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再生修复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参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不同基因表达的上调或抑制,但其确切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创伤过程中分子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或少数基因表达的研究,较少有文献涉及对创伤后愈合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分析。基因芯片技术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强有力的工具,以一种综合、全面、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它在皮肤创伤修复和组织再生领域中的运用,使得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研究成为可能,为寻找临床诊断和预后指标相关的基因、防病治病提供分子机制,推动了修复与再生学研究的进展,丰富了创伤修复理论。就基因芯片在皮肤修复领域中的应用和可能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皮肤创面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胶原代谢、毛囊形成和色素沉积等病理生理过程。许多生长因子介导和调控伤口的纤维化、血管生成和再上皮化,在皮肤愈合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作为一种高效的多功能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皮肤创伤愈合和毛囊再生。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和皮肤色素沉着等重要作用。本文就HGF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现介绍近10年国外烧伤皮肤代用品的研究动态,对暂时性和永久性皮肤替代用品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常人皮肤表皮干细胞定位特征对修复皮肤创伤的意义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谢举临  利天增 《中国临床康复》2003,7(4):570-571,T002
目的:研究正常人皮肤中表皮干细胞的定位特征,探讨表皮干细胞与烧伤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在需手术治疗的患者身上获取正常皮肤组织共24例,用α2、β1整合素和K10角蛋白作为第一抗体标记表皮干细胞,采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皮肤中的表皮干细胞的表达位置。结果:分化高的K10阳性细胞分布于除表皮基底层以外的所有基底上层包括角质层、透明层、颗粒细胞层和棘细胞层的细胞中,而阴性染色区域则集中于表皮基底层。说明表皮基底层细胞不表达K10角蛋白;而α2、β1整合素阳性细胞位于基底膜上、邻接真皮的基底层,呈波浪状,起伏不平分布,同时在头皮的真皮网状层、毛囊末端底部及汗腺周围也发现有阳性细胞。而阴性染色细胞则位于基底层以上的表皮细胞。结论:表皮基底层、毛囊及汗腺周围中存在的表皮干细胞可能与皮肤创伤的修复有关,不同创面中残存的表皮干细胞可能是创伤修复过程中再上皮分化的细胞来源,这提示对残存的表皮干细胞的保护、激活、促进其增殖和分化是研究促进创面愈合的关键,从而可以部分阐明创伤愈合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毛囊真皮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诱导毛囊形成、促进毛囊再生、维持毛发生长及调节毛囊周期中起主导性的作用,而且在体外传代培养的毛囊真皮细胞仍保留诱导毛囊形成的特性。日益增多的迹象表明毛囊真皮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起作用,从而提出毛囊真皮细胞参与皮肤真皮修复的假设,经过研究证实毛囊真皮细胞能参与真皮修复,而且在修复过程中毛囊真皮细胞还可能参与伤口局部毛囊的形成或再生,明确表明毛囊真皮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而且由于毛囊真皮细胞具有一些干细胞的特性,特别是传代培养的细胞仍保留诱导毛囊形成的特性,将其应用在皮肤组织工程中,不仅能行使真皮成纤维细胞修复真皮的功能,还能重建皮肤附属器,为构建符合正常生理功能的人工皮提供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6.
手背皮肤薄,伸肌腱表浅,创伤后皮肤缺损常合并伸肌腱缺损。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手的功能与外观。本院自1998年7月至2005年3月亚急诊行足背复合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伸肌腱缺损16例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皮肤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创面美容修复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3月本院所收治皮肤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患者94例,均接受术后创面美容修复治疗,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自供皮区中厚皮片或皮瓣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良性肿瘤组织表面皮肤中厚皮片进行修复。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和满意度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修复总有效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4.4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为87.23%,明显高于对照组(68.0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自供皮区中厚或全厚皮片对皮肤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患者进行术后创面修复,在遵循美容修复原则的基础下,可有效提高创面修复效果,提高移植皮片的存活率,对于减少创面瘢痕增生,提高美容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人羊膜对皮肤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鲜人羊膜对部队训练致皮肤创伤面的镇痛效果及治疗作用。方法对600例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单层新鲜人羊膜(以下简称羊膜)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碘尔康液涂擦治疗。结果两组显示,浅Ⅱ度皮肤损伤的创面用羊膜治疗比对照组提前治愈4—5d,深Ⅱ度皮肤损伤创面用羊膜治疗比对照组提前治愈7—10d。结论羊膜用于皮肤创伤面的治疗,在镇痛、防止创面感染、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瘢痕畸形等方面都比对照组要优越、有效,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手部创伤拇指损伤十分常见,若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手指的功能及外形。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方法较多,本院1999年1月至2005年4月采用游离拇甲瓣、游离拇趾趾腹皮瓣、废弃指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急诊修复拇指皮肤缺损16例,皮瓣全部成活,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将扩张器埋植于皮下或软组织内,通过定期向扩张器内注人生理盐水使皮肤软组织扩展延长,从而获得为修复局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所需要的额外的皮肤软组织的方法。我科自1999年-2001年应用此法对6例局限性瘢痕性秃发进行修复,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用于皮肤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体外实验证实:胶原蛋白-壳聚糖(80:20)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生物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但目前缺乏此材料在体内方面的研究。目的:观察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修复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制备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后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实验组用胶原蛋白-壳聚糖(80:20)复合纳米纤维膜覆盖后,用油纱及干纱布包扎并创缘外缝线打包固定;对照组仅用油纱及干纱布包扎并创缘外打包固定。结果与结论:修复后14d实验组创面已基本对合,干痂;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创面毛细血管数量减少,纤维含量增多。对照组创面对合不整齐,创面较实验组大;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毛细血管数量较多,扩张明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提示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较普通纱布敷料能更好的促进创伤修复、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四肢创伤修复皮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四肢创伤修复皮肤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换药治疗)和VSD组47例(VSD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创伤面积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SD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创伤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VSD组治疗后创伤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原菌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对红霉素的分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治疗四肢创伤修复皮肤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可缩小创伤面积,同时对创面细菌耐药性较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86例烧伤创面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41/4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9.07%(34/4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1~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9.30%(4/4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58%(11/4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10,P0.05);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能够有效修复烧伤创面,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异体骨及皮瓣移植修复骨与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伤及肿瘤引起的四肢骨缺损及皮缺损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的四肢皮肤和骨干坏死或感染造成的四肢皮肤和骨缺损,临床上修复起来十分困难,主要是由于骨缺损范围较大,常〉6cm;受伤区常有污染创面,血管受损以及皮肤缺损面积较大。鉴于上述困难,我科2003年3月-2005年3月,应用同种异体骨加自体皮瓣技术共修复骨缺损并皮肤缺损27例,除1例患者出现排斥反应外其余26例患者均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不但能够满足手部创伤致皮肤缺损,更主要的是能够满足手的功能及美观的要求。我院2001年6月-2005年4月对55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缺损部位的皮瓣移植,由于加强了手术后的治疗及细致的观察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皮肤发育与再生修复过程中Wnt信号途径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岗  陈伟  付小兵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9):6472-6473
皮肤的形成与再生修复是一个复杂的三维过程,是来自两个不同胚层组织中的信号因子相互调控的结果。Wnt信号途径是参与控制胚胎发育和组织修复的重要信号传导途径,大量资料证明Wnt信号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广泛的存在于各种不同物种的生物发育及疾病发生过程中。Wnt途径也参与了外胚层组织器官的生物学过程,具有调控皮肤及其附属器的发育,诱导皮肤附件的形态发生,调节毛囊的周期生长,促进创面修复等功能,因此,系统的研究Wnt基因在皮肤组织中时空表达和功能定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就Wnt信号途径的生物学特性,传导通路中相关因子的相互作用和促进皮肤发育及创面修复的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游离拇趾趾腹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游离拇趾趾腹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游离拇趾趾腹皮瓣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拇指掌侧皮肤缺损30例。结果:术后3例出现血管顽固性痉挛,行探查术后全部成活。结论:在有显微外科条件的医院应用游离拇趾趾腹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皮肤缺损应做为首选方法,术后外形美观、有罗纹、耐磨擦且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19.
头皮由于烧伤、感染、外伤瘢痕及肿瘤切除等均可造成秃发 ,常用多种手术方法来修复。但当秃发区面积过大时 ,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获得“额外”有头发的皮肤来修复实为最佳的手术方法。我科 2 0 0 0年应用多个皮肤扩张器修复一例先天性巨大头皮黑痣造成的秃发和一例烫伤后巨大瘢痕造成的秃发及鬓角缺损 ,经手术治疗及护理无一并发症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例 1:女 ,8岁 ,因先天性顶枕部巨大头皮黑痣致秃发 ,黑痣呈圆形 ,直径 17.5cm ,占整个头皮面积的 1/ 2以上 ,一期手术在黑痣秃发区四周正常头皮帽状…  相似文献   

20.
四肢非主要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探讨四肢非主要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以四肢主要血管分支和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14种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31例,皮瓣面积23.0cm×12.0cm~2.0cm×1.5cm.结果31例中27例皮瓣全部成活,4例皮瓣近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植皮痊愈.随访1个月~2年,除8例皮瓣臃肿而行整形手术外,余皮瓣质地、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根据四肢皮瓣缺损部位、大小、功能要求,充分采用皮肤缺损周围主要血管分支或/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皮瓣,可使多数创面得到理想的修复.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