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痰与心脑血管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五脏之病,俱能生痰"的理论,探讨痰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其病机特点、证治法则.认为五脏系统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从五脏系统调控是防治一切痰病的根本;从五脏系统调控心脑血管病痰证的具体措施包括从五脏治痰、从五脏调理、改变痰浊体质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从五脏调治慢性功能性便秘。方法:参阅历代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慢性功能性便秘与五脏密切相关,五脏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治疗上从五脏相关及脏腑相关角度着手,调治五脏为法,可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理论,指出了五脏相通、五脏与自然、五脏与情志、五脏与人生长衰老的关系。我们从"五脏相通""四时五脏""五脏连七情"和"五脏系长衰"等理论重新理解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更好地指导四时季节调理,正确运用中医干预方法去协调五脏功能,使得五脏和则百病不生,从而达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论述了五脏的功能失常皆可导致脏躁的发生,且从五脏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提出了脏躁病在五脏,而非仅在于心脾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内经》五脏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证了中医五脏概念演变的过程 ,并从解剖实体、系统整体和概念泛化三个方面解读《内经》五脏概念的内涵 ,提出气化五脏、四时五脏、官能五脏和神志五脏四个方面及五脏精气神三个层次的论点 ,最后探索了功能结构调控模式、生命基本韵动模式及非特异物质时空分布的五脏本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五脏辨证纲领的建立、五脏与四诊的联系、五脏盛衰与季节时辰的关系、五脏补泻方剂及治疗原则的确立等方面,全面论述了钱乙"五脏为纲"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从中医藏象学说的角度,提出"五脏皆令头痛"的观点,头痛虽病位在脑,但与五脏密切相关,五脏功能失调,六淫易于侵袭,直犯清空,循经上扰清窍,或五脏内虚,脑络失养,均可导致头痛。头痛从五脏出发的治疗,重在调治,可循行气疏肝、益气养心、祛痰健脾、固护肺卫、培补肾元诸法同治,重在恢复五脏本身的生理功能,协调五脏之间的相互平衡,使五脏气血通过经络上达头目,使头痛得除。  相似文献   

8.
五脏与失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五脏的生理病理阐述五脏与失眠的关系,并从五脏的虚实辨证失眠症,全面细致地考虑引起失眠症的病机,为治疗失眠症找到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脑与五脏生理、病理及经络相关理论,探讨针刺五脏俞治疗中风病的机理和方法。认为中风病的病位在脑,病性为五脏亏虚。五脏俞为五脏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针刺五脏俞可调节气血阴阳平衡,脑病与脏腑病可相互论治。针刺五脏俞为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五脏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间相互影响,且五脏气血通过经络均上达于头部,故中风病虽病位在脑,但与五脏密切相关,临证可从五脏入手治疗中风病。从五脏论治中风,既完善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又为中风病的临床预防、康复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扩展了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因病机与五脏功能失调相关。五脏俞是五脏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五脏之气转输流注于全身的枢纽,且五脏俞接近内脏,作用直接,五脏之病当取五脏背俞穴来进行治疗。调五脏之背俞穴可调五脏气血阴阳,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内守、气血调和以安五脏之精神。现从五脏相关论就五脏俞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理论、临床及机理研究作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从脾胃与其它四脏的生理、病理关系,阐释五脏疾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意义,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五脏之间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同时,五脏生理、病理之间按照五行生克秩序维持着动态平衡,而五脏之中尤以脾胃为重,脾胃为后天气血之本,为其它脏腑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五脏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其展开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一书,结合理论和临床,辨证解读了中医五脏理论的科学内涵,阐述了张琪教授利用五脏理论治疗多种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对《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一书的解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从五脏相关学说重新认识阳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阳痿应从五脏相关论治,并从阳痿的病因、病机和辨证等方面探讨了阳痿与肾、心、肝、脾(胃)、肺的关系,认为阳痿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与五脏系统密切关联。从五脏相关学说,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阳痿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5.
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五脏论治的必要性,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五脏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系统探讨中医五脏相互之间的关联,论文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系统理论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五脏相关机理,从五脏系统间关联、五脏系统内关联、五脏系统与环境关联三个层次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五脏系统间关联机理为"功能协调"和"气机相系";五脏系统内关联包括"表里关联"和"内外关联"两种,通过经络沟通和阴阳气化作用实现;五脏系统与环境关联的机理是"生气通天","同气相求".  相似文献   

17.
小儿流涎,为水湿作祟,医家多从脾肾论治,然涎为水湿,与五脏相关。以风药胜五脏湿邪,盖以风药温燥升脾,清降和胃;轻取肺邪,从汗而解;少火助心,轻散余火;风行肾水,辛以润之;疏肝达气,调畅上下。本文从小儿流涎为五脏水湿,结合小儿'五脏特性',试论风药入五脏,祛五脏水湿而止涎的基本原理,为治疗小儿流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滋病与五脏的相关性。方法:从艾滋病病位、病因、病证、病机和治则等方面进行与五脏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艾滋病与五脏系统相关联,艾滋病因五脏系统内部虚损而感染,因五脏系统内外关联而传变,最后传遍五脏系统,脏腑衰竭,免疫缺失,并发感染而死。治疗上应以补五脏之虚为主,综合论治。  相似文献   

19.
脏躁从五脏论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云 《中医药学刊》2006,24(6):1078-1079
从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论述了五脏的功能失常皆可导致脏躁的发生,且从五脏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提出了脏躁病在五脏,而非仅在于心脾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是由形、气、神3个要素组成。从形、气、神入手论述中医五脏,通过探讨五脏形、五脏气、五脏神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化中医学对五脏的认识,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同层次的五脏病奠定理论依据,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