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建立快速、精准的细菌质谱鉴定方法,以缩短血培养阳性的实验周转时间。方法 共收 集血培养阳性瓶91 个(活性炭吸附瓶),采集培养液分别转种肉汤和血平板增菌培养4 h 后,用基质辅助激光 解吸/ 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菌种鉴定。以血平板培养24 h 的质谱鉴定结果为对照, 比较2 种方法细菌质谱鉴定符合率。结果 91 株细菌包括51 株革兰阴性菌和40 株革兰阳性菌。4 h 肉汤增 菌法和4 h 血平板培养法鉴定到种的符合率分别为46.15% 和89.01%,无鉴定结果率分别为47.25% 和3.30%, 错误鉴定率分别为3.30% 和4.40%。2 种方法鉴定到种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 h 血平 板培养法鉴定到种的符合率高于4 h 肉汤增菌法。2 种方法对革兰阴性菌鉴定到种的符合率分别为58.82% 和 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 h 血平板培养法高于4 h 肉汤增菌法。2 种方法对革兰阳性菌鉴定到 种的符合率分别为30.00% 和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 h 血平板培养法高于4 h 肉汤增菌法。 结论 4 h 血平板培养质谱鉴定法可快速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致病菌菌谱以及药敏情况,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912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成人树脂需氧瓶和含溶血素厌氧瓶、儿童树脂需氧瓶培养,所有菌株按照常规操作流程进行鉴定。药敏实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细菌菌谱及耐药性分析用WHONET 5.5软件。结果 1 290例血液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28种109株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8.4%。革兰阳性球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各菌属对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率;均未发现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株。结论血液培养病原菌菌谱较广,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次之,且耐药情况普遍存在,应及时对血液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我院血培养标本各种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标准需氧瓶、厌氧瓶,中和抗生索培养瓶及儿童专用培养瓶,采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1887份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MICROSCANPc12/NC21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培养时间缩短至5天,血培养的阳性率为8.2%(155/1887),155株阳性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3.2%(67/155),革兰阴性杆菌占48.4%(75/155),真菌占7.1%(11/155),革兰阳性杆菌占1.3%(2/155).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素高度敏感.结论 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了培养阳性率,缩短了培养时间,为血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鉴定两株迟缓埃格特菌临床分离株.方法 选取两株厌氧血培养瓶培养出的分离菌株,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革兰染色鉴定分离株,药敏实验采用琼脂稀释法.同时提取菌株基因组DNA,选用16S rR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回收和纯化产物后进行测序,与GeneBank数据库中已知菌...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114-119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质谱鉴定、菌株分布、耐药性及临床特征等特点,供临床诊疗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血培养送检标本共15 043份,血培养阳性菌株采用MALDI-TOF MS质谱法、自动化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进行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通过WHONET 5.6软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数据综合分析。结果 1315份血培养阳性标本通过质谱鉴定检出非重复菌株673份;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分别占52.30%、46.81%与0.8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分离率较高的菌种(占84.40%,568/67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检出率分别为41.90%和67.40%,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革兰阳性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达60.90%和16.70%,不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差异较大。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血液内科和儿科是血培养阳性菌株的主要来源(占54.98%,370/673);血流感染患者男女性别比近3:2,且与年龄基本呈正比。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质谱鉴定优势显著、菌种分布复杂、耐药性呈递增趋势,临床应优化诊疗血流感染性疾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儿双瓶血培养与单瓶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检出率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年龄1 d~28 d的4066例疑似血流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2850例行单瓶血培养,1216例行双瓶血培养,将结果为双瓶血培养检出同一病原菌、双瓶血培养仅一瓶阳性分别记为双瓶双阳性、双瓶单阳性,对比不同血培养方式病原菌分布及其检出率情况。结果①4066例患儿中,505例(12.42%)血培养阳性,双瓶血培养的检出率为13.65%;高于单瓶血培养的11.89%(P<0.05)。②505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以46.53%,13.07%的占比位列第一、第二。单瓶血培养阳性和双瓶血培养单阳性分离出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多见,双瓶血培养双阳性分离出的病原菌以真菌、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多见。经统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在单瓶培养阳性、双瓶培养单阳性、双瓶培养双阳性中所占比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肠球菌属在单瓶培养阳性、双瓶培养单阳性、双瓶培养双阳性中所占比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双瓶血培养不仅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而且可辅助鉴别污染菌,临床可考虑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白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21):3721-3723
目的:探讨革兰染色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应用于鉴定儿童阳性血培养病原菌种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送检的儿童阳性血培养瓶153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转种培养后的鉴定结果为金标准,均采用革兰染色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培养,分析革兰染色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阳性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两种方式单独与转种培养后鉴定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对儿童阳性血培养病原菌种类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53例阳性儿童血培养样本,其中单一菌样本143例(93.46%),两种菌样本10例(6.54%)。153例样本中,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61.1%);革兰阴性菌中以肠杆菌科细菌最多(60.00%);153例儿童阳性血培养病原菌中以转种培养后的鉴定结果为判断标准,确定133例儿童阳性血培养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20例为革兰阴性菌,其中革兰染色检测与转种培养结果诊断标准一致性尚可(Kappa=0.501);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与转种培养结果诊断标准一致性好(Kappa=0.826);基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Vitek 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的鉴定能力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各科患者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脓液、血液等样本中分离的病原菌126株和本院实验室保存的参考菌株60株以及4种质控菌株作为本次检测的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 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及相应的鉴定卡进行鉴定,分析鉴定结果正确率、鉴定时间及药敏结果。结果:4种质控菌株中每种菌株各测试10次,共40次,鉴定重复率为100%。90株革兰阴性菌中,鉴定正确的菌株为87株,鉴定正确率为96.67%;96株革兰阳性菌中,鉴定正确的菌株为93株,鉴定正确率为96.88%。肠杆菌属、非发酵糖菌和链球菌属、微球菌属4种菌株均在9 h以内完成鉴定,其中肠杆菌属和微球菌属在6 h内完成了85%左右的鉴定。革兰阴性菌的药敏结果符合率为93.94%,革兰阳性菌的药敏结果符合率为93.40%,总符合率为93.66%。结论:Vitek 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的鉴定正确率较高,能快速给出鉴定结果,对指导疾病诊断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中使用厌氧菌检测技术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厌氧菌以及需氧菌培养,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鉴定,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厌氧菌耐药情况以及病原菌的类型。结果单纯厌氧菌感染6(12.00%)例、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39(78.00%)例,厌氧菌感染44(88.00%)例,最多的革兰阳性厌氧菌为双歧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疮疱丙酸杆菌,同时对阿莫西林、头孢西丁未出现耐药菌株,最多的革兰阴性厌氧菌为普雷沃菌属、卟啉单细胞菌属,对阿莫西林、头孢西丁、甲硝唑未出现耐药菌株。结论混合感染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最多,进行厌氧菌的药敏试验、培养在临床治疗中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结合短时培养在快速鉴定血流感染病原菌中的应用。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微生物室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血培养报告阳性的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分类,并采用4h和6h短时培养法及MALDI-TOF MS技术快速鉴定感染病原菌并实时报送病区单元。结果 4h短时培养革兰阴性菌共351株,339株(96.6%)细菌鉴定到种属,与24h鉴定结果相同,11株无鉴定结果,1株鉴定错误;6h短时培养革兰阳性菌共216株,212株(98.1%)鉴定到种属,与24h鉴定结果相同,3株无鉴定结果,1株鉴定错误。跟踪321株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反馈,287例(89.4%)给予临床关注,89例(27.7%)进行药物调整,238例(74.1%)临床疗效良好;跟踪183株革兰阳性菌的临床反馈,其中150例(82.0%)给予临床关注,49例(26.8%)进行药物调整,131例(71.6%)临床疗效良好。结论 MALDI-TOF MS技术结合短时培养方法可有效提高血流感染病原菌鉴定准确率,改善血流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住院,送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的血液病患儿资料.去除污染及定植标本后,共获病原菌2 188株,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全部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8.1%、革兰阳性菌占38.3%、真菌占13.6%.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则以凝固酶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及人葡萄球菌为首.其中89例次标本同一部位分离出2种细菌,2例次标本同一部位分离出3种细菌.感染部位以血流(62.5%)、呼吸道(17.4%)、泌尿系统(7.2%)、皮肤软组织(6.4%)为主.1 383株血培养阳性菌株中革兰阴性菌678株(49%),革兰阳性菌631株(45.6%),真菌74株(5.4%).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病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皮肤软组织的感染病原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共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348株(占革兰阳性菌的41.6%),以表皮葡萄球菌及人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检测到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mmbeta-lactamase,ESBL)阳性的细菌336株(占革兰阴性菌的31.9%),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 血液肿瘤患儿合并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流及呼吸道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耐药菌及条件致病菌发生率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在快速鉴定临床少见非发酵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分离的67株临床少见非发酵菌,包括痰液分离的21株,尿液分离的13株,血液分离的9株,骨髓液分离的9株,分泌物分离的8株,腹透液分离的2株,脑脊液分离的1株,胆汁分离的1株,其他体液分离的3株。以16S核糖体RNA(16SrRNA)序列分析为金标准,比较MALDI-TOF MS与Vitek2 Compact鉴定系统鉴定的准确性。结果  67株临床少见非发酵菌中,MALDI-TOF MS将66株(98.5%)鉴定到种水平,1株(1.5%)鉴定到属水平;Vitek2 Compact鉴定系统将59株(88.1%)鉴定到种水平,8株(11.9%)未能鉴定;67株少见非发酵菌均扩增到16SrRNA目的基因片段并成功测序,67株(100.0%)都成功鉴定到种水平。以16SrRNA序列分析为金标准,MALDI- TOF MS和Vitek2 Compact鉴定系统正确鉴定到种水平准确性分别为98.5%(66/67)和88.1%(59/67)。结论  与传统的细菌生化反应方法相比,MALDI-TOF MS技术操作简便、耗时短、费用低,鉴定结果与16SrRNA序列分析的符合率高,可以提高临床对少见非发酵菌鉴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一种快速而准确的血培养及细菌鉴定方法,为临床及时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增菌培养基中加入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琥珀酸并利用旋转培养箱进行血液增菌;直接从阳性瓶中提取菌体,在加大生化鉴定管底物浓度和接种菌量的情况下进行生化鉴定。结果:血增菌培养显示阳性时间最早为4 h,90%以上的阳性标本能在24 h内呈现阳性反应。呈现阳性反应后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能在4 h内鉴定到种。结论:利用旋转培养箱进行血培养和细菌鉴定可缩短细菌培养和鉴定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方法对1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术后采用VTTEK-32细菌自动分析系统对脓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96例标本中有123例检出细菌,阳性率62.76%,分离到细菌14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1株,革兰阳性菌14株。主要感染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细菌主要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敏感。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感染细菌以肠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应加强临床病原菌的检测与药敏试验,减少或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5.
111例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峰  赵美华 《河北医学》2010,16(11):1309-1311
目的:调查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11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留取呼吸道标本(痰或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结果:111例患者中病原学检测阳性33例(29.73%),其中真菌阳性20例(18.02%),细菌阳性11例(11.71%),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2例(1.80%)。结论:革兰氏阳性菌属仍然是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除了细菌性感染以外,真菌感染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因此经验治疗除了选用对常见细菌有效的药物,同时应充分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一次性创腔引流袋更换频率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性,以减少医源性导管相关性切口感染几率。方法:选择80例术后置创腔引流管并接一次性血性液引流袋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观察组B、C。A组24 h更换1次引流袋,B组48h更换一次,C组不更换直至拔管。分别留取引流管、引流袋内液体及手术切口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观察各组各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术后24 h,A、B、C组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A组各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均为3例,阳性率11.53%,B组均为2例,阳性率7.40%,C组阴性,χ~2值=3.1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2 h,A组各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均为5例,阳性率19.23%,B组均为3例,阳性率11.11%,C组阴性,χ~2值=5.4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比较:术后第2天,χ~2值=3.103,P<0.05;术后第3至7天,χ~2值=4.21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一次性创腔引流袋的护理,直接于每24 h计量后排空引流袋至拔管即可,不必常规每24 h或48 h更换1次创腔引流袋,可显著降低或杜绝医源性导管相关性切口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该院134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4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中,67例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及其他部位感染等并发症;腹水细菌培养阳性19例(14.2%)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13例,占68.4%。临床治愈:52例(38.8%),有效54例(40.3%),无效28例(20.9%)。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应用抗生素及积极采取综合性治疗是改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免疫功能受损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病原鉴别中的作用。方法:CD4+ T淋巴细胞降低的不明原因肺部感染患者20例留取标本传统细菌培养,于入院当日及24小时后检测两次新冠病毒核酸阴性后外送病原mNGS检测。比较细菌培养与mNGS病原二代测序结果对不明原因肺炎病原诊断的差异。结果:20例患者共送检23份标本检测病原mNGS,其中无菌标本病原mNGS共15例,结果4例血标本未检测到任何病原体,其余11例共报告病原体18例次;非无菌标本病原mNGS检出的病原体数量和种类明显多于无菌标本, 8例患者均有阳性病原体报告21例次。而传统细菌真菌培养仅2例报告了白色念珠菌,未见其他病原体阳性报告。结论:mNGS对免疫功能受损不明原因肺炎病原,尤其是条件致病病原学诊断具有更高敏感性,有助于更早识别病原体和指导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离情况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BACT/ALERT 3D6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2009~2011两年间共送检血培养标本3 031例,基本采用单侧双瓶采血,需氧培养1 531例,厌氧培养1 500例,共分离出病原菌268株,阳性率8.84%。其中G+菌152株,占56.7%;G-菌98株,占36.6%;真菌18株,占6.7%。最常见的分离病原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仪器报警阳性在12 h之内82株,12~24 h之间105株,24 h内共有187株,占78.6%,且12 h内同一株兼性厌氧菌培养比需氧培养阳性报告稍快。结论血流感染是临床上最严重感染,快速准确地培养出病原菌并进行耐药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另外,对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临床医生应结合病史、症状及其他检查来判断是污染还是真正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