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熏洗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糖尿病皮肤瘙瘁症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火旺,肌肤失荣.消风止瘁汤由消风散加减而成,具有滋阴降火,祛风止痒的功效.本文以自拟方剂消风止痒汤为主方加减,采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瘁症,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南齐徐嗣伯治疗风眩学术特色鲜明,在病机上提出了"痰热相感而动风"论;在治法上根据临床表现分初发、急、轻、缓而遣方用药。文章从病因病机、治疗方药方面解构徐嗣伯治风眩篇,探析徐嗣伯治疗风眩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旨在提高中医临床治疗风眩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湿疹的中医药外治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疹(eczema)是指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剧烈、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特征。中医根据其发病部位不同而有旋耳疮、肾囊风、四弯风、脐风等不同称谓,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总由禀赋不足,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个体的过敏体质受到外因刺激引起的迟发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4.
疮疡是中医外科常见病,疮疡病的中医外治法有着丰富的内容。文章从疮疡病历史及病因病机出发,论述了疮疡的多种治疗手段。疮疡病的治疗应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根据不同分期来选用适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文章着重对目前中药外治疮疡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尤其是其在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上的巨大优势。总的来说,中药外治疮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外治法须在继承中创新,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维护民众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病理表现、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规律,对其不同分期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进行归纳和梳理,从不同阶段认识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制定酒精性肝病的中医分期论治原则。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对酒精性肝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戒酒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根本原则。而中医在治疗上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证候特征选用对症治法,在早、中期宜以清热利湿、活血祛瘀为主要治疗原则,晚期则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主。探讨酒精性肝病分期的病因病机及主要治法可提高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脑梗塞的专述,根据脑梗塞的症状,可归属于“中风”范畴。中风病在历代医家的潜心研究下,其病因病机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经过了从外风一内风一内外风3个时期。唐宋以前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以“外风”立论。对于中风病病因的认识虽然以“外风”为主,但各医家对中风的具体病因病机、辨证规律及治则治法的研究也各不相同。从古今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医论入手,分析各时期对中风发病规律的认识,并总结其规律,以期探讨病机变化规律,治疗中风病提供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从中医角度浅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理论分析,探讨中医治疗再障的作用机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补肾阴、补肾阳或补肾健脾兼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治疗方法.用中西医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再障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湿疹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皮损的表现也多种多样,容易反复。随着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湿疹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治疗湿疹有数千年的历史,针对湿疹的不同病期,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对于湿疹的病因、病机各医家进行了论述,对其病因主要围绕着风、湿、热邪进行论述,对湿疹发病过程中涉及的脏腑,有从心论述的,有从脾论述的,也有从心、脾、肺、肝等方面论述的,认识不一。为进一步了解湿疹的病因、病机,该文从中医藏象学说的角度,分析五脏与湿疹发病的关系,更好的从病因、病机方面认识、治疗湿疹。  相似文献   

9.
湿疹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皮损的表现也多种多样,容易反复。随着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湿疹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治疗湿疹有数千年的历史,针对湿疹的不同病期,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对于湿疹的病因、病机各医家进行了论述,对其病因主要围绕着风、湿、热邪进行论述,对湿疹发病过程中涉及的脏腑,有从心论述的,有从脾论述的,也有从心、脾、肺、肝等方面论述的,认识不一。为进一步了解湿疹的病因、病机,该文从中医藏象学说的角度,分析五脏与湿疹发病的关系,更好的从病因、病机方面认识、治疗湿疹。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坏死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是临床上比较难以治愈的疾病,西医对于股骨头坏死还没有统一的病机认识和治疗方法,髋关节置换是其最终治疗。而中医对于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有独到的认识,而且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针刀治疗等,均有很好的疗效。本文对这些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脑梗塞的专述,根据脑梗塞的症状,可归属于"中风"范畴.中风病在历代医家的潜心研究下,其病因病机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经过了从外风-内风-内外风3个时期.唐宋以前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以"外风"立论.对于中风病病因的认识虽然以"外风"为主,但各医家对中风的具体病因病机、辨证规律及治则治法的研究也各不相同.从古今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医论入手,分析各时期对中风发病规律的认识,并总结其规律,以期探讨病机变化规律,治疗中风病提供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恶性肿瘤治疗的不同群体和阶段的病机和证治规律,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笔者临床经验,根据病人选择的治疗手段,对不同群体和不同治疗阶段的证候规律、治疗原则、预后转归等方面进行整理、归纳。[结果]恶性肿瘤病种多样,病机和证治规律可因治而异,可归纳为纯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两大类。纯中医治疗类的群体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类分为围手术期群体、无瘤生存群体、带瘤生存群体。围手术期群体分为手术前、后2个阶段,无瘤生存群体分为辅助化疗、辅助放疗、无瘤康复3个阶段,带瘤生存群体分为新辅助化疗、姑息抗癌治疗、中药维持治疗、姑息性症状控制、临终前5个阶段。[结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共分两类、四群体、十三阶段,依据归类进行群段分治,执简驭繁,易于掌握,对寻找中医优势病种,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风病名自开始创立以来,其病因病机经过了外风、内风和内外风认识三个不同的时期,随着病因病机认识的不同,其辨证分型、治疗方法及用药规律也各不相同,分析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用药规律对于指导中风病的认识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对过敏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有着不同的认识:中医认为过敏性疾病是由过敏体质导致的,常根据其症状表现及其病机而确定其病名,治疗上着重调节偏颇的过敏体质;西医认为过敏性疾病是由各种过敏原所引起,诊断上着重于寻找过敏原,治疗上着重于避开、对抗过敏原。比较中西医对过敏性疾病认知的差异,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根据30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中医病机证素的分布及兼夹规律,探讨帕金森病的病机本质。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对3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医病机证素进行分析,总结并归纳病机证素分布及兼夹特点。结果 8种病机证素一共出现1180频次,其中风、阴虚、痰、瘀4种病机证素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22.88%,22.12%,14.89%,17.54%,且以上4种病机证素兼夹患者占总患者数32.33%。结论 肝肾阴虚是该病发生的病理基础,风痰瘀阻为中心病理环节;肝肾阴虚,风痰瘀阻证为该病的主要证型,因此滋补肝肾,化痰熄风通络法为本病主要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6.
【】马大正认为子嗽病因病机广泛,包括肝气上逆,以中医疏肝法拟方,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理论加减中药,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通过典型案例介绍马大正应用疏肝法治疗子嗽的辨证特点和选方经验,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从调和营卫论治荨麻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风疹块等,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暂时性局限性水肿。本病好发于局部或全身皮肤,常突然出现,易迅速消退,而不留任何痕迹。对荨麻疹证治,有从风、脾、血分等方面调治,笔者根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等认为营卫失和是该病病机关键,从调和营卫入手,效果显著,兹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肾系疾病,多数病理类型属微小病变型,且对激素治疗敏感性较高,激素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病情,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不良反应较显著,且易反复。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辩证施治在肾病的治疗方面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原晓风教授治疗肾病有着数十年的经验,主张四步分期法在不同激素应用阶段进行中医辩证施治,根据不同阶段的病因病机,分别给予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温补肾阳以及养阴温阳等综合疗法辩证施治,同时施以活血化瘀,解毒行水法贯穿治疗疾病的始终,平衡阴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多、病程长、易反复.该病部分类型属于癌前病变,其治疗一直为临床所重视.中医治疗该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各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该病的病因病机,并开展了在辨病或辨证的方法指导下运用针药结合治疗该病的研究.结果 表明,针药结合较单纯的中药或者针灸治疗慢性胃炎有更好的疗效.临床实践中应该发挥中医药治疗手段多的优势,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异常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祖国医学中虽然没有这个病名,但根据它的临床症状如眩晕、头胀、头痛、耳鸣、失眠、烦躁等看来,可包括在眩晕、头痛、失眠等疾病中。近几年来个人运用中药治疗本病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心得体会介绍如下: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一)病因病机从中医对导致发生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来看,一般认为肝、肾、心、脾的正气虚为病之本,风、痰、气、火等邪气盛为病之标。标本互为因果、风、痰、气、火相兼为害,在一定条件下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