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梗死后占位效应的演变过程已有较多研究 ,而有关脑出血 (ICH )的类似资料却较少。为确定ICH后占位效应演变的时间过程和原因 ,对行≥ 2次CT扫描的自发性幕上ICH病人进行鉴定 ,对CT所见损伤面积和松果体及透明中隔的中线移位行回顾性测量 ,并将临床情况与CT特征联系起来。中线移位加重的原因由两位独立的观察者确定。76例患者共进行 2 35次CT扫描 (平均每例 3 1± 1 3次 ) ,6 6例在ICH发生后 2 4小时内行首次CT检查 ,ICH后 2 5次扫描在第 1天复查 ,81次在 2~ 7天复查 ,31次在 8~ 14天复查 ,2 4次在 14天后复查…  相似文献   

2.
观察 12 6例急性颅内出血 (ATCH)微创血肿清除术前后心电图的变化 ,讨论出现脑心综合症的原因 ,提出对急性颅内血肿处理的看法。认为对适宜的病人要立即行血肿清除术和用阻断胆碱能纤维传导的药物 ,解除病灶对心脏的影响 ,减轻AICH所致的心脏损害 ;防止AICH并发脑心综合症而致心性猝死 ,强调应加强心电监护。AICH者常有心电图异常。本文对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AICH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前后心电图进行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80例中 ,男 98例、女 82例 ,年龄 2 5~ 79(平均 5 2 )岁 ;脑外伤型 12 5例 ,高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病人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保守治疗的40例病人纳入对照组;钻孔引流术治疗的30例病人纳入钻孔组;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50例病人纳入开颅组。比较3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同时比较钻孔组、开颅组手术时间、术内出血量。结果对照组病人住院时间高于钻孔组、开颅组,且开颅组高于钻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再出血、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高于钻孔组、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钻孔组再出血、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与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预后效果差于钻孔组、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钻孔组预后效果与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钻孔组手术时间、术内出血量均少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保守治疗、钻孔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均能缓解病情,但保守治疗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较长,再出血及感染发生风险高;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均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能将血肿彻底清除;钻孔引流手术时间较短、术内出血量低、创伤小;故可根据病人出血量选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9月 ,我们对适于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 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加行脑室引流术 ,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中 ,男 3 1例 ,女 11例 ;年龄 3 7~ 76岁 ,发病至手术时间为 4~ 16小时。幕上出血 3 9例 ,血肿量3 0~ 90 ml;幕下出血 3例 ,血肿量 8~ 18ml。血肿破入脑室 9例 ,按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五级分级法 ,本组中 16例为 级 ,2 2例为 级 ,4例为 级。治疗方法 :对伴有或不伴有脑室内出血的患者 ,首先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是否保留骨瓣根据血肿清除后脑组织张力确定。开颅术结束即加行侧脑室引流 ,根…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研究显示,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患者行神经外科手术,可能会引起不可控制的术后出血(POH)和神经功能恶化。因而,有人建议CAA相关性脑出血(ICH)应非手术治疗。最近的研究认为,CAA患者外科手术不会促使POH发生,血肿清除后,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状况。本研究对37例CAA相关性脑叶ICH手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以阐明可能影响术后结局的临床因素。收集1987~1996年间CAA相关性脑叶ICH外科手术资料37例。全部患者术前术后均行CT扫描,并在术前测量血肿的部位、大小与形态,是否有脑室出血。在50次手术中,42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临床疗效和外科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2005年2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对其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结果幕上出血、小脑出血手术越早、效果越好;幕上出血量在(50-99)mL,早期手术效果较好,大于100mL者效果差;脑干出血者手术效果差。结论幕上、小脑的较大量出血应力争早期手术,脑干出血不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锥颅血肿引流术组和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和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治疗有效率为98. 08%,明显高于锥颅血肿引流术组;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术后住院时间较锥颅血肿引流术组短;治疗后,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锥颅血肿引流术组;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高于锥颅血肿引流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对6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血肿部位、血肿量分别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12例、血肿穿刺联合尿激酶引流术13例、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术10例、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侧脑室穿刺引流术27例(包括环枕减压术9例)。治愈25例,好转22例,无效6例,死亡9例。认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血肿部位、血肿量而采用个体化手术疗法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治疗自发性脑出血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方法 采用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2例。结果 血肿完全清除7例,大部清除4例。术后再出血1例,2例为血管畸形。随访3~6个月,GOS分级良好3例;中残4例;重残5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内镜手术清除自发性脑出血手术创伤小,能在直视下操作。对小血管畸形导致自发性脑出血也可应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血肿≥30 ml的幕上脑出血随机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内科保守治疗,比较其近、远期疗效。结果:较之内科保守治疗组微创血肿清除术者,近期显效率62%,死亡率22%,有显著差异(P<0.05);远期随访结果:ADL_(1、2)者微创组占80.6%,显著增高(P<0.05)。结论:脑出血≥50 ml,特别是破入脑室呈脑室铸型者;位于基底节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分;有意识障碍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较内科保守治疗显效率高、死亡率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好、致残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内镜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内镜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9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预后.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9.6±15.1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2.7 ± 29.8) min,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94.2%±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7.9%,P<0.05.术后72 h复查头颅CT,观察组再出血3例,对照组4例.随访2 a,观察组死亡5例,对照组7例.GCS观察组为(4.7±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0.6)分,P<0.05.结论 早期内镜辅助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常规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前 ,原发性脑出血 (ICH)的危险因素尚不完全明了。文中就此进行探讨。98例原发性IC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 3 6~ 90岁 ,男性 56例 ,女性 42例。ICH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分析结果显示 ,98例ICH病人的年龄和性别与对照组受试者相同。两组中接受高血压治疗的人数相当。然而 ,ICH组中 ,未治疗的高血压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0 1 )。两组心脏病、糖尿病和偏头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分析显示 ,癫痫 (OR 9 2 7) ,以前有出血性卒中(OR 1 8 4) ,以前有缺血性卒中 (OR 2 68) ,有鼻出血病史 (OR 3 2 0 ) ,最近…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与微创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是我国中老年人主要致死致残疾病之一 ,无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其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 ,病死率可高达 44 %~ 87% [1] 。我科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71例 ,因各种原因未手术者 12例 ,余均手术治疗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 9例中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由主治医生向病人讲明病情并介绍两种手术方式 ,由病人家属选择。①开颅血肿清除术组 3 2例 ,其中男 2 2例 ,女10例 ,年龄 40岁~ 71岁 ,平均 63 .2岁。血肿量 3 0ml~ 160ml ,其中 3 0m…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复习了627例起病后24h内入院的自发性脑出血(ICH)病例资料,对血肿扩大与起病至首次CT时间、意识水平、CT所见、饮酒量等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入院后24h内再次CT扫描时,发现血肿扩大者88例(140%)。血肿扩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四叠体池改变对自发性小脑血肿预后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四叠体池改变对自发性小脑血肿的预后估计。方法 观察和治疗75例经CT确诊的自发性小脑血肿病人.血肿最大经〈2cm16例,2cm ̄4cm35例,〉4cm24例,四叠体池形态改变分为闭塞15例、受压31例和正常29例。枕下开颅血肿清除32例,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3例,单纯脑室外引流术5例,枕下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3例;保守治疗32例。结果 存知56例,死亡19例。四叠体池闭塞者15例,死  相似文献   

16.
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MRI)技术的应用改进了超早期(发病<6h)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但在选择特殊治疗(如溶栓)前,仍需CT来除外脑出血(ICH)。作者报道9例超早期原发性ICH病人用mMRI的检查结果。9例病人,男6例,女3例,年龄40~73岁。先由CT检查确诊为ICH,而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万年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包括清除血肿体积及血肿完全吸收时间;采用欧洲卒中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4周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随访3个月后评价患者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清除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欧洲卒中量表评分为(75.4±7.1)分、治疗后4周为(89.8±5.5)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3.9±4.8)分、(71.0±5.1)分(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能快速清除血肿,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立体定向抽吸血肿辅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辅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立体定向技术,手术抽吸血肿并置入导管,术后注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106例。手术中根据血肿量抽吸血肿的50%~80%,术后每日向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2次,每次每管注入5万U,间隔12h。结果 30d内死亡23例,病死率为21.69%;术后再出血6例,占5.67%;术后再出血所致的死亡1例,占0.94%;入院时已有脑疝的患者,30d病死率为60%。结论 立体定向结合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安全有效,根据血肿量的大小和术前是否有脑疝存在,手术中清除血肿量以50%~80%为宜。  相似文献   

19.
160例确诊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被随机分为A,B与C三组,A组应用特异性肿瘤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加肝动脉(HAIC)联合疗法,B组予CTLs单一疗法,C缚接受单一HAIC治疗,结果提示,联合疗法的总缓解率(完全反应+部分反应)与1,2,3年的生存率均比两和单一治疗高(P〈0.01)。因此,CTLs加HAIC联合疗法可能是治疗晚期肝癌细胞癌病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前 ,仍首选经鼻蝶入路摘除促甲状腺激素 (TSH)垂体腺瘤。然而 ,许多大的肿瘤经这种手术并不能治愈。实际上 ,术后许多病人的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未达到正常。作者评价了兰瑞肽 (Lanreotide)治疗TSH垂体腺瘤的疗效与安全性。病人和方法  1 8例TSH垂体腺瘤病人 (男9例、女 9例 ;年龄 2 2~ 72岁 )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存在与TSH分泌过度相关的甲状腺机能亢进 ;CT和 (或 )MRI显示存在垂体腺瘤。3例病人从未接受过治疗 ;1 5例以往接受过治疗 ,但未治愈。 1 8例病人均在 1个月内每1 4天肌肉注射缓释型兰瑞肽 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