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小鼠糖耐量减退与脂肪细胞分化的关系,为探索老年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取6、20、40周龄C57BL/6J小鼠,分别模拟人类的青少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检测体重、附睾白色脂肪重量/体重、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以及冷暴露后体温,取小鼠背部棕色脂肪及附睾、皮下、腹股沟和肠系膜脂肪进行组织学分析。采用RT q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腓肠肌以及附睾、皮下、腹股沟和肠系膜脂肪的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小鼠称为Slc2a4)基因相对表达量。在背部棕色脂肪及附睾、皮下、腹股沟和肠系膜5个部位的脂肪组织检测Ucp1、Prdm16和Cidea基因并在后4个部位的脂肪组织检测CD137和Cytc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棕色脂肪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对棕色脂肪及皮下、腹股沟区脂肪组织的Ucp1相对表达量与各年龄组空腹血糖做相关分析。结果 40周龄小鼠体重、附睾脂肪重量/体重及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6周龄组(均P<005),并存在糖耐量减退(P<005);各部位脂肪组织中Slc2a4基因表达均呈下降趋势(P<005)。棕色脂肪细胞脂滴增大并融合,细胞标志物Ucp1、Prdm16和Cidea基因表达量(P<005)及Ucp1的蛋白表达量均下降,40周龄组小鼠在4℃环境下体温下降更快(P<005)。小鼠附睾白色脂肪细胞直径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皮下、腹股沟和肠系膜区域米色脂肪分化逐渐减少。米色脂肪分子标志物Ucp1、Prdm16、Cidea、CD137、CytC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下调(P<005)。20周龄组小鼠的以上部分指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背部棕色脂肪及皮下和腹股沟区脂肪的Ucp1基因表达量均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2=0974;R2=08933;R2=07109)。结论 老年小鼠棕色脂肪形态和功能减退以及米色脂肪细胞分化减少与其糖耐量减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喂养小鼠附睾周围和皮下来源的脂肪细胞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叉头框蛋白C2(FOXC2)及叉头框蛋白O1(FOXO1)表达水平,探讨不同类型肥胖的机制。方法 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和高脂饮食喂养12周。取其附睾周围及皮下脂肪组织,原代培养前脂肪细胞经分化后,Western blot法测定脂肪细胞中PAI-1的蛋白表达水平,并用RT-PCR法检测胰岛素作用前后高脂组附睾周围及皮下脂肪细胞FOXC2和FOXO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脂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小鼠附睾周围脂肪组织PAI-1表达显著高于皮下脂肪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作用后,FOXC2 mRNA水平有所升高,附睾附近脂肪细胞升高明显,与皮下脂肪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作用后,FOXO1 mRNA表达有所降低,附睾附近脂肪细胞降低明显,与皮下脂肪细胞相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小鼠附睾周围和皮下来源的脂肪细胞的PAI-1表达不同,胰岛素作用后FOXC2及FOXO1的表达存在差别,这种差别可能是不同类型肥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雄性C57BL/6J小鼠各部位脂肪组织的棕色化功能差异?方法:分离雄性C57BL/6J小鼠各部位脂肪组织,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组织棕色化?成脂功能的标志基因?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因子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棕色化功能蛋白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1,Ucp1)表达?结果:以肩胛间和肩胛下棕色脂肪为比较标准,其中甲状腺上?下部位脂肪的棕色化功能标志基因表达量最高,接近肩胛间和肩胛下;在肩胛间白色脂肪?腋下脂肪和肾周脂肪,上述棕色化标志基因表达量低于甲状腺周围脂肪;腹股沟皮下?附睾旁及肠系膜脂肪的上述棕色化标志基因表达最低?成脂功能的标志基因在皮下脂肪表达量明显高于附睾旁?肠系膜周围脂肪?脂肪细胞因子在白色脂肪特性的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有棕色脂肪特性脂肪;附睾旁脂肪?肠系膜脂肪中炎症因子表达量显著升高,皮下脂肪炎症因子表达量最少?结论:甲状腺上?下部位脂肪的棕色化程度接近经典棕色脂肪?肩胛间白色脂肪?腋下脂肪和肾周脂肪较甲状腺周围脂肪的棕色化程度弱,成脂功能?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因子与肩胛间?肩胛下棕色脂肪基本一致且均较强?腹股沟皮下?附睾旁及肠系膜脂肪具有白色脂肪特性?皮下脂肪大量分泌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因子表达量小,成脂功能强?附睾旁脂肪?肠系膜周围脂肪细胞因子表达量较少,但炎症因子分泌相对较高且脂解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构建饮食诱导肥胖小鼠模型,观察吡格列酮对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在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肥胖组小鼠予吡格列酮(每日10 mg/kg)灌胃14天后处死,放免法测小鼠空腹胰岛素水平,生化法检测血糖,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脂肪组织脂联素的mRNA表达.结果:肥胖组小鼠体重,空腹胰岛素及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给药后,肥胖干预组小鼠空腹胰岛素降低(P<0.05),血糖降低(P<0.01),血清脂联素含量升高(P<0.01),HE染色显示脂肪细胞体积明显缩小,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通过影响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芦丁在肥胖雄性小鼠体质量抑制以及对肥胖诱发的生殖损伤的保护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ND组,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HFD组,高脂饮食),芦丁保护组(HRU组,高脂饮食+芦丁).28 d后,按后续实验需要进行取材处理.试剂盒检测生化指标;睾丸与附睾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统计精子数、活动度和畸形率.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U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RU组比HFD组的平均体质量轻.HFD组睾丸和附睾组织中的甘油三酯的含量以及附睾组织中的甘油三酯的含量,明显高于ND组和HRU组.相较于HFD组的睾丸和附睾均出现结构松散,细胞结构异常,管腔内成熟的精子数量较少的现象,精子数量下降,活动度差等问题,HRU组均有明显改善.解偶联蛋白Uc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在芦丁处理后显著上升(P<0.05),Mcp1和Tnfα的表达则显著下降(P<0.05).结论 芦丁可以有效抑制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体质量的快速增长,对肥胖诱发的生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急性寒冷刺激诱导小鼠皮下米黄色脂肪细胞形成的方法。方法:连续3天每天4 h预冷刺激使小鼠适应寒冷环境,然后持续24 h进行急性寒冷刺激,诱导小鼠皮下脂肪中米黄色脂肪细胞形成。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皮下脂肪中Ucp1阳性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米黄色脂肪细胞标志性基因Ucp1、Prdm16、Pgc1α、Cidea的转录,Western blot检测米黄色脂肪细胞标志性蛋白Prdm16和Ucp1的表达。结果:急性寒冷刺激后小鼠皮下脂肪中Ucp1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Ucp1、Prdm16、Pgc1α、Cidea转录明显上调,Prdm16、Uc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急性寒冷刺激诱导小鼠皮下米黄色脂肪细胞形成的方法可靠,可用于米黄色脂肪细胞形成调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匹格列酮对肥胖小鼠棕色脂肪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高脂饮食诱导(high fat diet-induced, HFD)的肥胖小鼠模型,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激动剂匹格列酮(pioglitazone,PGZ)对肥胖小鼠棕色脂肪组织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FD肥胖小鼠模型(n=30);肥胖小鼠随机分为PGZ灌胃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PGZ 10 mg/(kg·d)灌胃1个月,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灌胃组及对照组小鼠的体重?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血胰岛素含量;使用RT-PCR检测小鼠棕色脂肪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棕色脂肪组织UCP-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PGZ灌胃的肥胖小鼠棕色脂肪功能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提高;PGZ灌胃组小鼠体重?血胰岛素含量和口服葡萄糖耐量改善?结论:PGZ通过调节棕色脂肪功能基因表达提高棕色脂肪功能,可能是PGZ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机体代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链脂肪酸(medium chain fatty acid,MCFA)对高脂肪饲料诱导的肥胖C57BL/6J小鼠脂肪组织中转录因子的表达,探讨中链脂肪酸降低体重、体脂肪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C57BL/6J肥胖小鼠按空腹体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含2%MCFA和长链脂肪酸(long chain fatty acid,LCFA)的高脂饲料喂养12周,测定小鼠体重、体长,取小鼠肝脏、肠系膜周围脂肪垫、附睾周围脂肪垫及肾周脂肪垫并称重。采用BCA法测定附睾周围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tissue,WAT)蛋白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WAT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WAT中PPAR-γ、甾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SREBP-1)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C/EBP-α)的mRNA表达。结果 MCFA饲料组肥胖小鼠体质量、体长、肝脏质量、肾周脂肪质量、附睾周脂肪质量以及WAT中TNF-α水平、SREBP-1和C/EBP-α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LCFA饲料组(P〈0.05)。PPAR-γ水平及其mRNA表达量,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CFA可能通过下调脂肪组织中TNF-α、SREBP-1及C/EBP-α水平和mRNA表达,抑制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io)对胰岛素抵抗状态KKAy小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6只8周龄的雄性KKAy小鼠随机分成2组:胰岛素抵抗模型组和Pio干预组,每组8只,另以8只同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为模型对照组,3组小鼠均饲喂AIN93G饲料,Pio组在饲料中添加Pio,干预12周,测定Pio对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等方面的影响,通过ELISA实验测定Pio对小鼠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影响,通过Real time PCR实验测定Pio对小鼠附睾脂肪组织的脂联素和瘦素mRNA水平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测定Pio对小鼠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及蛋白激酶B(PKB/AKT)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Pio干预可降低KKAy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耐量和葡萄糖耐量,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瘦素水平,同时增加附睾脂肪组织脂联素的mRNA表达水平。Pio干预可使KKAy小鼠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中PPARγ蛋白、IRS1和AKT磷酸化水平均升高。结论 Pio可改善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增加小鼠胰岛素敏感性,这些作用可能与Pio增加肝脏及附睾脂肪组织的PPARγ蛋白表达,从而激活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3T3-L1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及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50、500和5000 U/L HCG干预未分化脂肪细胞2、4和6 d,未用HCG干预为空白对照组,PT-PCR测定PPARγ mRNA的表达;用诱导分化液(1 μmol/L地塞米松+0.5 mmol/L 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10 ng/L胰岛素)诱导3T3-L1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鉴定后用5000 U/L HCG干预成熟脂肪细胞6、12和24 h,未用HCG干预为空白对照组,用RT-PCR测定PPARγ及脂联素mRAN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剂量HCG干预未分化3T3-L1脂肪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干预组未分化脂肪细胞PPARγ mRNA的表达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23、21.352和23.519,P均<0.001);不同剂量HCG干预组组间比较,5000 U/L剂量干预组PPARγ的表达量较50和500 U/L剂量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0和500 U/L剂量组比较,PPARγ 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0 U/L HCG干预已分化3T3-L1脂肪细胞后,空白对照组、干预6、12和24 h组相比,脂肪细胞PPARγ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907,P<0.001),脂联素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6,P=0.976).结论:HCG可能促进313-L1脂肪细胞的分化,但对脂联素的分泌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厂辉  曾艳辉  唐海林  阳辉  钟警 《医学争鸣》2008,29(20):1825-1828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脂肪细胞早期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对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西兰大白兔MSC,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N1-PPARγ表达载体转入MSC中,G418筛选.成脂诱导剂诱导向脂肪细胞分化,RT-PCR检测PPARγ,ADRP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DRP蛋白表达,细胞形态学、油红O染色法行脂肪细胞计数和定量.结果:未分化的MSC中PPARγ,ADRPmRNA不表达,经pEGFP-N1-PPARγ转染后,调控成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转录因子和早期标志PPARγmRNA(0.87±0.08 vs 0.28±0.01,P<0.01),ADRPmRNA(0.52±0.03 vs 0.21±0.02,P<0.01)表达增强;MSC向成脂肪细胞方向分化,成脂率及脂质量提高,分别为(78.5±4.2)% vs (51.4±3.0)%和(0.46±0.05) vs (0.21±0.02),P<0.05;分化成脂的细胞ADRP蛋白表达呈阳性,转染组较空转染组表达增强.结论:PPARγ在MSC向脂肪细胞分化的早期中起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并促进ADR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PARγ基因过表达可增强MSC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缩短分化进程,提高分化效率,可能与增强ADR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激素是诱发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导致骨细胞内脂肪沉积而变性坏死从而抑制成骨分化及骨的形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是一种成脂转录因子,ONFH的发生与PPARγ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高表达有密切关系。BMSCs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的潜能,BMSCs内PPARγ高表达,则B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因此,通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调控PPARγ的表达可抑制BMSCs的脂肪分化,保持MSCs的成骨分化特性。 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制备兔BMSCs,并随机分6组。S1、S2、S3:干扰1、2、3组,Con:感染无关siRNA组,M:模型组,N:正常组。10-7mol/L地塞米松诱导和siRNA病毒载体感染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BMSCs的形态及生长情况,在第1d、3d、5d、7d时,检测各组BMSCs内PPARγ、osteocalcin和Run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14d时,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TG )含量、细胞培养液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分泌量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21d,苏丹Ⅲ染色BMSCs,并在显微镜下作脂肪细胞计数。 结果:M组和Con组中PPARγ mRNA及其蛋白表达、TG含量和脂肪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N组(P <0.05),而Osteocalcin和Runx2 mRNA及其蛋白表达、培养液中OC含量和细胞内ALP活性明显低于N组(P <0.05)。S1、S2、S3组中PPARγ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低于M组和Con组(P <0.05),接近N组 (P>0.05),其中S2组的干扰作用最强。 结论:siRNA靶向PPARγ基因腺病毒穿梭载体能够有效抑制激素诱导的BMSCs成脂分化,维持BMSCs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在中国汉族人腹部皮下脂肪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血浆瘦素(leptin)、游离脂肪酸(FF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8例非肥胖(BMI<25kg/m2)和19例肥胖症患者(BMI≥25kg/m2),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网膜与腹部皮下脂肪组织PPARγ2mRNA的表达水平,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空腹血浆葡萄糖、血脂、瘦素、FFA和TNFα,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肥胖组血浆TG、VLDL-C、FINS、HOMA-IR、SBP、DBP、FFA、TNFα和瘦素均高于非肥胖组(P<0.05或P<0.01),ISI低于非肥胖组(P<0.01)。(2)肥胖组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的PPARγ2mRN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非肥胖组网膜下脂肪组织(P<0.01);肥胖组织内及非肥胖组织内的网膜与皮下脂肪组织PPARγ2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3)肥胖组、非肥胖及两组合并再分析显示,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2mRNA表达水平与其他测量及计算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瘦素、FFA、TNFα三者间及与其他指标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肥胖症患者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2mRNA表达水平升高,并且血浆瘦素、FFA、TNFα的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形态和功能差异,为更好地解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SD大鼠各部位脂肪组织样本,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脂肪细胞大小和形态,行细胞RNA抽提及c DNA转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脂肪相关基因表达,抽提总蛋白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脂肪特异性功能蛋白表达。结果:附睾旁、肾周、肠系膜周围等内脏脂肪细胞较皮下脂肪细胞体积大,肩胛间、肩胛下、脊柱旁等棕色脂肪细胞最小。棕色脂肪功能基因(UCP-1、Cidea、PGC-1α)在大鼠的肩胛下、肩胛间、甲状腺下、脊柱旁脂肪组织高度表达,与经典白色脂肪(附睾旁脂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下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如腹股沟、腋下、甲状腺旁)及内脏WAT(如附睾旁、肾周、肠系膜周围)则以白色脂肪功能基因(AP2、HOXC9、Leptin)表达为主,与经典棕色脂肪(肩胛下脂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典皮下WAT(腹股沟皮下)和经典内脏WAT(附睾旁)的棕色、白色脂肪功能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附睾旁、肾周、肠系膜周围等内脏脂肪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MCP-1表达水平较高,与经典棕色脂肪(肩胛下脂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脂肪组织细胞大小以及炎症状态的差异,可能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脂肪的棕色功能差异可能与代谢紊乱疾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3T3-L1脂肪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探讨其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方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分别设置对照组和10、20、40μmol/L的Res干预组,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线粒体的数量和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合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含PR结构域的锌指蛋白16(PR domain-containing 16,PRDM16)的表达水平。结果 Res干预导致10、20、40μmol/L组细胞内的脂质蓄积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少了10.7%、38.9%、62.9%(P均0.01);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细胞内PPARγ、PGC-1α、PRDM16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其中10μmol/L组PPARγ、PGC-1α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1.91±0.38)、(1.59±0.10)倍(P0.01),20μmol/L组PPARγ、PGC-1α和PRDM16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3.76±0.28)、(1.61±0.15)和(1.30±0.10)倍(P0.01),40μmol/L组PPARγ、PRDM16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3.88±0.31)、(1.22±0.13)倍(P0.05)。结论 Res可能通过促进3T3-L1细胞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减少其脂质蓄积,从而提升细胞能量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鼠暴露低剂量邻苯二甲酸二己酯( di-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对仔鼠脂肪分布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C57BL/6J孕鼠分为2组,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DEHP组喂饲添加质量分数为0.06%DEHP的基础饲料,至仔鼠出生。9周后,处死仔鼠,切取附睾周围和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称质量;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Gpc4、Tbx15 mRNA表达。结果:DEHP组仔鼠附睾脂肪组织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和DEHP组仔鼠附睾脂肪组织Gpc4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皮下脂肪组织( P<0.05),而Tbx15 mRNA表达则显著低于皮下脂肪组织( P<0.01);相比对照组, DEHP组仔鼠附睾脂肪组织 Gpc4 mRNA及皮下脂肪组织Tbx15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 P<0.01)。结论:胚胎期低剂量DEHP暴露可能通过改变内脏及皮下Gpc4和Tbx15的表达,影响脂肪组织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增加脂肪细胞3T3-L1中脂联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设立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及白藜芦醇+TNF-α组.用白藜芦醇、TNF-α或者二者联合处理3T3-L1脂肪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脂联素水平;实时定量PCR测定脂联素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mRNA水平;用PPAR-γ转录因子试剂盒测定PPAR-γ活性.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中PPAR-γ及脂联素mRNA在3T3-L1脂肪细胞中的表达增加(P<0.05);TNF-α组中脂联素mRNA表达及释放减少(P<0.05).与TNF-α组比较,白藜芦醇+TNF-α组中脂联素mRNA的表达及分泌增加(P<0.05);白藜芦醇拮抗TNF-α对分化3T3-L1脂肪细胞中PPAR-γ mRNA表达及活性抑制(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够通过调节PPAR-γ的转录活性继而拮抗TNF-α诱导下调3T3-L1脂肪细胞中脂联素的表达及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保元解毒汤对癌症恶病质小鼠血清脂质及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影响。[方法] 将4~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保元解毒汤组和醋酸甲羟孕酮组,连续干预21 d,观察记录小鼠体质量、摄食饮水量和肿瘤体积,以多维质谱“鸟枪”法脂质组学(multidimensional mass spectrometry-based shotgun lipidomics,MDMS-SL)技术测定血清脂质含量,检测小鼠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质量;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白色脂肪组织形态及脂滴面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相关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检测白色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保元解毒汤组小鼠摄食饮水量改善,一般状态良好,肿瘤增长受到抑制,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MDMS-SL技术检测提示,模型组小鼠血清中共有61种脂质分子发生了异常调节(P<0.05),而保元解毒汤影响了其中30种脂质的异常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保元解毒汤抑制癌症恶病质小鼠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丢失和脂滴面积减少(P<0.05),抑制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相关基因UCP1、Cidea、Prdm16的mRNA表达(P<0.05)以及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标志蛋白UCP1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 保元解毒汤能抑制癌症恶病质小鼠体质量丢失,改善血清脂质异常变化,抑制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相似文献   

19.
脂肪细胞除储存脂质外,还能够分泌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影响和调节脂肪组织或其他组织乃至整个机体的代谢。脂肪组织可能是胰岛素抵抗(IR)的始发部位,脂肪细胞分化异常导致脂肪细胞肥大以及脂肪巨噬细胞极化异常导致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引发脂肪组织慢性炎性状态,其是导致IR的重要原因。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是脂肪细胞终末分化期的重要调控基因,同时在脂肪细胞极化及细胞因子分泌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所以与IR也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PPARγ对于寻找有效改善IR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arctiin)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牛蒡子苷作用于3T3-L1前脂肪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及分光光度法分析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TTA enhancer binging proteinα,C/EBPα)的表达情况。【结果】牛蒡子苷对3T3-L1细胞增殖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可显著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P<0.05或P<0.01),且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牛蒡子苷可显著降低PPARγmRNA、C/EBPαmRNA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牛蒡子苷能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调控因子PPARγ和C/EBP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