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江西省某典型非铀矿山高氡暴露矿工的健康效应现状。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40岁井下一线工人进行基本情况、氡知晓率的调查,并开展井下一线矿工职业健康检查和肺部低剂量CT筛查。结果 井下一线矿工对氡的知晓率仅为3.70%,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发现100个细胞畸变率为0%、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的异常率为0.02‰,眼科检查(晶体裂隙灯检查、玻璃体、眼底)均未见异常,白细胞数异常率为3.70%,肺部小结节检出率为48.15%。结论 高氡暴露井下一线矿工肺部小结节检出率较高,矿工对氡缺乏认知,亟需加强矿工关于氡的危害宣传教育及井下一线矿工的职业病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法律层面探讨将非铀矿工纳入辐射防护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汇总我国部分非铀矿山氡致井下矿工人均年有效剂量数据的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探寻我国在非铀矿工辐射防护管理方面的缺位。结果 通过立法对非铀矿工进行辐射防护管理,以填补我国在此方面的监管空白,保障千万矿工健康,维护矿工应得权益,彰显社会公平公正。结论 借鉴IAEA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做法,以氡致井下一线矿工职业照射年有效剂量1mSv作为审管标准。  相似文献   

3.
山东部分非铀矿井氡浓度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矿井下的氡积累及其所引起的矿工肺癌不仅见于铀矿山,其他非铀矿山亦存在[1]。自6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对非铀矿氡浓度水平进行了调查,并对非铀矿氡的危害给予了高度重视。实验分析提示,仅根据矿石和围岩中的铀含量及井下辐射水平来判断非铀矿井下是否受到氡污染是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某铀矿山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辐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依据国家有关辐射防护标准,采用理论计算法、类比调查法和经验法,对铀矿山井下作业场所中可能存在的辐射源项进行识别,并根据设计参数对辐射源项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铀矿山井下存在氡及其子体所致工作人员计量为4.23 mSv/年;井下人员γ外照射年剂量最大值为4.22 mSv/年;吸入放射性粉尘所致的待积有效剂量为3.44 mSv/年。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作业人员所受的辐射年有效剂量预计为11.89 mSv,可以控制在目标管理值范围内。结论本项目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从职业病防治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算某输水隧洞作业人员氡子体的累积暴露量,探讨氡引起的职业照射水平与致肺癌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氡和氡子体测量仪器,对现场关注点的氡及其子体水平进行了测量,采用被动式累积探测器对隧洞内氡、钍射气浓度水平进行了检测及数据分析。结果隧洞内关注点氡及平衡氡浓度分布呈现了凌晨高于午后的特点,初步分析了隧洞中氡及钍射气来源,氡子体总暴露量约为49.7 WLM,估算有效剂量约为497 mSv。结论从氡及其子体暴露的个案角度分析,在较短的时间内,作业人员接受氡及其子体暴露量的迅速增加。考虑到同时处于恶劣的隧洞施工条件下(单向掘进通风不良,生产性粉尘暴露量高,隧洞内未采用防氡、降氡措施,引水隧洞内气溶胶水平居高不下等),高氡子体暴露和生产性粉尘(游离SiO_2和ThO_2)对职业性肺癌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亟需开展职业性肺癌危害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识别某大型化工企业利用电石渣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建议。方法采用工程分析与类比法相结合,识别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有毒物质职业暴露健康风险评估法,综合分析职业病危害存在的风险水平。结果干法熟料水泥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水泥尘、煤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生料粉尘、一氧化碳、噪声、高温等。水泥尘、煤尘、生料粉尘、一氧化碳存在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在中等风险水平,石灰石粉尘及石膏粉尘存在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在低风险水平。结论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针对职业病危害的不同风险水平,决定相应风险的防控措施优先级,提出有效的防护控制对策,指导企业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1940年发现非铀矿山井下有高浓度的氡,60年代加拿大纽芬兰萤石矿矿工吸氡引起高肺癌发病率,从而非铀矿山的辐射安全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注意。非铀矿山的辐射防护与铀矿山比较有共同点:都是对氡进行防护:不同点是:非铀矿山氡的析出量、分布与增高原因均不一样。了解这些不同点对做好非铀矿山的防氡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将介绍近年来我们深入矿山调查研究的结果,这种研究也有益于非铀矿山工作人员吸入氡子体限值卫生防护标准的研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山东省莱州市三座省属国有金矿氡浓度水平,估算矿工接受年有效剂量。方法 利用CR-39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累积氡浓度。结果 测量期间三座金矿井下氡浓度平均值分别约为72.3、106.6和115.2 Bq/m3,估算氡及其子体所致矿工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45、0.67和0.72 mSv。结论 三座金矿应采取加大通风能力等措施降低井下氡浓度;对井下矿工应按照职业照射人员的要求开展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铀矿工氡职业暴露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1958—2000年在某铀矿山工作,且由当地省市级医院确诊为肺癌的72例男性死亡病例为病例组,以与病例组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同性别、1∶4配比方法选取的288例铀矿工为对照组,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职业性氡暴露与肺癌关系进行分析,并计算氡致肺癌的危险系数[每工作水平月(WLM)引起的肺癌风险增量]。[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的氡暴露量几何均数分别为171.8 WLM和127.5 WLM。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首次下井年龄、坑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OR=1.88,95%CI:1.07~3.31)和氡职业暴露(OR=1.61,95%CI:1.19~2.16)增加肺癌风险。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及氡暴露仍是矿工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致肺癌的OR为2.27(95%CI:1.26~4.09),氡致肺癌的OR为1.62(95%CI:1.18~2.24)。使用OR=1.62计算出氡致肺癌的危险系数为0.36%WLM-1,即每WLM的职业氡暴露可使铀矿工患肺癌死亡的风险增加0.36%。[结论]除吸烟外,氡职业暴露是铀矿工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某铁矿氡浓度、矿石放射性核素活度,估算矿工年有效剂量.方法 利用CR-39固体径迹探测器累积测量氡浓度:利用高纯锗γ谱仪分析矿石<'226>Ra、<'232>Th、<'40>K活度浓度.结果 矿井下氡浓度平均值约为207 Bq/m<'3>,估算所致矿工年有效剂量约为1.30 mSv;矿石中<'226>Ra、<'232>Th、<'40>K活度浓度分别为26.4、2.5和17.5 Bq/kg,估算所致矿工年有效剂量约为0.05 mSv/a.总计矿工年有效剂量为1.35 MSv/a.结论 该铁矿应考虑采取加大通风能力等措施来降低井下氡浓度,并对井下矿工按照职业照射人员的要求开展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1.
氡及其子体是一种职业危害因素,关于氡及其子体的危害国内外已有报道。1984~1986年我们对本地区十三个非铀矿矿井氡及其子体浓度与1970~1984年的矿工肺癌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拖拉机变速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及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并评估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水平,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定量分级、风险评估等方法,对试运行期间工作场所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健康影响、风险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与定性或定量评价。结果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内,职业病危害健康风险均为可接受风险水平,但喷漆工序的人工喷漆、吹水及装配工序的清洗、合轴、半轴等工作地点噪声强度超过卫生限值,作业场所设置循环式水幕设施防护效果及呼吸防护用品、防噪耳塞的个体防护效果均较好。结论企业设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建议企业在采取目前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从健康监护、组织管理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指导企业科学、有效、持久地进行风险管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氡的认识来自于矿山矿工的致病过程。16世纪初,在斯尼伯格矿山矿工中观察到年轻矿工肺疾病死亡率罕见的高,当时称为"矿山病"并不知道病因[1]。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人们才普遍注意到铀矿中氡致肺癌的风险。而在瑞典等一些国家,非铀矿山甚至居室也发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定了某铀矿203名职工的5项肺功能指标VC,FEV1,FEV1%,MMEF和MBC,并了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可能影响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因素中,以呼气氡浓度和矿工氡子体累积暴露水平的作用最大,提示铀矿工长期接触高浓度氡及其子体,其肺功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矿工人安全健康及职业病的防治受到广泛关注。关于如何防治职业病,及制定科学合理防治措施成为职业卫生学热议话题之一,对煤矿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分析重要危害因素,寻找危害发生关键,研究控制对策。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当前煤矿职业病防治现状,阐述煤矿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当前煤矿职业病防治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实验室职业健康危害具有危害源种类多、危害剂量较小的特点,实验室人员容易忽视其对自身健康的危害.通过阐述当前实验室人员职业健康现状、高校实验室的特点,对高校实验室内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以及高校实验室在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和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维佳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373-2374
当前,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人们的身体健康却受到了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中职业病是当前各类疾病中表现相对较突出的一种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的疾病。要想保证劳动者的健康,就必须要加强各类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研究,加强职业病的有效预防。本篇文章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职业病危害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职业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山西省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数量以及分类分布基本情况,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辐射防护措施现状,为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的职业暴露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省部分非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通过现场检测,对选取的非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20家非医疗机构,射线装置共340台;放射源共2 284枚;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2.7%,职业健康检查率为87.2%。配置辐射防护检测仪表325台,个人防护用品1 316件,个人剂量报警仪730台。开展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101家。结论 山西省非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在总体上符合各项国家标准,但与医疗机构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明确各项专门针对非医疗机构用人单位的管理措施,加强其监督和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9.
某汽车灯具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灯具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卫生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并评估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水平。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风险评估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通过对苯、甲苯、二甲苯及噪声的检测检验,手喷雾室苯浓度超标,职业病危害健康风险为高等风险,手喷雾室喷漆作业设置的局部通风排毒设施(水幕)防护效果不佳;对其通风量进行调试后,经复测苯浓度合格,苯降至中等风险。结论根据控制效果评价分析出的职业暴露水平及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决定应优先采取的防控措施,提出确保水幕及局部通风设施的通风量的建议,指导企业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0.
夏颖 《中国卫生工程学》2022,(2):234-235+237
目的 探讨某采石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控制、减少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通过调查和现场检测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和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结合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浓度(或强度)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产生原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车间或生产区域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建议。结果 该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矽尘、高温。矽尘检测点合格率是50%,噪声检测点合格率是67%。结论 该用人单位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对粉尘、噪声的重点防护区域需采取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