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高原病是指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日)发生的各种临床综合征,分为急性轻型高原病(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高原高寒、低压、缺氧环境所引起的急性高原病严重影响进驻高原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了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急性高原反应是部队进驻高原后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原因.部队官兵提前进行缺氧训练,对促进习服高原缺氧环境,缩短适应调整时间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航空兵部队某部进驻高原驻训前,利用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对部分飞行员和地面官兵进行适应性缺氧训练,以观察高原习服效果.  相似文献   

3.
韩麒智  徐莉 《西南军医》2016,(4):323-325
目的:研究分析高原驻训部队健康状况及疾病防治情况。方法回顾文献分析近年国内外高原驻训部队健康状况及疾病防治方法。结果急性高原病影响进驻高原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重视高原驻训部队进驻高原及返回平原前后适应性训练及驻训部队疾病预防和康复治疗很有必要。结论疾病防治作为部队进驻高原的重要工作,对于保障高原驻训部队官兵健康,增强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急性高原病实施阶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晋平  杨景义 《武警医学》1994,5(3):182-183
对急性高原病实施阶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武警交通指挥部后勤部卫生处黎晋平,杨景义(北京100011)10几a来,我部一直有部队在青藏、川藏、新藏等4500m以上的高海拔区执行施工任务。急性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急性高原病是急进高原人群的常见病,80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5.
无论空运还是陆路运输进入高原急性高原病发病情况的调查报道都较多,发病率比较明确。高原部队为执行任务经常往返于高原高、低海拔之间,其发病情况调查报道很少,发病率尚不明确,是目前高原部队做好后勤保障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于1996年10月间对驻高原部队(海拔3658m)进入更高海拔(4500m)短期训练人员急性高原病发病情况作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高原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自1995年~2006年,对进入高原的部队官兵及家属、民工等4 000多人的急性高原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跟踪观察,通过分析发病原因,积极进行治疗,掌握了急性高原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原则。1高原病的分类高原病一般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  相似文献   

7.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寒区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对部队卫勤保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就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难点及其对策作一探讨,以供商榷。1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难点1.1 自然环境恶劣,疾病减员增多,卫生防病任务繁重(1)易发生高原适应不全症:部队进入高原,极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昏  相似文献   

8.
特高海拔14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在特高高原组织救治急性肺水肿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2009年7月在海拔5400 m高原所发生的14例急性高原肺水肿(4例合并急性高原脑水肿)救治经过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1例急性肺水肿患者在由基层部队组织后送途中死亡,其余13例由驻军医院组织低转至医疗站(海拔3700 m)均治愈.结论 在特高海拔地区,早期诊断、就地治疗、前接后送、阶梯治疗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加强急进高原部队管理 预防急性高原病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山高原地域辽阔 ,海拔 30 0 0m以上区域占全国总面积六分之一。根据高原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积极作好高原病防治 ,对保持部队战斗力 ,减少非战斗减员 ,保障训练和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强急进高原部队管理 ,预防急性高原病 (AMS)的发生作一简要综述。平原人快速进驻海拔 30 0 0m以上地区时 ,因高原低氧常发生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我国称急性高原反应 ,即急性高原病或轻型急性高原病 ,国外称良性AMS。急性高原病的临床症状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海拔3658米用 XXG—EⅡ型心血管功能诊断仪对70名沿青藏线进藏的汽车兵进行无创性测定。通过对进藏前后各参数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进入高原的空白对照组(n=40)的每搏输出量、脉率、外周阻力、肺动脉阻力、血管顺度和血容量等参数发生明显变化(P<0.05);而进入高原的服药组(n=30)的各项心血管功能参数与进藏服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本文认为股蓝参冲剂有维持循环系统稳态的作用,是预防急性高原反应和高原肺水肿,提高人体高原适应能力和体力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单次高压氧对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作用.方法 进入高原前1 d,高压氧组常规高压氧治疗一次,进入到海拔4014 m的高原后,比较高压氧组与对照组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单次高压氧对急性高原反应中常见的头昏、睡眠障碍及心率加快3个指标有明显效果(P<0.05),而对其他10个指标,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 对反复进入高原的汽车部队官兵,高压氧对预防急性高原反应仅有一定的作用,适用于对既往进入高原有头昏、睡眠障碍及基础心率偏快的人员.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高原部队卫勤保障任务繁重,具有鲜明的高原特色。针对高原卫勤保障的特殊性,加强以高原实战需求为背景、急性高原病防治与高原特殊环境卫勤组织指挥相结合的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善军 《西南军医》2012,14(2):281-284
高原低氧环境造成人体急性高原反应和劳动能力下降,合理的高原营养有利于人体对高原低氧的快速习服,并增强在高原的劳动能力,特别对提高高原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原营养在提高高原劳动能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高原驻训部队急性高原反应(acute high altitude reaction,AHAR)的发病情况,为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960名官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利用Lake Louise评分系统对AHAR作出诊断。结果:调查对象中AHAR发病率为48.7%,发病率在单位、体质、心理反应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年龄、职别、体质指数、性格等因素对急性高原反应发病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驻训部队AHAR发病率较高,在部队进驻高原前要制定完善行军计划、加强训练、进行心理干预辅导,做到有效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原作训对进驻高原军人作业能力的影响,评估进驻高原部队战斗力真实情况,为进驻高原部队战斗力的有效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标准,对进驻高原部队(2个月)、常驻高原部队(1年)和常驻平原部队3种类型部队军人的高原习服程度、体力作业能力(最大摄氧量、PWC170)和脑力作业能力(数字广度、数字译码、目标追踪、视觉反应时)进行测量评价。结果进驻高原部队高原习服程度达基本习服程度;3类部队的有氧能力均在标准规定的中等水平,平原部队的最大摄氧量大于常驻高原部队(P<0.01),常驻高原部队的大于进驻高原部队的(P<0.01);与平原部队比较,进驻高原部队最大摄氧量下降25.7%,PWC170下降27.7%。与平原部队比较,进驻高原部队和常驻高原部队的数字广度、数字译码和目标追踪均属正常,没有明显降低;但进驻高原部队的视觉反应时延长(P<0.01),常驻高原部队的目标追踪成绩较进驻高原部队降低(P<0.05)。结论促习服措施和高原作训虽然可促进驻部队高原习服形成,但不能克服高原低氧对体能的客观不利影响,2个月的高原作训措施没有起到提升部队体能的功效。为此,应特别重视进驻高原部队在高原环境下体能训练科学性、有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调研不同海拔官兵入驻高原前后的主观感受,进一步了解高原环境对官兵身心状况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做好高原卫勤保障工作.方法 采取群体调研的方法,选取不同海拔高度的守防官兵和反复进入高原的汽车部队官兵共344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海拔地区官兵入驻高原后存在食欲睡眠较差、精神欠佳、运动频率减少,甚至出现心理忧郁、少言寡语等现象,尤其海拔越高越明显,边防守防部队高于反复进入高原的保障部队.结论 部队官兵进入高原后从生活、饮食到精神状态都受到明显影响,要高度重视高海拔地区守防官兵的身体情况,不断提高高原边防部队官兵的医疗保健水平,有针对性地改善生活保障条件,为科学组织训练,提高高原地区官兵的军事作业质量与战斗力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经过50余年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我军对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的预防和控制(简称防制)措施不断完善,大部队急进高原的AMS发病率逐年下降〔1-2〕,可以这样说,在平时情况下,AMS已经不再是急进高原部队的严重威胁。但是,如果部队是急进高原执行应急任务,得不到足够的休息时间,则AMS的威胁仍然较大。如2009年新  相似文献   

18.
高原军事医学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原地域辽阔 ,边境线长达数千公里 ,军事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 ,大气压低、氧分压低、寒冷、风大、辐射强等 ,严重影响士兵的健康和作战效率 ,是决定高原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高原环境影响士兵健康和劳动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缺氧。因缺氧所致的急性高原病和军事作业能力降低是部队急进高原时的主要医学问题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习服不良。急性高原病发生机制、高原劳动能力变化的机制、高原习服适应机制是高原军事医学基础研究的重点与前沿。近年来国内外围绕着这些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482人由平原(海拔1400m)进驻海拔3700m,在该处适应性训练40d,然后快速(4h)进驻海拔5270m,随访7d,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最高为32.3%.另一支部队134人在同一季节,同一路线,由平原途经5d到达海拔5010、5200和5380m,随访10d,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最高为85.7%,有2人发生高原脑水肿合并高原肺水肿.作者认为,部队进入海拔5000m以上地区前应在海拔3700m左右进行1个月的阶梯适应性训练  相似文献   

20.
张西洲 《人民军医》2008,51(7):428-429
美军高原病防治研究已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包括阐明妇女月经周期对高原作业效率和发生高山病的影响,研制高山病防治药物、制定高原习服方案,以及确定高原部队作战时能量的消耗和补给量等。研究还表明,预习服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方法之一,保证足够的习服时间和在高原进行体力锻炼是预防高原病和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