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在糖尿病肾病(DN)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糖尿病(DM)患者98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和临床蛋白尿组(C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数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2型DM患者血清C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UAER增加而升高。结论DN患者血清CRP浓度与DN的程度相关;CRP在预测DN的发生及监测DN的进展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无肾病)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观察应用胰岛素治疗后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其中糖尿病(无肾病)为DM组40例,糖尿病肾病组为DN组60例。将DN组患者随机分组,口服糖适平组为DN1、胰岛素治疗组为DN2共治疗12周。选取正常对照组(NC)3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CRP水平。结果:NC、DM组、DN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2.90±1.8)mg/L、(5.8±3.2)mg/L、(9.2±5.6)mg/L逐渐升高,血清CRP水平与总胆固醇(TC)(r=0.510,P<0.01)、空腹血糖(FBG)(r=0.29,P<0.01)呈正相关。血清CRP在DN2组胰岛素治疗前后分别为(9.30±3.78)mg/L、(4.78±2.11)mg/L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1);DN1组糖适平治疗前后(9.04±4.9)mg/L、(8.30±1.8)mg/L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DM(无肾病)及DN组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且DN经胰岛素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法测定超敏CRP(usCRP)。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临床蛋白尿组(26例)。另选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usCRP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u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usCRP水平随白蛋白尿的增加而升高;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Person相关分析显示usCRP与UAER(r=0.607,P=0.000)、甘油三酯(r=0.423,P=0.002)及血肌酐(r=0.322,P=0.019)呈正相关,逐步线性回归结果表明,UAER、甘油三酯是影响usCRP的主要因素。结论CRP与糖尿病肾病有关,且其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呈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影响.方法:将72例2型DN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均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FBG、UAER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BG、UAER和hs- 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BG、UAER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沙坦能够降低2型DN早期患者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探讨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受试者分为三组:肥胖的T2DM组68例(A组)、非肥胖的T2DM组86例(B组)和正常体重对照组68例(C组)。测定血清CRP水平,同时检测体重指数(BMI)、腰围(W)、腰臀比(WHR)、血压、糖脂代谢参数、空腹胰岛素(FINS),以稳态模式(HOMA)公式评估胰岛索抵抗(HOMA-IR),并对导致血清CRP改变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A和B组血清CRP显著高于C组(P〈0.01),A组的CRP也明显高于B组(P〈0.01)。(2)A组患者血清CRP与SBP、WHR、BMI、TG和HOMA-IR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变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肥胖的T2DM患者血清的CRP水平升高与MS、胰岛素抵抗(IR)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C(APC)与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ELISA方法检测41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27位对照组志愿者的血浆APC水平,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衡量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APC水平显著性降低[(10389.0±1801.9)vs(6693.3±1790.5)ng/ml,P〈0.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肾病非透析患者的颈动脉IMT与血浆APC水平(r=-0.511,P〈0.01)负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PC是平均颈动脉IMT的显著性相关因素(β=-0.492,P〈0.01),且24h尿白蛋白排泄率(β=-0.719,P〈0.05)、血红蛋白(β=0.522,P〈0.05)是血浆APC水平的显著性相关因素。结论:APC的减少可能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并可能在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多,糖尿病肾病人群日益扩大,有研究认为约1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会进入糖尿病肾病肾衰竭,而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除高容量负荷、高血压及贫血等因素相关外,炎性因子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为急性期时相蛋白,是血清敏感的炎症标志物,是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标志[1].本研究旨在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AER〈30mg/24h;糖尿病肾病组(DN组):UAER≥30mg/24h。DN组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两组,DN早中期组(EDN组):GFR〉30ml·min^-1·1.73m^-2;DN中晚期非透析组(LDN组):GFR≤30ml·min^-1·1.73m^-2。同时入选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测定血清SAA水平,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DN组SAA水平较SDM组显著升高(P〈0.05);SDM组SAA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0.05);LDN组SAA水平较NC组、SDM组、EDN组显著升高(均P〈0.01)。SAA水平与尿白蛋白、腰臀比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AA水平明显升高,并与DN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无肾脏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D组,有肾脏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为N组,将N组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以下3组:间断白蛋白尿组(NI组,n=21):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N2组,n=20):UAER20-200μg/min;临床白蛋白尿组(N3组,n=22):UAER〉200μg/min。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C组)。采用酶链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ET和血清hs-CRP水平。并对各组血浆ET及血清hs-CR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D组血浆ET和血清hs-CRP均升高(P〈0.05);N组血浆ET和血清hs-CRP比较,N2组较N1组升高,N3组较N2组升高(P〈0.01)。C、D和N1组血浆ET和血清hs-CI心水平无相关性(r分别为0.117、0.208和0.361,P〉0.05);N2、N3组血浆ET和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5和0.587,P〈0.05或P〈0.01)。结论ET和hrCRP可能参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其可作为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T2DN)中的变化并探讨HCY和CRP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根据UAER将15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并将49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HCY及CRP的水平。结果:T2DM各组CRP、HCY高于对照组(P<0.05);EDN组和CDN组CRP、HCY高于SDM组(P<0.05);CDN组CRP、HCY高于EDN组(P<0.05)。CRP和HCY分别与UAER呈正相关(r=0.416,0.482,P<0.05)。结论:血浆HCY及CRP水平随着T2DM向T2DN的进展升高,且HCY和CRP分别与UAER呈正相关,说明HCY、CRP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指标检测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20年07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患者eGFR情况可将其分为三组,eGFR<60 ml·min-1·1.73 m-2(n=18),90 ml·min-1·1.73 m-2>eGFR≥60 ml·min-1·1.73 m-2(n=32),eGFR≥90 ml·min-1·1.73 m-2(n=46),分别为A、B、C组,另外,以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38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CysC、尿RBP、尿β2-MG水平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GFR与各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阐明Hcy在DPN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38例DPN患者(DPN组),35例非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NDPN组),同时选择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并比较,同时分析血清Hcy与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肾小球滤过率(GFR)、振动觉阈值(VPT)、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DPN组和NDPN组血清Hcy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15.13 ±1.56 vs.10.77±3.59 vs.7.19±1.95 μmol/L,P<0.05或P<0.01)),而DPN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NDPN组(15.13±1.56 vs.10.77±3.59tmol/L,P<0.05).DPN患者血清Hcy水平与GFR成负相关,与VPT、Scr、Cys-c和ACR成正相关(P<0.05或P<0.01).Cys-c和VPT是影响DPN组患者血清Hcy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T2DM患者尤其是伴有DPN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增高,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能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92例不同程度视网膜病变的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 4h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及双侧眼底镜检查 ,并与 30例不伴视网膜病变的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伴DRⅢ期及增殖期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P <0 .0 1) ,糖尿病出现DR各期的 2 4h尿微量白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是随着 2 4h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而加重的 ,提示二者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血清Lp(a)水平变化与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之间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与早期糖尿病肾病(EDN)进展之间的关系以及降低血清Lp(a)水平在防治EDN进展中的意义.方法:(1)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结果将18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DM组(糖尿病肾损害Ⅰ~Ⅱ期)90例和EDN组96例,比较上述两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Lp(a)水平;(2)将96例E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服用氟伐他汀40 mg.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9个月时检测血清Lp(a)、FBG、UAER和Scr,分析血清Lp(a)水平变化与EDN进展之间的关系.结果:(1)单纯DM组血清L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DN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DM组(P<0.01),血清Lp(a)水平与UAER呈直线正相关(r=0.405,P<0.05).(2)治疗组血清Lp(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随着Lp(a)水平的下降,UAER和Scr亦同步下降.结论:血清Lp(a)水平升高与EDN进展有关,降低血清Lp(a)水平能有效减少E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方法,我院共检查了40例糖尿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VAER),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ystatin 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健康人及96例糖尿病患者的Ccr、β2-MG、尿mAlb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值、相关性、敏感度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组按Ccr分为DM1组(即Ccr≥80ml/min),DM2组(即50ml/min≤Ccr≤80ml/min)。测定血清Cystatin C、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结果:DM1组各项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血清Cystatin C与Cc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3、-0.560、-0.893。Cystatin C与β2-MG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0.732、0.884。血清Cystatin C与尿mAl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5、0.676、0.854。各指标中血清CystatinC测定最为敏感,血清Cystatin 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病情加重,Cystatin C水平逐渐升高。结论:Cystatin C是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胰岛素抵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不同时期的胰岛分泌功能及特点。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4例,按照蛋白尿及肾功能将DN分期:正常白蛋白尿期(DN0)3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DN1)23例,临床蛋白尿期(DN2)22例,肾衰竭期(DN3)19例。观察血压(BP)、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口服葡萄糖耐量及胰岛功能试验、尿白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纤维蛋白原(FG)等。按HOMA-IR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DN各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DN病程、DBP、TG明显升高(P〈0.05),HDL-C、IAI明显下降(P〈0.05-0.01),各组研究对象间FG、SDP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DN各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HbA1C、GSP、FBP、2 h PBG、FINS、BMI、W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且各个分期的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