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尺、正中神经损伤后手内在肌功能恢复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斌 《医学文选》2002,21(5):727-729
现代手外科高度重视术后手功能的恢复 ,但目前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功能恢复率仍不尽人意。因此如何提高其功能恢复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及研究的课题。周围神经损伤虽然局限于神经元轴突部分 ,但作为一个细胞整体 ,功能恢复的研究重点涉及胞体保护、纤维再生、末梢及效应器三部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神经损伤后胞体保护及纤维再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较多 ,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对神经末梢和效应器的保护及促进其功能恢复的研究则较少 ,尚无突破性进展。周围神经的再生速度较慢 ,平均每天 1 mm。当尺或正中神经损伤修复后 ,尤其是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声门型喉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后修复方式对术后喉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声门型喉癌垂直、额位及扩大垂直部分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利用甲状软骨膜、颈阔肌皮瓣、带状肌瓣3种残喉修复方式.结果 术后3年生存率89.29%,拔管率89.29%,全部获得中等以上发音功能,短时误吸率25%,4例复发再行手术切除.结论 手术切除范围取决于肿瘤侵犯范围,且是决定术后喉功能恢复好坏的主要因素.手术修复方式各有优缺点,对喉功能恢复的影响略有差距.  相似文献   

3.
屈凤勤  李海霞  李梅生 《安徽医学》2017,38(11):1476-1478
目的 探讨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声门型喉癌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常规组35例和改良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发音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拔管率及随访24个月患者生存率等.结果 改良组患者发音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拔管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24个月,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可有效促进发音功能、吞咽及呼吸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不降低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的疗效和喉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 :回顾分析喉癌 8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施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的 87例 3年生存率为 81% ,5年生存率为 78% ,呼吸功能全部或部分恢复 ,拔管率 81.4 % ;发声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率均为 10 0 %。结论 :对喉癌患者施行喉部分切除术 ,既能彻底清除肿瘤 ,达到根治目的 ,又能重建恢复喉功能  相似文献   

5.
硬化肝脏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常肝脏在受损伤或部分切除后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但临床上肝病患者常常合并有肝硬化,大量研究表明硬化肝脏再生过程的启动、进展及终止均较正常肝脏有明显的不同,研究硬化肝脏行部分切除术后的再生机制,促进术后余肝再生及其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伟 《重庆医学》2007,36(18):1902-1903
严重颅脑外伤会给患者造成极重的脑损害,虽然经过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但部分患者因为原发或继发脑损害使其肢体功能恢复缓慢,甚至恢复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对广泛喉咽癌切除的手术治疗,常规是为彻底切除肿瘤,在切除喉咽及颈部食管同时,切除喉及部分颈部气管,切除后整复沟通咽及颈部食管,恢复吞咽功能。但同时重建喉的全部或部分功能者尚未见有报导。我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自1978年初开始研究《广泛喉咽癌切除一期喉咽及喉功能重建术》,到鉴定前已作13例,术后恢复喉咽及喉  相似文献   

8.
骆文龙  刘阳 《重庆医学》2003,32(7):855-857
目的对叠盖成型部分喉切除术(PLIL)治疗临床上T1~2N0M0单侧声带癌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叠盖成型部分喉切除术是指包括切除整个声带组织,以及韧带,肌肉,毗邻的声带旁组织及相应的甲状软骨组织,缺损部由保存的甲状软骨片重叠缝合重建,它的表面覆盖粘膜作为假声带皱襞的一种特殊术式.本科对59例Ⅰ~Ⅲ期单侧声带癌31例行叠盖成型部分喉切除术(PLIL组)、28例行经典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对各种数据进行研究,包括肿瘤特征、拔管时间、用口进食的时间、局部对照、存活、医患双方对术前术后声音的变化判断等.结果纳入本研究共59例(T1,n=32;T2,n=27).31例接受叠盖成型部分喉切除术;28例接受经典部分喉切除术作为对照组.术中视野有清楚边缘的患者的全面对照率为100%.两组完成边缘清除58例(96.7%).术后,实验组拔管的平均时间4.6d;对照组拔管时间平均为11.5d,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恢复口鼻气道和吞咽的功能,经口进食的平均时间5.8d,对照组为9.5d(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5年除对照组1例颈部转移外其余无1例转移或死亡.医生判断用叠盖成型部分喉切除术治疗的31例患者的声音恢复达到极好率为80.65%;而接受经典部分喉切除术治疗的28例声音恢复达到极好率分别为21.43%(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31例患者对自己音质恢复满意为27例(87.10%);对照组28例11例患者对自己音质恢复满意(39.29%)(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叠盖成型部分喉切除术是治疗临床上T1~2N0M0单侧声带癌一种非常理想的方法,在喉功能的恢复方面均比经典部分喉切除术好,特别是恢复口鼻气道和吞咽的功能较快,声音质量恢复比较理想.通过各种统计学数据与经典部分喉切除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椎黄韧带骨化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8例颈椎黄韧带骨化的成因及其诊断,根据其临床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加以分析.结果 8例患者随访2~36个月,平均20.6个月,其中6例手术,术后功能恢复率82.2%,优良率80.5%;保守治疗2例,功能恢复率76.0%,优良率73.8%.结论 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静止型黄韧带骨化脊髓压迫轻微的采取保守治疗也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但后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颈前转门肌皮瓣在喉切除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修复喉部分切除、扩大部分切除及次全喉切除术后缺损,恢复喉功能。方法:应用颈前双蒂转门肌皮瓣,对49例喉癌患者行喉部分或大部切除术,同时进行Ⅰ期喉重建。结果:总的3年生存率为90.6%,其中Ⅲ期、Ⅳ期分别为83.3%、75.0%。全部患者恢复了发音功能,语音近乎正常者89.8%,气管套管拔出率为91.8%,吞咽防护功能全部恢复。结论:该法可获得满意的预后和喉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复位和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84例Pilon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访结束评价骨折复位和功能恢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疗效影响因素.结果 84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中位时间5.0个月,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复位率、功能恢复率分别为28.57%、84.52%、77.38%,骨折复位与功能恢复呈正相关(P<0.05).年龄、合并腓骨骨折仅对功能恢复影响显著,开放性骨折仅对骨折复位影响显著(P<0.05),骨折类型及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对骨折复位、功能恢复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骨折复位效果与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类型及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功能恢复与年龄、合并腓骨骨折、骨折类型及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机体红细胞免疫和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肿瘤红细胞花环率及CD3、CD4、CD8细胞作为观测指标,测定我院56例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1天的免疫指标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后第1天的上述免疫指标虽有轻度障碍,但没有显著性意义,且术后第3天迅速恢复.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没有明显障碍,是患者手术后能够迅速恢复的免疫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喉功能的喉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及部分喉切除后的缺损修复新方法的应用,重建良好的喉功能。方法声门型喉癌患者16例,根据切除的肿瘤范围及创面大小,应用甲状软骨双蒂肌软骨膜瓣修复喉腔13例,其中L2例、T211例;应用颈阔肌皮瓣修复喉腔3例,其中T2 1例、T32例。结果总拔管率为93.8%(15/16)。全部病例术后保存了发音功能,与正常状态比较,部分病例存在轻、中度声嘶,但发音清晰流畅,无交谈困难,均能用语言进行交流,患者均恢复了良好的吞咽及发音功能。结论甲状软骨双蒂肌软骨膜瓣、颈前颈阔肌皮瓣等用于修补垂直部分喉切除后的喉腔缺损,均能较好地重建喉形态及恢复喉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手术在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48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清创植皮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皮肤存活情况、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植皮全部存活率大于对照组患者,小部分坏死及大部分坏死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手部功能恢复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无效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有助于提升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的皮肤存活概率、优化整体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及不同手术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间歇性外斜视病人按照斜视类型分为基本型(29例)、集合不足型(80例)、分开过强型(11例),对3种类型病人术后正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进行比较.集合不足型80例病人根据手术方式是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还是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分为A、B两组,比较两组术后正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及残余性外斜视、连续性内斜视发生率.结果 3种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集合不足型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与其他两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3.86~6.47,P<0.05),而基本型和分开过强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术后正位率、术后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残余性外斜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75~6.70,P<0.05),而连续性内斜视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差,手术应主要缩短内直肌以加强集合能力,一般选择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术,以达到术后较高的正位率和恢复一定双眼视功能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矿井下手腕部严重高压电烧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以降低受伤肢体的截肢率,恢复手的部分功能。方法2000~2005年我院收治矿井下高压电烧伤患者76例,手腕部严重烧伤44例55个肢体,早期充分减张,及时扩创,应用胸、腹部或腹股沟部皮瓣形成单蒂、双蒂皮瓣修复创面,同时行抗栓、抗凝及抗炎治疗。创面修复后,进行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重建,采用自体或异体肌腱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结果按TAM标准,自体肌腱移植达良级,异体肌腱移植达可级。腓肠肌移植7例,胎儿神经移植1例,手指感觉恢复好,手内在肌功能部分恢复。结论重建腕部血管通路,皮瓣修复创面,及时重建运动和感觉功能是减少腕部重度电烧伤截肢率和恢复手部分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减少截肢率,尽最大限度保留与恢复肢体功能.方法 外伤导致骨关节损伤外露61例,按清创植皮修复与皮瓣修复分组,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平均住院时间、伤后手术时间、愈合后功能及截肢率.结果 皮瓣修复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伤后手术时间提前, 愈合后功能良好,截肢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外伤致骨关节损伤外露创面,皮瓣修复创面,能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保全肢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减压后四肢及肛门括约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6月~2010年6月40例患脊髓型颈椎病并实施椎管减压手术的患者,通过JOA(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评分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60个月的上下肢及肛门括约肌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9例患者总体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平均恢复率为73%,神经改善情况在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达到平台期。其中27例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恢复率为35%,20例患者下肢功能改善,恢复率为20%,11例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恢复率为18%。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手术减压术后73%的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其中,上肢功能恢复最好,其次是下肢功能和肛门括约肌功能。  相似文献   

19.
将垂体催乳素瘤和高催乳素血症41例,经测定血清催乳素(PRL)值.结合CT及/或MRI检查后分为垂体巨腺瘤组、垂体微腺瘤组和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组.8例巨腺癌及4例微腺瘤患者曾被施行手术或加放疗.全部病例口服溴隐亭并长期随访(平均31.1±19.1月).结果:月经恢复率为86.5%,妊娠率达70.8%.微腺瘤组和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组的疗效比巨腺瘤组显著(P<0.05).单用溴隐亭者性腺功能恢复更好(P<0.05),部分病例还有肿瘤缩小的征象.研究结果提示服用溴隐亭是无压迫症状的垂体催乳素腺瘤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蒂颈前带状肌及会厌在喉部分切除术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T2部分T3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分别以双蒂颈前带状肌和Tucker术式一期修复残喉.结果 19例患者均顺利拔管,占86.3%.全部喉功能恢复占86.4%.结论 双蒂颈前带状肌及会厌修复残喉,取材方便,方法简便,术后喉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