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调神概述《灵枢·本神》篇曰:“凡刺三法,先必本于神。”《灵枢·官能》篇亦曰:“用针之要,无忘其神。”这些均说明了针灸治病的原则,先应以患者的神气为根本,更要重视针刺的主要关键──调养神气。祖国医学把“神”与“精”“气”合为人身之三宝。《灵枢·天年》篇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含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反应。神之活动体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恒动观,故又有“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之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知一则为二,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难…  相似文献   

2.
《灵枢·五色篇》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历代医家对此经文有两种不同的解析:关键在对入于脏腑之大气指何而言?附合王冰的医家认为,此大气即为大邪之气,其根据是遵《素问·热论篇》“大气皆去,病日已矣”至其大邪之气为何?未予阐明,顺其意即为:大邪之气入于脏腑是不  相似文献   

3.
《养真集》在对于衰老的论述中指出:"人有三宝:曰精、曰气、曰神。老来之精惟恐竭,精竭则死。老来之气惟恐泄,气泄则死。老来之神惟恐离,神离则死。"这充分说明.在人体生命中,"精"、"气"、"神"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三宝固?《养真集》又云:"精何以不竭,必也远色乎。气何以不泄,必也寡言乎。神何以不离,必也无欲乎。神不可以强留。心息相依神自留矣,气不可以轻泄,忘言守中则气不泄矣。精不可以漏失,还精补脑则精不漏矣"。这就是说如果能将"色"、"言"、"欲"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即能三宝固。张景岳在《类经》中又说:"善养生者,…  相似文献   

4.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之基本,《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毅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汉书·郦食其传》曰:“民以食为天”;《养生略要》亦云:“五味养精神,强魂魄”,可见饮食於健康主重要。  相似文献   

5.
《素问》“视深”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视深”浅析杨湖(广东汕头市中心医院汕头515031)“视深”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其论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诸注家多把“视深”训为“目陷”。如张景岳曰:“视深者,目陷无光也。”[1]吴昆曰:“视深,视下也:又目陷...  相似文献   

6.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笔者认为,“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句中的“衣”字应为衍字,试述于下,以求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7.
什么叫中医?大致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中”,即中等之意,“中医”即中等医生.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第二种解释:“中”,念zhòng,即“符合”之意,“中医”,即符合医理.《汉书·艺文志》曰:“(庸医)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意思是说若让庸医治病,反而越治越坏,即我们现代常说的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这种情况不如不治,不治反而符合医理.在《备急千金要方》里保存了古印度佛教医学的学说:人体有自我修复功能,一些病可以“不治自愈”,但有一些病“须治而愈”,还有一些病“虽治难愈”.比如慢性肝病,经过长期的治疗,病情还是会发展、变化.再有一些病就是“真死不治”,如张仲景《伤寒论》里就有多条“死不治”的条文.第三种解释:“中医”,即指中国医学、祖国医学,亦即国医,与西洋医学相对而言.现代所谓“中医”,即取第三种解释.  相似文献   

8.
《说文》曰:“灸.灼也。”说明灸疗就是烧灼的意思。在《素问·场液醪醴论》中日:“馋石针艾治其外。”指出灸疗与针刺同样都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的功能而起作用,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的治疗目的。《索问·异法方宜论》载:“北方老.天地所闭藏之战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车生满病.其治宜灸规,故灸规者.亦从北方来。”《灵拒·经脉》曰:“”陷不则灸之。”《灵枢·官能》曰:“外所不为,灸之所直。”在《孟子·高娄篇》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概而言之,灸疗具有调节阴阳之偏…  相似文献   

9.
在《内经》中代有二义 :一是脾的正常脉象。《素问·宣明五气》曰 :“五脉应象 :肝脉弦 ,心脉钩 ,脾脉代 ,肺脉长 ,肾脉石 ,是谓五脏之脉。”唐·王冰释 :“代 ,软而弱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曰 :“长夏胃微软弱曰平 ,弱多胃少曰脾病 ,但代无胃曰死。”清·高士宗释 :“代  相似文献   

10.
灵枢·终始》篇:“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根据这段文字,有人认为“阴阳俱不足”证不能使用灸法。如张介宾《类经·针刺类·四盛关格之刺》曰:“正气衰者不可攻,非唯不可攻,而灸之亦不可,以火能伤阴也”。但是,《灵枢·终始》的这段文字在《黄帝内经太素》作:“如此者弗灸不已,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两相比较,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句读问题,而由此经文的意思截然相反。“已”字,诸家皆作“愈”解释。“弗灸不已”即灸之则愈也。杨上善注…  相似文献   

11.
运气理论指导临床之体会运气学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理论思想的具体体现,因而对临床的临证论治、遣方用药无疑具有指导作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助则灾至矣”;《六节藏象论》篇又曰:“不知年之...  相似文献   

12.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笔者认为,“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句中的“衣”字应为衍字,试述于下,以求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二阳之病发心脾”之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育,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二阳"即阳明也,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也。"发"前人有二种解释。《类经》认为,"发"为"发于"之义,即阳明之病源于心脾,“盖胃与心,母子也,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代文献一直有关于疫病预防的记载。早在《周易》中就载有:“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淮南子》谓:“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这都是传统“治未病”思想的体现。《素问·刺法论》记载:“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相似文献   

15.
缓脉刍论     
缓脉之名,由来尚矣。上自《内》、《难》,下及后贤,稽形论病,各具妙义,既之李士材驳高阳生“缓脉主热”之说行,缓脉之主病,渐失庐山真面目矣。后之医者,率以缓脉为迟立说,而缓脉主病之真谛,掩没殆尽,因而有重加整理、研究之必要。一、缓有三解迟非本义林之翰曰:“同一缓脉,而有曰和、曰迟、日纵”之异。三者之分,“有虚实寒热  相似文献   

16.
①2.6.1.(即二课,六页,一行。以下体例同。)主相晋国:您辅佐晋国。“相”,辅佐。《易·泰》:“辅相天地之宜。”孔疏:“相,助也。”《国语·晋语人》:“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赵文子闻之曰:“武(即赵孟肌二三子以佐君为诸侯盟主,于今八年矣,内无苛意  相似文献   

17.
1 明病位《素问·脏气法时论》曰 :“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胸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素问·缪刺论》曰 :“邪客手少阴之络 ,令人卒心痛”。《诸病源候论》 :“心为诸脏主而藏神 ,其正经不可伤 ,伤之而痛为真心痛 ,朝发夕死 ,夕发朝死” ;“若伤心之支别脉络而  相似文献   

18.
早在《尚书·洪范》中就有了“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等关于五行特性的记载。后来的五行学说中关于五行特性的论述是与《尚书·洪范》的论述一脉相承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但目前我们的教材均将“金曰从革”的“从革”解释为“变革”,这一...  相似文献   

19.
脱疽治验     
“脱疽”一病,《灵枢·痈疽》已有记载谓:“发于足指(趾)名曰脱痈(疽),其状色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脱疽之病较为凶险,如贻误病机或治不得法,多以截肢为其归宿。本人曾治愈一危重之“脱疽”患者,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内外合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树中教授从事针灸治疗疑难病研究20 a余,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运用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疑难病症,临床疗效卓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高老师从内外两方面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简介如下。1病属肠澼,谨查病机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症状历代医家均有论述。早在《内经》时代就有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篇》:“帝曰:肠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肠澼下脓血何如?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素问·太阴阳明论篇》:“食饮不节,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