜检查时吸取食管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并检测其中胰岛素和胆汁酸的浓度。反流性食管炎等级由内镜检查评估并对症状进行评分。此外,对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和COX-2m RNA在食管上皮的表达进行评估。严重食管炎患者与轻度食管炎患者相比,仅在食管…  相似文献   

7.
近端与远端胃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近端胃切除和远端胃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1987~ 1999年间在本院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术后出现各种症状就诊于消化科的患者共85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近端胃切除术后32例,远端胃切除术后53例,对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并讨论其治疗.结果吻合口炎与吻合口溃疡是近端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在两组间无差别.近端胃切除术后消瘦及营养不良较远端胃切除术后更常见.反流性食管炎和胆汁反流性胃炎分别是近端和远端胃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远期并发症.远端胃切除术后可发生倾倒综合征、输出袢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近端胃切除术后无此类并发症发生.近端胃切除术后可发生吻合口狭窄,远端胃切除术后无吻合口狭窄发生.近端和远端胃切除术后各有1例残胃癌.结论近端、远端胃切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下降和无效食管运动(IEM)的发生率及其与食管远端pH<4的>5min反流次数、食管酸清除(EAC)时间的关系,探讨LESP低下及IEM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作用。方法将272例GERD患者根据标准食管压力测定的结果分为3组:正常组(57例)、LESP降低组(73例)和IEM组(142例)。3组患者均行食管测压、24h食管动态pH检查。观察3组患者食管远端pH<4的总时间百分比和立位、卧位食管远端pH<4的时间百分比、食管远端pH<4的>5min反流次数及EAC时间(总EAC时间和立、卧位EAC时间)。结果正常组、LESP降低组患者食管远端pH<4的总时间百分比、立位食管远端pH<4的时间百分比均明显低于IEM组,LESP降低组、IEM组患者卧位食管远端pH<4的时间百分比则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IEM组患者立位EAC时间明显高于正常组,食管远端pH<4的>5min反流次数则明显高于正常组和LESP降低组(P<0.05或P<0.01)。结论由IEM和LESP降低所引起的食管动力异常是GERD的主要诱因,其中前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动力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效食管运动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与食管黏膜损害程度及酸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 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89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接受食管pH监测及食管压力测定,其中77例患者同期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 无效食管运动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现象.伴有无效食管运动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的患者远端食管反流指数、合计反流时间、长反流时间高于单纯无效食管运动组、单纯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组和非无效食管运动非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组患者(P<0.05);远端食管反流指数、合计反流时间、反流周期、长反流时间与食管炎程度呈正相关(P<0.05),而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远端食管收缩振幅呈负相关(P<0.05);远端食管收缩振幅与食管炎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食管炎严重程度与无效食管运动的程度无相关性(P>0.05);无效食管运动伴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者中,重度食管炎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轻度食管炎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多因素参与的疾病过程,无效食管运动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可能参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过程,但仅用一种机制难以解释所有病理现象.胃食管反流病也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端掌侧缘骨折合并有腕关节半脱位称反Barton骨折。临床上较少见,本文回顾了我科从1994~1997年治疗的3例反Barton骨折,并进行粗浅的探讨。典型病例:患者男,27岁,于1994-04-08日右手摇汽车时被摇把击中烧骨远端的烧骨掌侧缘,表现肿胀、畸型,腕骨向掌侧移位,X线检查:右绕骨远端掌侧缘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骨折线累及腕关节,骨折块纵向分离,远端向掌侧移位,腕关节半脱位,临床诊断为反Barton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管型石膏略掌屈位固定。随访10个月,预后良好。讨论:l、诊断与鉴别诊断。烧骨下端骨折可见四种类型,反Bar…  相似文献   

11.
体外反搏是在心脏舒张期气囊袋序贯式地从肢体远端向近端充气,压迫肢体大动脉以提高主动脉內的舒张压,从而增加头颈部的血流量;心脏舒张末期气囊迅速放气,对肢体解除压迫,肢体血管由受压转为开放,从而减少主动脉血液输出阻力。本文试图通过体外反搏前后脑血流图的变化来探讨体外反搏对脑血流供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碱性反流性胃炎的概念因胃良性疾病、恶性肿瘤行胃切除术并重建消化道后,胆汁反流人冒月I起严重的上腹灼痛、顽固的胆汁性呕吐、进行性消瘦的三联症状,称为碱性反流性胃炎。这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发病率约5%~15%,多发生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Bllroth-11式胃空肠吻合术后。2碱性反流性胃炎的原因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切除了远端部分胃体、幽门,切断了迷走神经,胃窦的研磨作用及幽门的闸门作用丧失,失去了胃窦、幽门泵功能,胃排空功能障碍,十二指肠逆蠕动增加,十二指肠内大量PH为7.6的碱性液体,PH为…  相似文献   

13.
黄鹍  黄鹏  彭永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795-1796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动力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胃肠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96例胸痛、 烧心和反酸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A组、B组、C组、D组,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观察对象食管远端pH<4情况和酸反流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C、D组与对照组相比,食管远端pH<4情况指标以及酸反流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诱发原因较为复杂,但与食管动力异常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GO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远端食管导致的症状和食管粘膜损害(食管炎)。但是,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轻重与粘膜损害的程度并不一致。同样,内镜证实有食管炎的患者也不一定都有严重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Uncut Roux-en-Y与Billroth-Ⅱ+Braun吻合在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实施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接受Uncut Roux-en-Y吻合,39例接受Billroth-Ⅱ+Braun吻合。对比分析两种吻合方式的近远期疗效差异。结果 两种吻合方式手术时长、吻合重建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一年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Ⅱ+Braun吻合组发生率高于Uncut Roux-en-Y吻合组(P <0.05);Uncut Roux-en-Y吻合组胆汁反流、残胃炎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均低于Billroth-Ⅱ+Braun吻合组(均P <0.05)。结论 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Uncut Rouxen-Y吻合安全可行,可以有效防止胆汁及胰液反流入残胃,且抗反流效果优于常规的Billroth-Ⅱ+Braun吻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远端微小圆形病变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因胃食管反流症状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NERD组纳入条件: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s, RDQ)分值≥12,病程>3个月,内镜检查排除齿状线处及食管黏膜糜烂,排除Barrett食管,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试验阳性。同期征集22例无反流症状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入选对象先采用白光模式观察食管远端齿状线上方粉红色黏膜中是否存在直径0.3 cm左右的橘红色微小圆形病变,并对清晰度进行评分,再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 NBI)模式观察和评分。比较NERD组和对照组食管远端微小圆形病变的发生率、白光与NBI模式下食管微小圆形病变的清晰度。结果:NERD组食管远端微小圆形病变发生率为64.3%(27/42),对照组为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管微小圆形病变对NERD的诊断率为100%。NBI模式观察清晰度优于白光。结论:内镜发现食管远端微小圆形病变对NERD有诊断价值,NBI模式下微小病变显示较清晰,不易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左金丸口服加舒降散封包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反流症状积分,检查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食管远端收缩波幅、De Meester评分、反流次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反流症状积分、De Meester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食管远端波幅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两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反流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可能与其能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增加食管远端波幅、减少反流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张艳春  黄金波  杨旭 《吉林医学》2008,29(23):2280-2281
主动脉球瞧反搏(IABP):是指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装有气囊的导管,使气囊部分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和。肾动脉开口近端的降主动脉内,导管的远端连接反搏仪。当心脏舒张期气艇冲气,收缩期气囊排气(球囊内气体为CO2和氦气),从而起到辅助心脏克服暂时的困难,使被抑制或缺血的心肌重新恢复功能,其工作原理将动脉收缩压力波的相应延迟到舒张期,从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与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向食管回流引起的疾病。在正常个体,反流是正常的无症状过程。若反流引起症状则为胃食管反流病。远端食管黏膜过度接触胃内反流物最常引起烧心、胃部不适和胸痛。长期患病可引发食管炎和食管溃疡及其并发症如出血、狭窄等。  相似文献   

20.
体外反搏是一种辅助循环装置,将四肢裹以气囊袋,利用心电作为触发信号,在心室舒张期充气加压(先远端后近端序贯式),迫使血液反流回主动脉,使舒张压增高,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内血压差;当心脏转入收缩期之前,气囊排气,外压力迅速解除,肢体血管开放,收纳从主动脉流出的血液,使收缩压下降,以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