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是较常见的先天性脑血管病,AVM模型大体分为动静脉瘘、含畸形血管团的动物模型、体外AVM模型及计算机数学模型等。动静脉瘘模型适用于AVM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血管团的模型、体外AVM模型可 用于AVM栓塞治疗的训练、教学及 塞检验;计算机数学模型可用于模拟AVM遥病理生理特点及治疗过程。文章综述了以上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温度敏感性液体栓塞材料,并探讨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能性。方法应用氮-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氮-正丙基丙烯酰胺合成共聚物,进行物理性质测定和体外AVM模型栓塞试验。结果共聚物具有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特性,具有水溶性和非黏附性等特点,能成功栓塞体外AVM模型。结论该共聚物为一种脑AVM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新型液体栓塞材料,可进一步用于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进展及疗效评价和栓塞治疗给AVM带来的变化,综述了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脑AVM的优点和对AVM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脑动静脉畸形(AVM)需要积极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脑AVM的主要手段之一。血管内栓塞为AVM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根治率较低,术前栓塞治疗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文章就脑AVM术前栓塞治疗,包括栓塞目标、栓塞前评估、栓塞的策略和方法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进展及疗效评价和栓塞治疗给AVM带来的变化,综述了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脑AVM的优点和对AVM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对4例确诊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以动脉瘤破裂出血为首发临床表现,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并有计划地决定治疗策略。结果全组病例诊断明确,按照Redekop分类法:AVM团内型1例、血流相关型3例,无与AVM无关型。团内型先行介入栓塞治疗,3个月后行γ刀治疗;血流相关型2例行动脉瘤手术夹闭,1月后行AVM介入栓塞治疗;1例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结论全脑数字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金标准,治疗应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体现手术方法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改变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8例弥漫型脑AVM的脑血管造影影像不同于典型的脑AVM,可见多条供血动脉和弥漫的异常血管染色,边界不清,染色不匀,没有明显的畸形血管团边界,有数条引流静脉。手术治疗的4例中,2例畸形团全部切除,1例先栓塞后切除畸形团,术后复查仍有残留,1例因位于重要功能区未能全部切除。术中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在异常的动静脉血管问有正常脑组织存在。另4例中,2例再出血死亡,2例未做治疗。结论弥漫型脑AVM在脑血管造影和组织病理学上不同于典型的AVM,其病变范围可能存在一个局限病灶到弥漫性损害的发展变化过程。对于非重要功能区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是全部切除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8.
与颅内动静脉畸形血流相关的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血流相关的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eldinger技术,在栓塞20个动脉瘤的同时,栓塞全部或部分畸形血管团,对残余部分畸形血管团,按计划分期进行再次栓塞治疗(9例)或进行放射治疗(3例)。分析DSA结果及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效果。结果20例与动静脉畸形血流相关的动脉瘤患者中,有18例Spetzler分级在Ⅲ级以上。共发现与颅内动静脉畸形血流相关的动脉瘤22个,其中位于畸形血管团内11个,基底动脉末端2个,病灶同侧颈内动脉C1段2个,后交通动脉起始部3个,供血动脉段4个。共栓塞了20个动脉瘤,其中使用弹簧圈栓塞5个动脉瘤,11个畸形血管团内动脉瘤及供血动脉上的4个动脉瘤,均以Onyx及Glubran胶进行栓塞。颈内动脉C1段及后交通动脉起始部的2个小宽颈动脉瘤未予处理,现尚在随访中。脑血管造影随访9例,随访时间为1.5—13.0个月,9例再次进行残余畸形血管团栓塞时,见动脉瘤栓塞致密,症状较术前改善。3例残留较少的病例术后进行了伽玛刀放射治疗。结论与颅内动静脉畸形血流相关的动脉瘤多见于中、大型血管畸形,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为一种十分罕见的脑血管畸形,其由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构成,且动静脉之间无畸形血管团。但由于引流静脉内的高流量特点,汇入引流静脉的正常静脉回流受阻,可导致静脉曲张现象,从而易误诊为颅内动静脉畸形。对软脑膜动静脉瘘保守治疗的病死率较高,建议行外科及血管内治疗,且仅需要消除瘘口,阻断动静脉间血流沟通即可。作者通过报道1例由大脑前动脉供血的软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体会,结合国外文献报道,探讨软脑膜动静脉瘘的定义、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崔小鲁  刘贤奎 《山东医药》2011,51(18):74-75
目的 总结肾动静脉畸形(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1例肾动静脉畸形(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1例提示动静脉分流征象;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例发现肾内异常血流信号;肾动脉造影显示11例均为肾内型动静脉畸形或瘘.11例均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7例继发性肾动静脉畸形患者失血症状迅速改善,肾功能恢复;4例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患者症状明显改善.8例随访1~40个月,无高血压、血尿复发.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有助于肾动静脉畸形(瘘)的诊断,肾动脉造影术是诊断肾动静脉畸形(瘘)的金标准.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肾动静脉畸形(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型或巨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2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25例大型或巨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探讨降低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有效方法。 方法 25例AVM患者,男17例,女8例,平均年龄26.8岁,均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病变大小为5-6 cm者12例,>6 cm者13例;按照国内史玉泉分级法:3级15例,3-4级10例;位于幕下2例。全部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病灶完全摘除,其中8例行病灶血管内栓塞加手术切除。 结果 完全切除畸形血管团,24例痊愈,1例重残(1年后恢复),无手术死亡,1例术中出现正常脑灌注压突破;17例术后复查DSA,均未见残留畸形血管团。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仍然是治疗脑AVM的有效手段,血管内栓塞加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型AVM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血管内栓塞已经成为脑动静脉畸形(AVM)的重要治疗手段,栓塞技术也迅速得到推广应用。现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意义。方法在DSA电视屏幕监护下,通过微导管技术应用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生物胶对8例脑AVM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血管内栓塞治疗8例。栓塞程度:1例完全栓塞,2例栓塞70%~90%,2例栓塞50%~70%,3例栓塞小于50%。栓塞后行手术切除治疗5例,咖玛刀治疗2例。随访无一例再出血和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脑AVM的方法安全性好,损伤小,栓塞深部供血动脉可降低手术的风险,并可减少AVM体积,使之适合放射治疗。血管内治疗是AVM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正>颅内动静脉畸形(cerebra l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 AVM)的血管构筑复杂,其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介入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多种组合方式,临床上关于未破裂c AVM是否治疗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随着栓塞材料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伽马刀技术治疗c AVM已成为重要的联合治疗方式。笔者  相似文献   

15.
Onyx胶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25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yx胶是一种非黏附性的液体栓塞剂,它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较强的组织渗透性、非黏附性以及较好的弥散性等特点。术者长时间持续缓慢注射Onyx胶,使其在畸形血管团内充分弥散,达到尽可能完全栓塞畸形血管团的目的,显著提高了栓塞的安全性。我们利用Onyx胶对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进行栓塞并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丘脑底节区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显微手术切除丘脑底节区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有颅内出血,按照Spetzler~-Martin分级为Ⅲ级。术前全部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2例行术前畸形血管团部分栓塞。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神经功能缺损均无加重,复查脑血管造影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结论选择合适病例显微外科切除丘脑底节区AVM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脑动静脉畸形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常坚 《山东医药》2012,52(2):111-113
脑动静脉畸形(AVM)因在治疗上存在复杂性、多样性及致死、致残率高等问题,故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所面对的难题。脑AVM的治疗目的是完全切除或闭塞畸形血管团,消灭或减少AVM破裂出血的几率,减少局灶神经功能损害,恢复脑组织的正常  相似文献   

18.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近年来随着微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发展,脑动静畸形经血管内治疗的指征不断被拓展,α-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经血管内栓塞已成为治疗脑AVM的成熟方法之一。作者就近5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BCA栓塞治疗32例脑AVM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应用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体会。方法:采用Onyx-18栓塞治疗11例脑动静脉畸形。结果:11例中,畸形血管团栓塞80%以上2例,栓塞50%~80%7例,栓塞50%以下2例;并发脑室出血1例,无一例死亡和黏管。结论:Onyx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但需注意掌握栓塞技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栓塞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行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围术期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医以中风及阴阳类证论治,23例接受中医治疗,17例未予中医治疗。分析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比较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改善患者预后。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能减少AVM破裂出血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