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细胞胆小管侧膜胆汁酸盐输出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自身合成的胆汁酸以及从血浆摄取的胆汁酸都从胆小管侧膜分泌入胆汁 ,该过程需消耗ATP。近年研究显示 ,作为ATP结合盒 (ATPbindingcassette ,ABC)超家族成员之一的胆汁酸盐输出泵 (bilesaltexportpump ,BSEP)是肝细胞分泌胆汁酸的重要蛋白。BSEP基因突变可导致Ⅱ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progressivefamilialintrahepaticcholestasisⅡ ,PFIC2 ) ,亦可能是小鼠胆固醇结石病易感基因Lith 1的候选基因。因此 ,其结构和功能受到肝胆疾病等研究领域的关注。1 BSEP的结构与功能1995年Childs等从猪克隆部分编码的BSEP …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法尼醇X受体(FXR)激动剂鹅去氧胆酸(CDCA)对雌激素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孕鼠胆汁酸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用苯甲酸雌二醇诱导孕鼠发生肝内胆汁淤积,建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模型,将FXR激动剂CDCA作用于ICP模型组,比色法检测孕鼠血总胆汁酸,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孕鼠肝组织FXR及其靶基因胆盐转运泵(BSEP)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CDCA治疗组孕鼠血清胆汁酸水平明显降低[(17.2±4.1)μmol/L比(29.3±6.4)μmol/L,P<0.017],肝组织FXR mRNA(0.76±0.09比0.53±0.06,P<0.05)及蛋白质表达(2.35±0.06比1.83±0.05,P<0.017)明显升高,BSEP mRNA(0.99±0.21比0.76±0.07,P<0.017)及蛋白质表达(1.88±0.03比1.46±0.06,P<0.017)也明显升高.结论 FXR在调节胆汁酸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激动剂CDCA通过上调BSEP的表达促进胆汁酸转运降低血胆汁酸水平,可能为IC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3.
《肝脏》2016,(7)
<正>胆汁主要由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分泌产生,其形成机制十分复杂。在整个机制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就是顶端或毛细胆管膜上将胆盐、有机物质等大量溶质排入毛细胆管形成原始胆汁流的过程。这一步骤主要由具有ATP结合域的盒式跨膜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介导,毛细胆管胆汁酸盐输出泵(BSEP)和多耐药相关蛋白(MRP2)均属于ABC转运蛋白家族,其中BSEP负责胆汁盐排出,通过水解ATP,跨膜转运结合胆汁酸盐,形成毛细胆管内胆汁酸依赖性胆汁流;MRP2负责介导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盐输出泵BSEP基因V444A(BSEP V444A)与特发性婴儿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的相关性.方法:以81例特发性婴儿肝炎肝内胆汁淤积患儿(病例组)和48例无肝内胆汁淤积婴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V444A片段行扩增及酶切分析.结果:BSEPV444...  相似文献   

5.
胆汁淤积是由于肝内外胆管阻塞或肝细胞功能障碍所致的胆汁不能到达十二指肠而在肝细胞和血液积聚的一种病理学状态。肝细胞是胆汁合成和分泌的主要场所。当肝细胞上的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BSEP)、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多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2)功能障碍或受抑制,则可导致胆汁酸或其结合胆盐在肝细胞和血清中聚积引起肝细胞型胆汁淤积[1]。引起肝细胞型胆汁淤积的常见病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酒精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或药物相关性肝损伤、全胃肠外营养、重症相关(缺血性)肝内胆汁淤积、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benign recurrent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BRIC)、进展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ABCB4基因缺乏、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霍奇金病、转移性肿瘤、肉芽肿性肝炎和肉芽肿病、血管性疾病(如布加综合征和肝窦阻塞综合征)和各种原因的肝硬化等[2]。  相似文献   

6.
邱冬妮  孙旭  钟良  毛奇琦  孙大裕 《肝脏》2008,13(5):390-392
目的研究考来烯胺促进肝内胆汁酸合成的基因调节机制。方法2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考来烯胺组(考来烯胺每天1g/kg,灌胃2周)和对照组,每组10只。测定两组2周后的血清胆固醇水平、总胆汁酸水平、肝组织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活性及其mRNA、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的靶基因短异源二聚体伴侣受体(SHP)mRNA和胆盐输出泵(BSEP)mRN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结果考来烯胺组血清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下降10.25%,而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无明显改变;肝脏CYP7A1活性及其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FXR靶基因SHPmRNA和BSEP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LDL-R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考来烯胺通过抑制回肠胆汁酸重吸收,减少回流入肝脏的胆汁酸(FXR配体),从而抑制肝内FXR,激活CYP7A1,促进肝内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继而维持体内胆汁酸池稳定,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7.
陈科全  周宇 《肝脏》2006,11(5):355-357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是一种在肝肠系统等组织器官表达的胆汁酸受体,属于激素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在胆汁酸代谢及胆固醇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当FXR配体与FXR羧基末端配体结合区(LBD)直接结合后,核受体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并与视黄醛衍生物受体(RXR)形成异源二聚体,最后与靶基因特定FXR DNA反应元件结合从而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初级胆汁酸鹅脱氧胆酸是FXR最有效的配体,次级胆汁酸石胆酸和脱氧胆酸也可以激活FXR.目前还有合成FXR配体(如6-ECDCA、GW4064等),其与FXR结合力比天然配体强数倍.FXR的主要靶基因包括胆盐输出泵(BSEP)、小异源二聚体伴侣受体(SHP)等,FXR通过和这些基因启动子上的FXR反应元件(FXRE)结合从而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但如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α1)等主要FXR调控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中没有典型FXR结合反应序列,FXR则是间接通过诱导转录抑制因子SHP表达,然后SHP与CYP7α1启动子肝受体同源物1(LRH-1)形成抑制性复合物,从而阻断CYP7α1和其它LRH-1靶基因转录.由于FXR在胆汁酸及胆固醇代谢中的重要作用,这将使其和肝脏相关疾病关系日益受到关注[1,2].  相似文献   

8.
吴银霞  傅青春 《肝脏》2012,17(8):583-58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和药物性胆汁淤积是获得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两个重要类型.ICP与雌激素和黄体酮代谢产物有关,代谢产物通过一种间接机制抑制胆盐输出泵(BSEP)起作用.此外,多药耐药蛋白3(MDR3)和BSEP的遗传多态性,以及决定两者基因转录的法尼醇X受体(FXR)都与ICP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6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高脂饮食组、高脂+复方中药组、高脂+他汀组,单纯高脂饮食喂养制备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连续灌药12周后,观察各组间小鼠血浆胆固醇、胆汁酸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高脂饮食组小鼠相比,复方中药治疗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有关肝脏HMG-GA还原酶(HMGR)水平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伴有末端回肠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SB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高脂模型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小鼠相比,复方中药组小鼠肝脏胆盐输出泵(BSEP)基因的表达有显著上升(P0.05)。结论复方中药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浆胆固醇,增加粪便中次级胆汁酸的浓度,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抑制肠细胞ASBT基因表达以及上调肝脏BSEP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为研究对象,探讨BSEP在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中的表达状况,初步思考其与高脂血症形成的相关性,为治疗高脂血症找到新的方向.方法:取♂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145 g±7.5 g,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普通饮食对照组(简称对照组)予以普通饮食、高脂饮食实验组(简称实验组)予以高脂饮食.喂食90 d,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定期取血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胆固醇及胆汁酸含量,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 C R)技术检测两组模型肝脏组织的Bsep基因表达的强度,石蜡切片后用免疫组织化学SP(streptavidin-perosidase)法检测两组模型肝脏组织的BSEP表达的强度.结果:实验组胆固醇及胆汁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电泳结果显示:实验中肝脏组织扩增产物都出现了内参β-actin基因的425 bp扩增带和Bsep基因的289 bp扩增带,实验组Bsep基因扩增带亮度强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显示,实验组Bsep表达阳性率为76.7%,对照组Bsep表达阳性率为12.5%,他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3,P<0.05).结论:实验组大鼠的Bsep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提示我们可发展作用于Bsep的药物,为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找到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的胆盐输出泵(BSEP)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方法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9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查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BSEP基因的第7、8、11、12、14、15、18、21、26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针对发现的突变位点,在71例健康婴儿中进行筛查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在2例患儿BSEP基因的第7外显子上检测到相同的杂合突变c.499G>T,导致基因编码的BSEP蛋白的第167位丙氨酸(Ala)被丝氨酸(Ser)所替代(p.A167S)。该位点的突变未在71例健康婴儿中发现,排除了BSEP基因的多态性。结论在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中,发现一种新的BSEP基因突变,位点为c.499G>T。  相似文献   

12.
肝脏调控脂质和胆汁酸动态平衡中的关键进程。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Moustafa T等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旨在探讨脂代谢的改变是否促进了小鼠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使用芯片以及代谢谱分析方法检测一种炎症诱导慢性胆汁淤积肝损伤、肝纤维化和肝癌模型—ATP结合蛋白家族4基因敲除小鼠(Abcb4-/-小鼠)的系统和肝脏脂质代谢改变。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最常见的特异性肝病。通常出现在妊娠晚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汁酸及转氨酶升高,对胎儿影响较大,可导致早产、死胎、畸形。其病因复杂,研究发现遗传、代谢、免疫、激素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其发病。与胆汁淤积相关的基因,如ABCB11、ABCB4、ATP8B1、FXR等与ICP的遗传易感性有关。综述了胆汁淤积相关基因及其与ICP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Wilson病(W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人ATP7B基因突变所致,主要影响肝脏,但也能影响大脑、眼睛和肾脏。ATP7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3q14,编码细胞内铜转运P型ATP酶(Wilson ATP酶)。Wilson ATP酶在膳食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和胆汁酸排泄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蓝蛋白的合成受损,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BCB11(胆汁酸盐输出泵,BSEP)、ABCC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和ABCB4(多药耐药糖蛋白3,MDR3)在胆管细胞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DILI)肝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收集收集2010年1月-2017年6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有明确用药史、经肝穿组织病理诊断为胆管细胞损伤型DILI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混合性肝炎组(混合组,n=40)、胆汁淤积性肝炎组(胆汁淤积组,n=40)及单纯性胆汁淤积组(单纯组,n=32),同时选取20例无胆汁淤积的HBV携带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病例肝穿组织进行BSEP、MDR3、MRP2免疫组化标记,观察三者的阳性表达特点及与病理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对比三亚型组间3种转运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分析3种转运蛋白表达与TBil、DBil、ALP、GGT、TBA之间的相关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SEP、MDR3、MRP2在混合组、胆汁淤积组和单纯组肝组织中均表现为阳性表达减少(F值分别为48. 765、45. 424、77. 434,P值均0. 05),进一步两两比较,BSEP、MRP2、MDR3在胆汁淤积组表达减弱程度较混合组和单纯组更明显(P值均0. 05)。BSEP、MRP2、MDR3在胆汁淤积区阳性表达减少越显著,肝细胞胆汁淤积肿胀及羽毛样变性越明显。胆汁淤积组BSEP与TBA值呈中等强度负相关性(r=0. 640,P=0. 008),单纯组MRP2与TBil、DBil值呈中等强度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 597、-0. 643,P值分别为0. 019、0. 011)。结论 BSEP、MDR3、MRP2在胆管细胞损伤型DILI各病理亚型肝组织阳性表达减少,是药物性胆汁淤积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过去20多年的研究发现了数个在胆汁酸肠肝循环中重要的转运体,包括肝细胞摄取胆汁酸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肝细胞输出胆汁酸的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及回肠顶端膜刷状缘吸收胆汁酸的顶膜钠离子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pical Sodium-dependent Bile acid Transporter,ASBT).但是,肠上皮细胞基侧膜控制胆汁酸分泌至门静脉血流的转运体最近才被发现,被命名为有机溶质转运体α-β(Organic Solute Transporter alfa-beta,OSTα-OSTp).随后的研究对OSTα-OSTβ的分子学特点、组织细胞分布、转运功能、表达的调控,以及在胆汁淤积状态下的适应性改变等有了进一步了解,为将来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胆汁淤积性肝病以胆汁酸代谢异常和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 ,病情进行性发展 ,终致肝硬化、肝衰和死亡 ,临床治疗棘手。近年发现熊去氧胆酸 (Ur sodeoxycholicAcid ,UDCA)有较好疗效。通过从药理机制到临床疗效的一系列研究 ,目前已积累了一定资料。1 胆汁酸的代谢和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 ,分为初级胆汁酸 (胆酸、鹅去氧胆酸 )和次级胆汁酸 (去氧胆酸、石胆酸 )。由鹅去氧胆酸衍生的UDCA是正常胆汁酸池中一个很小的组分 (<5 % )。大多数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由肝内外胆管进行性丧失或破坏而引起。胆…  相似文献   

18.
Colestipol(降胆宁)是四乙烯五胺和环表氯醇的共聚体物,是一种人工合成阴离子胆汁酸结合树脂,它在肠道羁留胆汁酸而减少其再吸收。虽然这促进肝内固醇的合成,如肝内胆固醇合成的增加不足以代偿胆固醇的加速分解成胆汁酸,肝内胆固醇储存即降低,导致血浆胆固醇含量减少。因家族性Ⅱ型高脂蛋白血症至少部份是由于富含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代谢降低,所以排除胆固醇的药物应该是饮食疗法的一种合理辅助治疗。选择3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38~65岁。Ⅱ型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指标是:(1)血清总胆固醇>260毫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90毫克%;甘油三酯<18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研究软肝冲剂是否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s)上调基因起作用。方法:用DNA微点阵分析用AngⅡ(10-8M)以及AngⅡ和软肝冲剂(2.5mg/L)处理的HSCs与对照组之间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其结果用实时定量RT-PCR证实。用Westernblot分析软肝冲剂对HSCs在AngⅡ诱导下的胶原蛋白的表达,ELISA分析有生物活性的TGF-β1的含量。结果:软肝冲剂能抑制AngⅡ诱导HSCs上调基因的表达,特别是一些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如IL-13,IL-15,MCP-2,TGF-1,TGF-2,细胞因子受体基因,如TGF-1受体。分泌到细胞培养基中的胶原蛋白和有生物活性的TGF-β1也被抑制。结论:软肝冲剂抑制AngⅡ诱导HSCs上调的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软肝冲剂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学者在心、肾、肺等脏器纤维化实验研究中发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能刺激这些脏器组织间质成纤维细胞胶原分泌,证实AngⅡ参与组织纤维化的形成。现已证实AngⅡ调节血压、水电解质平衡和细胞生长都是通过AngⅡⅠ型受体(AT1R)发挥作用。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肝星状细胞(HSC)是否也表达AT1R和AT2R,为此我们观察了AngⅡ对大鼠HSC表达AngⅡ受体(ATR)及前胶原基因的调控情况,旨在探讨AngⅡ对HSC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