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GCP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9名健康受试者分别依次单剂口服200mg、400mg、600mg 3个剂量的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后,应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分别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2.028±0.362 mg.L-1、3.749±0.446 mg.L-1、4.876±0.569 mg.L-1;t1/2β分别为7.489±0.806h、7.063±0.890h、7.735±0.8701h;AUC0~t分别为12.24±1.51mg·h·L-1、26.02±3.38 mg·h·L-1、39.22±6.57 mg·h·L-1;原型药主要经肾排泄,48h尿药累积排泄率分别为61.90%±7.70%、60.90%±5.70%和58.74%±13.49%.结论9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甲磺酸加替沙星在200mg~600mg剂量范围内药物体内过程呈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主要排泄途径为肾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GCP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9名健康受试者分别依次单剂口服200mg、400mg、600mg 3个剂量的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后,应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分别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2.028±0.362 mg.L-1、3.749±0.446 mg.L-1、4.876±0.569 mg.L-1;t1/2β分别为7.489±0.806h、7.063±0.890h、7.735±0.8701h;AUC0~t分别为12.24±1.51mg·h·L-1、26.02±3.38 mg·h·L-1、39.22±6.57 mg·h·L-1;原型药主要经肾排泄,48h尿药累积排泄率分别为61.90%±7.70%、60.90%±5.70%和58.74%±13.49%.结论:9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甲磺酸加替沙星在200mg~600mg剂量范围内药物体内过程呈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主要排泄途径为肾脏.  相似文献   

3.
化合物G 004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测定化合物G004血浆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质谱联用(LC-ESI-MS)的分析方法,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SD大鼠ig和iv化合物G004,剂量分别为5.0和2.5 mg.kg-1,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分离血浆,LC-ESI-MS法测定血浆中化合物G004的药物浓度,用DAS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求算化合物G004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化合物G004在0.02~5.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样品在血浆中的提取回收率大于87%,批内和批间的RSD均小于15%。大鼠iv2.5 mg.kg-1化合物G004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CLs、Vd、AUC(0-∞)分别为(1.91±0.65)h、(0.36±0.22)L.h-1、(0.78±0.36)L.kg-1、(9.52±3.53)mg.L-1.h-1;大鼠ig 5.0 mg.kg-1化合物G004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 ax、Cm ax、T12、AUC(0-∞)、MRT(0-12h)分别为0.83 h、(3.33±0.80)mg.L-1、(1.77±0.21)h、(10.04±2.43)mg.L-1.h-1和(2.75±0.31)h。经过剂量校正后求得的化合物G004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2.6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化合物G004的体内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多剂量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在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多剂量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选择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1 0名,1 8~40岁男性,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每次400mg,每日1次,连续10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受试者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体内过程为二房室模型。连续给药10日后,Auc0-8AUC0-t值比首次给药显著增加,但第10日给药后AUC0-t与首次给药后AUC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参数Cmax,t1/2β,Vd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av为0.84±0.18 mg·L-1,稳态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ss为26.16±4.53 mg·h·L-1,累积比为1.35±0.87,波动系数1.68±0.16。受试者给药期间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本文给药方案,在人体内可达到有效血浆浓度,且连续给药1 0日体内未见蓄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健康人口服单剂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后药代动力学特征,为该药II期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剂量3周期拉丁方实验设计。9名健康受试者单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100、200、300mg,HPLC法测其血清、尿药物浓度。结果受试者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后,人体耐受良好,体内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tmax为0.5~0.7h,Cmax分别为1.42、2.42、3.25μg/ml,AUC0-∞分别为11.33、21.85、32.32μg·h/ml,V/Fc值为50~80L,t1/2β为8~9h,72h尿药累积回收率约为63.5%。结论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口服吸收良好,血峰浓度高,组织分布广,消除半衰期长。200mg每日一次口服用于治疗敏感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张斌  汪华蓉  康纪平  李秋波  冯晓科 《中国药房》2008,19(25):1952-1954
目的:研究脂质饮食对加替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8只Beagle犬随机交叉空腹或给予脂质饮食同时单次口服加替沙星胶囊17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脂质饮食对加替沙星药动学的影响。结果:空腹组和脂质饮食组的药-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e分别为(4.00±0.84)、(7.87±1.54)h;tm ax分别为(2.29±1.08)、(3.61±2.72)h;Cm ax分别为(6.06±0.87)、(2.91±1.27)μg·mL-1;AUC(0~t)分别为(56.74±10.80)、(45.35±10.81)μg.h.mL-1,其中t1/2ke、Cm ax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脂质饮食明显影响加替沙星药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GCP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9名健康受试者分别依次单剂口服200、400、600mg三个剂量的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后,应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分别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2.028±0.362)mg/L、(3.749±0.446)mg/L、(4.876±0.569)mg/L;t1/2β分别为(7.489±0.806)h、(7.063±0.890)h、(7.735±0.8701)h;AUC0-t分别为(12.24±1.51)mg·h/L、(26.02±3.38)mg·h/L、(39.22±6.57)mg·h/L;原型药主要经肾排泄,48h尿药累积排泄率分别为(61.90±7.70)%、(60.90±5.70)%和(58.74±13.49)%。结论9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甲磺酸加替沙星在200~600mg剂量范围内药物体内过程呈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主要排泄途径为肾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加替沙星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对其肝损害模型动物体内过程与药代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健康和肝损害造模大鼠口服加替沙星后测定各组织药物浓度,收集尿液、胆汁与粪便,测定累积排泄率;测定各时间点肝损害家犬中加替沙星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健康和肝损害造模大鼠口服20 mg.kg-1加替沙星后,快速分布在各组织中,其中肝、肾、小肠、胃分布最多,大脑未测到药物。口服20 mg.kg-1加替沙星后48h,尿液、胆汁与粪便药物累及排泄率分别为(66.2±8.8)%与(71.2±13.6)%(、8.1±3.1)%与(1.6±0.7)%和(3.6±1.7)%与(3.9±1.9)%。加替沙星在健康家犬与肝损家犬体内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2.4+0.8)h和(1.1+0.3)h,Cmax为(2.3+0.1)mg.L-1和(2.6+0.1)mg.L-1,AUC为(33.8+6.8)!g.h.ml-1和(36.8+4.7)!g.h.ml-1。结论加替沙星在肝损害模型大鼠组织分布和尿液、粪便的排泄未受到影响,胆汁排泄存在统计学差异,体内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肝脏损害对加替沙星的药动学无显著性影响。通过了解加替沙星体内过程,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进行多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根据GCP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10名18~40岁健康成人男性,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每次400mg,每日1次,连续10日.首次给药和第10日给药前及给药后0.083、0.25、0.5、0.75、1.0、1.5、2.0、3.0、4.0、6.0、8.0、12.0、24.0h分别取血;此外每日测定谷浓度和峰浓度.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体内过程为二房室模型.连续给药10日后AUC0-∞、AUC0-τ值比首次给药显著增加,但第10日给药后AUC0-τ与首次给药后AUC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参数Cmax、T1/2β、Vd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av为0.844±0.180 mg·L-1,稳态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ss为26.165±4.530mg·h·L-1,累积比为1.354±0.867,波动系数1.685±0.158.受试者给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每次400mg,每日1次的给药方案,在人体内可达到有效血浆浓度,且连续给药10日体内未见蓄积.该方案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进行多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根据GCP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10名18~40岁健康成人男性,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每次400mg,每日1次,连续10日.首次给药和第10日给药前及给药后0.083、0.25、0.5、0.75、1.0、1.5、2.0、3.0、4.0、6.0、8.0、12.0、24.0h分别取血;此外每日测定谷浓度和峰浓度.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体内过程为二房室模型.连续给药10日后AUC0-∞、AUC0-τ值比首次给药显著增加,但第10日给药后AUC0-τ与首次给药后AUC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参数Cmax、T1/2β、Vd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av为0.844&#177;0.180 mg&#183;L-1,稳态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ss为26.165&#177;4.530mg&#183;h&#183;L-1,累积比为1.354&#177;0.867,波动系数1.685&#177;0.158.受试者给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每次400mg,每日1次的给药方案,在人体内可达到有效血浆浓度,且连续给药10日体内未见蓄积.该方案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后的药动学特征 ,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8名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 4 0 0mg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服药后 2 4h内的血药浓度 ,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在健康人体内的处置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代谢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T12 β,AUC( 0 2 4 ) 分别为 :(1.5±s 0 .4 )h ,(3.4± 1.0 )mg·L- 1,(6 .6± 1.0 )h ,(33± 10 )mg·h·L- 1。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在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与文献报道的盐酸加替沙星相似 ,口服吸收快 ,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平均滞留时间长 ,且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大鼠体内桃核承气汤蒽醌类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桃核承气汤中蒽醌类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大鼠灌胃给予桃核承气汤5、10 g.kg-1后,采集血浆、尿和胆汁,用HPLC方法分析样品中蒽醌类成分、测定血浆中大黄酸浓度经时变化,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给予桃核承气汤后,血浆中检测到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尿中检测到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胆汁中检测到大黄酸和大黄酚;血液、尿液和胆汁中均以大黄酸含量最高,且经尿排泄的量明显多于经胆汁排泄的量。灌服桃核承气汤5和10 g.kg-1剂量组,T12(α)为0.03和0.13 h,T12(β)为1.46和2.51 h,T12(Ka)为0.01和0.12 h,V1为0.14和0.12 L.kg-1,CL为0.77和0.33 L.h-1.kg-1,Cm ax为(2.15±0.29)和(9.70±2.50)mg.L-1,Tpeak为(0.19±0.04)和(0.23±0.04)h,AUC0-∞为1.69和6.50 mg.L-1.h。结论桃核承气汤中蒽醌类成分可以吸收进入体内,其中以大黄酸为主;体内蒽醌类成分经尿和胆汁排泄,其中以尿排泄为主。大鼠灌服桃核承气汤,血浆中大黄酸浓度时间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相似文献   

13.
二甲双胍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方法大鼠腹腔注射二甲双胍(100 mg·kg~(-1))并在0、10、20、30、60、120、240、480和720 min共9个时间点采集血样(大鼠共3只)和各组织样品(大鼠共27只,每个时间点3个),测定血浆和组织样品中的二甲双胍的浓度。结果AUC为(4 676±s 171)mg·min·L~(-1),CL为(21.4±0.8)mL·min~(-1)·kg~(-1),t(1/2)为(50±5)min,t_(max)为(20.0±1.0)min,c_(max)为(59±4)mg·L~(-1):给药后10 min,所有的组织中都能检测到二甲双胍,给药后12 h,肝脏、肺、脾脏和大脑中已检测不到二甲双胍。结论二甲双弧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模型,在体内叹收快,兮布广泛,清除迅速,且可能主要是由肾脏清除;二甲双胍能够进入大脑。  相似文献   

14.
阿昔洛韦研制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人体单剂量口服阿昔洛韦研制片后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与对照片比较。方法 :采用C18固相萃取法预处理血浆样品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阿昔洛韦的浓度。结果 :1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口服研制片与对照片 4 0 0mg后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符合一室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max分别为 (1.9±s 0 .4 ) ,(1.5± 0 .7)h ;Cmax分别为 (0 .6 7± 0 .2 1) ,(0 .6 6± 0 .18)mg·L- 1;AUC0 12 分别为 (3.0± 0 .7) ,(2 .8± 0 .6 )mg·h·L- 1。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显示 ,2种制剂的Cmax和AUC0 12 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具有生物等效性。研制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10±7) %。结论 :阿昔洛韦研制片与对照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5.
头孢克肟咀嚼片与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头孢克肟咀嚼片与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2 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4 0 0mg头孢克肟咀嚼片以及胶囊后头孢克肟的血药浓度 ,3P8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 ,并对AUC ,Cmax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结果 :头孢克肟咀嚼片和胶囊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AUC0 ∞(2 9±s 10 ) ,(30± 9)mg·h·L- 1;AUC0 16 (2 8± 9) ,(2 8± 9)mg·h·L- 1;Tmax(4 .0± 0 .4 ) ,(4 .0± 0 .3)h ;Cmax(4 .8± 1.1) ,(4 .8± 1.1)mg·L- 1,T1/ 2(3.2± 0 .5 ) ,(3.0± 0 .4 )h ;MRT0 16 (5 .8± 0 .6 ) ,(5 .8± 0 .6 )h。以头孢克肟胶囊为参比 ,头孢克肟咀嚼片相对生物利用度F0 16 为 (98± 8) % ,F0 ∞ 为(98± 8) %。结论 :头孢克肟咀嚼片与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加替沙星滴眼液在兔眼房水中的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滴眼液单次滴兔眼后在房水中的药动学特征。方法24只新西兰家兔,局部滴入加替沙星滴眼液50μL,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眼房水中加替沙星的药物浓度,用DAS1.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给药后0.5~6 h,加替沙星在兔眼房水中的c_(max)为(0.31±s 0.06)mg·L~(-1),消除半衰期为(3.4±0.7)h,AUC_(0~6h)为(0.70±0.22)mg·h·L~(-1),AUC_(0~∞)为(0.7±0.3)mg·h·L~(-1)。空白房水不干扰加替沙星的含量测定。结论加替沙星滴眼液单次滴兔眼后在眼房水中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征和组织通诱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加替沙星软胶囊及分散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评价各制剂间的生物等效性。方法:6只Beagle犬三周期交叉实验设计,分别口服给予自制加替沙星软胶囊(受试制剂)、分散片(受试制剂)及加替沙星薄膜衣片(参比制剂)各200 mg,按时间点采集血样进行分析,绘制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加替沙星软胶囊、分散片及参比制剂在Beagle犬体内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代谢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1.6±s 1.0),(1.5±0.3),(2.0±0.3)h;c_(max)分别为(10.6±1.6),(10.8±1.5),(11.1±1.1)mg·L~(-1);t_(1/2)分别为(9.0±2.2),(9.2±1.1),(9.5±1.2)h;AUC_(0~36)分别为(132±30),(138±28),(133±32)mg·h·L~(-1),2种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4±34)%和(104±23)%。结论:方差分析、双单测t检验和90%置信区间检验结果显示,自制加替沙星软胶囊和分散片与薄膜衣片之间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健康中国人单次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后的药动学特征。方法:4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6组,分别静脉注射伊布利特0.005 mg·kg~(-1)(n=4),0.01 mg·kg~(-1)(n=10),0.02 mg·kg~(-1)(n=6),0.5 mg (n=6),0.75 mg(n=6)和1.0 mg(n=8)。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伊布利特浓度。结果:给药后各剂量组的c_(max)和AUC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c_(max)为(1.9±s0.6)~(7.2±1.9)μg·L~(-1),AUC_(0~24)为(69±21)~(236±63)μg·min·L~(-1),线性相关显著(P<0.01)。伊布利特的t_(1/2)为8 h左右(4~11 h),V_d为(47±12)~(63±18)L·kg~(-1),CJ为(68±20)~(85±26)mL·min~(-1)·kg~(-1),在各剂量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耐受性良好,其体内处置过程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灵敏、快速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靛玉红的浓度,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后取上清进样分析,采用Agilent C_(18)柱,以乙腈:水(70:30,V/V)为流动相,ESI源,负离子检测,检测离子对为m/z 260.9→156.9(靛玉红)和m/z 253.0→225.0(大黄酚,内标)。大鼠禁食过夜后按20 mg·kg~(-1)剂量靛玉红混悬液灌胃,给药前及给药后0.25、0.5、0.75、1、2、3、4、6、8、10、12、24和32 h采血。LC-MS/MS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统计矩法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靛玉红线性范围为0.1~10μg·L~(-1),定量下限为0.1μg·L-1。低、中、高浓度质控样品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8%,低、中、高浓度质控样品和内标提取回收率在93.6%~96.3%,室温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及30 d稳定性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药动学参数为t_(max)(4.2±1.0)h,p)(max)(3.7±0.7)μg·L~(-1),t_(1/2z)(4.7±2.5)h,AUC_(0-t)(22.8±8.7)μg·h·L~(-1)。结论所建立的LC-MS/MS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合于靛玉红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