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血压正常者的血浆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剂(PAI-1)的活性和纤维蛋白溶酶原(Plg)活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t-PA活性明显低于血压正常者,PAI-1和Plg活性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确实存在内源性纤溶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sIL-2R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的变化。方法 以输血后丙型肝炎为研究对象 ,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 ,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对部分患者进行α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并于治疗前后观察此两项指标的变化 ,检测方法分别用双抗夹心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与血清ALT呈正相关 ;各型肝炎时 ,CD4+ T细胞及CD4+ 与CD8+ T细胞比值均下降 ,CD8+ T细胞升高 ;α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 ,病毒复制指标阴转 ,同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下降 ,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结论 免疫反应参与丙型肝炎发病 ,各型丙型肝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 ,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的变化 ,对判断丙型肝炎转归和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Study on Blood Coagulant/Fibrinolytic Activity at Plasma and Monocytic Level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Blood-Stasis Syndro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吕 中
@施赛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8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简称脑卒中)分为两组,房颤1组为未发生脑卒中者,房颤2组为发生脑卒中者,每组50例.入选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房颤患者和健康者测定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维蛋白原(Fg).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房颤1组和房颤2组患者的血浆t-PA、PAI-1、F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房颤2组患者的血浆t-PA、Fg水平显著高于房颤1组(P<0.05);PAI-1水平在两组房颤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PA、PAI-1、Fg水平均与卒中发生显著相关.结论房颤患者纤溶活性降低,发生脑卒中者的低纤溶状态较房颤无脑卒中者更为明显,这可能是房颤患者易发生脑卒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小板活化与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免法和发色底物法测定50例CHF患者(CHF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1)、血管紧张素Ⅱ(AgⅡ)和醋固酮(Ald)水平。结果:CHF组的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GMP-140含量、PAI-1活性、AgⅡ及Ald水平显著升高(P<0.01);t-PA活性显著下降(P<0.01);且心功能越差,上述改变愈明显;CHF组GMP-140含量及PAI-1活性均与AgⅡ水平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425和0.434,P均<0.01)。结论;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纤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6 8例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 33例和常规治疗组 35例 ,卡托普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 75mg/d。分别于入院后即刻和第 7天采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及其抑制剂 (PAI- 1)。选择 30名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t-PA活性低于正常人 ,而PAI- 1高于正常人 (P <0 .0 1)。卡托普利组治疗后t -PA活性增高幅度和PAI - 1活性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1)。结论 卡托普利可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发色底物法及放免法检测了30例老年期高血压病(EH)患者和30例健康老年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空腹血浆胰岛素(In)、血糖(G)水平,分析了纤溶活性与胰岛素敏感性(IS)的相关性。结果发现:EH患者血浆PAI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t-PA活性及IS明显低于对照组;IS与PAI显著负相关,与t-PA显著正相关。提示:纤溶活性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浆置换联合胎肝细胞悬液治疗重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中间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138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胎肝细胞悬液治疗,56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另48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胎肝细胞悬液治疗。观察血浆置换联合胎肝细胞悬液治疗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氨基酸谱及心肌酶学变化。比较血浆置换联合胎肝细胞悬液治疗与单用血浆置换或胎肝细胞悬液治疗的疗效。结果:血浆置换联合胎肝细胞悬液治疗较单用血浆置换或胎肝细胞悬液治疗能更有效提高重型肝炎患者好转存活率,改善肝功能,提高支链氨基酸(BCAA)/芳香氨基酸(AAA)比值,改善心肌酶学。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胎肝细胞悬液可有效治疗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9.
培哚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干预对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纤溶活性指标的影响.方法:52例HF患者随机分成培哚普利组27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培哚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 mg/d.入院后当天和治疗2周后采血检测血浆AngⅡ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活性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选择2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F患者血浆AngⅡ水平、PAI-1含量和活性升高,tPA活性降低(P均<0.01).HF患者血浆AngⅡ水平与PAI-1含量和活性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7 2和0.704 4,P均<0.01),与tPA活性无相关性(r=-0.398 1,P>0.05).治疗2周后,培哚普利组AngⅡ水平、PAI-1含量和活性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tPA活性升高(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变化.结论:HF患者体内纤溶系统功能失衡,呈高凝状态,ACEI可改善其纤溶活性,对降低HF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毒性肝炎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与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阐明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脉因流速度(portal blood velocity,PBFVe),门脉血流量(portal blood,flow,PBFVo)和血清学纤维化指标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1)PBFVe与肝比价经分明关系,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水平呈负相关,且纤维化程度严重者PBFVo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程度轻者,当肝纤维化分期为S4时S1期减慢了29.82%(P<0.01);(2)而PBFVo与肝比价经分期无关,受肝内炎症活动的影响,与血清Ⅲ型前胶原(PC0Ⅲ)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PBFVe与HA,Ⅳ-C相结合能够较好地反映肝比价经程度,PBFVo与血清PCⅢ相结合对判定肝内炎症活动度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设计 ,选择1999~ 2 0 0 0年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 118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 ,以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SAS总分 (44± 10 )与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其SDS总分为 4 4± 10 ,也高于我国常模 (P <0 0 5 ) ;118例患者中慢性肝炎患者SDS总分 (45± 10 )高于急性肝炎患者 (42± 11)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女性肝炎患者SAS总分为 4 7± 11,高于男性肝炎患者 (43± 9)。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2.
重型病毒性肝炎71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 (SVH)治疗及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71例SVH的临床分型、病原表型、年龄、性别、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血清胆红素 (TBil)、胆固醇 (Ch)、甘油三酯 (TG)、周围血象及并发症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亚急性和慢性SVH的病死率分别为 87.5 %、5 5 .6%和 5 8.3 %。PTA、Ch和TG越低 ,预后越差 ,死亡组WBC总数和N百分率明显高于存活组 ;有并发症者尤其有两种以上并发症者预后差 ;急性SVH和慢性SVH的TBil值越高预后越差。结论 影响SVH预后因素较多 ,PTA、TBil、Ch、周围血象及有无并发症与预后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神经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神经肽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67例各型肝炎患者及10名正常人血浆亮啡肽、神经肽Y含量。结果:各型肝炎患者急性肝炎、慢重肝、慢肝重度和中度血浆亮啡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慢重肝和慢肝重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神经肽Y显著低于慢肝轻度和正常对照组(P<0.01)。在慢性肝病者中,血浆亮啡肽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正相关,与清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呈负相关,而神经肽Y与之相反。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亮啡肽显著升高,而神经肽Y显著降低,并与肝损害程度基本一致。推测该两种神经肽可能参与了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损害过程,并与某些临床症状有关,可作为评价肝功能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对该院2002年8月~2003年3月间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按设计要求自入院后24 h内及以后每周抽取患者抗凝全血1次,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PTA,并同时检测有关血清生化指标,动态观察其变化.将其中资料完善的79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有关资料.结果死亡组平均PTA为(25.5±14.3)%,存活组平均PTA为(46.9±15.2)%,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并发现PTA迅速下降者病情恶化,预后不良;PTA稳步回升者预后良好,始终低于10%者无一例存活.结论该组资料显示血浆PTA值在衡量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判断疗效、估计预后是最敏感和可靠的指标,比其他肝功能试验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前白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前白蛋白(PA)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17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35名健康成年人的血清RBP与PA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除慢性轻度肝炎组外,其他各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RBP与PA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RBP的异常率均高于同组血清PA与白蛋白(ALB)的异常率(P<0.05).重型乙型肝炎死亡组血清RBP与队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血清RBP与PA水平呈正相关(r=0.728,P<0.01).血清RBP、队与ALB水平之间亦呈正相关(r1=0.597,r2=0.516,均P<0.01).结论 血清RBP和PA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关.随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两者的血清水平逐渐下降.可以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且RBP的半衰期明显短于PA,比PA能更灵敏、更快速、更特异地反映肝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荧光法检测38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慢重肝)、22例急性肝炎和20名正常人血浆和尿液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同时用放免法检测慢重肝血浆环核苷酸、前列环素(PGI_2)和血栓素A发_2(TXA_2、含量,并与血浆LPO作相关分析。结果发现:①慢重肝血浆和尿液LPO含量较急性肝炎和正常人均非常显著升高(P均<0.01)。②血浆LPO与尿液LPO及血浆TXA_2呈正相关,与血浆cAMP及PGI_2呈负相关。提示脂质过氧化在慢重肝的肝损害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测定法、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1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血浆皮质醇(F)的变化。其中急性重症肝炎20例、慢性重症肝炎2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2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50例以及对照组40例。结果表明:各类乙肝患者G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浆F高于对照组。同时测定2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稳定期GR、F的变化,发现随病情的改善GR水平也升高,而血浆F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8.
19.
Thecoagulationandfibrinolyticactivityinpatientswithacutecerebralinfarctionisabnormal Toinvestigatetheirchanges ,wemeasuredtheconcentrationofD dimer (DD) ,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 (t PA) ,plasminogenactivitorinhibitor 1(PAI 1)andplaminogen (PLG )activityinplasmaandcerebrospinalfluid METHODSSubjectswererandomlyselectedfrom 35consecutiveischemicstrokepatients (2 1menand 14womenwithameanageof 6 3years)admittedtoourhospitalwithin 72hoursafteronsetfromApril 2 0 0 0toFebruary 2 0 0 1 Ofthes… 相似文献
20.
Hepatitis G virus( HGV) is identified as a mem-ber of Flaviviridae family and is a single chain( )RNA virus.The transmission route of HGV is sameas that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mainly thoughthe approaches of blood product use and intravenousinjection.Thus,HCV- HGV co- infection becomespossible.There has been domestic report about de-tecting HGV RNA in serum of hepatitis C,but notdetecting it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simultaneously.Therefore,some patie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