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静脉输含氧液改善肝移植术后低氧血症,防止贫氧性组织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对10例肝移植患者术中置入Swan-Ganz导管,术后早期撤离机械通气(PaO2/FiO2〉150)、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500ml含氧林格液以200ml/h速度输入。检测输含氧液前、输含氧液结束时及结束后1h动脉血气、静脉血气、血乳酸,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入压(PAW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通过自身对照,观察静脉输含氧液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在相同FiO2条件下(41%左右),静脉输氧后Pa(轻度升高.但SpO2从89.5%上升至94.7%,并且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59%至75%),提示组织氧合改善,但输含氧液结束后1h降低至输含氧液前水平。PaCO2及血液pH值输含氧液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血流动力学监测发现HR、MAP及PAWP输含氧液前后无明显变化,但平均肺动脉压(PAP)在输含氧液后显著降低,而在输含氧液结束后1h PAP恢复至输含氧液前水平。血乳酸值输含氧液结束时明显降低,并持续至输含氧液后1h。结论静脉输入含氧液不仅可以改善肝移植患者术毕早期机械通气撤离后低氧血症,改善组织氧代谢,而且具有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直肠静脉畸形(V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例出血性直肠VM患儿,根据Puig分型选择经皮硬化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有效性、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5例患儿均为PuigⅡ、Ⅲ型,接受无水乙醇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共10次(1~3次)。无水乙醇单次应用平均剂量(0.11±0.05)mL/kg,3%聚多卡醇单次应用平均剂量(2.35±0.94) mL。术后2例治愈,2例基本治愈,1例有效,有效率为100%。随访12~18个月,患儿未再有便秘或出血情况,无皮肤坏死或严重心肺系统并发症。结论?根据Puig分型采用无水乙醇联用泡沫硬化剂治疗直肠VM,可降低无水乙醇用量,提高治疗安全性,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并发症多,预后差、致盲率高,探索其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我们选用血塞通、复方丹参液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最佳选择。方法将200例围手术期使用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肝素钠组各100例进行观察,留置时间以3天为限,观察2组留置针接液时回抽血、堵管、拔管时导管内血栓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肝素钠组回抽血率及留置时间达标(3天)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血栓形成及堵管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而两组比较静脉炎发生率无差异性。结论围手术期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治疗血液透析(血透)相关中心静脉病变(CVD)的效果,分析影响通畅率的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12月至2020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医院收治的因血透相关CVD接受腔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收集一般资料、手术信息、术后随访情况,分析影响通畅率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89例患者,根据支架类型分为覆膜支架组(n=70)和裸支架组(n=19),覆膜支架又分为Viabahn(n=17)和Fluency(n=53)。术后3、6、12、24个月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在覆膜支架组分别为97.1%、88.6%、71.4%、55.7%和100%、98.6%、94.3%、85.7%,裸支架组分别为84.2%、57.9%、21.1%、15.8%和100%、100%、84.2%、47.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iabahn支架初级通畅率优于Fluency支架(P=0.044),次级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多因素分析显示,覆膜支架长度与初级通畅率相关(OR=2.162,95%CI=1.248~5.764,P=0.048),支架长度越长初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SA导引下经皮硬化治疗儿童阴茎区静脉畸形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采用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11例阴茎区静脉畸形患儿临床资料.DSA透视下行局部静脉造影,判断瘤巢形态、范围和引流静脉回流情况.根据造影流速情况选择硬化剂(平阳霉素或聚多卡醇),DSA监视下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肿瘤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置管处患者继发皮肤损害的菌群耐药性及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对导管相关并发症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主要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PICC置管处继发皮肤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手段的差异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根据药敏情况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分析肿瘤患者PICC置管处继发皮肤损害菌群的分布,研究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及炎性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 PICC置管处继发皮肤损害病原菌感染主要以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较少。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及氨苄西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主要通过对亚胺培南以及阿米卡星耐药。观察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穿刺口感染、导管移位和脱出、管端细菌定植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狭窄(CVS)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和经皮支架植入术(PTS)治疗的近中期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发生CVS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TA治疗组26例和PTA+PTS治疗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通路管径变化情况;随访术后1、3、6个月透析通路的开放情况及开放时间。 结果:术后相关症状均在1周内改善,治疗后通路直径较治疗前均增宽;PTA治疗组的初级开放时间为(5.17±1.54)个月,高于PTA+PTS治疗组的初级开放时间(3.57±1.71)个月;PTA+PTS治疗组的腔内干预次数为(1.93±0.47)次,高于PTA治疗组的(1.35±0.5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A治疗组1、3、6个月的初级开放率分别为96.2%、80.7%、69.2%,辅助初级开放率分别为100%、92.3%、92.3%;PTA+PTS治疗组1、3、6个月的初级开放率分别为92.9%、64.3%、14.3%,辅助初级开放率分别为100%、100%、85.7%。两组的初级开放率和辅助初级开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透析通路CVS的治疗首选单纯PTA,当出现PTA抵抗或频繁复发时,可以考虑植入支架。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和免疫制剂对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将86例不能切除的胃肠道肿瘤随机分成两组,A组46例,行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进行免疫治疗,B组40例,单纯动脉灌注化疗。结果肿瘤治疗有效率(CR+PR)A组82.6%,B组52.5%;0.5、1和2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100%、82.6%和56.5%,B组分别为100%、65%和42.5%。表明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和免疫制剂治疗能有效提高晚期胃道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家兔双后肢的运动实验以及实验后对双后肢肌肉的手法按摩和对照,从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等方面直接观察了按摩促进肌肉疲劳消除,预防肌肉劳损发生的实际作用,从而为运动员运动后的恢复性按摩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实验大鼠预先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后置于相同的热环境中,实施热损伤,同时观察大鼠体温升高速率。损伤后立即检测纹状体中 D_1R的平衡解离常数和最大结合容量,测定纹状体中cAMP的浓度,检测纹状体细胞中的钙调素(CSM)的相对活性,从 D_1R及其信号转导的角度,探讨多巴胺受体影响体温调节的机制。结果表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左旋多巴能明显加快动物升温,而D_1R桔抗剂SCH23390则明显阻止升温;多巴胺两种受体分别具有相互桔抗的促进动物体温升高和阻滞体温升高的作用,神经活性物质神经节昔脂由于其稳定生物膜的作用,而在热损伤模型中同样具有损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