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通过社区高血压防治门诊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干预,了解其影响程度,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社区高血压防治门诊由专人统一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明显提高分别为93.18%、92.57%、90.24%.结论加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连云港农村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现状,为该地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赣榆和东海两县农村社区抽取年龄在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共19 668人,高血压知晓率71.8%,服药率44.0%,控制率2.7%。女性知晓率、服药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间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知晓率和服药率及男性服药率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男女知晓率和服药率均随教育程度升高而升高;生活水平好的人群知晓率和服药率均高于生活差者;控制率在不同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云港农村社区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较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三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昆明市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患病后的治疗率及其医疗保健情况 ,为高血压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昆明市 14县区的 15岁以上长住居民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①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 13 0 %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 10 3% ,女性患病率为 14 9% ,女性高于男性 (p <0 0 0 1) ;②高血压患者对正常血压值的知晓率为 30 8% ,规律服药率为 6 5 4 % ;③定期进行血压测量等社区健康体检项目开展不足 ;④高血压患者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和利用均远远高于非高血压患者 (p <0 0 0 1)。结论 昆明市高血压患病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低 ,医疗保健服务不完善 ,患者医疗保健服务需求高、但利用不足 ,需采取社区综合防治手段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岛社区居民高血压人群综合干预效果,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登记的舟山市翁州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通过基线和随访调查了解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高血压综合干预实施3年后,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分别达到82.27%、78.18%和73.86%,且均呈逐年增高趋势( 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5.
社区高血压系统管理近期效果评估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寻找社区人群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科学工作模式。 方法 在一个 3万人的社区人群中对 3 5岁以上人群开展高血压目标人群筛查 ,运用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生活行为教育、指导科学合理用药、随访督导服药的系统管理方法 ,对高血压病人开展综合防治。 结果  18个月效果评估 ,14 0 4例高血压患者的良好生活行为形成率有了明显提高 ,吸烟率降低 3 5 .13 % ,饮酒率下降 4 4 .98% ,低盐膳食率提高了 73 .13 % ,规则服药治疗率由管理前 3 3 .1%提高到 90 .2 % ,有效降压率 90 .5 % ,治疗医药费成本平均每人每年减少了 5 8.12 %。 结论 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防治结合 ,系统管理对促进高血压患者坚持长期服药 ,科学合理用药 ,有效平稳控制血压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郴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家庭治疗现状及与高血压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样抽取城区、农村高血压患者共37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郴州市城乡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41.76%,服药率为47.87%,控制率为19.95%,城区明显高于农村(P<0.01)。城、乡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8.33%和16.84%。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明显低于服药前血压(P<0.01)。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均以单一用药为主,城区高血压患者多用依那普利,农村居民高血压病患者多用尼群地平。结论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控制率低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有关。农村居民高血压防治能力弱。提示应重视开展高血压的基层社区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冷水滩区运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健康管理和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肖家园社区居民中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各200名,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对干预前后进行评价。结果经过3年的综合干预,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分别为65.4%、51.3%;行为改变率为50.3%、40.8%,坚持规律服药率达33.5%,血压控制率25.5%。结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与干预中,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知晓率、行为改变率和控制率,为控制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提高患者人群的生活质量等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责任医生团队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为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责任医生团队进社区服务前后,各选取辖区健康人群、高血压患者各100名,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电话问卷调查。所获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69.17%,健康人群中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32.83%。调查的9个项目中,健康人群有7个项目的知识知晓率低于41%,高血压人群有7个项目的知识知晓率高于50%;责任医生团队进社区干预后,高血压人群有6个项目、健康人群有4个项目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知识普及率未达到百分之百,责任医生团队进社区定期服务能普及高血压知识,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增强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舟山海岛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海岛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水平,降低人群中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水平及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海岛居民建康,总结一套适合海岛地区行之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模式。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范围为2个街道2个社区,对35岁以上常住居民2000人进行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结果经过5年的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社区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病人坚持服药率、高血压控制率及高血压相关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结论对海岛社区居民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是行之有效的.对于减少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是切实可行的,应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居民高血压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07年12月随机选取天津市红桥区18~7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人作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1-6月对其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和症状、常见危险因素以及相关治疗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建立并保持健康生活行为和方式.分别于健康教育前(2007年12月)和健康教育后(2008年7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遵医情况,并进行血压测量.结果 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对于高血压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和症状、危险因素、高血压不能根治需长期服药、即使感觉良好后仍需继续服药等知识的知晓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高血压人群中规律服药率为23.3%,血压控制率仅为8.7%;在进行健康教育后,规律服药率上升为36.0%,血压控制率上升为23.0%,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收缩压水平由(164+6)mm Hg降至(149±5)mm H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遵医行为,是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2002—2009年社区高血压登记管理的现状,分析社区高血压登记率和管理率的发展趋势,为制定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xcel建立南山区2002—2009年社区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数据库,应用SAS8.1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运用Joinpoint回归进行高血压登记率和管理率的趋势分析。结果 2002—2009年南山区共登记高血压患者20232人,管理高血压患者12351人,登记率6.86%,管理率61.05%,登记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2007年APC=8.83%,P=0.002;2007—2009年APC=28.13%,P=0.007),管理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7.48%,P=0.002);在进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47.60%,女性患者占52.40%,40岁以上的患者占近95%,60岁以上的患者占约60%;南山区3所主要医院附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高血压登记和管理情况蛇口医院最好,西丽医院和南山医院稍差。结论 8年来南山区社区高血压的登记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管理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政府部门应逐渐增加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保证慢性病医生的稳定性,不断提高社康医生医疗技术和卫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社区干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确定社区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干预方案与评价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定量与定性调查及文献评阅,确定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可干预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社区高血压诊治医生的培训,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组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和提供免费血压测量与随访等,评估干预的近期效果。结果 高血压人群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比例由31、1%提高到49.6%。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上升,医患关系改善。人群血压控制正常率由26、1%提高到32.8%。血压控制率(收缩压〈140mm Hg和舒张压〈90mm Hg)提高了2513%(P〈0、01)。结论 所确定的社区干预策略近期效果明显,通过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干预,可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辖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患者药物应用与血压控制的关系,为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用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患者药物应用与血压控制的关系。结果 1 120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0.48±12.19)岁。男性661例,占59.02%。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为69.64%。对比1年前血压情况,患者血压达标率上升3.84%,其中联合用药(≥2种)和使用中医药的患者血压达标率分别提高19.55%和24.63%(均P<0.01);使用单种西药和未用中医药的患者血压达标率分别降低5.03%和2.83%(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合用药(OR=0.20)、增加使用中医药(OR=0.41)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存在关联。结论 联合用药、增加中医药的使用,更有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14.
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社区筛查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共计137例,根据高血压危险度进行分层,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一用药组。结果一年后,综合治疗组血压控制理想,总有效率为91.2%,单一用药组总有效率为76.8%,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间的危险度等级分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综合治疗组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状态明显好于单一用药组。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的治疗,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点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吕宁  李新建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7):315-317,329
[目的 ] 了解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点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现状 ,探讨社区控制高血压的有效干预措施。  [方法 ] 采用《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点工作手册》的方法及标准 ,对 2 0 0 2年上海市 3 4个心脑血管病防治点社区登记的“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随访表”个案记录及社区 3 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工作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  2 0 0 2年上海市 3 4个心脑血管病防治点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 ,共覆盖 10 65 90 5社区人口 ,登记管理 3 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 415 88人 ,规范管理 3 7969人 ,管理率 91.3 0 %,控制率 88.0 8%。发现高血压新病例 2 62 1例 ,一级医疗机构 3 5岁以上首诊测量血压是发现高血压新病例的最主要途径 ,占 2 9.61%。  [结论 ] 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点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的管理率和控制率已分别达到《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点工作手册》规定的标准 ,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是可行和有效的管理模式 ,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6.
孔秀梅 《职业与健康》2011,27(4):445-447
目的了解曲阜市城区居民目前的慢性病相关知识、信念与行为状况,为干预效果评价及调整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4月,自行设计问卷,对曲阜市沂河小区居民社区中的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860人,体育锻炼率为68.60%;近6个月内血压测量率为62.00%;确诊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率以及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药物治疗率均达到70%以上;认为35岁以上成年人有必要定期测血压者占87.00%;知晓高盐饮食易患高血压者占76.90%。结论目标人群慢性病相关知、信、行状况基本达到干预计划预定的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蚌埠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行为现况,研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策略。方法 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蚌埠市居民422人。采用自拟的调查表入户调查。采用MicrosoftAccess数据库分析。结果 蚌埠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6. 54%。在高血压患者中,能规律服药的占66. 96%。调查对象吸烟率为38. 39%,其中已戒烟者占12. 35%;嗜酒率为36. 26%,其中已戒酒者占22. 88%;有饮茶习惯者占64. 69%,其中爱喝浓茶的占44. 32%;摄入食盐量不高的仅占29. 86%;非常喜欢吃甜食的占24. 41%;喜欢高脂饮食的占13.98%;经常运动者占57. 82%,其中,运动频率每周2~3次者占83. 61%。结论 蚌埠市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发生率较高。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根据不同对象的高血压危险行为特征开展社区干预,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雷红梅  淮建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88-5290
目的 分析某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控制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对某社区60周岁以上常住居民1 504人进行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高血压总患病率为60.4%,其中,女性既往患者患病率(39.3%)高于男性(32.7%),文盲组总患病率最高(70.2%).既往患者规律服药率为92.3%,其中60~69岁组最高(95.1%).既往患者高血压控制率为30.8%,其中女性(48.7%)高于男性(1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超重、肥胖、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定期运动、规律服药是高血压患病率与控制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高血压是目前影响该社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本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控制率较低.女性规律服药率高于男性,规律服药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80岁以上组规律服药率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小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深圳市某社区2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小组管理,连续管理3年后,将管理前后血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管理前后血压水平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其中收缩压值平均降幅(17.5±8.4) mmHg,舒张压值平均降幅(10.3±5.6)mmHg,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管理前服药率为39.91%,管理后服药率为8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小组管理,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所下降,血压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广州市某社区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其与生活方式相关性,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州市某社区随机抽取191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和生活方式。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18.7%。高血压患者中,超重率为39.8%、肥胖率为16.8%;有27.5%的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水果虽少于100g,有35.0%患者每日基本不摄入乳或乳制品;有19.0%和12.3%患者基本不摄入腌熏肉及高嘌呤食物;有29.1%的人从不参加体育锻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1)、文化程度:以学历为“大专以上”为对照,初中以下(OR=1.307),初中到中专(OR=1.923)以及BMI(OR=1.07)是患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该社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以及BMI是影响该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社区高血压病的规范化管理,对社区高血压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