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礼见  舒继承  张庆乾 《新中医》2017,49(12):181-183
简版:查看全文请点击下载PDF全文  相似文献   

2.
杨文娟  张庆乾 《新中医》2017,49(4):165-166
正结直肠癌(以下称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发大肠癌病例仍居恶性肿瘤3~5位(男性第5位,女性第3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1])。临床中,笔者针对大肠癌表现为"火不暖土"一类患者,运用"益火补土"法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就该法的运用心得与同道交流学习如下。1大肠癌中医理论阐发中医学本无大肠癌病名,而自先秦以来诸多文献提到的一  相似文献   

3.
盛京 《四川中医》1994,12(12):20-2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火补土法治疗阳虚型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方法:以益火补土为治则,采用小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阳虚型复发性口疮90例,同时与应用复合维生素B治疗9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95%CI=82.40%~95.38%),对照组为61.11%(95%CI=51.04%~71.1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5.007 8,P=0.000 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两组总有效率的95%CI不重叠。结论:以益火补土法采用小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阳虚型复发性口疮的疗效优于应用复合维生素B,其收益为OR=0.20(95%CI=0.14~0.27),NNT=4(95%CI=2.47~6.61)。  相似文献   

5.
文炷力  张怡  张玲 《陕西中医》2012,(11):1519-152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消化道炎症性肠病。据研究表明,临床上消化道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性与慢性持续性患者占有很大比例,这一阶段的病机也最为复杂,而其基本病机必然包括并贯穿始终的是脾气虚,其中伤及脾阳的情况较多。本文力图阐明慢性溃结的病机之本,易繁为简,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用益火补土法治疗慢性溃结,体现治病求本,以期对该阶段溃结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机制的探索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临床病案,从温心阳以补脾阳、温肾阳以补脾阳两方面分别阐述周智春教授对益火补土法的临床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7.
吴翔  龚淑芳 《江西中医药》2005,36(12):51-51
金元时代李杲为补土派的开创者,他创立的脾胃学说,对内伤脾胃的病变提出了完整系统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丰富了中医学脏腑学说的内容,有效指导临床。笔者在多年肿瘤临床中动用健脾法,颇有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火补土法指导下谷井文祖传秘方谷方益元1号方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3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井文祖传秘方谷方益元1号方口服,对照组予以复方玄驹胶囊口服,疗程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表(IIEF-5)评分、阴茎勃起硬度(EHS)评分、雄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IIEF-5评分、阴茎勃起硬度(EHS)评分、雄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5%,对照组为80.4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火补土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拟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采取益火补土的治疗方法,探究其对FD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龙华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病房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7例。采用随机表法分组,随机号单号为治疗组,双号为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36.83±11.94岁;对照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济川煎通过益火补土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济川煎水煎液口服,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4000散口服。分别于用药2、4周及停药1周后观察便秘改善情况。结果:在用药2周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用药4周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1周后,两组有效率虽有所下降,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其腹胀、肠鸣及稀便出现情况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济川煎益火补土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结直肠癌(以下称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1]。中医药在大肠癌的治疗中,逐渐显现出优势。针对"火不暖土"型的患者,我们采用益火补土法进行治疗,获效良好,具体阐述如下。1病因分析根据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典籍中的"肠覃""肠风""锁肛痔""肠溜""肠中积聚"等与之相似。关于本病发病的原因,《灵枢·百病始生》有曰:"积之所生,得寒乃成,厥乃成积。"《诸病源候论》亦云:"积聚者,由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外台秘要》《济生方》等医籍进行梳理,结合五运六气理论,认为“益火补土法”由补心阳生脾土到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转变是受五运六气理论(即王冰注解的“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为君火不主令,以相火代之)的影响。六气中君火、相火二气的关系被引入到人体后,广大医家产生了何火以生脾土的思考;相火代行君火之令的出现,为相火生脾土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益火补土法”由补心阳生脾土到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一、益火生土法的涵义: 祖国医学所谓“益火生土”,其火应包括两种意义:首先是指命门之火以生脾胃之土;其次是指脾胃本脏腑之火。脾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脾胃生化之水谷精微以灌溉滋养之。而胃的腐熟,脾的运化,又赖命门之  相似文献   

14.
程钰  王芳  朱世杰  周磊  杜艳林  由婧嫱 《河南中医》2019,39(10):1608-1611
中医治疗肠梗阻以"通"为基本原则,中医外治法治疗恶性肠梗阻以中药穴位外敷、中药保留灌肠、针灸为主要方法。临床应用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但这些治疗手段都有局限性,应排除因肿物向内生长堵塞肠腔所致的机械性梗阻,必要时联合西医化疗或姑息性手术解除急症。中医外治法的应用多以经络学说、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临床应用时要辨证论治,取穴准确,药物的应用药味也不宜过多,身体羸弱的患者在泻下药为主的前提下酌情配伍行气、化瘀、散结功效的中药可加强肠道反应,也可以防止峻泻过猛损耗正气。因恶性肠梗阻病势凶险,可采用多种外治法协同应用,以期快速达到缓解梗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金成 《河南中医》2007,27(3):19-20
“益火补土”法是根据五行相生关系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具体讲,是通过温心阳达到补脾阳之目的。但是,从命门学说兴起以来,一般所说的“火不生土”多是指命门之火(肾阳)不能温煦脾土,故“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补脾阳的一种方法。两种说法均有一定道理,现就如何理解运用,辨别分析如下。1理论探讨1.1五行学说在五行学说中,心属火,脾属土,从而形成心脾之间母子关系。“虚则补其母”,故土虚时自当“益火补土”即温心阳以补脾阳。“实则泻其子”,即心火亢盛之时,应泻脾以治之。因脾的运化功能体现在胃和小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等方面,故泻小肠…  相似文献   

16.
<正> 南京中医学院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于祖望,临床五十余年,经验丰富,尤其对中医耳鼻喉科,造诣更深。干老总结出治疗慢性病的十六字诀:“诸补先土,久不全虚,七情痰癔,升降滞瘀。”治疗慢性病,首言补土,为干老之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郭天彝 《新中医》1991,(10):55-55
益火消阴,亦称扶阳抑阴,为临床常用治则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张景岳《类经附翼》曰:“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45岁。初诊日期:2015年1月10日。主诉:恶心、呕吐、腹胀、排便困难3日余。病史:2014年6月因腹痛、腹胀于济南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小肠癌,予手术、化疗等治疗,效不佳。刻下症:恶心、呕吐,伴腹胀,排便困难,面色萎黄,消瘦,乏力,口干、口臭,纳眠差,小便黄,舌赤红、有瘀点、根部苔白腻,脉弦细。体征:腹部凹陷,见肠型及肠蠕动波,可触及肠管,叩诊呈浊音,听诊肠蠕动音亢进。辅助  相似文献   

19.
王冬扣 《陕西中医》2005,26(9):970-971
1 头痛 张某,女,64岁。2002年3月9日初诊。头痛反复发作3年余,常赖“去痛片”以缓其苦,但仅隔1~2d,头痛又作,曾作头颅CT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西医诊为“脑供血不足”,予尼莫地平口服未缓解。近1月来头痛而昏,痛势隐隐,甚至感整个头部空痛,绵绵不休,每因疲劳,情绪波动而加重,患者形体消瘦,神疲体倦,乏力懒动,语声低微,口淡不渴,纳谷不香,大便溏薄,每日1次。  相似文献   

20.
安浚 《中国中医急症》2000,9(3):120-121
夫人之一身,以脾胃之气为本,脾气旺则五脏受荫,脾气伤则百病丛生,故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李氏认为,不少脏腑功能的失调皆是脾虚气弱、升降失常所致,从而根据《内经》“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辈。是方黄芪益气升阳为君药,参、草补中为臣;白术、陈皮健脾利气,当归和营,取其“阳生阴长”,亦以调和气血;更以升、柴升阳举陷为佐使,法呈升阳益气、补中固卫。劳倦得之,寒热自除;脾虚得之,气陷自举。余临证研习该方,颇得些效,略举数隅,以飨同道。1 眩晕陈某,女性,48岁,教师,1987年6月7日初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