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李夫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2):1391-1393
晕厥(Suncope)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继而又自行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典型晕厥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s,否则有抽搐发作可能。部分晕厥发作之前表现有头晕、眩晕,面色有时短暂变红转为苍白,周身出汗,恶心,呕吐。口腔内充满唾液,神志恍惚,视物模糊,耳鸣,全身无力,打哈欠。  相似文献   

3.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蓉  黄德嘉 《中国医刊》2001,36(6):47-48
1 定义和分类晕厥是突发的短暂的意识改变或丧失 ,可自行完全恢复。晕厥的临床表现可为短暂的发作的意识状态改变 (晕厥先兆 ) ,也可为意识完全丧失 (晕厥 )。多种原因都可导致晕厥 ,不同病因 ,预后差别很大。根据病因 ,将晕厥分为三类 :①心脏源性晕厥 :由各种心脏疾病所致。②反射性晕厥 :包括血管迷走抑制性晕厥 ,颈动脉窦综合征等。③其他原因的晕厥 :见于各种神经和精神疾病。不同原因晕厥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大不相同。2 心脏源性晕厥见于心脏血流受到严重阻塞以及各种心律失常时。由于心排血量突然减少 ,造成…  相似文献   

4.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晕厥(syncope)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既而又自行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典型的晕厥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秒。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头晕、耳鸣、出汗、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此期称为前驱期。发作之后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称之为恢复期。因此,晕厥的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晕厥通常不会产生逆行性遗忘,且定向力和正确行为常迅速恢复。晕厥应与癫痫发作、睡眠障碍、意外事故、精神病等真正的引起意识丧失的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主要类型,也是儿童晕厥最常见的病因,其发病率女孩高于男孩,多数预后良好,但发作频繁时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儿童晕厥基础疾病确诊率的提高,VVS的研究逐渐成为儿童心血管领域的关注热点。本文重点围绕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3个方面对儿童VVS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胡淑琴  冯启高 《医学综述》2001,7(5):291-292
晕厥在临床上相当常见 ,据国内外统计 ,人群中最少有2 0 %的人发生过一次晕厥 ,占急诊患者的 3%~ 4 % [1 ] ,其中不明原因的晕厥占 70 % [2 ] 。在儿童的晕厥中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最常见的。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亦可作为评估疗效的手段之一 ,更有助于了解此类晕厥发生的机制。新近直立倾斜试验也被广泛用于研究评价儿童及青少年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与治疗 ,发现该人群中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率高达 15 % [3] 。现将近年来倾斜试验诊断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进展 ,综述如下。1 晕厥的定义和临床特点晕厥是…  相似文献   

7.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杜军保 《中国医刊》2002,37(6):8-10
晕厥作为儿童时期的常见症状 ,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 ,发病的高峰年龄为青春期。晕厥病因复杂 ,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syncope ,VVS)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 ,约占所有晕厥患儿的 80 %。1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机制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儿童一般其晕厥都发生在心脏充盈减少或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时 ,如看到血液、疼痛刺激、环境闷热或洗热水浴等 ,运动或紧张也可诱发晕厥发作 ,然而最常见的诱因是持久站立。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在这些情景中由于静脉池的过度淤血导致心脏充盈减少 ,诱发自主神经的矛盾反射而引起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晕厥为儿童时期的常见急症,系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肌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一定的体位。20%~25%的男孩和40%~50%的女孩至少经历过一次晕厥。晕厥占急诊量的1%~2%。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9.
田莉莉  韩玫 《中国医刊》2007,42(1):37-39
晕厥是儿科临床实践中常见病症,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晕厥患儿的80%。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反复出现的晕厥可使患儿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对VVS患儿进行正确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儿童排尿性晕厥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非线性二阶微分方程 [a(t)Ψ(x(t))x'(t))]'+p(t)x'(t)+q(t)f(x(t))=0振动解的收敛性,所得结果推广了文献[3]和[4]中的有关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盐酸米多君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干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盐酸米多君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干预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就诊或住院的6~17(11±3)岁48例不明原因晕厥或晕厥先兆、直立倾斜试验(HUTT)阳性的VVS患儿,分健康教育组(n=10)、口服补液盐组(n=23)、盐酸米多君组(n=15)3组,根据HUTT结果评价疗效.治疗6个月后,如没有晕厥或晕厥先兆发作则停药并继续随访,评价患儿晕厥及晕厥先兆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数据统计用SPSS 11.5软件.结果 ①HUTT总转阴率在健康教育组、口服补液盐组及盐酸米多君组分别为20.0%(2/10)、60.9%(14/23)及80.0%(12/15),其中盐酸米多君组及口服补液盐组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组(均P<0.05),盐酸米多君组及口服补液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访6~12个月,晕厥及晕厥先兆复发率在健康教育组、口服补液盐组、盐酸米多君组分别为60.0%(6/10)、52.2%(12/23)及13.3%(2/15),盐酸米多君组明显低于前两组(P<0.05),健康教育组和口服补液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在干预前、后平卧位血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米多君组干预后心率及血压差值在倾斜起始较基础平卧位显著缩小(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和补液补盐是治疗VVS儿童的基本措施,盐酸米多君能增加其干预效果,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Zhang QY  DU JB  Zhen JL  Li WZ  Wang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8):1260-1262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儿的心率变化对美托洛尔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将HUT或硝酸甘油激发HUT(SNHUT)中阳性并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的26例VV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长期随访资料,将患儿分为美托洛尔治疗有效组(16例)及治疗无效组(10例),分析2组患儿在HUT或SNHUT过程中心率变化规律及其对美托洛尔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晕厥次数、病程、基础心率、血压、应用SNHUT的情况、阳性反应类型及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患儿在HUT或SNHUT过程中阳性反应前心率显著快,与治疗无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15)次/min vs(96±17)次/min,P〈0.01]。HUT或SNHUT阳性反应前心率及较基础心率增加值在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16)次/min vs(18±13)次/min,P〈0.01]。两组患儿在平卧位的基础心率及阳性发生时的心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阶段平均血压改变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取阳性反应前心率较基础心率增加30次/min作为界点,预测患儿对美托洛尔治疗有效的灵敏度为81%(13/16),特异度为80%(8/10),诊断准确度为81%(21/26)。结论对在阳性反应前存在明显心率增快者(心率较基础值〉30次/min者)选择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晕厥组为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四地晕厥门诊就诊或住院的37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其中男171例,女208例;年龄3~18岁,平均(12±3)岁.所有患儿通过常规检查仍不能明确患儿晕厥的原因时,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T)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的倾斜试验(SNHUTT)检查.对照组为10名身体健康、无晕厥及晕厥先兆病史的正常儿童,其中男5名,女5名;年龄9~15岁,平均(11.4±2.1)岁,其心血管、神经系统、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检查均正常;所有正常儿童均进行BHUTT或SNHUTT.结果 在379例患儿中,286例患儿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75.5%).晕厥患儿中67例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17.7%);157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抑制型(41.4%);14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3.7%);47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混合型(12.4%);1例患儿为直立性低血压(0.3%);93例患儿仍为不明原因晕厥(24.5%).在晕厥组和对照组中,BHUTr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5.9%和0,SNHUTT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5.5%和20.0%.BHUTT阳性患者在BHUTT过程中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平均为(16±12)min,阳性反应出现时的体位均为倾斜60°体位;SNHUTT阳性患儿在SNHUTT过程中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平均为(6±4)min,阳性反应出现时的体位均为倾斜60°体位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结论 应用HUTT可较好地、客观地对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进行诊断,SNHUTT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了BHUTT的诊断阳性率,且阳性反应时间明显低于BHUTT.  相似文献   

14.
许晋川  高照 《海南医学》2011,22(14):104-108
晕厥是门诊常见症状,有三个主要病因:反射性(神经介导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和心源性晕厥。反射性晕厥预后良好,而心源性晕厥有心脏猝死的高危风险。短暂意识丧失发作后,首先应根据现行晕厥的定义,与其他形式的短暂意识丧失进行鉴别后完成对晕厥的诊断,并对晕厥患者进行仔细的评估。如果初始评估明确了晕厥的病因,应行相应治疗;如果病因不明,应根据心血管事件及猝死风险进行分级及进一步评估。本综述根据晕厥的最新指南,较系统全面地对晕厥的定义、诊断检查和治疗进展进行一小结,以提高对指南的理解及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共患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VVS及POTS儿童的临床资料,比较共患过敏性疾病与非共患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一般情况、症状评估、过敏指标以及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中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检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计数与症状评分/晕厥发生频率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7例患儿中(VVS 43例,POTS 24例)共有21例(31%)共患过敏性疾病,伴随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变应性皮炎及食物过敏,其中以过敏性鼻炎最为常见。过敏组与非过敏组患儿在就诊年龄、性别比例、基础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过敏组相比,过敏组的起病年龄(月)较大[11±2 vs. 9±3],病程(月)偏短[8.0(0.1,24.0) vs. 12.0(0.1, 144.0)]。在VVS患儿中过敏组晕厥发生频率(次/月)较非过敏组高[2.50(0.08,30.00) vs. 0.25(0.03,5.00)]。过敏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50(0.70,5.90) vs. 1.65(0.30,6.20)]及计数(×109)[0.18(0.05,0.71) vs.0.10(0.02,0.38)]较非过敏组更高,P均<0.05。VVS患儿中,过敏组与非过敏组相比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OTS患儿中,过敏组与非过敏组患儿在直立不耐受症状评分及直立试验中心率增加最大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敏性疾病是VVS及POTS儿童常见的共患病,其中过敏性鼻炎最为常见;具有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出现直立不耐受表现的起病年龄较大,更可能因短期内发作较为频繁而就诊;VVS合并过敏性疾病时晕厥发生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不明原因晕厥儿童血流动力学反应类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hang QY  Du JB  Li WZ  Chen J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8):1962-1965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晕厥儿童在直立倾斜试验中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及其分布,研究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与其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对100例不明原因晕厥儿童均进行直立倾斜试验(HUT)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并根据其在实验中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分为血管迷走性反应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反应型、体位性低血压反应型及正常血流动力学反应型4种类型,研究其分布及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10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HUT中,50例(50%)出现经典的血管迷走性反应型,33例出现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反应型(33%),15例出现正常反应型(15%),2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反应型(2%)。其中在50例血管迷走性反应型中,31例为血管抑制型(31%),12例为混合型(12%),7例为心脏抑制型(7%)。血管迷走性反应型及体位性心动过速反应型的患儿平均年龄大于正常血流动力学反应型的患儿(12±2vs10±3,P<0·01;12±2vs10±3,P<0·01);各种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男女性别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各种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病程的比较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反应型患儿的晕厥次数显著少于血管迷走性反应型及正常反应型患儿(1±1vs3±3,P<0·01,1±1vs3±2,P<0·01);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反应型基础心率显著快于血管迷走性反应型及正常反应型患儿(81±7vs71±9,P<0·01,81±7vs74±7,P<0·01);基础血压在各种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发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晕厥次数、基础心率及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在血管迷走性反应各亚型之间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明原因晕厥儿童在直立倾斜试验中可表现出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类型,不同的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与其临床表型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晕厥患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进行直立倾斜实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儿中阳性23例,占71.88%,基础实验阳性9例,占28.12%,异丙肾上腺素诱发14例,占43.75%。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可提高试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铁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晕厥专业门诊或住院的年龄4~17岁的患儿共57例,其中确诊为POTS的患儿40例,VVS患儿17例。采用血清铁及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血清铁值对鉴别儿童VVS和POTS的预测价值。结果:POTS患儿血清铁值中位数为17.4 μmol/L(四分位数间距13.5~21.8 μmol/L),VVS患儿血清铁值中位数为8.9 μmol/L(四分位数间距7.5~17.6 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铁11.8 μmol/L作为界值对VVS和POTS患儿进行鉴别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64.7%。结论:血清铁可能作为临床上鉴别VVS和POTS的初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俊枝  杜芳  蔡斌  李燕  许涵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331-1333
目的:探讨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特征及急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急诊20例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SSS患者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TCD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最常见的误诊诊断:脑血管性晕厥6例,癫痫3例,反射性晕厥4例,心源性晕厥5例,代谢性晕厥2例。6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愈,12例病因治疗症状改善,2例放弃治疗。椎动脉(VA)反向血流是SSS的重要诊断依据。结论: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SSS极易误诊。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急诊确诊SSS主要靠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TC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