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究1,3-β-D-葡聚糖(G试验)与痰培养对临床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呼吸系统感染患者送检27 560份痰液标本,150份曲霉菌属检出阳性,其中有41份进行G试验,比较G试验、痰培养与CT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份曲霉菌属阳性标本中G试验结果阳性12份符合率29.3%,CT结果阳性28份符合率68.3%;G试验结果与痰培养及CT结果均一致有9份,CT与G试验对肺曲霉菌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T阳性率高于G试验。结论 G试验与痰培养及CT检查之间的符合率低,不能作为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指标,痰培养仍不失为肺曲霉菌感染的重要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1,3-β-D-葡聚糖(G试验)与痰培养对临床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呼吸系统感染患者送检27 560份痰液标本,150份曲霉菌属检出阳性,其中有41份进行G试验,比较G试验、痰培养与CT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份曲霉菌属阳性标本中G试验结果阳性12份符合率29.3%,CT结果阳性28份符合率68.3%;G试验结果与痰培养及CT结果均一致有9份,CT与G试验对肺曲霉菌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T阳性率高于G试验。结论 G试验与痰培养及CT检查之间的符合率低,不能作为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指标,痰培养仍不失为肺曲霉菌感染的重要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
检查阳性时间,亦早于临床确诊时间,两组BG检测结果与其他方法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BG可作为早期诊断IFI无创检测手段之一,用来常规动态监测高危患者,能够更早地检出IFI.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侵袭性真菌病(IFI)诊断中血清(1,3)-β-D葡聚糖(BDG)的阈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3月ICU 52例IFI患者及200例非IFI患者的血清,将52例确诊和临床诊断患者设为IFI组,200例非IFI患者设为对照组,测定BDG含量,并绘制ROC曲线,分析BDG的最佳诊断值。结果 IFI组的BDG浓度均值为216.91pg/ml,对照组的BDG浓度均值为27.70pg/ml,IF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G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最佳诊断阈值为50.0pg/ml,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8%、94.5%、79.2%和95.0%。结论 BDG是诊断IFI的良好指标,在以50.0pg/ml为阈值时,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系统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检索CNKI数据库等,获得12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患者共2884例,对其进行荟萃分析,并评价荟萃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 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资料具有同质性(异质性检验x2 =15.17,P=0.17,I2=28%),因此,合并效应量OR采用固定效应模型,OR合并=2.02,其95%CI=1.81~2.25,总体效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49,P<0.01);试验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血浆(1,3)-β-D葡聚糖是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起到辅助临床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血浆(1,3)-β-D-葡聚糖对普外科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普外科患者深部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2月普外科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184例及40名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真菌感染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与传统真菌培养结果比较;采用ROC曲线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1,3)-β-D-葡聚糖法检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阳性43例,阳性率为23.37%,传统真菌培养法检测阳性32例,阳性率为17.40%,(P=0.03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系数K=0.617(P<0.001);(1,3)-β-D-葡聚糖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88.82%;当以(1,3)-β-D-葡聚糖=16.59pd/ml为临界值时,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达到最大,灵敏度为92.03%、特异度为83.17%。结论 (1,3)-β-D-葡聚糖可作为普外科深部真菌感染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效率,可为其诊治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艾滋病合并有肺部感染症状而无其他真菌感染的患者,根据《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中肺孢子菌肺炎诊断标准,共甄选出27例艾滋病合并PCP的患者作为病例组,38例艾滋病合并其他肺部感染者为对照组,应用国产试剂检测患者入院时及治疗3周后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中位数40.15pg/ml,高于对照组的5.92pg/ml(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诊断PCP的最佳诊断界值为16.51p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95%CI 0.864~0.985,P0.001),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20%和86.80%;经3周治疗后病例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为4.28pg/ml,较前40.31pg/ml降低(P=0.005)。结论国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对于诊断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及评估其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路插管所致真菌感染患者的血浆和尿液中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47例尿路插管所致真菌感染患者为试验组,5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浆和尿液中1,3-β-D葡聚糖的水平.[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浆及尿液中的1,3-β-D葡聚糖含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均为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尿液和血浆中1,3-β-D葡聚糖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中的1,3-β-D葡聚糖含量高于血浆.[结论]血浆和尿液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的可靠指标,且尿液样本的诊断价值高于血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300例,其中200例为深部真菌感染者,100例属于细菌感染者,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观察深部真菌感染者真菌培养情况及阳性检出率及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价值。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高于非真菌感染组及对照组,非真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真菌培养为金标准,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疾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4.78%、72.03%、81.5%。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具有理想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疾病检出率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的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6月一2011年4月IFI患者254例:确诊组64例,临床诊断组78例,拟诊组112例;细菌感染者57例,健康体检者68名;采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配套G试验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l,3-β-D葡聚糖的含量,用ROC曲线进行评估,并确定G试验的最佳临界值(cutoff值).结果 IFI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致病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IFI组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中位数28.9 pg/ml,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的9.1 pg/ml( Z=-2.818,P<0.05)和正常对照组的7.5 pg/ml(Z=-6.261,P<0.001);拟诊组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中位数7.5 pg/ml,明显低于确诊组的103.6 pg/ml(Z=-8.398,P<0.001)和临床诊断组的44.4pg/ml(Z=-7.488,P<0.001);由ROC曲线分析可得,以9.35 pg/ml为cutoff值,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达最佳状态,分别为69.0%、64.0%、68.9%、64.0%,与培养法的一致性好,Kappa值为0.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完全可以用作早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五邑中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IFI患者,40例细菌感染患者,40名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并对IFI患者的血液和可疑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同时检测IFI患者抗真菌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结果 IFI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高于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细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IFI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优于真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好转组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浆(1,3)-β-D-葡聚糖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病情稳定组无明显变化(P0.05),而病情加重组第7天和第14天血浆(1,3)-β-D-葡聚糖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保勇  喻华  曾小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20-4522
目的 探讨血浆( 1-3) -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作用及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0.7~2011.1入住某院10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血浆(1-3) -β-D葡聚糖的定量检测,并与真菌培养方法加以对比,同时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0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 -β-D葡聚糖检测的阳性率66.0%,真菌培养阳性率为42.0%,血浆(1-3) -β-D葡聚糖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x2=18.89,P< 0.05).对38例临床诊断高度疑似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平均年龄64.8岁,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肾功能疾病10例,恶性血液疾病10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其他疾病8例),1/例患者使用激素,7例使用免疫抑制剂,38例患者均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头孢二、三代及喹诺酮类为主,且使用时间较长,其中32例具有肺影像学的改变.结论 血浆( 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比真菌培养能够更早、更灵敏地反应深部真菌的早期感染,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深部真菌的感染与患者的高龄、严重的原发基础疾病以及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有关,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15.
祁双宝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09-2010,2017
目的总结临床方面资料研究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自2009年6月~2010年2月所收治的血液科、呼吸内科、ICU及神经内科住院患者98例,均为肺部感染。将其分成用药组与非用药组,依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肺真菌病诊断"为诊断标准,对两组患者行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即(G试验,正常参考值为小于10pg/ml)。比较两组的血浆1,3-β-D葡聚糖值,同时行痰真菌涂片,后比较这两种测定方法的特异与灵敏性,同时再比较阴性与阳性预测值,以此评定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效果。对测定后高于正常值,则需要给予患者行抗菌治疗,治疗时间为6~11d,后行复查。结果非用药组的血浆1,3-β-D葡聚糖值明显高于用药组(P﹤0.05)。经G试验与痰真菌涂片测定后,G试验的灵敏与特异性及阴性和阳性预测值都要明显高于痰真菌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可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真菌培养法28例阳性,阳性率为46.7%;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38例,阳性率63.3%,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法(χ2=24.7620,P<0.05).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68.84±21.28)pg/ml,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31.94±10.65)pg/ml,20例健康对照组两法均为阴性,统计学处理表明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6040、2.0978,P<0.05),而且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亦明显高于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t=2.347,P<0.05).结论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浆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β-D葡聚糖检测在小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武汉市儿童医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IPFI患儿50例为试验组,同期在本院选择大叶性肺炎患儿以及非肺炎患儿各50例为大叶性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其中非肺炎组患儿均有支气管异物。对所有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并抽血3~5 ml,所有样本均应用(1,3)-β-D葡聚糖检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所有样本均成功操作。试验组、大叶性肺炎组和非肺炎组的BALF应用(1,3)-β-D葡聚糖检测值分别为(239.59±153.71)pg/ml、(14.53±6.71)pg/ml和(14.11±5.92)pg/ml,试验组与大叶性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应用(1,3)-β-D葡聚糖检测值分别为(102.83±30.26)pg/ml、(11.25±4.74)pg/ml和(4.12±2.86)pg/ml,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表明,BALF应用(1,3)-β-D葡聚糖检测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 IPFI患儿的血浆和BALF应用(1,3)-β-D葡聚糖检测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但血浆检测影响因素较多,应首选BALF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血浆(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诊断价值。方法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测67例疑似IFI患者的标本,了解其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比较健康和确诊IFI两组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结果 G试验动态浊度法和传统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7.8%和2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P〈0.01);IFI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475.3±375.6)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6.2±5.6)pg/ml(t=8.94,P〈0.01);血浆(1,3)-β-D葡聚糖使用临界值为20.0 pg/ml,诊断真菌感染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3.0%、100.0%和91.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是反映IFI的一个良好指标,可用于IFI的早期诊断,又可为IFI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或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418例及同期无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366例。结果 以≥50pg/ml为阳性诊断标准时BG结果阳性者334例,阳性率42.60%,以≥20pg/ml为阳性诊断标准时BG结果阳性者408例,阳性率52.04%,以≥20mg/ml为阳性标准时该试验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50pg/ml为阳性标准,两种标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标准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1,3-β-D葡聚糖检测可以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进行早期诊断,而且医师可以根据经验以不同的阳性界值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调节,即减少预防用药造成的毒性和增加的费用,又避免了侵袭性感染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在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拟诊肺部真菌感染的31例患儿,取咽部吸出物做真菌培养、涂片,真菌、白色念珠菌PCR检测,取全血做G试验,比较检测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31例中,白色念珠菌PCR检测阳性12例,G试验阳性15例。对照组11例标本PCR检测、G试验均阴性。PCR与G试验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一致性中等(Kappa=0.512),研究组与对照组检测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可用于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与G试验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