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医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博 《首都医药》2000,7(7):35-36
目的:研究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施以中医手法治疗,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颈源性头痛发病与颈椎病关系密切,中医手法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对于因颈椎病引起的颈源性头痛,中医手法治疗为其病因治疗,甚至可终止颈源性头痛发作.  相似文献   

2.
代洪燕  聂如飞  田俊丽  赵青 《河北医药》2012,34(22):3464-3464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之一。1995年Bogduk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1]。临床治疗多以舒筋活血、神经阻滞治疗为主。我们针对当前治疗缺少解除颈项肌肉痉挛的缺点,加用了电针,采用间断疏密波,  相似文献   

3.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痛。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式,但无法将其治愈。A型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分泌的一种细胞外毒素,具有嗜神经性,且毒力最强。A型肉毒毒素通过解除肌痉挛,抑制中枢和外周敏化和抗炎机制来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本文通过阐述A型肉毒毒素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机制和用法,旨在为其在颈源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提供进一步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4.
1983年,Sjaastad等首次介绍了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颈源性头痛越来越被临床所接受,1990年得到国际头痛研究会正式认可.尽管颈源性头痛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颈椎的增生性改变有关,尤其是钩椎关节病变造成上中段神经根刺激引起颅神经疼痛发作,也有学者认为与枕大、枕小神经有关,并且由C2~3节段的病变所引起[1].目前,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治疗多采用手法推拿、牵引、水针、穴位埋线、小针刀、封闭、药物等治疗方法.我们科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6月采用臭氧枕颈部神经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痛颗粒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9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45例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颈痛颗粒治疗)4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颈部血流状况、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优良率为84.78%(3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部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更高;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疼痛数字评分、头痛发作频率较对照组更低,头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颗粒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颈部血流状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颈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观察,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随机将40位颈性头痛患者分为二组,分别给予颈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和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和肌松药物治疗,观察其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60%,对照组治愈率为30%,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P<0.01。结论颈部注射曲安奈德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多数是由于颈部的软组损害引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神经内科患者临床头痛症状,以期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院治疗的神经内科头痛患者58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头痛原因、临床特征表现以及种类差异进行探究。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头痛症状中最为常见的为偏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以及紧张性头痛,在头痛患者中所占比率分别为32.2%、19.5%、17.2%、13.8%。结论在治疗头痛患者的过程中,应重视偏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以及紧张性头痛,并不断加深相关认识,对头痛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特征表现进行深入了解,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支持,提高治愈率,缓解患者痛苦,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头痛的病因复杂,而且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原因颇多,可源于多种颅内病变,也可由于功能性或精神性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头痛的患者应非常重视,并仔细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给于正确而有效的治疗,以免错误诊断和治疗延误病情。现将乌海市樱花医院收治的一例低颅内压头痛综合征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颈椎骨性病变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称为颈源性头痛或简称颈性头痛。1.诊断标准(依据1998年Sjaastad对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1.1有头痛症状及病史,枕后压痛明显者。1.2头痛侧枕后压迫或头部活动时,头痛症状加重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型臂下颈2横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2年4月确诊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颈2横突神经阻滞。治疗组采用C型臂下颈2横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减轻的程度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型臂下颈2横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术对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相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颈源性头痛诊治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和观察组(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每组各35例,观察其疗效。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每周疼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2个月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源性头痛患者中实施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术进行相关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每周疼痛次数,达到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的最终目的,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颈源性头痛的发病诱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发病诱因。结果75例颈源性头痛患者中,有不良姿势诱因占73.33%(55/75),其中长时间伏案学习工作占40.00%(30/75),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占26.67%(20/75),过度疲劳引发颈源性头痛占26.67%(20/75),其他无明显诱因者占6.67%(5/75)。结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颈部保暖,防止外伤,维持正确的工作及学习姿势,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劳逸结合,则能降低颈源性头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颈源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头痛,其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后头痛、伴上颈部疼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由于现代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这种病已成为疼痛门诊的常见病。它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检测及神经阻滞在颈源性头痛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行健康检查者10例为对照组,均行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检测检查,明确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对颈源性头痛的诊断价值,随后对颈源性头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明确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效果。结果行超高频超声对3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检查,颈部血流正常患者4例(13.33%),颈部血流异常患者26例(86.67%),其中血流速度减慢患者11例,双侧血流不对称患者11例,血流不稳定患者4例。行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肌电图正常患者5例(16.67%),异常者25例(83.33%),对照组正常者10例(100.00%);两组患者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3、6个月与治疗前对比,VAS评分均明显降低(F=58.389,P=0.000)。结论颈源性头痛患者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和神经阻滞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另根据疼痛部位酌情选择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阻滞.观察治疗前后头痛情况、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2.3±0.5)分,较治疗前的(7.8±1.2)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11.23,P<0.01).42例患者治愈22例(52.4%),显效13例(31.0%),有效6例(14.3%),无效1例(2.3%),总有效率为97.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或晕针等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行神经阻滞复合氨酚羟考酮口服治疗急性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0例急性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神经阻滞组应用曲安奈德配成利多卡因浓度为0.4%的消炎镇痛液,根据体征行枕大、枕小、耳大神经或颈2横突阻滞,每个穿刺点注射3 mL;复合治疗组行神经阻滞复合氨酚羟考酮片剂口服,0.5片,tid。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和颈部活动度(ROM)的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NRS和ROM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与神经阻滞组比较,复合治疗组治疗1周后NRS和ROM改善明显(P<0.01和0.05),二次神经阻滞人数明显减少(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神经阻滞复合氨酚羟考酮可进一步提高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90年,国际头痛委员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颁布了关于颈源性头痛的分类标准,颈源性头痛才在临床广为承认.Nilsson随机对在20~59岁人群中关于颈源性头痛流行病学调查.进而分析这些人有多少符合1990年IHS关于颈源性头痛的分类标准.为了解一般人群及经常头痛者中颈源性头痛的流行情况.在这一特殊群体中进行过两次流行病学调查.其方法为:将一简洁问卷表随机寄给826位居民,有57例年龄在20~59岁之间的人说上个月有5天以上出现头痛.其中的45例到医院用IHS制定的颈源性头痛标准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在接受检查的45人中,有8例符合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在头痛人群中流行度相当于17.8%.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酮洛酚贴外敷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确诊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90例,采用酮洛酚贴外敷于患侧之上颈部,连续3周,第1周2次/d,后2周1次/d,定时更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优、显效率53.3%,有效率27.8%,总有效率81.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酮洛酚贴外敷治疗颈源性头痛,简便、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酮洛酚贴外敷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确诊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90例,采用酮洛酚贴外敷于患侧之上颈部,连续3周,第1周2次/d,后2周1次/d,定时更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优、显效率53.3%,有效率27.8%,总有效率81.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酮洛酚贴外敷治疗颈源性头痛,简便、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郑朋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511-512
目的对神经内科头痛症状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提高临床的治愈率。方法对2008年~2012年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具有头痛症状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其头痛的病因、临床特征和种类的差异。结果在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以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最为多见,分别占头痛患者的24.3%、25.7%,13.5%,16.3%。结论在对头痛的治疗中,应该对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更加重视,加深对这四种头痛的认识,深入了解病因、病机、临床特点等方面,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