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血浆的激素含量,观察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时血浆肽类激素变化,探讨其对血液动力学和钠水潴留的影响.结果显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胃动素、P物质、精氨酸加压素、内皮素、肾上腺髓质素和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的空腹血浆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肝功能Child分级呈正相关,伴腹水者血浆某些激素含量更高于无腹水者.而肝硬化时空腹血浆甘丙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伴腹水者尿钠显著低于无腹水者(P<0.05)和对照组(P<0.01).提示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血浆肽类激素水平发生了明显改变,与门脉血管高阻力、内脏充血、全身性高动力循环和钠水潴留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体内一氧化氮(NO)产生量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以Rivonal反应法检测血浆NOZ,评估NO产量,同时检测患者肝功、电解质、尿钠,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肝硬化患者血浆NO2-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和P<0.01),但与肝功各指标无相关性。高NO2-组平均动脉压、尿钠显著减少(P<0.01),腹水、功能性肾衰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和P<0.05)。结论肝硬化时NO合成增加并可能介导高动力循环,从而引起腹水、浮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肽类激素紊乱与胆囊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胆囊结石患者36例,胆囊息肉患者1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11例,正常对照10例,胆囊组织正常对照7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比较其血液及组织内胃动素、胃泌素及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差别。结果胆囊结石组空腹血浆及胆囊组织内胃动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胆囊息肉组(P〈0.05),胆囊结石组空腹血清胃泌素及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其他三组之间含量无明显差异。胆囊结石组胆囊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明显高于胆囊息肉及对照组(P〈0.01)。结论内分泌激素分泌紊乱与胆囊结石形成存在密切关系。血管活性肠肽可能是造成胆囊运动功能不良的重要原因,而血清胃泌素含量升高可能是胆结石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消臌汤治疗难治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气活血消臌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和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各3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指标、血钠、尿钠与尿钾、尿素氮、血肌酐、腹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能明显的退黄、降酶和升高白蛋白(P〈0.05,P(0.01),能明显的升高血钠、尿钠,尿钾(P〈0.05),降低尿素氮、血肌酐(P〈0.05);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消臌汤治疗难治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吕小平  詹灵凌等 《广西医学》2001,23(6):1325-132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比色法、ELISA法分别测定5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的NO、IL-6及TNFα。结果:肝硬化组血浆和腹水NO、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水渗出液中NO、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液(P<0.01或0.05)。结论:检测血浆和腹水中NO、IL-6及TNFα有助于肝硬化腹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用放宪法检测30例脑出血患者不同病期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脑出血组发病2周内血浆ET-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4周内CGR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阵高血压、出血量较大者,血浆ET-1含量显著增高,CGRP则明显降低,而不同病变部位两肽含量变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人血浆和腹水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的含量变化,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人血浆和腹水uPA和uPAR水平的变化及其uPA/uPAR比值与其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硬化并发SBP病人血浆和腹水23例及正常人30例血浆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结果①SBP病人血浆uPA和uPAR含量水平分别为(0.63±0.29)μg/L、(0.47±0.35)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O.05±0.01)μg/L、(0.08±0.009)μ/L,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②SBP病人腹水uPA和uPAR含量分别为(0.68±0.35)μg/L、(0.54±0.42)μg/L,均明显高于其血浆组,有显著差异(P〈0.05);③SBP病人血浆uPA/uPAR比值分别为(1.93±1.26)μg/L、(1.91±1.33)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3±0.07)μg/L,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但其血浆和腹水之间uPA/uPAR比值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SBP病人腹水中uPA及其受体uPAR含量水平高于其血浆中的水平,血浆和腹水uPA/uPAR比值在评估肝硬化病人的病情转归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在肝病中的血浆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30例急性肝炎、30例慢性肝炎、周例重症肝炎、对例肝硬化及周例正常人血浆内皮素浓度。结果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有腹水和无腹水者血浆ET水平分别为73.1ng·L-1±24.7ng·L-1、89.2ng·L-1±25.4ng·L-1、98.5ng·L-1±27.2ng·L-1、78.6ng·L-1±25.1ug·L-1,均明显高于正常人(48ng·L-1±228ng·L-1)(P<0.01);慢性肝炎与急性肝炎(58.8ng·L-1±23.7ng·L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症肝炎、肝硬化有腹水者与慢性肝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有腹水者与无腹水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病时血浆ET水平与肝脏损伤的程度有关,血浆ET水平升高可能促进了肝病的发生与发展,并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腹水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和肽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脑出血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诊断为急性脑出血患者109例(脑出血组)和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2例(对照组),对脑出血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血浆 NT-proBNP、和肽素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血浆NT-proBNP 及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病情严重程度及出血量增加呈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浆 NT-proBNP、和肽素水平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r=0.63,r=0.58,P <0.01),与 GCS 呈负相关(r=-0.52,r=-0.46,P <0.01)。结论血浆 NT-proBNP、和肽素水平和急性脑出血关系密切,能反映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30例急性乙型肝炎和41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38例健康人为对照,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RICR)和C3b受体花环试验(RCR)。结果发现急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RICR校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RC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RCR肝硬化组比急性乙型肝炎组明显降低(P<0.01)。提示肝硬化患者和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有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肝硬化患者重于急性乙肝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腹水中内毒素(LPS)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及其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关系。方法采用鲎试剂三肽显色基质偶氮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检测30例正常入的血浆、4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腹水LPS和NO水平。结果无论有无合并SBP,肝硬化患者的血浆LPS、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合并有SBP组的血浆及腹水内毒素和NO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SBP组(P〈0.01)。结论检测血浆及腹水中的LPS和NO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SBP,对指导临床治疗以及判断疗效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在肝硬化腹水大鼠钠潴留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钠潴留中的作用,采用放射性免疫法一胆管结扎(BDL)诱导的胆汁性肝硬化腹水组(CIR)和肝硬化腹水给药组(CIR-NAME)及假手术组(SO)大鼠血浆和肾组织匀浆中NO依赖性cGMP含量,用电极法测定上述三组大鼠24h尿钠排泄量。结果显示:肝硬化腹水大鼠血浆和肾组织匀浆中cGMP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24h尿钠排泄量则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持续给予小剂量〔(  相似文献   

13.
对82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病人进行了分析,血钠131~135mmol/L者35例,126~130mmol/L者27例,≤125mmol/L者20例。低钠血症与Child分级和肾功能及预后相关(P<0.001~P<0.02),并发症也影响预后(P<0.01)。低钠血症的发生常与治疗不当有关。急性低钠综合征多与利尿基础上大量放腹水有关。3%氧化钠输注可用于急性低钠综合征及严重低钠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二丁酰环腺苷酸对大鼠内囊出血并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厦机制。方法 用RIA方法测定内囊出血厦二丁酰环臃苷畦治疗后血浆厦胃组织匀浆中垂体腺苷醴环化酶激活肽含量的变化。结果 内囊出血时血浆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组织匀浆中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二丁酰环腺苷酸治疗后血浆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含量明显低于出血组(P〈0.01),胃组织匀浆中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含量明显高于出血组(P〈0.01)。结论 血浆及胃组织匀浆中垂体腺苷畦环化酶激活肽可能是参与内囊出血后的应激性胃溃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二丁酰环腺苷酸对大鼠内囊出血并应激性胃溃疡有重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化病人血清钠水平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肝硬化病人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同时进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结果 有61例(43.9%)发生低钠血症,且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高而明显(P〈0.01);肝硬化腹水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56.0%,而不伴腹水时其发生率为29.7%(P〈0.01)。结论 肝硬化病人易并发低钠血症,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大腹皮对肠道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腹皮对肠道内毒素移位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大腹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大腹皮组、阿托品组及对照组,分别给大鼠灌服大腹皮水提液、阿托品或蒸馏水1h后,以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肠道传输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浆荧光内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大腹皮组大鼠肠道传输显增强(P<0.01),血浆荧光内毒素的含量显低于对照组(P<0.01);阿托品组肠道传 输显减弱(P<0.01),血浆荧光内毒素的含量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腹皮可通过促进肠道传输减少肠道内毒素的移位。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血细胞分析与中医辨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08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血清生化、血细胞分析及血压、胰肾大小与中医辨证关系。方法:对糖尿病患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和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生化、电解质、血细胞等指标。结果: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糖尿病患,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较正常对照组显性降低(P<0.01),而胆固醇无显性差异(P>0.05),血糖明显升高(P<0.01);血清钙离子较对照组显性下降(P<0.01)。阴阳两虚型糖尿病患血压、胰头、肾脏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红细胞、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均较正常对照组显性下降(P<0.01),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阴阳两虚型糖尿病患存在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钙离子代谢紊乱,及其血压、胰头、肾脏大小及血细胞明显变化,有助于中医辨证客观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腹水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对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腹水超滤浓缩后,经静脉回输体内。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腹围有明显下降(P<0.05),尿量明显增加(P<0.01),血浆和腹水中总蛋白及清蛋白的含量亦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腹水浓缩回输对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血浆中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38例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浆ET,A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偏头痛组的ET,AⅡ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重度头痛患者血浆ET含量显著高于轻,中度头痛患者(P<0.01);偏头痛患者伴面色苍白者,其血浆AⅡ含量显著高于不伴苍白者(P<0.05)。但ET和AⅡ无相关性。结论:ET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AⅡ也参与了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CA199及CA125水平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及CA125水平检测结果(肝硬化无腹水组56例,肝硬化伴腹水组40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CA199及CA125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无腹水纽及肝硬化伴腹水组血清CA199及CA125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伴腹水组血清CA199及CA125明显高于肝硬化无腹水组(P〈0.05);肝硬化伴腹水组部分患者经治疗腹水消失,消失后血清CA199及CA125明显低于腹水消失前(P〈0.05)。结论:血清CA199及CA125水平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有一定临床意义,可作为腹水消长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