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车前草及芒苞车前草化学成分及其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 L.)和芒苞车前(plantago aristata M)分得10个化合物。鉴定8个,分别是β-谷甾醇(β-sistosterol Ⅰ)、熊果酸(ursonic caidⅡⅣ)、胡萝卜苷(DaucosterineⅢⅡ)、桃叶珊瑚苷(AucubinⅨⅫ)、8-epiloganic acid(Ⅹ)和梓醇(catapolⅩⅢ)。其中水犀草苷为首次从车前草中分离得到的已知成分,胡萝卜苷和8-epiliganic acid为首次从车前科中分离得到的已知成分,对芒苞车前的外部形态和显微特征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3.
从车前草 ( plantagoasiaticaL .)和芒苞车前 (plantagoaristataM)分得 1 0个化合物。鉴定 8个 ,分别是 β 谷甾醇 ( β sistosterolⅠ )、熊果酸 (ursonicacidⅡⅣ )、胡萝卜苷 (DaucosterineⅢⅡ )、桃叶珊瑚苷 (AucubinⅨⅫ )、8 epiloganicacid(Ⅹ )和梓醇 (catapolⅩⅢ )。其中木犀草苷为首次从车前草中分离得到的已知成分 ,胡萝卜苷和 8 epiliganicacid为首次从车前科中分离得到的已知成分。对芒苞车前的外部形态和显微特征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11.
目的对雪菊进行生药学研究,为雪菊的基原鉴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雪菊性状以及组织构造和粉末显微特征进行观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雪菊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建立其指纹图谱,从药材性状、显微、理化方面对雪菊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雪菊性状特征,头状花序符合菊科共有特征,舌状花两色,上半部黄色,基部约1/2处紫褐色;粉末显微特征,黄色具刺的球形花粉粒、淡黄色至棕红色的分泌道碎片、乳头状突起的单细胞毛、花药基部细胞和花粉囊内壁细胞为其较明显的特征;建立了雪菊HPLC指纹图谱。结论雪菊性状特征符合菊科共有特征,与其同属植物剑叶金鸡菊和大花金鸡菊相比特征明显;研究补充雪菊生药学研究的不足,为雪菊系统的基原鉴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