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2月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36例作为对象,系统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1周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情况、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和评价实施鼻出血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入院的214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进行常规诊疗的116例为对照组,进行鼻出血临床路径管理的98例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住院总费用、药费、耗材费用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1、-2.172、-2.014、-3.793,P=0.036、0.031、0.045、<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98%)高于对照组(9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3,P=0.0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0,P=0.458)。结论 鼻出血临床路径管理可以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9,(31)
目的观察并分析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患者按照住院号统一编号后取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1/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P> 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8.97±1.15)d,研究组为(6.03±0.41)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027,P <0.05);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50例子宫肌瘤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根据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住院天数及费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护理路径下的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及住院天数和费用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在临床广泛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乙肝肝硬变腹水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0例乙肝肝硬变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管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58±5.14d,住院总费用为11 856.62±457.53元,患者满意度为96.53±7.25分,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为28.46±3.52分;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32±4.81 d,住院总费用为14 720.45±524.32元,患者满意度为91.34±8. 相似文献
6.
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护理质量,利用有效资源提供最佳服务是医院面临的难题。为此.我们将近几年国外先进模式引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将其运用到某些疾病、手术中以其指导护理工作。临床路径(CP)是由临床发展小组内的一组成员根据一种疾病、诊断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TST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接受的60例重度混合痔的案例作为对象,随机实施分组,分别是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的是PPH和TST手术治疗,两组干预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案例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数据分析后得知,研究组的出血量少,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发热门诊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将600例门诊发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模式(Clinical Pathway,CP);对照组,采用传统就诊模式;每组病例均为300。比较两组在平均治疗时间、医疗费用、患者满意程度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住院费用、满意程度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相对于传统就诊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就医过程,明显缩短平均留诊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正>痔是直肠下段粘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临床上有内痔和外痔之分。症状是疼痛、出血和脱出肛门外。混合痔兼有内外痔的特征,排便、负重、经产用力、久坐久立、久忍大便、妇女妊娠是其混合痔的诱因。混合痔并发嵌顿为急症之一,其临床护理除要求有外科护理知识外,特殊的临床护理知识也是必备的。笔者观察30例混合痔并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5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临床路径,能明显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中南药学》2017,(4):528-531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实施中医药综合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糖尿病(DM)居民中为轻、中度DR且年龄≤70岁的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81例,采取中医药综合管理,对照组94例,采取DM常规管理,持续1年,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微量蛋白、视力、眼底等情况、眼科随访依从性以及中医主观症状。结果干预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眼底病变加重情况,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前后对照分析,管理后血糖、总胆固醇明显优于管理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强化干预前后比较,中医主观症状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医药综合管理干预模式防治DR改善了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中医主观症状,提高了患者眼科随访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社区管理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枳术宽中胶囊,两组均连续服用8周.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食管括约肌压力(2.98±0.47) kPa高于对照组(2.21±0.43) kPa,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2.28±0.47)%和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2.09±0.56)%低于对照组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4.19±0.59)%和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6.17±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用药8周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实验组复发率(10.00%)低于对照组(32.5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食管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足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和外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入院确诊为输卵管妊娠且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MTX)肌内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1周后包块直径及血β-HCG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周后的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血β-HCG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西药治疗,两者协同增效,可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缩短病程,减轻临床症状,方法简单,易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75)。对照组行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微波等综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为7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4个月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0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5/22)(P〈0.05)。两组部分病例均有程度不等的胃肠道反应,症状在药物停用后消失。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和康复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促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除,能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血糖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DM患者13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5%显著高于对照组78.26%(x 2=13.856 6,P< 0.05),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下降,而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分别是t=15.933,11.050,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00%而显著高于对照组79.71%(x 2=15.580 6,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满意,疗效确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痔疮手术后脓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8例痔疮手术后脓肿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引流根治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及马应龙痔疮栓塞肛。采用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1 d、3 d、7 d疼痛程度进行评估,10分为剧痛,0分为无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局部创面水肿消退、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第7天时,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局部创面水肿消退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0.5±4.2)、(22.1±3.1)d,对照组分别为(26.7±3.5)、(27.3±3.4)d,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肛瘘、创面大出血及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痔疮手术后脓肿患者,在常规手术切开引流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及马应龙痔疮栓塞肛,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参阅近年来中医及西医早期干预哮喘的相关文献,从吸入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免疫调节剂、联合用药及中医药5个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哮喘早期干预取得的主要进展。今后研究的重点应从中医学整体观和治未病思想出发,以机体整体调控为切入点,对哮喘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VAS、NIHSS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缓解患者的疼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