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在乳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3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采取硬脊膜外阻滞麻醉。结果麻醉效果优26例,良4例,无麻醉效果差者。手术时间120~230min,术中无局麻醉毒性反应发生。结论硬脊膜外阻滞麻醉适用于手术范围较大、全身情况较好或不适宜施行全身麻醉的乳腺癌手术。  相似文献   

2.
椎管内脓肿     
细菌侵入椎管后引起的炎性病变,可局限于硬脊膜外,硬脊膜下或脊髓内。根据其所在部位的不同而分别称为硬脊膜外、硬脊膜下和脊髓内脓肿。按旧名辞可统称为脊髓脓肿,作者认为从解剖上看更恰当地应称为椎管内脓肿。在查阅国内有关文献中发现自1928年至1960年共报告我国病例计硬脊膜外脓肿18例,和硬脊膜下脓肿2例。至于硬脊膜外和硬脊膜下脓肿同时并发的病例尚未见报告。在我院则见到一例此种脓肿和一例硬脊膜  相似文献   

3.
对硬脊膜外腔的原压力,迄今尚无专用仪器测量。近年来,我们研制的硬脊膜外腔压力监测仪,以定性定量的方法,监测硬脊膜外腔的压力,并借以观察其对硬脊膜外阻滞的影响,现将临床应用观察,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窦怀洲 《中国医药》2008,3(11):710-711
目的探讨腰骶部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证实的腰骶部囊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中的病理特点。18例中神经根囊肿13例,其中7例和硬脊膜相通的患者采用囊肿切除,硬脊膜修复,6例和硬脊膜不相通的患者采用囊肿切除;硬脊膜外囊肿4例,直接切除;椎间盘手术后继发硬脊膜囊肿1例切除囊肿并修复硬脊膜。结果本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15例得到6~186个月的随访,平均43.2个月,15例患者疗效优良,手术后腰腿疼痛等症状消失。结论腰骶部囊肿是引起腰腿疼痛的病因之一,诊断依靠典型的症状、体征及脊髓造影CT、核磁共振等检查。不同囊肿手术的方式不同,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对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烨 《贵州医药》2005,29(11):976-978
目的研究观察颈胸段和腰骶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对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时间(PODT)的影响。方法选择33例ASA Ⅰ级和年龄16-40岁拟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下施择期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的部位将患者分成两组:Ⅰ组,颈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n=16);Ⅱ组,腰骶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组(n=7)。应用Datex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SpQ2,Ⅰ组和Ⅱ组患者的探头分别放置在食指或食趾。PODT的测定方法是在患者尽力摒气后吸入100%O2,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开始前5分钟和硬脊膜外间隙阻滞5、10、15、20、30和40分钟时分别测定PODT。结果在整个测定过程中,两组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之后,所有患者的PODT逐渐缩短,并在30分钟后基本趋于稳定。与对照值相比较,两组患者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后各测定时间的PODT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后PODT明显缩短。PODT可作为成功硬脊膜外阻滞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直肠恶性肿瘤等某些直肠严重病变行手术切除时,需要在盆腔内进行操作,需要有良好的肌肉松驰,而且常取腹、会阴联合切口,对麻醉的要求较高。以往常选用L_(1-2)和L_(3-4)两点穿刺硬脊膜外阻滞来完成手术,但效果常不理想。笔者对1987~1996收治的71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别应用了单管、双管硬脊膜外阻滞等4种不同麻醉方法,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71例中男34例、女37例,术前情况为ASAⅠ-Ⅲ级,年龄最大者为73 y,最小者19 y,均施行择期手术。按不同的麻醉方法分成4组:Ⅰ组(单管硬脊膜外阻滞)21例,Ⅱ组(双管硬脊膜外阻滞)8例,Ⅲ组(骶管加硬脊膜外阻滞)22例,Ⅳ组(蛛网膜下腔  相似文献   

7.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既往多采用全身麻醉。硬脊膜外麻醉虽有很多优点,但由于脊柱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及其造成的畸形,而且有感染病灶存在,故过去曾列为禁忌。1961年王晓痴提到硬脊膜外麻醉下作病灶清除术触及神经根时有剧痛。1964年郝建英等报告24例脊柱结核应用硬脊膜外麻醉。近年来有的医院已列入该种手术的麻醉方法之一。自1963年以来,我们用此法作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773例,其中河北省结核医院521例,河北医学院第三医院252例,初步体会硬脊膜外麻醉确有优越性,在操作上也有不同的特点。经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泵在妇产科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300例术后采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泵。对照组300例采用肌注哌替啶止痛,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肌注哌替啶比较,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泵止痛效果好、方便。结论妇产科术后应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泵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时导管折断于硬脊膜外腔内的报道迭见,但导管打结者国内未见报道,本院最近遇见一例。 1977年5月为一54岁,男病员行胃次切术,作硬脊膜外腔持续阻滞麻醉。病人右侧卧位,脊柱外观均属正常,取胸椎8—9间,按常规行硬麻穿刺,一次成功。置入硬麻导管,向头端插入,留置硬脊膜外腔中5厘米。注入麻药后效果满意,经2小时30分后,手术顺利结束。将病人翻向左侧位(与穿刺时相反),拔除硬膜导管。当拔出2—3厘米后,感觉拔管有阻力,但仍继续缓缓拉拔,突然导管断脱于离头端8厘米处,幸残端已在体外3  相似文献   

10.
腰麻及硬膜外阻滞麻醉是临床外科中常常应用的麻醉方法。病人手术结束回到病房,护士应根据病人麻醉方式的不同,帮助病人选择合适的体位。腰麻即蛛网膜下腔阻滞,其特点是麻醉药品穿透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产生麻醉效果,而硬膜外阻滞麻醉也即硬脊膜外腔阻滞,不穿透硬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腰段脊柱手术,多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全麻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12.
自临床应用导管法连续硬脊膜外阻滞后,发现麻醉效果不完全或失败率较单剂量阻滞法明显增高,且亦难以正确解释其原因。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因而促使作者等寻求一安全而无痛苦的硬脊膜外腔造影术,借以了解保留导管的位置及麻醉剂的扩散情况,使能确知效果不完全或失败的原因,然后加以改进,以提高麻醉效果。本文重点介绍硬脊膜外腔造影的方法,并根据83例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对导管法连续硬脊膜外阻滞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连续硬脊膜外麻醉导管过硬,常使插管困难,并有可能刺破硬脊膜。过软,又不易捕入。我们采用导管带心插入法,可使很柔软的导管极易推送插入。介绍于下:取市售扎发辫用空心细塑料管70厘米,粗细以可通过穿刺针为宜(稍粗者可拉制变细,不必作硬化处理);取特制硬脊膜外塑料导管的金属通心丝一根,务求平直。术始,将金属通心丝插入导管内,作为管心,首端空留2厘米。按常法穿刺硬脊膜外腔后,将带心导管缓缓插入,遇阻力,即表示管心抵触穿刺针勺形针头端,即导管进入硬脊膜外腔2厘米。然后,  相似文献   

14.
脊髓肿瘤再手术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8 1年 7月~ 1998年 6月 ,收治脊髓肿瘤术后症状复发而再次手术 16例 ,行 17例次手术。其中肿瘤复发 10例 ,其它原因 7例次 ,现对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1 一般资料本组 16例中 ,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16~ 5 6岁 ,平均 3 6岁。再次手术部位为颈段 3例 ,胸段 9例 ,手术 13例次 ;腰段4例。2 再手术原因及处理2 .1 因肿瘤复发再手术 10例 ,哑铃形肿瘤 4例 ,恶性硬脊膜外肿瘤、髓内肿瘤、髓外硬脊膜下肿瘤各 2例。其中 5例第一次未行全部切除 ,髓内肿瘤、硬脊膜外恶性肿瘤各 2例 ,胸段哑铃形肿瘤 1例。 2例髓内肿瘤第一…  相似文献   

15.
在腰椎骨折和腰椎管内疾病手术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反复发作的腰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硬脊膜粘连及二次手术者,经常合并硬脊膜损伤,甚至术后形成脑脊液漏,若处置不当易发生严重的椎管内感染等后果。我院自1985年以来治疗腰椎骨折合并硬脊膜损伤18剜,腰椎管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24例,其中术后形成脑脊液漏6冽,对其采用了不同的补救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硬脊膜外、硬脊膜下血肿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2005年3月~2008年8月收治此类患者3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硬脊膜外腔阻滞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穿刺正确,置管顺利,各项试验指征有而不明显,注药后有不同程度的阻滞区域,但麻醉效果差,在手术过程增加麻醉及术中管理的困难。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自1990年2月~1997年5月对5975例硬脊膜外腔阻滞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并逐一作详细记录,通过分析,从中得出造成硬脊膜外腔阻滞失败的又一原因,硬脊膜外腔穿刺过程中形成的假腔。即“黄韧带下假性腔隙”。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肠梗阻手术麻醉方法选择” (邹立志:天津医药杂志,7(4):325,1965)一文读后,感到内容丰富,对提高麻醉质量防止意外颇有积极作用。但对肠梗阻手术的术前用药,是否应用硬脊膜外麻醉和如何应用?均有讨论的余地,对此愿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与作者读者商榷。一、肠梗阻手术选用硬脊膜外麻醉的安危:邹立志医师在该文中大力推崇连续硬脊膜外麻醉,报告了成功经验,并总结了不少优点。然而,对其缺点确有勿视。该文报告的77例中,有1/3以上的病人发生轻重不等的血压下降,术中收缩压曾一度下降40毫米汞柱者,竟有18例。我们有162例肠梗阻病人应用本麻醉法,发生血压下降者占42.2%。况且术中常有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脊膜外腔穿刺术临床广泛应用的可靠性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膜外腔穿刺术1000例硬脊膜外腔穿刺病例.观察穿刺时间、进针深度、注射痛、硬膜外腔置管困难、置管是否有阻力、术毕拔管后导管打折情况、镇痛效果.结果 “把持式”穿刺术穿破硬膜的可能性小,硬脊膜外腔置管困难、导管打折发生率低、用时少、价廉、易于掌握、无注射痛.结论 “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脊膜外腔穿刺术可以广泛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总结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诊疗措施,分析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7例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临床表现:4例患者有运动障碍;3例患者有感觉障碍,其中2例患者合并有肢体乏力。此外,3例患者表现有相应部位的神经根痛,1例患者小便失禁。②影像学检查:MRI检查可见椎管内硬脊膜外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占位病灶内液体与脑脊液表现类似。此外,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位置分别为颈段1例、胸段4例、腰段1例、骶段1例。③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采用椎板切除术联合蛛网膜囊肿切除术治疗,2例患者采用半椎板切除术联合蛛网膜囊肿切除术治疗,1例患者采用采用椎板成型术将蛛网膜囊肿切除治疗。④预后: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出院,其中6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严格按照手术原则选择术式治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