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一氧化氮( NO)、IL-18的变化,以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发病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分成2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足部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造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AA模型),对照组足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通过关节炎评分、X线评分、病理评分等评价炎性程度;免疫后第42天处死大鼠,取血后用ELISA法测TNF-α、IL-1β、NO、IL-18水平;取大鼠踝关节做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NF-α、IL-1β、NO水平明显升高(P <0.05)2,组IL -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造模成功;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1β、NO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提示TNF-α、IL-1、NO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瘦素(Leptin)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用DAS28评分方法判断RA病情活动性,检测9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活动期47例,缓解期49例)及4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瘦素、TNF-α、IL-1β、IL-6、RF、CRP、ESR、抗-CCP水平,分析瘦素与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RA活动期患者血清瘦素、TNF—α、IL—1β、IL-6、RF、CRP、ESR、抗-CC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RA缓解组(P〈0.01),其中女性瘦素水平又显著高于男性(P〈0.05);RA缓解期组以上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RA活动期组血清瘦素与TNF—α、IL-1β、IL-6、RF、CRP、ESR、抗-CCP水平、DAS28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RA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病情活动性具有密切关系,可能作为一种协同炎性因子促进RA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37、TGF-β、IFN-γ、TNG-α和IL-1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及mRNA表达,探讨IL-37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及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实时定量荧光(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30例RA患者(RA疾病标准评分≥6)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及mRNA表达,并探讨其抑制机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IL-37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结果 ①治疗前后RA患者组血清IL-3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A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FN-γ、TNG-α、IL-1明显高于正常组,IL-37与炎症因子共同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③RA患者血清中IL-37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前r=0.854,P〈0.05,治疗后r=0.563,P〈0.05)。结论 IL-37作为一种基础的免疫抑制因子,通过其负反馈调节机制抑制炎症因子。当代偿产生的IL-37不能维持免疫平衡时,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造成了RA患者机体损伤。通过实验证实IL-37与RA的发病及病程进展存在一定关系,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p(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以及护骨因子(OPG)水平检测的临床意艾。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RA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α,IL-1β,IL-17,OPG和CRP的水平。结果RA患者IL-1α,IL-1β,IL-17,OPG和CR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IL-1α,IL-1β,IL-17,OPG,CRP在判断RA的活动性以及骨质破坏等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O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8)]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5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IL—1、IL-6、IL-8和TNF-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较正常对照纽明显增高。结论:提示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是对观察R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免疫调控功能又一纽免疫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HSA)检测46例UC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UC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C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重度组高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TNF-α、IL-1β参与了UC发病过程,并可作为临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梁伟  宋笃焜  劳建英 《河北医学》2009,15(3):272-275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heumatoid arthritis,RA)在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IL—1、IL-6、IFN-γ、TNF-α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3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清和35名RA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分别进行IL-1、IL-6、IFN-1和TNF—α检测。结果:RA患者治疗前血清中L-1、IL-6、IFN-γ、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而RA患者治疗后血清中L-1、IL-6、IFN-γ、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与RA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在RA患者活动期及治疗后和缓解期对其进行血清IL—1、IL-6、IFN-γ、TNF-仪等指标的检测,对观察病情、及早进行复发治疗具有重要的监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以及护骨因子(OPG)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RA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α,IL-1β,IL-17,OPG和CRP的水平.结果 RA患者IL-1α,IL-1β,IL-17,OPG和CR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IL-1α,IL-1β,IL-17,OPG,CRP在判断RA的活动性以及骨质破坏等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37例RA患者分为RA活动期组(21例)和RA缓解期组(16例),另采集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VEGF、TNF-α和IL-6水平.结果 RA缓解期组和RA活动期组TNF-α、IL-6、CRP和VEG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均<0.05).RA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TNF-α、IL-6、CRP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71、0.502、0.584,P均<0.05).结论 血清VEGF和TNF-α、IL-6、CRP水平高低能够反映RA患者病情活动变化,VEG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可能和TNF-α、IL-6、CRP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1α、IL-β、IL-17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法测定RA患者50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RA患者IL-1α、IL-β、IL-17血清中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病情的发展与IL-1α、IL-β、IL-17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IL-1β、IL-6、IL-8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表达水平,分析sIL-2R与IL-1β、IL-6、IL-8及CRP的相关性,探讨sIL-2R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0例RA患者(RA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IL-2R、IL-1β、IL-6、IL-8的表达及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的表达。分析sIL-2R与IL-1β、IL-6、IL-8及CRP的相关性。结果:RA组患者血清中sIL-2R、IL-1β、IL-6、IL-8和CRP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且sIL-2R在女性人群中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L-2R与IL-1β(r=0.556)、IL-6(r=0.478)、IL-8(r=0.729)及CRP(r=0.469)之间均呈正性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sIL-2R与RA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为寻找RA治疗靶点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平衡状态与IL-2、IFN-γ、IL-12、TNF-β、IL-4、IL-5、IL-6、IL-10、TNF-α和IL-8的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30名RA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分别进行TH1/TH2和IL-2、IFN-γ、IL-12、TNF—β、IL-4、IL-5、IL-6、IL-10、TNF-α和IL-8检测。结果IFN-γ(120.69±39.66)pg/ml和TNF-β(22.59±13.99)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5(336.42±255.54)pg/ml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几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TNF—β和IL-5对揭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有一定的帮助,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周京国  魏锦  张国元  唐中 《四川医学》2001,22(8):706-707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伴慢性疾病性贫血(ACD)的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光法检测RA各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EPO变化,并测定RA患者的铁代谢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A组及RA伴ACD组血清中TNFα、IL-6均显著增高(P<0.05)。TNFα、IL-6与血清铁、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RA伴ACD者的EPO水平高于对照组,但低于同等贫血程度的单纯缺铁性贫血组。结论 RA伴ACD者体内EPO相对不足;TNFα、IL-6介导RA的ACD发病可能与影响铁代谢和EPO的生成等相关。  相似文献   

14.
张颖  吴华香  朱永良 《浙江医学》2003,25(12):716-718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 -1(IL -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2(IL -2)、干扰素 -γ(IFN -γ)和新喋呤水平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发展的相关意义。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活动性R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IL -1、TNF -α、IL-2、IFN -γ和新喋呤水平 ,并用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法分析其与RA活动性指标的关系。 结果 RA患者血清IL -1、TNF-α、IL -2、IFN -γ和新喋呤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P<0.001) ,各细胞因子间呈正相关 (P<0.05) ,而IL-1、TNF -α、IL-2、IFN -γ和新喋呤与RA活动性指标均不相关 (均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中IL-1、TNF-α、IL -2、IFN -γ和新喋呤水平升高 ,推测上述细胞因子参与RA发病过程 ,但与病情活动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任春凤  段国庆 《西部医学》2018,30(3):347-350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 1α及其受体CXCR4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50例RA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用ELISA法检测SDF 1α、IL 6在上述两组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A患者组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和CD3+CD8+T细胞表面CXCR4表达水平和SDF 1α、IL-6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CXCR4及SDF-1α表达水平与IL-6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SDF-1α/CXCR4轴及IL-6在RA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二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重组血管活性肠肽基因质粒治疗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重组血管活性肠肽(pcDNA3.1+/VIP)质粒治疗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CIA)对血清TNF—α、IL~2、IL-4表达的影响和病理变化,探讨VIP基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以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作为CIA模型,重组血管活性肠肽质粒关节腔内注射治疗CIA,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检测血清TNF—α、IL-2和IL-4的表达,观察病理变化和整体疗效。结果:①病理切片显示CIA模型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并存在骨和软骨破坏,VIP治疗组可显著减轻关节炎性病理改变;②细胞因子测定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各对照组血清TNF—α、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IL-4水平减低(P〈0.05);与各对照组相比,各重组VIP质粒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IL-4表达则升高(P〈0.05)。结论:血管活性肠肽基因质粒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大鼠CIA具有显著的疗效,有望成为RA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介素-6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细胞因子(CK)贯穿RA的整个病程。重要的CK如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促进关节滑膜细胞增生和炎症进程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临床对RA的治疗主要以这些CK为靶点,然而TNF-α、IL-1β阻断剂只对部分患者有效,逐渐增多的不良反应如继发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生等也逐渐引起关注。白细胞介素-6(IL-6)的异常表达和失调与RA的病情密切相关,是RA发病的重要调控因子,阻断剂可能用于RA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12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设为观察组;收集120例来我院就医的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静脉血IL-1β、IL-2、IL-6、TNF-α水平并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静脉血IL-1β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IL-2及IL-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静脉血中的IL-1β、TNF-α水平能对病情及疾病活动性的评估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非化脓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膝关节滑膜中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指标与C反应蛋白(CRP)轻度增高(10~30 mg·L-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RP轻度增高的骨性关节炎(OA)、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10例(CRP 10~30 mg·L-1)为观察组。另选取CRP处于正常值(CRP≤10 mg·L-1)的OA、RA患者10例为对照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显微镜下观察滑膜形态学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IL-1、IL-6及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患者关节滑膜中IL-1、IL-6及TNF-α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滑膜组织可见正常滑膜细胞,观察组患者滑膜组织乳头样增生和间质细胞增生明显。关节滑膜的病理改变与CRP的轻度增高相关。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滑膜中IL-1、IL-6及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A、RA患者血清及膝关节滑膜中IL-1、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增高与术前CRP的轻度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家兔关节滑膜液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作为RA疾病模型,艾灸实验性RA家兔双侧"肾俞"穴,运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治疗前后家兔关节滑膜液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 RA模型组关节滑膜液中IL-1β、TNF-α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艾灸治疗组关节滑膜液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低于RA模型组(P<0.05, P<0.01).结论艾灸治疗能抑制RA滑膜细胞分泌IL-1β、TNF-α,对抑制滑膜炎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