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用标准化病人评估教师的临床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西医科大学用合格可靠的标准化病人,对15名新任“临床技能教学与评估”课教师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前、后的评估,结果表明,训练后成绩显著提高。学校要求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并取得优良成绩者才能上岗,从而确保了新任教师的带教水平。评估中还发现了以往诊断学教学中的某些薄弱环节,为今后教改指出了方向,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青年教员对于教学能力发展的认识、岗前培训的需求和师资培养工作的看法,分析调查结果,认为完善青年师资培训工作,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学校、教研室两级培训机制,并应明确重点培训对象,充实培训内容,改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多层次岗前培训的培训现状并分析其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岗前培训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20年4月至2020年6月对采用多层次岗前培训模式的哈尔滨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的172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其岗前培训的现状与教师的培训需求。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有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72名调查对象中,138名(80.2%)教师年龄在35岁以下,133名(77.3%)教师第一学历在本科以下;89名(51.7%)教师明确医院或科室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岗前培训,10名(5.8%)教师表示医院或科室从未组织过培训,41名(23.8%)教师从未参加过岗前培训,80名(46.5%)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的次数为1~3次。院内培训和科内培训的前8项培训内容有5项重复,分别是科室常见病疾病知识、护理程序、沟通技能、医院规章制度、带教方法。培训需求总得分为(154.51±40.35)分,总体需求率为81.3%,处于高等水平;得分率最高的维度是法制和人文素养,得分率为83.0 %;得分率最低的维度是教学管理,得分率为74.9%。培训需求得分率最高的9个条目分别为对学生基本素质(慎独、乐学、敬业品质等)的培养(84.7%)、法律知识(84.4%)、科室常用药物配伍禁忌(84.3%)、护士礼仪(83.3%)、护理风险防范(83.1%)、对学生的教育评价方法(83.1 %)、护患沟通技巧(83.0%)、科室常用药物的用药观察要点(83.0%)、科室常用药物作用(82.9%)。序位前3的培训形式分别为网络学习84名(48.8%)、医院内部有经验的教师讲授74名(43.0%)、经验交流与分享讨论会72名(41.9%)。结论 该院临床护理带教教师队伍人才结构相对年轻,第一学历偏低,应大力加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岗前培训开展的知晓率与参与度均一般,应加强各渠道培训信息的发布,提高培训活动的知晓率,明确参与岗前培训活动的鼓励或奖励措施,提高培训活动的参与度;各层次岗前培训内容存在重复,且与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培训需求存在差距,建议各教学医院结合自身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培训模式,合理统筹各层次的培训内容,避免培训内容重复,避免师资浪费,并可适时组织带教教师开展经验交流分享会。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市五所高校2005年,2006年举办的两次新教师岗前培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此次调查新教师的职业准备情况,探讨了大学新教师岗前培训的被关注程度,反思岗前培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大学教师岗前培训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岗前培训实行"校院两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即在学校制定岗前培训计划及方案,对接附属医院,学生在医院进行岗前培训及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重庆某三甲医院开展新进人员岗前培训6年经验的总结,找出影响岗前培训效果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完善医院对新进员工的岗前培训体系。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医院2007年-2012年参加岗前培训的新员工进行匿名调查,并使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结果:培训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3.44%,对培训时间安排总体满意度达到83.19%,对培训教师的表现总体满意度达到94.81%。结论:新进人员岗前培训的内容设计、时间安排以及培训教师的表现等相关因素对培训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帮助医院不断改进岗前培训安排,不断完善岗前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现有岗前培训内容及形式是否满足医学进修生需求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2016年9月,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招录的350名秋季进修生集中进行2 d的规范化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发放自制岗前培训内容及形式满意度问卷实施调查。采用SPSS 11.0统计进修生对岗前培训内容及形式的满意率;满意率>80%视为满意,满意率<80%视为不满意。结果 总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35份。培训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疗核心规章制度、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医院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医疗保险相关政策、消防及人身安全和图书馆资源使用等培训,满意的人数分别为321人(95.82%)、318人(94.93%)、310人(92.54%)、302人(90.15%)、251人(74.93%)、234人(69.85%)和220人(65.67%)。对培训形式表示满意的人数为254人(75.82%)。结论 进修生对现行岗前培训大部分培训内容满意,但仍需要增加临床专业知识拓展及临床技能提升的有关培训;进修生对培训方式普遍不太满意,今后应注意培训方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现行进修生岗前培训的内容及形式,将有利于提高进修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物理诊断学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是学习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结合实际工作,从加强教员岗前培训、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及临床思维的培养等几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如何提高物理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来华留学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岗前培训的必要性、培训时限及培训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来华留学医学本科生对临床实习岗前培训存在重要性认识不足、知识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加强岗前培训重要性宣教、延长岗前培训时限、适当调整岗前培训内容、强化培训重点、逐步完善培训制度等优化建议,以提高和保证留学生的岗前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0.
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除了强化特定的知识与技能外,已深入到护理人员的行为养成和精神文化层面,起到灌输医院核心价值理念,塑造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的作用,为新护士迅速适应环境,并与团队展开良性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达到岗前培训的预期目标,我们对影响岗前培训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教师法的制订和颁布,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教师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将会产生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作为教师,应认真学习、全面正确地理解《教师法》,在工作中努力贯彻执行《教师法》。 在教师法里,我们广大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第—次以法律形式给予了明确的肯定,维护了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了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唐英  王梅 《新疆医学》2008,38(3):97-99
新护士从学校到医院,面临环境的重大改变,医院通过集中岗前培训帮助新护士转变角色.但岗前培训是护理专业毕业生上岗前的基础培训,远不能满足新护士专业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白昉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150-2152
目的 探讨对新上岗精神科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新聘护士62名的岗前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和分析.结果 理论成绩和技术考核58名达到预期培训效果,已经进入临床工作的护士均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结论 新上岗护士必须进行岗前培训,系统、规范、全方位的岗前培训是培养临床精神科新护士的必经之路.对新上岗护士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化岗前培训,和临床督促、指导,使其尽快掌握精神科护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才能使其早日成为合格的精神科护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新来院的护理人员46人,分别采取理论培训、操作示教和考试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结果通过1个月的岗前培训,新护士基本掌握了培训内容,各项操作也基本达到要求。结论新护士的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新毕业的护士从学校到医院,角色发生了明显转变,岗前培训内容、方法及培训结果对护理人员今后的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往,虽然我们也对新上岗的大中专实习生进行了3~6课时的岗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并在培训后进行了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但由于培训内容固定,培训前未对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在医院感染管理质控自查中发现的大部分问题,通常都有人指证为实习生所为.2001年起,我们开始把程序化管理的理论应用到岗前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培训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荣  张彩娟  汪欣 《黑龙江医学》2013,37(2):142-143
<正>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是医院针对新职工特点,结合各自医院具体状况对新分配员工进行的上岗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院情院史,行政、临床、后勤概况,医德医风教育,礼仪形象培训,医疗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介绍等。目的是让新职工对医院有更感性的认识,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更好地融入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尽快适应实习环境,提高实习质量.方法 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行为素质、医疗安全及心理强化五个方面的岗前培训.结论 开展岗前培训,是护生由学校进入临床实习的桥梁,有利于护生在进入临床后尽快适应角色转变,为提高实习质量,胜利完成实习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对岗前培训的认知及需求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159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专科护生岗前培训知识和能力需求较为一致.结论 应结合护生的实际需求,建立动态性岗前培训机制,提高实习护生对临床实习重要性的认识,解决实习护生对岗前规范化培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精神科是独立特殊的科室,精神科护士不但要掌握基础护理、内科护理等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掌握精神科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知识。目前护士在学校学习精神科护理知识时间短,范围较窄,加之缺乏在临床实习的经验,新招聘的护士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精神科护理工作,因此新聘护士的培训尤为重要。近3年来,我院对新聘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岗前培训,并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5年以来在实习带教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带教措施,提高了实习质量。1进行岗前培训,尽快进人角色岗前培训缩短了学生由学校到医院的适应过程。实习生进院后,首先进行了3天的岗前培训,我们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由院领导介绍医院概况,进行六种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医护关系教育、同学关系教育等)及《实习生管理制度》和院规院纪方面的教育,并分组讨论,认真学习,然后写出决心书。为了加强学生临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我们安排了规范化病历等医疗文书书写讲座,观看《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方面的录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