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质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质谱裂解规律。方法: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对1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别进行ESI-MS^n和APCI—MS^n质谱分析。结果:多级质谱分析时,2-脱氧链霉胺双取代衍生物(小诺霉素、庆大霉素、西索米星、依替米星、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A、卡那霉素B、妥布霉素、新霉素、巴龙霉素和核糖霉素)均先脱去C环或D环(氨基葡萄糖);再进一步发生A环(氨基葡萄糖)与B环(脱氧链霉胺)之间的糖苷键断裂;大观霉素可能首先在B环的异侧C-O键间断裂生成m/z189的碎片离子,再脱去羟基和甲基生成m/z158的离子,或在B环2个C-O键同侧断裂并脱去羟基和甲氨基生成m/z158的二级碎片离子;链霉素可产生二级碎片m/z407(脱去C环)、m/z320(脱去A,环)的离子,三级质谱中m/z407生成m/z390、m/z263(A,环碎片)、m/z246(A环链霉胍)和m/z221(再脱去一胍基部分)的离子。结论:质谱分析可获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丰富的结构信息,归纳其质谱裂解规律可用于对该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和有关物质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自1944年链霉素发现以来,已有半个多世纪,从它们的来源可分为三类:(1)源于链霉菌属培养液,如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核糖霉素;(2)源于小单包菌属培养液,如庆大霉素、西索霉素、小诺霉素等;(3)人工合成,如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儿科领域中如何合理使用,必须从疗效和安全性两方面去分析。1抗菌作用特点1.1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范围大、强而持久本类药物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白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  相似文献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生产的一大类抗生素产品的总称。其早期代表产品为链霉素(后来国外厂商又开发出双氢链霉素等产品)。新霉素、巴龙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大观霉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中的响应因子是否一致,进而考察ELSD在该类药的有关物质检查、多组分同类物质的相对比例测定及氨基糖苷类新药基准品的建立等方面应用的可能性。方法用HPLC-ELSD法测定了一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和一类新药威替米星)的线性方程。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2 mol·L-1三氟醋酸-甲醇(94∶6);流速0.6 mL·min-1。检测器条件:漂移管温度110℃,气体流速2.80 L·min-1。结果上述5种物质的线性方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种不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中的响应因子一致,可以尝试用HPLC-ELSD法测定该类药中的有关物质、控制多组分药物的相对比例并建立一类新药基准品。  相似文献   

5.
依替米星上市后安全性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Etimici,n爱大)是新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类新药。爱大是在庆大霉素C1a的2-脱氧链霉胺1-N位上引入一个乙基而得到的衍生物,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耳毒性和肾毒性。李兴启[1]等研究了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豚鼠耳蜗和前庭的影响,发现其影响大小依次为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王沛英[2]等比较了依替米星和奈替米星对豚鼠的耳毒性,结果二者对听性脑干诱发反应(ABR)阈值无显著影响,对前庭功能和耳蜗影响,奈替米星>依替米星。Kahlmeter[3]等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探讨庆大霉素的质谱断裂规律。方法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以电喷雾离子化法对庆大霉素进行多级质谱分析。结果在二级质谱分析中,庆大霉素中的各化合物均发生B环和C环间的糖苷键断裂,生成脱去C环(氨基葡萄糖)的二级碎片离子m/z322.0,再对m/z322.0进行分析时,生成分别脱A环(氨基葡萄糖)或B环(脱氧链霉胺)的碎片离子m/z163.0或m/z160.0。结论通过对庆大霉素的电喷雾质谱的分析,丰富了其分子结构信息,并可用于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快速鉴定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HPLC-MS/MS法研究精制蒜氨酸中有关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精制蒜氨酸样品中的有关物质。采用HPLC-MS/MS一级质谱扫描总离子流谱测定有关物质的准分子离子,并利用他们的色谱保留时间、二级质谱及/或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全扫描总离子流谱结果表明,精制蒜氨酸中主要含7个有关物质成分,[M+H]+离子m/z分别为116,133,147,152,175及两个m/z同为178的蒜氨酸同分异构体。其中m/z为116,133,147,175的[M+H]+离子相应的物质分别鉴定为脯氨酸、门冬酰胺、谷氨酰胺、精氨酸,m/z为152的[M+H]+离子鉴定为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m/z 178的两个蒜氨酸同分异构体分别经二级质谱鉴定为异蒜氨酸和环蒜氨酸。精制蒜氨酸中主要有关物质分别为氨基酸及蒜氨酸的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栀子中3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色谱条件:Dikma Diamonsil® C18柱(1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1%乙酸水(A)-0.1%乙酸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40℃;进样量2 μl。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正/负离子检测,雾化气流量3 L/min,干燥气流量15 L/min,脱溶剂管温度240℃,加热块温度400℃,碰撞气压力230 kPa,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配对离子方式进行定量,山栀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选择的离子对质荷比分别为m/z 391.10→149.30,m/z 573.40→365.05,m/z 447.30→225.15。结果 回归方程为:山栀苷Y=243.810X-289.957,r=0.999 9;京尼平龙胆双糖苷Y=137.125X+2 092.76,r=0.999 6;栀子苷Y=2 030.32X+823 213,r=0.999 8;线性范围分别为10.76~2 152 ng/ml、516~4 128 ng/ml、2 000~20 000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 此方法可快速、准确、灵敏地测定栀子中3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为栀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氨基糖苷类新药2004与同类药物(4种)对动物的耳毒性.方法:120只白化豚鼠分别肌注同剂量的抗生素新药2004、庆大霉素、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威大霉素及生理盐水,21d后通过观察听性脑干反应阈值,通过眼震电图观察眼震抑制率(F),了解其听功能及前庭功能的变化;结合耳蜗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火棉胶切片等方法观察耳蜗及前庭器官的形态学变化.结果:ABR阈移、耳蜗铺片毛细胞计数及内、外毛细胞的损害情况和病变范围、火棉胶切片观察结果同时表明这些药物的耳蜗毒性:庆大霉素>威大霉素>奈替米星>依替米星>新药2004.眼震抑制率(F)和前庭形态学结果表明这些药物的前庭毒性:威大霉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依替米星>新药2004.结论:氨基糖苷类新药2004在同类药物中的耳毒性是最小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探讨庆大霉素的质谱断裂规律.方法 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以电喷雾离子化法对庆大霉素进行多级质谱分析.结果 在二级质谱分析中,庆大霉素中的各化合物均发生B环和C环间的糖苷键断裂,生成脱去C环(氨基葡萄糖)的二级碎片离子m/z322.0,再对m/z322.0进行分析时,生成分别脱A环(氨基葡萄糖)或B环(脱氧链霉胺)的碎片离子m/z163.0或m/z160.0.结论 通过对庆大霉素的电喷雾质谱的分析,丰富了其分子结构信息,并可用于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快速鉴定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志涛 《安徽医药》2009,13(5):494-496
目的探讨5种结构相似的吡咯烷酮衍生物的质谱裂解规律。方法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对吡拉西坦、奥拉西坦、茴拉西坦、奈非西坦和左乙拉西坦进行多级质谱分析。结果各化合物在二级质谱分析时,均可发生酰胺键断裂,生成脱去含氮基团的碎片离子m/z126(吡拉西坦和奈非西坦)、m/z142(奥拉西坦)、m/z135(茴拉西坦)、m/z154(左乙拉西坦);在三级质谱分析时,除茴拉西坦外,则进一步发生脱去羰基的反应,生成稳定的碎片离子m/z98、m/z114和m/z126。结论通过多级质谱分析可获得吡咯烷酮衍生物分子丰富的结构信息,并可用于该类化合物的快速结构解析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赵仁永  张君  郭春红 《齐鲁药事》2007,26(10):601-602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在ESI正离子模式下的质谱行为,并对其主要碎片进行归属。方法注射泵直接进样分析孟鲁司特标准品溶液,然后对准分子离子和分子离子谱中的基峰,在离子阱内进行碰撞诱导解离。结果与结论在ESI正离子模式下,孟鲁司特主要以[M+H]+形式存在,经碰撞诱导解离,依次失去H2O、CO2和含硫的支链,得到比较稳定的碎片离子m/z 422,其在更高的能量下,发生多种重排,得到复杂的子离子质谱图。  相似文献   

13.
陈笑艳  钟大放  姜浩  顾景凯 《药学学报》1998,33(11):849-854
为研究药物代谢产物的质谱规律,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对溶液中乙氧苯柳胺、SFZ-47羧基衍生物、5-羟基普罗帕酮及普罗帕酮的β-D-葡萄糖苷酸型代谢物的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它们的(-)ESI-MS均生成[M-H]-准分子离子,(-)ESI-MS2和(-)ESI-MS3则分别生成m/z175和m/z113碎片离子。提示这些共同特征可用于LC/MS法直接分析药物的葡萄糖苷酸型代谢物。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电喷雾离子化多级质谱法分析几种含2-脱氧链霉胺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索的碎片离子,并对它们的裂解规律进行分析归纳。除其它特征碎片离子峰外,所有测试样品的质谱图中都存在质荷比为163.1的归属于2-脱氧链霉胺的碎片离子峰。这些裂解规律可应用于微生物新药筛选中早期快速鉴别含2-脱氧链霉胺的氩基糖苷类抗生索,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索的生产、质量监控以及在环境和食品中的微量检测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4(20)-双键5/7/6型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特征,以及取代基种类及位置对质谱裂解的影响,探讨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方法 利用FAB技术测定该类型3种化合物的[M+H]+和[M+Na]+等不同加合离子,以及由其产生的特征碎片离子的CID-MS/MS谱,并对有关特征离子进行了高分辨测定。结果 C-10位为BzO取代的化合物1和2主要以[M+Na]+离子形式存在,该离子主要进行失去HOBz的裂解反应,而C-10位为OH基的化合物3主要以[M+H]+离子形式存在,该离子以失去1个和2个H2O的裂解反应为主导。另外,化合物1和3最终裂解产生m/z 237离子,而化合物2产生m/z 253离子。结论 MS/MS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结构差异甚微的相关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相似文献   

16.
陈琴华  朱军  李鹏 《中国药业》2012,(22):42-44
目的采用电喷雾离子阱(ESI-MS)质谱技术研究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ArAAE)的结构和裂解途径。方法采用蠕动注射泵直接进样,ESI-MS负离子模式检查,流速为0.3 mL/h,毛细管电压为4 500 V,雾化器压力、干燥器流速和干燥器温度分别为10 psi、5 L/min和350℃,质量扫描范围m/z 100~500。结果采用ESI-MS获得了m/z 333[M-H]-,采用ESI-MS2获得了m/z 233碎片离子,而采用ESI-MS3主要获得了m/z 215,203,189,177,171,163,147和135等碎片离子。ESI-MS和ESI-MS2主要有一种裂解途径,而ESI-MS3主要有3种裂解途径,主要是酯键的裂解,并对m/z 203,189和163特征碎片离子进行ESI-MS4质谱研究,归属了其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分析和讨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和质谱特征。结论ESI-MS负离子模式下适用于检测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各级碎片裂解,归属了主要的碎片裂解途径,其方法快速、简便,为进一步研究ArAAE的体内代谢过程与结构修饰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n)技术对蟛蜞菊内酯进行质谱裂解分析,通过主要特征碎片离子研究其裂解规律。方法:样品溶液进样后,采用ESI-MS1~3碰撞裂解方式,解析蟛蜞菊内酯的特征碎片离子。结果:蟛蜞菊内酯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ESI-MS1获得准分子离子峰[M+H]+m/z 315;采用ESI-MS2获得了离子碎片m/z 297、m/z 287;采用ESI-MS3获得m/z259、m/z231等离子碎片。负离子模式下采用ESI-MS1获得[M-H]-m/z313,采用ESI-MS2获得了离子碎片m/z298;采用ESI-MS3获得m/z270、m/z254等离子碎片。结论:蟛蜞菊内酯在软电离模式下,正负离子模式对质谱裂解方式产生差异,其中主要产生的正负离子碎片分别为m/z287和m/z298。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蟛蜞菊内酯化合物的体内代谢过程与结构修饰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液相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对指纹图谱中色谱峰进行研究,对痛安注射液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 RRHD(3 mm×100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2μL。检测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的飞行时间质谱,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一级质谱质荷比扫描范围m/z 100~1500,二级质谱质荷比扫描范围m/z 30~500。结果:痛安注射液的指纹图谱色谱峰中共鉴别出12个成分。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地鉴定了痛安注射液的指纹图谱中的主要成分,为痛安注射液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A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gas-liquid chromatographic (G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analyzing the normetabolites of fentanyl and 3-methylfentanyl in urine. The method employs differential pH extraction of 1 mL samples, extractive acylation with pentafluoropropionic anhydride (PFPA), GC separation on a fused-silica capillary column (DB-1701), and detection by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ECD) or mass spectroscopy (MS). Limit of sensitivity for this method is 2 ng/mL for norfentanyl (NF) and nor-3-methylfentanyl (N-3-MF) using a 1-mL urine sample and a 2-microL injection from a final volume of 20 microL. Within-run precision, expressed as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was 14% and 5% for 4 ng/mL and 16 ng/mL of NF and 9% and 4% for the same concentrations of N-3-MF. Between-run precision was 30% and 12% for NF and 11% and 10% for N-3-MF, at 4 ng/mL and 16 ng/mL, respectively. Metabolites are stable in urine for at least one month at room temperature (25 degrees C) or -20 degrees C. PFP-derivatives of the metabolites were confirmed by high-resolution MS in the electron-impact mode. Three characteristic ions for each metabolite were identified-m/z 392 (molecular ion), m/z 336 (loss of propionyl), and m/z 244 (loss of propionanilide) for N-3-MF-PFP and m/z 378 (molecular ion), m/z 322 (loss of propionyl), and m/z 230 (loss of propionanilide) for NF-PFP, suitable for use in GC/MS with selected ion monitoring as a complimentary confirming technique. This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analyzing urine samples from individuals suspected of using fentanyl or 3-methylfentanyl.(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