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脱氧吡啶酚是新的骨吸收生化指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1 前言 骨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具有新陈代谢的活性。骨形成、骨吸收和静止三个阶段构成骨再建的全过程。随着对骨转换的深入理解,人们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骨形成有关的标志物主要有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展开肽。与骨吸收有关的标志物主要有血清或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尿羟赖氨酸糖甙、羟脯氨酸肽、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胶原吡啶交联和钙等。以往常用尿钙和尿羟脯氨酸评价骨吸收水平,因为它们特异性和敏感性低,不能反映绝经前后出现的骨吸收增加现象,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指标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8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直线相关分析骨代谢指标、血钙、血磷、钙磷乘积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血脂的关系。结果(1)25羟维生素D3、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骨钙素与血脂无相关性。(2)血钙、血磷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相关性,钙磷乘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正相关,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相关性。结论骨代谢指标(骨钙素、25羟维生素D3、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特异性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交联末端肽)、血钙、血磷与血脂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联合钙尔奇D对绝经后乳腺癌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瞻性收集我院收治的绝经后乳腺癌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健脾方联合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钙尔奇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股骨颈骨密度、降钙素、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9)。与对照组比较,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治疗组骨密度显著增加(P=0.01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降钙素、骨钙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降钙素显著增加(P=0.005);骨钙素显著增加(P=0.000);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显著降低(P=0.000)。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补肾健脾方联合钙尔奇D有助于改善绝经后乳腺癌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 (AER)与骨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 10 6例糖尿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 2 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钙 肌酐值、血清钙、磷、镁、碱性磷酸酶、雌二醇、骨钙素测定 ,并根据AER分组 ,同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腰椎 (L2 ~L4 )与股骨近端 (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 )骨密度 (BMD)。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钙 肌酐明显增高 (P <0 .0 1) ,骨钙素显著降低 (P <0 .0 5 ) ,血钙、磷、镁、碱性磷酸酶、雌二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 ,AER与尿钙 肌酐比值呈正相关 (r =0 .3 2 1,P <0 .0 5 )。 1型糖尿病患者L2 ~L4 、股骨近端BMD较 2型糖尿病与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大量白蛋白尿组糖尿病患者各部位BMD明显低于正常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 (P <0 .0 5 )。男性糖尿病患者大量蛋白尿组腰椎BMD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各组股骨近端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女性糖尿病患者各部位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骨代谢相关 ,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壮骨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骨代谢、骨密度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完成58例)与对照组(60例,完成58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术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壮骨汤。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骨钙素(bone glaprotein, BG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ype I procollagen amino-terminal peptide, 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type I procollagen carboxyl-terminal peptide, PICP)、骨保护素(ostoeprotegerin, 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C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type I 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  相似文献   

6.
何秀君  常毅 《吉林医学》2014,(3):470-470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为开展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80例不同年龄的非骨质疏松症人员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分别测定血清中Ⅰ型胶原C-末端肽(B-Crosslaps)、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结果:Ⅰ型胶原C-末端肽含量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骨钙素是随着年龄增高而降低,碱性磷酸酶(ALP)随着年龄增高也在降低。结论:骨代谢指标能够更好地应用于预测骨折发生的风险性,联合骨密度的测量,及时发现骨折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李玉琳  赵虬 《重庆医学》2021,50(2):198-201,206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5例AS合并OP患者为AS+OP组,70例单纯AS患者为AS组,并于同期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骨密度(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以及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Ⅰ)、骨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BGP)、尿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Pyr)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AS+OP组AS病程比AS组长,累及外周关节数、骶髂关节CT分级高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S+OP组、AS组各检测部位骨密度及血清PTH、BG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AS+OP组均明显低于AS组(P<0.05);血清CICP、CTX-Ⅰ、D-Py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AS+OP组明显高于AS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骨密度与CICP、CTX-Ⅰ、D-Py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PTH、BG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BAL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S合并O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密度降低及骨代谢异常,联合检测可辅助临床早期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8.
李玉琳  赵虬 《重庆医学》2021,50(2):198-201,206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5例AS合并OP患者为AS+OP组,70例单纯AS患者为AS组,并于同期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骨密度(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以及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Ⅰ)、骨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BGP)、尿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Pyr)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AS+OP组AS病程比AS组长,累及外周关节数、骶髂关节CT分级高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S+OP组、AS组各检测部位骨密度及血清PTH、BG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AS+OP组均明显低于AS组(P<0.05);血清CICP、CTX-Ⅰ、D-Py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AS+OP组明显高于AS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骨密度与CICP、CTX-Ⅰ、D-Py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PTH、BG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BAL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S合并O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密度降低及骨代谢异常,联合检测可辅助临床早期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报》2020,(2):361-365
目的:观察沙苑子总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血清钙(Ca)、血清磷(P)、骨代谢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500 mg·kg~(-1))、沙苑子总黄酮高剂量组(200 mg·kg~(-1))、沙苑子总黄酮中剂量组(100 mg·kg~(-1))、沙苑子总黄酮低剂量组(50 mg·kg~(-1))。动物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3 d后给药,连续给药90 d。末次给药2 h后动物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N)、Ca、P、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PACP5b)、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TX)、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TX-Ⅰ)水平。取动物右侧大腿股骨,双能X射线检测股骨段骨密度值,取左侧大腿股骨,生物力学检测仪检测骨力学强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沙苑子总黄酮可降低模型动物血清中OCN、P、BALP、TPACP5b、NTX、CTX-I水平,升高血清Ca、OPG水平,增加模型大鼠股骨中骨密度及骨力学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沙苑子总黄酮可有效调节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血清钙、磷水平、骨代谢及生物力学,改善骨质疏松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变化特点。方法对76例确诊甲亢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测定破骨细胞功能指标(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成骨细胞活性指标(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的变化。结果76例甲亢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骨密度及ICTP、PICP、BGP、ALP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破骨细胞功能指标较成骨细胞活性指标下降明显,骨密度增加。结论甲亢患者经积极抗甲亢治疗,骨代谢指标下降,骨密度增加,有助于降低甲亢患者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1.
《右江医学》2016,(4):365-369
目的探讨骨关节结核患者血尿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和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NTX)变化水平与结核杆菌骨关节转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体检人群、肺结核患者和骨关节结核患者各60例,测定三组人群血尿CTX、NTX的含量及血清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C-末端前肽(PICP)、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变化水平。对比观察三组人群血尿CTX、NTX的含量,血清BALP、PICP、PINP水平,血CTX、NTX和尿CTX、NTX与抗结核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骨关节结核组的血CTX、NTX和尿NTX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间尿CTX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中PICP、PINP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血清B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CTX、NTX和尿NTX、CTX与抗结核治疗效果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骨关节结核组患者血CTX、NTX和尿NTX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在排除骨质疏松症和骨肿瘤等破坏性骨相关疾病的肺结核患者早期检测血尿CTX、NTX含量可作为预测骨关节结核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岳斌  张巍  徐丽  郑华东  李明 《海南医学》2023,(2):185-189
目的 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变化与血清激素水平、骨代谢指标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间长庆油田职工医院收治的152例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密度水平分为骨质正常组(n=47)、骨量降低组(n=64)和骨质疏松组(n=41),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液指标[钙、磷、肌酐(Cre)、血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激素[甲状旁腺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25-羟基维生素D(25-(OH)D3)]和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N末端长肽(PⅠ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腰椎、股骨颈、髋骨及全身的骨密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骨密度与血清激素水平、骨代谢指标及血脂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SBP、DBP、FBG、...  相似文献   

1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3020-3023
目的:分析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骨折发生的关系。方法: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统一治疗,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年后骨密度、骨代谢、微量元素、氧化应激、骨折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MD绝对值高于对照组;血清骨形成指标骨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Ⅰ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原肽(PⅠCP)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破骨细胞分化因子(s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脱氧吡啶啉交联(DPD)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微量元素铁、锌含量高于对照组,钙含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代谢酶单胺氧化酶A(MAOA)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可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优化整体病情,降低远期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几种血生化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 4项系列化指标的变化关系。方法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 5 0例 ,健康对照组 60例 ,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 ,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结果 患者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和 P <0 .0 1 ) ,而血清骨钙素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1 ) ,两组血清磷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血清钙、碱性磷酸酶、血清钙素水平是诊断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唑来膦酸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选取骨质疏松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采用唑来膦酸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代谢、骨密度指标、骨转换标志物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90%,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代谢及骨密度指标骨钙素(OC)、L1-4骨密度、左骨颈密度增加明显,而血清I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对照组为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I型胶原蛋白代谢及组织蛋白酶K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为阳性对照组,尼尔雌醇组给予尼尔雌醇(每日0.1mg/kg)治疗12周。测定大鼠全身骨密度和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交联肽/肌酐(NTx/Cr)比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I型胶原蛋白和组织蛋白酶K的含量。结果12周后,尼尔雌醇可以增加去卵巢大鼠的全身骨密度(P<0.05),且使I型胶原的表达升高,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及尿中NTx/Cr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尼尔雌醇可能通过促进大鼠骨组织中I型胶原蛋白的合成、抑制其水解吸收,从而提高大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  相似文献   

17.
36例间歇性或持续性镜下和 /或发作性肉眼血尿患儿 ,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均小于12岁 ,除 1例肾穿刺提示肾小球轻微病变外 ,余各项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36例中 2 4小时尿钙 >4 m g/ kg者 9例 ,均排除继发性高钙尿症 ,占单纯血尿的 2 5% ,其中肾漏型 4例 (尿钙 /尿肌酐比值 0 .2 1± 0 .0 3) ,吸收型 5例 (尿钙 /尿肌酐比值 0 .17± 0 .0 4 ) ,提示特发性高钙尿症与血尿有关。原因可能与小肠与肾小管上皮钙泵失衡有关。治疗上宜大量饮水 ,避免高钙饮食 ,肾漏型者可试用噻嗪类利尿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25-27+31
目的观察美多巴对帕金森患者及正常同龄人骨代谢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45例为PD组及正常同龄人4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治疗前后血钙(Ca)、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交联末端肽(CTX-1)水平,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测两组髋部骨密度(BMD)与腰椎骨密度。结果 PD患者血钙、PINP与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X-1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群采用美多巴治疗3、6个月后血钙、PINP与25(OH)D3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血CTX-1水平下降(P0.05)。PD组经过美多巴治疗6个月后,腰椎及全髋BMD显著提升(P0.05);对照组经美多巴治疗6个月后,全髋BMD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PD组腰椎及全髋BMD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6个月后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PD患者的血清钙、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末端肽(CTX-1)高于对照组,提示PD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美多巴可以改善因PD病导致的骨代谢异常、增加PD患者骨密度,并且对正常人群也有相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对骨质疏松症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代谢水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症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手法复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分级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疼痛情况,比较两组骨代谢和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Wong-Baker和VA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密度指标均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治疗可有效缓解其疼痛,改善骨代谢水平及骨密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补钙对产褥期妇女骨钙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补钙对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产妇208例。根据自愿分为观察组(规律补充片剂钙钙尔奇D)113例和对照组(仅喝牛奶未补片剂钙或极少量补片剂钙者)95例。比较产后1~3天与产后42天测定的血清钙(Ca)、磷(P)及尿钙/肌酐(Ca/Cr)比值、尿羟脯氨酸/肌酐(HY/Cr)比值及腰椎体和髋关节两部位的骨密度。结果:产褥期结束时观察组血清C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ALP及尿Ca/Cr、尿HY/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妊娠和哺乳会影响妇女的骨钙代谢,导致骨密度降低。片剂钙钙尔奇D的补充有利于产褥期妇女的骨钙代谢恢复,单纯靠食物来源补充钙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