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科自1999年至今共收治重度颅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16例,最终死亡率为59%,现就早期救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是妇产科领域中常见而又十分危险的急腹症。该病起病突然,病情发展快,易引起误诊,潜在着生命危险。妊娠部位一旦破裂发生大量内出血,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紧密配合,并以娴熟的护理技术,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笔者收治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10例,其中1例未婚,无一例死亡。现将我们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救护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大量失血、失液、有效循环不足,微循环灌注不足,使组织和器官缺血、缺氧,产生多器官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等病理变化的综合征[1]。创伤后大出血导致死亡的最大危险在伤后第一个24h。原因是低血容量、体温降低、酸中毒和凝血障碍引起的恶性循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危急综合征,现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将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进展综述如下。院前救护早期补液的时机在院前急救中对于失血性休克早期补液是否有益目前尚有争议:若早期补液,则可造成转运时间延迟,易再出血,从而增加失血;若不进行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 总结67例异位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要点,患者入院后在诊断、输液、输氧抢救休克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及时手术.结果 67例均抢救成功,纠正休克,无术后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 护理人员在对异位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抢救的同时,加强患者围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笔者对2008-01-2009-12收治的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47例实施了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2008-01-2009-12共收治异位妊娠失血 相似文献
9.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景炳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3):215-216
休克 (shock)是由各种致病因素 (创伤、感染、低血容量、心源性和过敏性等 )引起有效血量不足急性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而导致组织与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器官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创伤与失血性休克常由创伤引起。按血流动力学分类 ,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一、鉴别与诊断1.临床表现 突出的表现有“5P”。即皮肤苍白 (pallor) ,冷汗 (perspiration ) ,虚脱(prostration ) ,脉搏细弱(puleslessness ) ,呼吸困难(pulmonarydificiency)。2 .休克程度分类 :休…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2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入院积极抗休克同时行手术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积极急救与精心护理,可提高急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35例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抢救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大血管破裂、腹部损伤所致的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出血,宫外孕等,其失血速度凶猛,极易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手术室护士对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抢救配合工作至关重要。现将我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术中抢救和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原地区45例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术中抢救配合与护理措施。结果 4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治愈43例,术后伴肝破裂转院1例,合并颅脑外伤死亡1例。结论高原地区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处理和手术抢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19.
对异位妊娠行人流术致失血性休克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34岁,回族.于2010-04-02T6:00以人工流产术后3d,下腹剧痛伴晕厥数次来我院就诊.患者系平素月经规律,绝育术后10 a,末次月经2010-02-09,量适中,无下腹痛.现停经54 d,1周前来我院门诊就诊行B超检查示:异位妊娠待排,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拒绝,就诊去其他门诊,并在该门诊行人工流产术(具体不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成都市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2000-01/2008-12 45例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45例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发病急、进展快,常威胁患者生命,及早手术治疗,精湛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