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特异性生存质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特异性生存质量特征。方法:符合研究标准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44例,经“简易智力状态试验(MMSE)”评分后分为认知障碍组(52例)和无认知障碍组(92例)。运用“卒中影响量表(SIS 3.0)”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估。同时运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比较。结果:认知障碍组记忆与思维、交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行动能力维度的评分低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0.01,0.001)。认知障碍组HAMA、HAMD、NIHSS评分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0.01)。行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手功能评分与HAMA、HAMD、NIHSS、MMSE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0.01,0.001);记忆与思维评分与HAMA、HAMD评分显著相关(P<0.01,0.001);交流评分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其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较无认知障碍的卒中患者差,主要表现在记忆与思维、交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行动能力等方面。认知障碍、焦虑、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抑郁情绪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抑郁情绪的时点患病率,了解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上海地区ACS患者454例.运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亚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s cale—depression subscale,HADS-D)评分分为抑郁情绪组(HADd〉7分)和无抑郁情绪组(HADd≤7分),并使用SF-36量表评估其生存质量。结果:合并抑郁情绪患者212例,时点患病率为46.7%;两组人群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抑郁组全部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无抑郁情绪组(P〈0.001);HADS-D抑郁评分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ACS后抑郁情绪较为常见,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52例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英 《天津护理》2007,15(4):241-242
目的:探索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焦虑症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T-36)评定。结果:除生现机能1项外,焦虑症患者ST-36各维度的评分显著低于常模(P〈0.05)。患者HAMA总分及因子分与ST-36各维度的评分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一般正常人群。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高翌娟 《临床医学》2009,29(9):28-30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RA患者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评定,并比较不同病程、伴或不伴有焦虑或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类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病程〉4年的患者其生活质量低于病程〈4年的患者(P〈0.05),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类风湿关节类患者的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感(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6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不伴抑郁或焦虑症状的患者(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类患者生活质量低于一般正常人群,病程长,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损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改善肺结核焦虑抑郁状态的有效性。方法将2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评价两组教育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自理行为、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均明显低于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教育后观察组SAS、SDS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自我管理教育后自力行为的日常生活能力、药物自我处理、症状自我处理、心理自我调节、社会交往行为5个自我管理方面的评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自理行为水平的5个自我管理方面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观察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8个维度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教育管理改善肺结核焦虑和抑郁状态,同时在提高患者的自力行为和生存质量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进行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命质量量表(SF-36)进行调查,分析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SAS评分(57.24±6.18)分,SDS评分(63.29±7.12)分。其中无焦虑或抑郁23.75%,单纯焦虑28.75%,单纯抑郁33.75%,焦虑合并抑郁13.75%。无焦虑抑郁患者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有焦虑抑郁患者(均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当多角度采取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驻闽部队AS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生存质量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6例驻闽部队AS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测评,内容包括国际通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BASDAI、BASFI及BathAS总体指数(BAS-G)、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126例AS患者生存质量总分〈60分97例(77.0%),i〉60分29例(23.0%),其生活环境、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关系、自我健康评价5个领域小于16分者分别占87.5%、87.5%、71.1%、57.0%、94.5%;②SAS和SDS标准分均高于我国常模(P〈0.01),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分别占46.8%、56.3%;③AS患者生存质量及各维度平均积分与SAS和SDS标准分、BASDAI、BAS—G、BASFI评分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驻闽部队AS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部分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生存质量严重下降与疾病活动、焦虑、抑郁情绪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52例早、中期AD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不进行任何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及照顾者进行AD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宣教、心理护理、家居安全、康复训练等遵医行为的家庭护理干预。两组患者于预前后分别采用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为(15.86±3.81)分,SF-36综合评分为(578.3±142.4)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MSE得分为(16.12±2.84)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心理继康、情绪角色功能、精力和总体健康8个维度及综合评分上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AD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调适能力,延缓了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D)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在进行3个月以上的普通透析(CHD)治疗后,进行HFD治疗。在HFD开始前及12周后应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HFD治疗后SF-36总分、生理健康总分(PCS)、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情绪角色功能(RE)维度得分显著高于HFD治疗前(P〈0.05),而HFD前后心理健康总分(MCS)、总体健康感(GH)、社交功能(SF)、心理健康(MH)、精力(VT)维度得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FD可以显著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能减轻患者的躯体疼痛,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与健康状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及健康调查简表( SF-36)对85例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负面情况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与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一测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SCL-90总均分为(3.28±0.29)分,高于对照组(1.34±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2,P<0.01),其中观察组患者SCL-9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SF-36总均分(62.35±11.93)分,低于对照组的(81.52±1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7,P<0.01),观察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性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与患者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状况均呈负相关(r=-0.298~-0.412,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较多,社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抗生活压力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07年6~12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收集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资料。结果:干预组B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干预组和对照组BI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维度得分也高于干预前(P0.05),但总体健康、精力2个维度得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但心理健康领域得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干预后得分高于干预前,其他维度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老年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与老年单纯抑郁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差异。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第四版(DSM-IV)的诊断标准,连续入组10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其中58例单纯抑郁症(抑郁症组),50例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共病组)。选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对其生命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抑郁症组患者的躯体功能(PF)和社会功能(SF)因子分均高于共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95、3.69,P均<0.05)。抑郁症组HAMD和HAMA总分均低于共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69、-6.16,P均<0.05)。PF与SF呈正相关(r=0.52,P<0.05),与HAMD、HAMA呈负相关(r分别=-0.47、-0.47,P均<0.05);SF与HAMD、HAMA均呈负相关(r分别=-0.45、-0.45,P均<0.05)。结论老年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降,较单纯抑郁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重,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与其抑郁焦虑症状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老年精神障碍照料者的生命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98名老年精神障碍照料者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Zarit照料者负担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照料者生命质量分级以中等为主,占56.12%;不同类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照料者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的8个维度和2个综合测量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照料者是否患有疾病、Zarit照料者负担问卷总分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生理健康指标评分的重要因素(P〈0.05或0.01),照料者是否患有疾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和Zarit照料者负担问卷总分是影响心理健康指标评分的重要因素(P〈0.05或0.01)。结论大部分老年精神障碍照料者生命质量不佳。老年精神障碍照料者的生命质量状况与患者的精神疾病种类无关;照料者负担重、自身罹患疾病、社会支持差、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是影响其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授权赋能式健康教育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授权赋能式健康教育。于教育前、教育后6个月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简明生活质量量表( 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教育前干预组、对照组患者GSES评分分别为(19.90±2.17),(20.40±2.28)分,实施健康教育6个月后,两组评分分别为(32.90±1.41),(24.28±1.52)分,均高于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84,8.77;P<0.05);干预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2,P<0.05);实施健康教育6个月后SF-36评分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维度上得分,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状态方面,干预组、对照组SDS评分分别为(50.15±2.11),(61.68±1.70)分,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92,P<0.05)。结论授权赋能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缓解抑郁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符雅明  王海燕  刘翠荣  田荣  董晓雁 《全科护理》2012,10(14):1251-1253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对起搏器植入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病人按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干预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施社区随访,两组在出院前及植入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6个月干预组BP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6个月、12个月其他维度干预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起搏器植入术病人行社区随访干预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金奕  于华 《天津护理》2014,22(5):386-388
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SF-36健康调查量表为测量工具,采用横断面抽样方法,对12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顾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量。结果:除社会功能维度外,照顾者其他生活质量维度得分均低于一般人群,照顾者患病情况、自我批评、难堪愤怒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顾者有较高的负担水平,提高照顾者生活质量首先要有效减轻照顾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GABG)后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医学应对问卷、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4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应对方式中采用面对应对方式的得分高于常模(P〈0.05);回避应对方式的得分与常模相似(P〉0.05);屈服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P〈0.05)。面对应对方式与SF-36总分及躯体功能、机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均呈正相关(均P〈0.05)。回避应对方式与总健康及情感角色呈负相关(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社会功能及心理健康呈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躯体功能、总体健康感觉、活力、情感功能及心理健康维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主观支持与SF-36总分及其活力、心理健康维度呈正相关(均P〈0.05);社会支持利用度与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及SF-36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CABG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采取的应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认识良好的社会支持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对CABG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并及时、及早评估CABG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制订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42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0)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n=22)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4周为1疗程,于入组时,4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2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评定。结果4周末试验组SAS和SDS评分比入组时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5.85±9.32,45.71±8.21);(40.27±7.55,46.83±9.51)](P〈0.01,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35.85±9.32,43.91±7.13);(40.27±7.55,45.86±8.68)](P〈0.01,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各分量表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表值比较除PF一项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100例门诊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调查,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所有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处理。结果慢性乙肝患者ESCA总分为(97.53±18.75)分,居于中等水平;SF-36各维度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得分分别为(79.8±17.5),(65.3±32.1),(74.6±19.9),(55.7±18.6)分,均低于成人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8,4.02,3.59,5.19;P<0.01);SF-36其他维度得分也均低于成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rsonal相关分析显示,乙肝患者ESCA与SF-36得分均呈正相关性(r=0.262~0.528,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较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健康状况,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增强自我效能的健康教育对外伤性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6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实施增强自我效能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教育前、教育6个月后以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理职能维度除外)和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增强自我效能的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