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患者甲胎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单纯TACE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水平变化情况及近期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经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3.48%;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阿帕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甲胎蛋白的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经阿帕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后,近期疗效明显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明显降低,故阿帕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原发陛肝癌的近期疗效、生存率、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TACE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3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3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对照组),进行近期疗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半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有显著性提高,近期疗效差异显著。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TACE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并射频局部透热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晚期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局部射频透热治疗组(治疗组)和腹腔灌注化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2.73%,对照组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周及26周,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射频局部透热治疗恶性腹水较常规单纯腹腔化疗疗效好,且毒副反应少,并有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期作用。  相似文献   

4.
鸦胆子油乳联合肝动脉插管治疗肝癌1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124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术和对照组单纯TACE术治疗,比较两组在实体瘤疗效、生活质量、毒副反应方面的差别.结果 治疗组在实体瘤疗效、生活质量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毒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TACE术治疗,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疗效、改善症状,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及其对疗效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2个月及半年采用酶联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GPC3、AFP水平.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法检测血清GPC3、AFP水平.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统计处理.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的血清GPC3及AF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1~3次TACE治疗后,有效组患者血清GPC3及AF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无效组变化不明显;GPC3+AFP更能反映疗效.结论 GPC3与AFP均是较好的判断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疗效的生化指标.GPC3+AFP联合使用,对判断疗效和预后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射频热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副作用。方法65例晚期肝癌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以热疗联合FAM方案及单纯FAM化疗方案。比较两组客观疗效,临床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AFP降低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客观疗效及血清AFP下降两项比较。P<0.05。热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分别提高5.6倍及3.7倍,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比较P<0.01,热化疗组是单纯化疗组的3.7倍及3.8倍。毒副反应中肝功能下降,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纳差几项比较P<0.05,单纯化疗组提高,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此疗法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序贯微波固化消融术(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87例,单纯行TACE治疗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TACE序贯PMCT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甲胎蛋白(AFP)平均下降率、生存率、复发转移率及毒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45.61%,治疗后AFP平均下降率分别为87.5%、50.0%,0.5、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95%、81%、59%和93%、79%、67%、28%,0.5、1、2年累积复发转移率分别为8.15%、19.21%、36.17%和8.34%、38.94%、61.35%,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毒副反应相似。结论:TACE序贯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可行,临床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转移率,不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覃岭  赵微  何峰  吴维宇 《西部医学》2019,31(1):105-108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中药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58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采用TACE介入联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采取TACE介入的基础上辨证施治给予桃红四物汤+茵陈五苓散治疗,并于治疗前、后4周分别观察患者术后肝功能、AFP变化,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增强CT检查评价治疗后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明显改善,AFP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增强CT检查后观察肿瘤大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结论 TACE联合桃红四物汤+茵陈五苓散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较单纯TACE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肝功能的损害,缩小肿瘤大小,提高肝癌晚期伴门静脉癌栓的中医证候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观察组行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肿瘤复发率、甲胎蛋白(AFP)转阴率和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随访率为95.7%。对照组术后复发22例,复发率为51.2%,观察组术后复发6例,复发率为25.0%,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胎蛋白转阴率为77.8%,对照组为1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较单纯TACE治疗效果好,可减少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率,提高AFP转阴率,毒副作用与单纯TACE相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发生肝损伤的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TACE治疗。治疗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治疗。结果:两组转氨酶、胆红素在TACE后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前白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转氨酶、胆红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前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减轻TACE对肝脏的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甲胎蛋白(AF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SA分别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和AFP值;将95例行TACE术治疗的PHC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和进展组,分析观察术前和术后DCP、AFP动态变化与TACE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好转组术后第2、4个月血清DCP和术后第4个月AF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1);进展组术后第2、4个月血清DCP和术后第4个月AF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AFP〈400 ng/ml的PHC患者中进展组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前、术后AFP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P和AFP都可以作为PHC患者TACE术疗效判断的指标,在AFP较低时DCP在判断TACE术治疗效果方面比AFP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观察艾迪注射液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32例的近期疗效,对照组病人用TACE术治疗,治疗组用TACE术加艾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比对照组明显提高,说明艾迪注射液合TACE可有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微波消融治疗(PMCT)及TACE+PMCT 3种介入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为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原发性肝癌(PHC)的治疗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分别进行TACE、PMCT及TACE+PMCT 3种介入治疗方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中以TACE+PMCT治疗效果最好,生存率最高,血清甲胎蛋白(AFP)改善以及肝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以TACE+PMCT组最佳。结论TACE+PMCT疗效显著,治疗后AFP及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纯TACE或PMCT方案,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晚期胃癌全身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全身静脉化疗,对2组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RR)为85.71%(30/35),对照组为60.00%(21/3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为94.29%(33/35),对照组为71.43%(25/35),2组RR及DCR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KPS评分为(80.8±8.7)分,生存率为77.14%(27/35);对照组KPS评分为(70.6±7.9)分,生存率为51.43%(18/35);随访2年,观察组KPS评分为(75.4±6.8)分,生存率为66.67%(18/27);对照组KPS评分为(65.9±7.2),生存率为33.33%(6/18);2组KPS评分及生存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近期、远期疗效显著,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赵睿  王启之  郑海伦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0):1623-162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变化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明确GP73对PHC患者TACE治疗疗效评估、预后监测的意义。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40例PHC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1 d,术后4~6周血清GP73和AFP值;将40例PHC患者根据TACE治疗疗效分为好转组(28例)和恶化组(12例),分析术前和术后第1天,术后4~6周GP73和AFP的变化与TACE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好转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4~6周血清GP73浓度分别为(0.390±0.161)IU/ml,(0.385±0.165)IU/ml,(0.187±0.125)IU/ml,术后1 d血清GP73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4~6周血清GP73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恶化组术前、术后1 d,术后4~6周血清GP73浓度分别(0.373±0.134)IU/ml,(0.372±0.130)IU/ml,(0.604±0.121)IU/ml,恶化组患者术后1 d血清GP73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4~6周血清GP73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AFP<400 ng/ml时,PHC患者术前与术后1 d、术后4~6周AFP均无明显改变(P>0.05),好转组术后4~6周血清GP73水平较术前下降(P<0.05),恶化组术后4~6周血清GP73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 结论 GP73可以作为PHC患者TACE术疗效判断的指标,尤其是在AFP较低或AFP阴性时GP73作为疗效的评价比AFP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涂睿  ;刘孝桥 《铁道医学》2014,(10):1134-1137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PHC组,n=45例)、肝硬化组(LC组,n=35例)和病毒性肝炎组(VH组,n=36例)患者肝组织和血清GP73、AFP-L3和AFP的表达水平,选择同期40例门诊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肝组织和血清GP73、AFP-L3和AFP的表达水平,并比较GP73、AFP-L3、AFP单一检测和GP73联合AFP-L3检测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结果:PHC组肝组织和血清GP73、AFP-L3和AF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C组和VH组(P〈0.05);PHC组AFP-L3和GP73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8.9%、77.8%)均明显高于AFP检测阳性率(62.2%)(P〈0.05),两指标联合血清检测可提高阳性率(86.7%)(P〈0.05)。结论:GP73和AFP-L3联合血清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阳性率,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微小RNA-202(miR-202)、甲胎蛋白(AFP)、分泌性蛋白Dikkopf-1(DKK1)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肝病科收治的PHC患者(PHC组)43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37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对象血清中miR-202、AFP及DKK1的表达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iR-202、AFP、DKK1联合检测诊断PHC的诊断效能。结果:(1)PHC患者血清中miR-202水平低于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FP和DKK1水平均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效能高于miR-202、AFP及DKK1单独检测。(3)miR-202与AFP呈负相关(r =-0.314,P<0.05);miR-202与DKK1呈负相关(r =-0.319,P<0.05);AFP与DKK1呈正相关(r=0.556,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miR-202水平表达水平降低,AFP和DKK1表达水平升高,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胸腺肽α1(thymosinalpha 1Tα1)对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可溶性gp130 (sgp130 )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观察 10例HCC经Tα1联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血清sIL 6R、sgp130的动态改变。结果 :PHC患者血清sIL 6R、sgp130水平较对照组 (NC组 )明显升高 ,Tα1联合TACE治疗后PHC患者生存率提高 ,治疗结束后sIL 6R、sgp130水平较单用TACE明显下降。结论 :监测sIL 6R、sgp130水平能反映HCC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判定预后 ;Tα1联合TACE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伴有或不伴有腹腔积液)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加微波热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9例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两组,联合治疗组30例,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加微波热疗;对照组29例,采用单纯腹腔热灌注化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70.00%,对照组为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毒副作用除出汗(P<0.01)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治疗后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功能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适用于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伴腹腔积液,尤其有肝脏及门静脉转移患者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a-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原发性肝癌组、32例其他肿瘤组和42例健康体检组血清AFP和AFU同步测定并进行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其他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FP和AFU能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