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价值。方法 32例有梗阻性黄疸的住院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平扫层厚和间隔为5mm-10mm,增强扫描增厚和间隔为5-10mm,对原始数据进行层厚为2-3mm,间隔为2-3mm重建,传入工作站进行MPR、SCTC处理,对胆管梗阻定位和定性诊断作出评价,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多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95%。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管水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胆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90.2%。结论 MRCP对梗阻的定位诊断是可靠的,是诊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胰胆管疾病患者的低场MRCP表现。结果MRCP能清楚显示胰胆管形态,定位准确率100%(41/41),定性准确率90%(37/41)。结论低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以无创性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变,结合常规MRI技术可准确显示梗阻部位,判断梗阻的病因、定位及定性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梗阻性黄疸进行MRCP检查,并与临床诊断或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MRCP采用不屏气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度T2W扫描,结合呼吸触发及脂肪抑制技术,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全部67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3.6%,其中MRCP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和恶性胆管梗阻的准确率分别为95%和65.4%,结论:MRCP检查成功率高,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对肝外胆管结石和恶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超声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6例梗阻性黄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对超声图像特征的分析与逆行经胰肝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胆管造影(PTC)及手术病理对照,超声诊断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正确率为78.8%,定位诊断正确率为92.5%。结论超声在判断梗阻性黄疸的梗阻部位及病因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不失为一种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MRI结合MRCP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经手术病理或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证实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SCT、MRCP、MRI平扫资料,比较MSCT、MRCP、MRI结合MRCP的诊断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SCT、MRCP、MRI结合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3%、92.9%、95.5%,对良性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8%、92.7%、96.3%,对恶性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8%、87.5%、97.2%,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90.3%、96.8%。结论几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上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对判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病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MRCP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梗阻性黄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行MRCP检查,并与手术情况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估MRCP诊断准确率。结果MRCP检查的定位诊断率100%(33/33),其中良性疾患定性诊断率87.5%(21/24),恶性梗阻性黄疸定性诊断率90%(9/10),总的定性诊断符合率87,9%(29/33)。结论MRCP是一种简单、无创且安全的检查方法,在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二维和三维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RCP表现。结果MRCP能清楚显示胰胆管形态,定位准确率100%(50/50),定性准确率92%(46/50)。结论2DMRCP和3DMRCP的联合应用更有利于提高对病变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中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22例肝外胆管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MRCP检查结果。结果:肝外胆管梗阻包括良性梗阻和恶性梗阻,在本组良性16例,恶性6例,两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各不一样。其中,良性梗阻主要表现为壁正常或均匀增厚,管腔均匀扩张,并且不断的变窄,管断端逐渐移行,其改变的形状为“鸟嘴样”;而恶性梗阻主要表现为管腔不均匀对称扩张及突然狭窄或截断,管壁不均匀增厚,可出现“双管截断征”。本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MRCP检查,所有患者的胆管梗阻部位均能准确的显示,定位准确率达100%。良性梗阻患者的检测结果显示,单纯MRCP定性有15例准确,准确率为93.7%;恶性梗阻有5例定性诊断准确,准确率为83.3%。MRCP鉴别良、恶性胆管梗阻共计20例定性准确,准确率为91%。结论:MRCP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有局限性,且有一定夸大效应,需结合常规序列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2011年在我院经手术术中所见、术后病理证实为梗阻性黄疸患者68例,对比分析术前超声诊断。结果肝外梗阻性黄疸68例患者的定性诊断中,手术证实结石共37例,超声定性诊断符合率94.5%;肿瘤性病变共24例,超声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1%;炎症性病变共7例,超声符合率为78%。对于定位诊断超声与手术所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波对肝外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经皮经肝胆系引流(PTB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接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评价此方法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8例经ERCP失败而采用PTBD与ERCP对接治疗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首先行PTBD,将导丝超选通过梗阻段到达十二指肠,对接是指导丝经由PTBD通道导入十二指肠,再经十二指肠镜的活检孔道导出的过程,或导丝经十二指肠镜活检孔道沿PTBD通道通过梗阻段的过程.对接后行支架置入.结果 8例均获得成功.采取右侧肝管穿刺3例,左侧肝管穿刺4例;一次性对接成功3例,分次对接5例,分次对接的患者ERCP在PTBD后1周至1年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胆红素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PTBD与ERCP对接是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较好方法.该方法简便易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9例梗阻性黄疸采用超声诊断仪多方向、多切面扫查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肝内外胆管病变,测量胆管内径扩张情况,观察胆管内回声,记录检查结果,对总胆管下段、壶腹部等未确定梗阻原因,行CT、ERCP等其它检查。结果 6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59例患者与手术病理确认结果稳合,诊断符合率85.5%,误诊或未确定梗阻原因的10例。结论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B超检查因其经济高效、实用无创且无并发症,目前仍是筛查病因的首选方法,可以为其它影像检查提供方向,有非常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结肠癌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40例MSCT诊断为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检查资料.结果 40例MSCT诊断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中,完全性肠梗阻17例,不完全性肠梗阻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9例为结肠癌性肠梗阻,1例证实为肠多发息肉所致套叠性肠梗阻,梗阻原因定性准确率为97.5%(39/40),肠梗阻诊断准确率为100.0%(40/40);梗阻部位:升结肠14例,横结肠4例,结肠脾曲2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12例,横结肠与升结肠复合病变1例,结肠及小肠多发病变1例,MSCT对病变部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40/40).结论 MSCT对结肠癌性肠梗阻在确定梗阻存在、梗阻部位、梗阻原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联合阴性法胆道成像(N-CTC)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经MSCT联合N-CTC技术检查并经病理或手术证实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72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共81段梗阻性病变,以胰头至十二指肠壶腹水平梗阻较多见,共计44段(54.3%,44/81);216段胆道中,MSCT联合N-CTC梗阻漏诊率9.9%(8/81),梗阻误诊率4.4%(6/135),MSCT联合N-CTC技术在胆道梗阻定位诊断中,与手术或病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联合N-CTC容易漏诊较小的低密度结石.结论 MSCT联合N-CTC可对胆道梗阻明确定位、定性,与手术或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好,实用、无创,可作为疑诊胆道梗阻的首选检查手段,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王丽娟 《中国保健》2007,15(6):14-16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确诊的梗阻性黄疸病例的超声、CT、ERCP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超声、CT、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92.6%、97.9%,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CT、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8%、77.8%、93.8%,超声与CT间无显著性差异,超声、CT与ERCP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差别主要显示在对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ERCP占优势.结论超声在诊断梗阻性黄疸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做为首选方法,当超声不能明确诊断时可行CT检查,对超声、CT未显示病灶的低位胆道梗阻,作ERCP将有助于发现壶腹部的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表现与其病理性质之间相关性,以提高超声对梗阻病因的诊斯符合率.方法:对63例梗阻性黄疸进行超声检查,声像图特点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胆总管结石诊断符合率90.9%(30/33);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3);胆总管内蛔虫(2/2);胆总管疤痕性狭窄(1/1);胆管癌83.3%(5/6);壶腹周围癌77.8%(7/9);胰头癌87.5%(7/8);十二指肠乳头状癌(0/1).结论:超声能动态观察病变所在部位及其与周围的关系,是梗阻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45例梗阻性黄疸的超声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对梗阻性黄疽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00%(45/45),病因诊断符合率为86.67%(39/45).结论 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及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经皮经肝胆系引流(PTB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接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评价此方法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经ERCP失败而采用PTBD与ERCP对接治疗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首先行PTBD,将导丝超选通过梗阻段到达十二指肠,对接是指导丝经由PTBD通道导人十二指肠,再经十二指肠镜的活检孔道导出的过程,或导丝经十二指肠镜活检孔道沿PTBD通道通过梗阻段的过程。对接后行支架置人。结果8例均获得成功。采取右侧肝管穿刺3例,左侧肝管穿刺4例;一次性对接成功3例,分次对接5例,分次对接的患者ERCP在PTBD后1周至1年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胆红素基本恢复正常。结论PTBD与ERCP对接是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较好方法。该方法简便易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确诊的45例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SCT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诊断小肠梗阻的准确率,并比较MSCT与手术对梗阻程度、梗阻部位、肠壁缺血征象及梗阻原因的诊断情况。结果MSCT诊断小肠梗阻的准确率为100%。MSCT与手术对梗阻程度、梗阻部位、肠壁缺血征象及梗阻原因的诊断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能够准确诊断小肠梗阻,且对梗阻程度、梗阻部位、肠壁缺血征象及梗阻原因的诊断情况与手术无异,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评价MSCT薄层增强扫描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提高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类型。结果:皮质腺瘤10例,皮质腺癌1例,嗜铬细胞瘤7例,囊肿2例,髓样脂肪瘤4例,转移癌3例。结论:肾上腺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薄层扫描能提高其定位诊断准确率,肿瘤增强特点与病理结构相关,认真分析,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可对其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