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CADASIL)是一种新近认识的皮质下缺血性卒中的原因 ,可导致进行性痴呆并伴假性球麻痹和严重的运动障碍。不同患者疾病的进展速度和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千差万别 ,而人们对该病的标志———MRI下的白质异常在疾病临床表现严重性中的确切作用却知之甚少。为此 ,作者采用了一种对白质显微结构变化高度敏感的MRI新技术———弥散张力成像 (DTI)技术 ,定量检测白质中的水弥散和双折射性。16例有症状的CADASIL患者 ,均在Notch3基因不同位点上存在有害突变。对照…  相似文献   

2.
亚历山大 (Alexander)病是一种少见的非家族性白质脑病 ,典型病例表现为以额叶为主的白质异常和巨脑。脑内存在Rosenthal纤维是确诊亚历山大病的组织学前提。本研究观察了可能的和确诊的亚历山大病MRI资料 ,旨在探讨建立亚历山大病MRI诊断标准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了 3例经组织学证实的亚历山大病序列MRI图像 ,以灰白质结构的萎缩或肿胀、是否存在囊肿以及对比强化作为分析依据 ,按这些病变的相对严重程度分为明显和轻、中度两个等级 ,并按照MRI受检的时间 ,进一步将图像的变化分为早期 (神经功能衰退发生时…  相似文献   

3.
脑白质疏松症 (LA)是指双侧脑室周围片状或弥漫性低密度 (头颅CT)及高信号 (MRI) ,常见于缺血性中风或无症状的老年患者 ,LA常与桥脑MRI T2加权像高信号 (PH)同时存在 ,对其与LA的关系极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我们对 9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研究 ,探讨PH在缺血性中风时的发病率及与LA的关系。对象与方法1.对象 :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 ,均为老年男性 ,年龄63~ 89岁 ,平均年龄 ( 73 .3 4± 6.88)岁 ,经头颅MRI检查 ,按有或无脑桥MRI T2加权像高信号分为两组 ,有PH组 2 9例 ,平均年龄 ( 75 .86± 5 .11)岁 ,无…  相似文献   

4.
弥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对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公认,但对TIA患者DWI的影像学改变还没有系统研究。作者收集42例TIA患者的资料,通过常规MRI和DWI的对比及TIA患者与卒中患者的影像学对比观察,旨在探讨DWI对TIA的诊断价值,包括定位诊断及病因学机制。对象和方法 收集6个月就诊的42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MRI和DWI图像,所有影像学检测均在症状发生后3天内进行。另外收集23例卒中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由神经放射学专家和神经病学专家共同阅…  相似文献   

5.
总结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SAE)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 ,收集有完整资料的SAE患者 330例 ,其中男性2 0 3例 ,女性 12 7例 ,年龄 5 6~ 95岁 ,全部病例均作CT扫描 ,5 4例加作MRI。记忆力减退 2 73例 ,社会适应能力减退 10 6例 ,性格改变 6 3例 ,头晕、头痛、失眠 2 41例。CT扫描见脑内白质区低密度灶 ,呈小斑片对称或不对称分布。MRI见脑内白质区病灶呈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FLAIR序列成像病灶呈高信号 ,5 1个高信号影 ,16个低信号影。SAE是一种以慢性高血压 ,脑深部小动脉硬化 ,皮层下白质变性 ,多发腔隙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把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动态高分辨增强MRI(DSC MRI)所测得的脑血容量 (CBV)异常与99m锝 六甲基丙烯胺肟 单光子发射CT(99mTc HMPAO SPECT)评估的脑血流量 (CBF)异常联系起来。9例患者 ,男 4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74 4±11 6 )岁。均在发病 6小时内用CT、SPECT和MRI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均证实有信号消失 (1例为单侧颈内动脉 ,8例为大脑中动脉 )。相对CBF(relCBF)系指梗死区的SPECT总计数 (counts)与对侧未受损半球镜区的总计数之比 ;相…  相似文献   

7.
白质疏松症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质疏松症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的非特异性神经影像学改变,主要见于脑血管疾病如Binswanger病、卒中和血管性痴呆病人。其临床意义与痴呆明显相关。白质小动脉缺血导致的神经胶质细胞变性是形成白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皮质下卒中后应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PET)可以观察到脑血容量 (CBV)和脑血流量 (CBF)同步降低 ,但这一成像方式不能常规地用于卒中患者。作者采用动态高分辨增强MRI技术 (dynamicsusceptibilitycontrast enhancedMRItechniques ,DSC MRI)对这些患者进行检测 ,即在静脉内注入增强造影剂期间 ,同时进行动态T2加权回声二维扫描 ,由此产生DSC MRI,并对此进行评估。本组 9(女 6 ,男 3)例患者 ,平均年龄 (4 7 9±12 2 )岁。检查前CT或MRI已经确定有累及丘脑…  相似文献   

9.
暂时性完全遗忘 (transientglobalamnesia ,TGA)是突发性记忆丧失 ,持续约数小时至数天 ,而无神经系统的其他异常。其病因及神经系统的定位并不十分肯定。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 ,DWI)可发现早期缺血及异常的大脑活动。曾有一些研究发现 ,在TGA患者中 ,颞叶内侧基底部、胼胝体顶部、海马旁回有缺血性病变。方法  8例TGA患者 (女 6例 ,男 2例 ,年龄56~ 77岁 )均在急诊室行MRI检查。其中 2例分别于发病第 5、6小时进行检查 ,表现为突发记忆障碍 ,在其后 6…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卒中模型和临床研究中 ,已证明弥散加权成像(DWI)较常规磁共振成像 (MRI)在发现早期脑缺血改变方面具有优越性 ,缺血性脑损伤 3分钟在DWI上即可出现高信号影。然而由于DWI发现的早期缺血性脑损伤有可能是可逆性的 ,为进一步了解在不同时间内DWI上局灶性脑缺血病灶改变与组织学结果之间的关系 ,作者将 16只大鼠分为两组 ,分别暂时性闭塞大脑中动脉 10分钟 (n =7)和 30分钟(n =7) ,另 2只作为假手术组 (n =2 ) ,在大脑中动脉闭塞及恢复灌注后即刻、0 5、1 0、1 5、12、2 4、48和 72小时分别作DWI、灌注加权成像 (…  相似文献   

11.
医学简讯     
急性卒中溶栓治疗后的白质疏松和脑出血为了评价白质疏松或多发性腔隙灶的存在是否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溶栓治疗后的有症状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和90d转归有关,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神经和精神科学系的Palumbo等对来自加拿大国家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登记处的资料进行了研究。在对临床特征不知情的情况下,总共对820次扫描进行评价以判断严重白质疏松(与无/中度白质疏松比较)和多发性腔隙灶(与无/单个腔隙灶比较)的存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白质疏松/腔隙灶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与有…  相似文献   

12.
对血管畸形进行组织学和放射学分类的目的是便于理解其性质并预测其生物学行为。但血管畸形存在一个亚型,其血管造影不能显示而有一般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此亚型的生物学特征可能不同。通过本研究,作者希望找出MRI的特征与最终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关系。作者复习了自1988~1993年在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手术的72例血管造影阴性的血管畸形病例。回顾性的分析了各病例的MRI影像学资料及组织病理标本。全部72例病人均有完整的MRI和组织病理资料。病理诊断结果为:51例典型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malformatio…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道 1例后循环复发缺血性卒中患者 ,连续大脑后动脉 (PCA)经颅多普勒监测 (TCM )显示栓塞性卒中急性期微栓塞形成。TCM示高强度短暂信号 (high intensitytransientsignals ,HITS)。此法对标准方案无效的患者在病理生理方面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患者男性 ,82岁 ,入院前 1年 ,因右小脑前下动脉梗死 ,每天用阿司匹林 10 0mg进行二级预防。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为已知血管危险因素。入院时主诉视力障碍 ,有新发生的左侧偏盲和左侧轻偏瘫。弥散加权MRI显示极可能有右侧急性栓塞性PCA梗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脑人血管间隙的MRI特征。方法分析65例老年人头部MRI资料,按照Heier的诊断标准对血管间隙进行分级。结果65例在基底节下1/3显示血管间隙,Ⅰ级18例,Ⅱ~Ⅲ级47例;44例在中央白质近边缘区显示血管间隙,Ⅰ级16例,Ⅱ~Ⅲ级28例。结论高分辨的MRI能清晰显示血管间隙。基底节下1/3的Ⅰ级血管间隙是正常解剖,Ⅱ~Ⅲ级血管间隙及中央白质近边缘区血管间隙是脑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5.
自发性颅内低压症 (SIH)的诊断依据很少包含脑向下移位的磁共振表现。 90年代后随着MRI的广泛应用 ,该病的影像学特征才逐步被认识。本研究通过对MRI资料的分析试图获得更精确评估脑下移的量化指标。方法  8例诊断为SIH患者 ,年龄 3 4~ 51岁 ,表现有头痛 ( 8例 ,5例呈体位性 ) ,恶心或伴有呕吐 ( 4例 ) ,视力模糊、头“抽空”感、颈项强直 ( 2例 ) ,眩晕、水平复视、眼震、无力、抽搐发作和上肢感觉异常 (各 1例 )。 3例接受腰椎穿刺检查 ,脑脊液压力降低伴有轻度白细胞增多和蛋白增高。全部患者在症状期和症状缓解后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成像在肝结核球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收集了肝结核球 10例 ,着重分析和探讨其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和鉴别诊断 ,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临床资料  10例肝结核球中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3例伴有临床确诊的肺结核并经随访 (1年以上 )证实。其中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38~ 6 2岁 ,平均年龄 5 1岁。所有病例采用GESigna 1 5T扫描仪检查 ,包括自旋回波序列T1WI、T2 WI和快速多层面干扰梯度回波序列动态增强 (FMPSPGR)序列。肘静脉注射GD DTPA(马根维显 ,先灵药业公司 )后 2 5、6 0、90和 180s时分别行 4个回合的动态扫描。10例共发现…  相似文献   

17.
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MRI)技术的应用改进了超早期(发病<6h)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但在选择特殊治疗(如溶栓)前,仍需CT来除外脑出血(ICH)。作者报道9例超早期原发性ICH病人用mMRI的检查结果。9例病人,男6例,女3例,年龄40~73岁。先由CT检查确诊为ICH,而后...  相似文献   

18.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与低钠血症:附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 (centralpontinemyelinolysis ,CPM )是一种主要累及桥脑基底部的致命性脱髓鞘疾病 ,临床少见 ;近年来由于MRI的逐渐普及 ,该病已能在生前得到准确的诊断。本文 2例的发病与严重的低钠血症处理不当有关 ,报道如下。例 1 男性 ,36岁。因高热、咽痛、不思饮食 3d ,耳鼻喉科诊断咽后壁脓肿并收住院。抗感染治疗 2d后体温下降至37~ 38℃ ,但精神萎靡 ,当天发作 2次四肢抽搐。急查血钠10 8mmol/L ,遂给予 3%氯化钠 4 0 0ml 2h内静滴 ,同时生理盐水持续静滴 ;4h后患者精神状态好…  相似文献   

19.
白质疏松症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质疏松症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的非特异性神经影像学改变,主要见于脑血管疾病如Binswanger病、卒中和血管性痴呆病人。其临床意义与痴呆明显相关。白质小动脉缺血导致的神经胶质细胞变性是形成白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患者影像学检查白质疏松的发生率为 :高龄 9%~ 19%、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 44 %、血管性痴呆 5 0 %、Alzheimer病 30 %~ 6 0 %。白质疏松常见于腔隙性梗死、脑内深部出血、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动脉病以及脑淀粉样血管病等各型脑血管病。白质疏松患者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病死率、生活依赖性、卒中再发、心肌梗死和卒中后痴呆等的发生率均较高。卒中病人的白质疏松与小血管病变有关 ,可导致心脏及神经系统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