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对于减少其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770例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解剖显露喉返神经430例,未解剖显露喉返神经340例.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显露神经组430例中2例(0.47%)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未显露组340例中有8例(2.35%)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其中6例为暂时性损伤,2例为神经永久性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可明显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预防其损伤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5年来336例在初次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将其分为显露喉返神经组205例和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31例。根据喉返神经损伤的判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205例中有2例(0.98%)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1个月未经特殊处理后声音恢复,无永久性损伤病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31例中有6例(4.58%)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其中4例为暂时性损伤,2例为永久性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规范化显露并保护喉返神经可有效预防与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RLN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52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分为显露组和未显露组。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202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无永久性损伤。未显露喉返神经组326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8例,永久性损伤1例。显露喉返神经组中RLN损伤发生率(0.99%)明显低于未显露喉返神经组(2.76%)(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时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有选择地显露喉返神经可明显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喉返神经解剖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显露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63例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226例手术常规不显露喉返神经。结果显露喉返神经术式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均为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占1.10%(2/182);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1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7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占5.30%(12/22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直视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及方法.方法 216例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328条(其中3例为喉不返神经,均位于右侧),经甲状腺下方径路150条,占45.73%,经甲状腺侧方径路178条,占54.27%.结果两种方法均未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经甲状腺下方径路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占2%,显露甲状腺段喉返神经平均用时5 min;经甲状腺侧方径路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占1.12%,显露甲状腺段喉返神经平均用时3 min.结论 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是安全有益的,侧方分离显露喉返神经是一种用时短、损伤小、出血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技术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1-2011.1对104例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病例进行喉返神经显露,观察术后发音情况.结果:104例手术中l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时常规行喉返神经显露可有效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 48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组1 425例和非显露喉返神经组1 056例,比较两组间并发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31例,损伤率为2.18%,无永久损伤病例;非显露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44例,损伤率为4.17%,其中暂时损伤39例,永久损伤为5例。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保护喉返神经是安全和有效的,对预防或避免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防范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01—2016-01间接受甲状腺手术的9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依据术中是否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分为2组,各49例。观察组术中对喉返神经进行解剖显露,对照组术中不解剖显露喉返神经。随访3~6个月,并复查纤维喉镜,观察比较2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6例(12.24%),其中暂时性损伤4例(8.17%),永久性损伤2例(4.08%);观察组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4.08%),均为暂时性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位置比邻和走行,术中规范操作,细心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对防范喉返神经损伤,尤其是预防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风险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喉返神经受损的临床作用,并分析神经检测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264例高风险甲状腺手术患者,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分为显露组160例,未显露组104例,对比两组患者喉返神经受损率、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显露组160例根据是否实施神经监测分为监测组72例,未监测组88例,对比两组寻找神经时间、喉返神经损伤率等指标。结果:显露组手术时间为(132.73±24.67)min,明显长于未显露组的(118.21±19.46)min(t=3.884,P=0.028);显露组与未显露组低钙血症发生率相近(P0.05);显露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为2.50%,明显低于未显露组的8.65%(χ2=5.647,P=0.009)。监测组喉返神经定位时间为(4.68±0.84)min,明显短于未监测组的(17.46±2.37)min(t=7.551,P=0.000);监测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与未监测组相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7,P=0.452)。结论:高风险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有效降低喉返神经受损率,神经监测可以有效加快神经定位时间,但对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率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574例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 (RLN )显露的方法和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近 5年来 ,我院对 5 74例 (10 10侧 )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在术中显露喉返神经 ,然后再行甲状腺的次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结果 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损伤 3例 ,其中暂时性损伤 1例 ,永久性损伤 2例 ,损伤率为 0 .3 0 %。结论 甲状腺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特别是在甲状腺叶全切手术时。喉返神经显露必须遵循规范化操作原则 ,首先在甲状腺下极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寻找喉返神经 ,如有困难可在喉返神经入喉处寻找喉返神经 ,亦可以在颈动脉鞘迷走神经附近寻找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本院82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分为显露喉返神经组和非显露喉返神经组。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475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损伤率0.84%;非显露喉返神经组352例,喉返神经损伤17例,损伤率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保护喉返神经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RLN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1 7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显露RLN术式914例,共显露RLN 1 203条;行不显露RLN术式809例,共行1 013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比较术后RLN损伤情况及术后6个月声带恢复情况。结果显露组与不显露组RLN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91%(11/1 203)和2.07%(21/1 0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显露组与不显露组分别有0例和13例(61.9%,13/21)永久性RLN损伤,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中,显露并注意保护RLN能最大程度地避免RLN损伤,尤其是永久性RLN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RLN)的解剖特点及探查方法,以减少神经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327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常规显露RLN 242例(293条),不显露RLN 85例,并对RLN解剖特点、损伤情况和预防进行分析.结果 显露RLN者暂时性损伤率为1.65%(4/242),无永久性损伤;未显露者暂时性损伤率为8.23%(7/85),永久性损损伤率为2.35%(2/85),两组暂时性损伤率之间和永久性损伤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7.23%(197/293)的RLN在入喉前分为前后两支,61.09%(179/293)的RLN位于甲状腺下动脉的深面,31.39%(92/293)位于动脉的浅面,4.09%(12/293)穿行于动脉的分叉处,4.13%(10/293)与动脉无关,"非返性喉下神经"的发生率为0.68%(2/293).结论 RLN的行程过程中解剖关系较为复杂,甲状腺手术中有计划地显露RLN可以预防其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的必要性.方法 将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512例按术中是否解剖喉返神经分为解剖组和未解剖组,比较两组间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全组解剖喉返神经组189例,术后出现声嘶3例(1.59%),未解剖神经组323例,术后出现声嘶5例(1.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存在有喉返神经损伤高危因素的患者中解剖与未解剖神经患者神经损伤率则有差异(1.02%vs.3.95%,P<0.05).结论 是否解剖喉返神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大多数甲状腺良性病变尽可能不暴露喉返神经,但对于巨大甲状腺肿瘤、二次或多次手术及甲状腺癌应暴露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手术显露喉返神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RLN损伤的作用。方法分析810例甲状腺手术中252例甲状腺手术中显露RLN(甲组)和558例术中未显露RLN(乙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虽然甲组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大于乙组;但甲组RLN损伤发生率(1.19%)明显低于乙组(3.05%)(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时有选择地显露喉返神经,可明显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非神经监测与神经监测下单侧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66例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分为非神经监测组和神经监测组,每组各33例.非神经监测组钝性分离直接显露喉返神经,神经监测组在神经监测提示下逐步...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方法和利弊。方法 对 2148 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术中显露喉返神经936例,不显露喉返神经1212例。结果 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2例,损伤率为0 21%。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5例,损伤率为0 4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术中应先在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寻找喉返神经,然后在喉返神经入喉处或颈动脉鞘迷走神经附近寻找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18.
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如何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267例甲状腺手术肿瘤病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267例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38%.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为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应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和变异,掌握喉返神经的解剖方法 ,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是降低喉返神经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