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和灌注加权磁共振成像(perfusionweightedimaging,PWI)是用于诊断急性卒中的新方法。DWI对梗死组织极为敏感,而PWI则能通过测定局部脑血流(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发现低灌注脑组织,同时应用这两种方法有助于确认缺血性半暗带,从而推测与脑血流(cerebralbloodflow,CBF)有关的缺血程度。作者的目的是联合应用这两种方法预测缺血性卒中时梗死的发展和最终梗死灶的…  相似文献   

2.
急性卒中的弥散加权MRI和CT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急性卒中后 ,迅速确定脑缺血病灶对治疗相当重要。CT很难在早期发现梗死征象 ,MRI弥散加权成像 (DWI)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 ,对脑缺血引起的早期病理生理改变比较敏感。本研究旨在比较CT和DWI发现早期脑梗死病灶的准确性 ,以及确定大脑中动脉 (MCA)区域 1/ 3以上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可靠性。19例急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在症状出现 6小时内行CT检查 ,7小时内行DWI检查。 2 4~ 36小时后第 2次DWI作为急性脑损害定位和范围的金标准。发病 30天后 ,MRI确定最后梗死体积。CT和DWI片由 2位有经验的医生独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灌注加权成像参数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的91例IS患者为IS组,同期94例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为脑中动脉狭窄(MCAS)组。比较两组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IS组患侧区与对侧镜像区MRI表观弥散系数(ADC)、MRI灌注加权成像的脑血流量(CBF),并分析患侧区ADC、CBF值的相关性,ADC、CBF值对IS的诊断价值及影响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MCAS组比较,IS组ESRS评分[(2.76±0.98)分比(4.91±1.47)分]显著升高,P=0.001。与对侧镜像区比较,IS组患侧区ADC[(0.78±0.23)μm~2/ms比(0.49±0.13)μm~2/ms]、CBF [(34.16±13.42) ml·100g~(-1)·min~(-1)比(17.21±6.94) ml·100g~(-1)·min~(-1)]均显著降低,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S组患侧区ADC与CBF呈显著正相关(r=0.642,P=0.001)。ADC、CBF及二者联合诊断I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886及0.924,特异性分别为84.0%、95.7%及81.9%,敏感度分别为72.5%、69.2%及9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CBF为IS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76、1.818,P均0.05)。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灌注加权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新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可以诊断早期脑梗死部位和范围。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可检测早期脑缺血损伤改变,而灌注加权磁共振成像(PWI)可检测脑血流的改变,两者结合可以评价脑组织局部缺血和不可逆损害的程度和类型。作者对17例发病12h以内的大脑...  相似文献   

6.
超早期溶栓治疗能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转归,但部分患者却有发生有症状脑出血的风险,而且多数患者在溶栓治疗后仍遗留功能依赖。CT扫描发现的早期缺血征象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功能转归和出血风险。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ging,DWI)被认为比传统的MRI和CT有更大优越性,从而展开了哪种方法为急性卒中的最佳影像学检查的争论。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问题,加室大卡尔加里大学临床神绎科学系的Barber等进行了一项研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在脑缺血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作者曾报道半数的脑梗塞和1/3的TIA病人中血栓素合成增加,表现为尿中排泄血栓素的代谢产物11-脱氢-血栓素B_2(11-D-TXB_2),且此排泄可被阿司匹林抑制。为了解急性缺血性卒中时血小板激活的动态,作者收集13例(男8,女5)经体检和CT证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起病48h内的每6h尿样,放免法测定11-D-TXB_2的水平,并以20例非脑血管病的病人尿样为对照。 测定显示11例病人有至少一次尿中11-D-TXB_2水平超过对照组水平均数的2个标准差;总共  相似文献   

8.
自从Moseley首次描述了在血管闭塞后数分钟内用弥散加权核磁共振成像(DW MRI)检测缺血性发作后,许多研究者指出,这项技术对早期缺血性损害的检测及其严重程度和容积的定量评价都极为重要。本文的目的在于应用回声平面成像(EPI)和更高的倾斜度来检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测量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样起病的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RI常规扫描和DWI技术处理;分别观察两组的检查结果,总结临床诊断体会。结果 DWI组在6 h和6~12 h的检测率和清晰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12~24 h的检测率和清晰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常规扫描和DWI在急性脑梗死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DWI在超早期的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脑微出血的临床及与磁共振梯度回波加权成像(GRE-T_2~*WI)的特点。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将其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血栓性脑梗死,28例)、脑栓塞(29例)和腔隙性脑梗死(32例)3个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患者30例,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均进行常规MRI和GRE-T_2~*WI检查。结果脑微出血在GRE-T_2~*WI中表现为圆形点状低信号。脑微出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TIA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发生率分别为38.2%、3.3%和6.5%。脑微出血在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组患者中以轻、中度为主;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以中、重度为主;TIA组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皆为轻度。结论脑微出血在GRE-T_2~*WI中具有特征性,其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防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急诊绿色通道就诊的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头颅MRI-DWI表现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48例。从发病至溶栓治疗开始中位数时间为153分钟。从发病至头颅MRI-DWI检查的中位数时间为46小时。中位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NIHSS)评分为2分。48例患者中,有5例(10. 42%)患者最终诊断为其它疾病,剩余43例患者中,17例(35. 42%)经多学科查房后发现病灶; 11例(22. 92%)患者症状持续大于1小时但小于24小时完全缓解,诊断为影像阴性的脑梗死; 6例(12. 50%)在第2次复查DWI时出现病灶; 4例(8. 33%)患者症状持续存在,有可以解释症状的MRA大血管闭塞/狭窄; 5例(10. 42%)症状持续存在的患者复查DWI阴性且MRA未见明显异常。所有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顺利,无出血情况。最终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43例患者,除1例患者出院时存在明显残疾(改良Rankin评分=4分)外,其余患者出院时结局良好(改良Rankin评分=0~2分)。结论溶栓治疗后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数为小卒中,溶栓效果良好且安全性好,后循环小卒中影像诊断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上颅内动脉继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不同发病机制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83例责任ICAS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机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危险因素。结果穿支动脉闭塞(LBO)67例(23.67%),多发机制93例(32.86%),动脉到动脉栓塞(A-A)116例(40.99%)。高血压病史156例(56.52%),吸烟92例(34.78%),糖尿病病史66例(23.91%),代谢综合征病史59例(21.38%);受累血管大脑中动脉(MCA)116例(42.03%),多血管床105例(38.04%),前后循环105例(38.04%),大脑后动脉(PCA)93例(33.70%)。A-A与LBO组高血压病史、载脂蛋白(Apo)B、ApoB/ApoA1与多血管床受累显著低于多发机制(P均0.05)。结论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是不同脑卒中机制常见主要危险因素,MCA、多血管床、前后循环、PCA是常见受累血管。ApoB、ApoB/ApoA1与多血管床受累是促进单一向多发机制演变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白质缺血性损伤在急性卒中后的功能残疾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众多神经保护剂在临床试验未能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对白质损伤缺乏保护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白质对缺血的耐受性以及白质中是否也存在缺血半暗带,澳大利亚国家卒中研究院的Koga等应用弥散/灌注加权磁共振(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perfusion-weight imaging,DWI/PWI)对缺血对白质和灰质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发半球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12h内行MRI检查。“处于危险的组织”是指在缺血性卒中发病时处于梗死风险的所有组织,定义为DWI/PWI…  相似文献   

14.
白质缺血性损伤在急性卒中后的功能残疾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众多神经保护剂在临床试验未能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对白质损伤缺乏保护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白质对缺血的耐受性以及白质中是否也存在缺血半暗带,澳大利亚国家卒中研究院的Koga等应用弥散/灌注加权磁共振(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perfusion-weight imaging ,DWI/PWI)对缺血对白质和灰质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证据方法系统性分析1966年-2008年1月的文献,探讨DWI和PWI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结果和推荐意见DWI是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在卒中首发症状出现12h内,DWI的诊断价值优于CT平扫。DWI能够最准确地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A级推荐);但DWI的敏感件存诊断普通人群疑似卒中时,并不是最佳。本指南并不讨论DWI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Ⅱ级和Ⅲ级证据的研究显示,根据苯线DWI上病灶大小,顺洲前循环卒中早期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较高(B纵推荐),对后循环率中似乎缺乏预测价值(C级推荐)。基线DWI上病灶大小可预测最终梗死灶的大小(B级推荐)及早期、后期的临床转归(C级推荐):与DWI相比,基线PWI上病灶大小对病情严重释度的预测价值较低(C纵推荐)。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否定PW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价值(U级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 PWI)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诊断中应用的证据.方法 对1966年至2008年1月期间有关DWI和PWI诊断和预后价值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和推荐 对于发病12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DWI已被确认为有效的评价手段,且其诊断价值应高于非增强CT.为了最准确地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应进行DWI(A级推荐);然而,在疑似急性卒中患者的总体样本中,DWI诊断缺血性卒中的敏感性并不完美.DWI诊断脑出血的准确性不在本指南的范围之内.根据Ⅱ级和Ⅲ级证据,基线DWI体积可预测前循环卒中的基线卒中严重程度(B级推荐),但不能预测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的基线卒中严重程度(C级推荐).基线DWI病变体积可预测(最终)梗死体积(B级推荐),并且有可能预测早期和远期临床转归(C级推荐).与DWI相比,基线PWI体积预测基线卒中严重程度的价值较小(C级推荐).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PWI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中的价值(U级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