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浸润与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作为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八大恶性肿瘤之一的肺癌,因其易侵袭易转移及高死亡率的特点,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林彬 《中国医师杂志》2003,5(10):1417-1417
抑癌基因DCC和转移抑制基因nm2 3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在结直肠癌的恶性进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正常肠黏膜、腺瘤相比 ,结直肠癌组织中DCC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下降 ,且与局部复发关系密切。nm2 3基因通过其编码产物核苷二磷酸激酶 (NDPK)调控细胞内外信号转导系统 ,抑制肿瘤细胞转移[1,2 ] 。本文研究结直肠癌中DCC基因改变的临床意义 ,分析nm2 3 -H1基因蛋白产物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46例结直肠癌组织蜡块来自临床手术或活检的标本 ,其中…  相似文献   

3.
nm23基因是近年来分离鉴定的一种转移抑制基因,其表达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浸润有关,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转移抑制基因.现就其与妇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侵袭转移是卵巢癌的致死原因,早期难以发现,就诊时多已有转移,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与抑制转移肿瘤基因家族nm23密切相关,第一个被发现的重要的转移抑制癌基因是nm23-H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卵巢癌方面.本文就卵巢癌侵袭转移与抑癌基因nm23-H1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卵巢癌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5.
nm23基因是近年来分离鉴定的一种转移抑制基因,其表达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浸润有关,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转移抑制基因。现就其与妇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nm2 3-H1在胃癌分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 ,研究 4 6例原发性胃癌组织及其转移淋巴结nm2 3-H1的表达。结果  4 5 6 % (2 1/46 )的胃癌nm2 3-H1表达下降。nm2 3-H1的高表达与Borrmann分型、组织学分型无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大小、胃癌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另外 5 4 4 %的分化型胃癌nm2 3-H1的表达高于其淋巴结转移癌 ,而在低分化型胃癌中有 5 3 8%。结论 nm2 3-H1可能对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 ,但与胃癌的分化无关。  相似文献   

7.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人肺癌细胞的表达及其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择已分离鉴定的人巨细胞肺癌细胞高转移亚型PGBEl,转染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以获得稳定表达nm23-H1基因的人肺癌细胞株。方法:采用亚克隆方法获得pcDNA3.1(-)/nm23-H1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PGBE1细胞;用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命名为pcDNA3.1(-)/nm23-H1-PGBE1细胞株;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nm23-H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和免疫组化法检测nm23-H1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结果: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正确插入了具有完整阅读框的nm23-H1基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经G418筛选出的稳定转染的PGBE1细胞,形成“小岛”;RT-PCR和免疫组化显示转染的细胞中nm23-H1 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均增高。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nm23-H1基因的PGBE1转染细胞株,可用于进一步研究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用于nm23-HI基因ra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质粒标准品。方法:通过PCR扩增出目的片断,纯化后T-A连接至pMD18-T载体,转化宿主菌E.coliDH5α,获得阳性克隆;通过PCR扩增、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确认重组质粒完整正确;大量抽提重组质粒,测定其拷贝浓度,10倍稀释成梯度标准品,并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结果:nm23~H1基因目的片段成功重组至pMD18-T载体上,获得的重组质粒保持了目的片段的特异性和序列完整性。梯度浓度标准质粒的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循环阈值(Ct)与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成功构建了nm23-H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质粒标准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RT-PCR方法检测腺病毒介导的nm23-H1基因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制备nm23-H1重组腺病毒并感染人类肺腺癌A549细胞系,用RT-PCR方法检测A549细胞内nm23-H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A549细胞nm23-H1/β-actin值分别为0.82和0.51(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Adeno-nm23-H1成功介导了A549细胞内nm23-H1基因表达量的上调,为进一步研究nm23-H1抑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及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nm23是位于梁色体17q的抑癌基因。它与卵巢癌的转移、耐药性、分期、组织类型及预后等都密切相关。nm23有H1、H2两型,所编码多肽二磷酸核苷激酶高度相似。可通过TGP蛋白、细胞骨架等多途径来影响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及转移。在卵巢癌中常发现17q杂合性缺失、nm23基因突变。已证实nm23基因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此外它的改变与儿巢癌分期、预后及耐药性等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nm23-H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分化抑制因子nm23-H1蛋白在8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AL)患儿及6例复发的AL患儿、14例持续完全缓解的AL患儿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中的含量。结果:nm23-H1在初治及复发的AL患儿中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持续完全缓解的AL患儿nm23-H1血浆浓度与健康志愿者血浆中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耐药组nm23-H1血浆浓度明显高于非耐药组。结论:nm23-H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中不同病期表达水平不同,高表达者预后差。提示nm23-H1血浆蛋白浓度可能是判断急性白血病患儿预后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12.
nm23-H1蛋白在大肠癌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组织学类型、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76例大肠癌组织标本、43例癌旁组织标本及正常大肠黏膜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m23-H1蛋白表达.结果大肠的正常黏膜有不同程度nm23-H1蛋白表达;大肠癌组织nm23-H1蛋白表达(80.3%)高于癌旁组织(58.1%,P<0.05)及正常黏膜(48.8%,P<0.001);nm23-H1蛋白表达未显示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相关性.结论大肠癌组织nm23-H1表达明显增高,提示nm23-H1蛋白的表达升高可能与大肠组织的恶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及在母胎界面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胎界面的滋养细胞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但滋养细胞的侵袭受到严格控制.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nm23-H1亦在母胎界面表达,并可能对滋养细胞的增殖、侵袭、分化以及凋亡等生物学功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nm23-H1在母胎界面的生物学作用将有助于更加全面认识胚泡植人及滋养细胞侵袭调控,并且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评估鼻咽癌(NPC)预后因素的指标.方法对1992~1994年收治的病理诊断明确,完成全程根治性放疗,随访5年以上的115例NPC放射治疗前活检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m23-H1癌基因蛋白在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m23-H1的表达与NPC分期、放疗敏感性、生存率、转移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NPC组织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7.8%。NPC的分期,淋巴结转移,3、5年生存率及远处转移与nm23-H1蛋白低表达有密切关系。结论nm23-H1蛋白低表达对判断病变进展,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趋势、生存率及转移复发和将来可能进行的基因治疗有指导作用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HSG/MFN2和nm2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SG/MFN2和nm23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SG/MFN2和nm23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HSG/MFN2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浆,呈棕黄色颗粒,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恶性卵巢癌组,HSG/MFN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46.7%和73.3%;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比较,恶性卵巢癌组HSG/MFN2表达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m23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基质中,为棕黄色细颗粒。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恶性卵巢癌组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43.3%和70.0%;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比较,恶性卵巢癌组nm23表达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G/MFN2和nm23在恶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nm23蛋白低表达的卵巢癌发生转移的危险性高,提示nm23能显著抑制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EphA2蛋白和nm23-H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标本取自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手术切除的56例宫颈癌石蜡标本(实验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hA2,nm23-H1蛋白在56例宫颈癌(12例有淋巴结转移.44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石蜡标本和在12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对照组)中的表达,分析EphA2和nm23H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EphA2蛋白实验组的阳性表达率(85.7%,48/56)明显高于对照组(25.0%,3/12)。实验组中,12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phA2蛋白的阳性率为100%,44例不伴随淋巴结转移患者EphA2蛋白的阳性率为81.8%(36/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48.2%,27/56)低于对照组(91.7%,11/12)。实验组中.12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3%(1/12),44例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为59.1%(26/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EphA2和nm23-H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这提示,EphA2和nm23-H1蛋白可望为宫颈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nm23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8例乳腺癌PCNA和nm23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PCNA阳性率37.4%(104/278),nm23阳性率59.7%(166/278).PCNA和nm23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PCNA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nm23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P<0.01);PCNA表达和nm23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CNA和nm23表达可成为乳腺癌患者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并以55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VEGF-C和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VEGF-C和nm23-H1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VEGF-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86/12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1.8%(1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5.186,P<0.01).nm23-H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5% (69/120),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90.9% (5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8.351,P<0.01).VEGF-C阳性表达仅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nm23-H1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学类型有相关性(P< 0.01或<0.05),VEGF-C和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原发部位和浸润深度均无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C与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472,P<0.01).结论 VEGF-C和nm23-H1蛋白联合检测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否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