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8例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氏菌、不动杆菌及霉菌感染多见,多发生在机械通气3天后.基础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脑血管疾病、胸腹部术后、肾移植术后等.死亡25例.结论 对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的病人应加强肺部感染的防治,以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5例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一种以上VAP的危险因素,多数患者的临床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痰培养分离出6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7.4%,革兰阳性球菌占19.7%,真菌占22.9%,耐药情况较严重。结论: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皆为VAP发生的原因。临床上应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并应根据细菌药敏检测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方法及措施。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可以通过预防得到有效控制的。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过合理预防及治疗,其发生率可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方法及措施。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可以通过预防得到有效控制的。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过合理预防及治疗,其发生率可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细菌学特点和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1月该院56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VAP发病率为30.35%;40例病情缓解,平均机械通气时间(5.16±1.24)d;16例死亡,平均机械通气时间(9.24±1.36)d;V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占74.67%,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结论 VAP发生率、病死率高,早期预防、合理治疗有利于VAP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从属院内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尤其对于重症监护的危重患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于所有重症监护的医生而言仍是一个挑战性的议题.它既难以确诊也难以在诊断建立后得到有效的治疗,早期诊断并指导及时合理的治疗仍然是改善VAP患者预后的最积极因素.目前在诊断方面尚模糊,ATS/IDSA的指南也尚无明确提出可操作性强的VAP诊断金标准,本文就近几年呼吸机相关肺炎诊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0年以来收治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发生率占同期应用呼吸机患者的43.8%,治愈25例(89.3%),死亡3例(10.7%)。结论应用机械通气疗法较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基层医院积极改善ICU设施,提高护理水平,加强无菌观念是主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并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内科病房及其他ICU行机械通气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4例,发生率51.8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者,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结论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胡锡仙 《中国医刊》2013,48(3):58-59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并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机械通气的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8例(51.91%)机械通气时间<5天者19例(27.94%);机械通气时间≥5天者49例(72.06%).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呼吸机使用时间(16.9±5.7)天,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呼吸机使用时间(3.5±2.4)天.结论 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药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34株,其中G-杆菌80株(59.7%),G+球菌11株(23.1%),真菌23株(17.2%)。G-杆菌中耐药性较严重的菌株依次为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G+球菌中耐药性较严重的菌株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结论:VAP患者耐药率高、病死率高,应定期进行病原学监测,积极、合理地治疗。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且由此可导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引起临床医生的极大关注。因此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可以大大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为了更好地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笔者对人住呼吸科病房及ICU机械通气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机械通气患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38%。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经统计学处理,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在性别、上机时间、APACHEⅡ评分方面有显性差异。结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高,感染的发生与上机时间及原发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耐药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9例V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VAP患儿中.死亡5例,放弃治疗5例。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是VAP3种主要致病菌,耐药率高,对泰能、环丙沙星最为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新生儿VAP主要致病菌,耐药率高,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可增加患者病死率。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是预防VAP的策略之一。更换呼吸机管路的间隔时间与VAP的关系尚不十分明了,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推荐更换呼吸机管路的间隔时间分别是8h、24h和48h。后来的研究发现,延长呼吸机管路更换间隔时间并不增加VAP发生率。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呼吸机管路更换间隔时间延长到7d甚至更长,但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与VAP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与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及其病原学特点,以减少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中307例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中45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7例机械通气患者中,45例(14.66%)为VAP患者,其中好转20例(44.44%),机械通气时间为(6.3±3.3)d;恶化15例(33.33%),机械通气时间为(8.6±6.4)d;6例死亡(13.33%),机械通气时间为(7.7±4.7)d;4例(8.89%)病情无变化,放弃。45例患者共检出55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氏阴性细菌为主。结论: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机械通气是ICU常用治疗方法,它为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病人提供了生命支持,争得了治疗时机,为重症患者赢得了第二次生命. 但危重患者的低抵抗力和呼吸机相关感染,又将患者推向新的危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导致院内感染的第二位常见原因.因此,关注VAP护理对策的研究,对提高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谢宏基 《广东医学》2007,28(4):607-60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其与机械通气的关系、病原学特点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75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1例,发生率为54.7%,死亡8例,病死率为19.5%,机械通气时间小于72 h发生率为42.5%,机械通气大于72 h发生率为7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支气管致病茵分泌物培养以革兰阴性茵为多见.结论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其致病茵多为为革兰阴性茵为主、混合感染及耐药是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应加强呼吸道无茵管理;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时候及时做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以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7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探讨其对患者预后影响和防治对策。方法:观察住院期间机械通气48h以上74例患者,通过观察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机械通气48h以上74例患者,57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77.03%;其中单纯致病菌33例,两种及两种以上致病菌24例。病原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2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1例,克雷伯杆菌14例,白色念珠菌11例,大肠埃希菌5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白色念珠菌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针对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积极防治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贤勇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2):678-67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ICU自2005年1月-2007年10月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治愈14例,死亡14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严格无菌操作,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ICU于2005年1月~2007年10月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治愈14例,死亡14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严格无菌操作,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