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取172例住院病人,分为高血压病组(A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B组,49例)、2型糖尿病组(C组,63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及B、脂蛋白(a),比较分析3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结果各血脂成分在3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分层分析,在各年龄段和男女性之间血脂水平亦无明显差异(P>0.05),3组间血脂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对糖尿病血脂紊乱的程度无明显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质指数(BMI)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对192例肥胖和94例非肥胖T2DM患者以及59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肥胖糖尿病组空腹C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尿酸高于非肥胖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非肥胖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非肥胖糖尿病组的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是影响T2DM患者空腹C肽、血脂、尿酸代谢的重要因素,肥胖加重了T2DM患者的代谢紊乱,两者共同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玉华  赵连  王凡  张玫  许放  吴敏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069-1071,1074
[目的]探讨在城市社区中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运动干预的方法并对量化指标进行评价。[方法]2006年5~10月,在大连市部分城市社区选取108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以步行为主的运动干预,采用体力活动调查问卷和计步器对运动量进行监测。[结果]经过6个月的步行运动干预,除对照组外,计步器监测的各干预组的步数、步行运动消耗能量及调查问卷监测的总日常活动消耗能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干预后调查问卷所测平均每天步行运动热能消耗、总日常活动热能消耗与计步器监测的步行运动热能消耗之间存在正相关(r=0.320、0.414,P<0.01);干预前二者之间无相关关系(r=0.144、0.063,P>0.05)。干预A组的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较干预前有所降低(P<0.05);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B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TG)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C组血脂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以步行为主的运动干预时,可利用计步器作为运动量客观测量工具,并可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效果进行评价。适宜的步行运动具有控制血糖和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将3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设为A组,25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B组,另设同期门诊体检血压、血糖正常的30名健康者为C组。3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的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同时观察3组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水平,并对FMD的影响因素作相关分析。[结果]①A组和B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高于C组(P﹤0.05~0.01);②A组和B组的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C组,B组的空腹血糖高于其他2组(P﹤0.05~0.01);③A组和B组的FMD较C组明显降低,而B组较A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0.01);④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MD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5、-0.255、-0.535,P﹤0.05~0.01),与甘油三酯、胆固醇无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收缩压被引入回归方程(R2=0.388,P﹤0.01)。[结论]高血压可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如合并糖尿病则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情况,分析其血清的各项胆固醇及载脂蛋白含量的差异,以明确各项胆固醇或载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60例经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A2、AB48、B100和E的水平,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以上各指标与健康对照者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相对于健康对照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TC、TG、LDL-C水平显著偏高(P0.01),HDL-C水平显著偏低(P0.01),表现为脂代谢异常;血清载脂蛋白A2、B100、E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偏高(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po B100、Apo B48、LDL-C和TG是空腹血糖水平的主要相关因素,表明载脂蛋白尤其是Apo B与糖代谢紊乱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存在脂代谢异常,并且血清载脂蛋白水平与糖代谢紊乱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残余胆固醇(remnant cholesterol,RC)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于丹东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UACR水平将其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55例,U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55例,UACR30~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55例,UACR>300 mg/g)。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血脂、尿白蛋白和肌酐等,计算RC和UACR,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对RC与UACR进行相关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RC的诊断价值。结果C组RC水平显著高于A组、B组,B组RC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与UACR成正相关(r=0.162,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RC、年龄、收缩压和总胆固醇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C对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有一定的价值(AUC=0.74,95%CI 0.66~0.81,P<0.05),进一步将RC与年龄联合分析发现,诊断价值更高(AUC=0.86,95%CI 0.80~0.92)。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RC水平与UACR相关,RC可能成为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张哲庆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742-4743
[目的]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9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糖尿病组,74例健康老年者设为对照组,进行了FBG、Ch、TG、LDL-C、HDL-C和mALB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采用层析法,尿微量白蛋白采用竟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空腹血糖(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胆固醇(Cho)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醋(TG)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直接酶法。[结果]糖尿病组的HbAlc、FBG、Cho、TG、LDL-C、mALB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的血清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随之增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648,P﹤0.01;r=0.483,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而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HbAlc和mALB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γ-谷氨酰转移酶及血脂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岚 《职业与健康》2011,27(9):999-100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关系。方法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56例,女71例)及60例健康检查者血清中GGT、TC、TG、HDL-C、LDL-C。比较上述指标在2个研究组之间的差异。并将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清中GGT水平分为2组,对有关指标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中GG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GGT升高者36例,占28.3%。GGT升高组TG水平[1.77(0.38~13.52)mmol/L]明显高于GGT正常组[1.22(0.20~2.25)mmol/L],HDL-C水平低于正常组[分别为1.01(0.35~2.16)mmol/L和1.24(0.8~1.9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GGT水平与TG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其他各血脂项目,不同GGT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GGT升高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见,GGT与TG及HDL-C相关,血清中GGT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一个新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2型糖尿病血脂测定的临床意义。用酶法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磷脂(PL)、游离脂肪酸(FFA)的浓度,并以非糖尿病外科手术病人及体检健康个体血脂浓度作为对照,进行q检验。与两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的TG、FFA水平显著增高(P<0.05),HDL-C水平却显著下降(P<0.05),TC与PL的浓度则无显著差别(P>0.05);两对照组间各血脂指标(TG、TC、HDL-C、PL、FFA)的浓度无显著差别。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及与其他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按WHO 1999年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筛选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并按2002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亚洲成年人标准,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2型糖尿病A组(BMI≥25.00 kg/m2) 32例和2型糖尿病B组(BMI< 25.00 kg/m2)38例,另筛选健康人3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人体参数和测量生化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 [25 (OH)D3]水平,对三组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A组血清25 (OH)D3水平为(20.59±4.82)μg/L,2型糖尿病B组为(27.07±5.73) μg/L,对照组为(32.27±8.49)μg/L,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正常者43例,血清25(OH)D3水平(25.51±6.12)μg/L,高血压者27例,血清25 (OH)D3水平(21.87±5.78)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正常者8例,血清25(OH)D3水平(28.42±5.20)μg/I,血脂异常者62例,血清25 (OH)D3水平(23.55±6.15)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3与体重、腰围、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或<0.05),与甲状旁腺素、钙、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尤其是伴有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甘海燕 《职业与健康》2014,(11):1563-156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而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情况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坚持运动、按时服药、合理膳食、坚持血糖监测等治疗依从性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情况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秀荣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120-112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皮肤感染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37例2型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患者,对局部皮肤感染伤口进行治疗护理、饮食控制、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等方法。结果通过临床干预,其中31例皮肤感染患者治愈,5例好转,1例放弃治疗。减少了糖尿病患者皮肤再感染率。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的患者,应加强自身防护,控制血糖和体重,规范饮食,适当运动,教育患者认识保持皮肤完整的重要性,积极预防皮肤破损溃疡是预防糖尿病皮肤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找出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存在问题,探讨解决措施。[方法]从本区糖尿病管理数据库中,按1%比例抽样,对373例样本采用72 h膳食回顾法调查3 d的膳食情况,并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检测。数据录入"营养之星专家系统"软件进行分析。[结果]46.11%的调查对象能量摄入不足,钙、锌、铜、维生素B1、B2、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平均摄入量低于推荐量,41.29%和43.16%的调查对象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超标。49.60%的调查对象体重超重或肥胖,糖化血红蛋白和三酰甘油控制率为55.23%和56.84%。[结论]本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能达到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要求,血糖、血脂不达标率高,需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健康宣教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s higher than that in individuals without diabetes mellitus. High fiber intake decreases blood glucose and lipids level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ereal fiber intake o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 in a rat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Thirty male Goto Kakizaki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ree groups. Each group was fed a barley diet, a white rice diet, or cornstarch diet. The rats were pair fed for 16 wk.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 were measured once every 4 wk by the photoelectric oscillometric tail-cuff method without anesthesia. RESULTS: The barley die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from week 12 and decreased the plasma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triacylglyc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plasma lipids levels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CONCLUSIONS: High fiber intake has beneficial effects o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lipids levels and suggests that fiber intake should be increased in individuals who have diabetes mellitus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门诊延续性护理干预行为对提高娠妊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接受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门诊干预的7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未接受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门诊护理干预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饮食和运动治疗依从性、血压、体重增长、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的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饮食和运动治疗依从性提高,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控制水平良好,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降低沪〈0.05);而血压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门诊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改善母婴预后有重要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区2型糖尿病前期的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畅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414-1415
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前期(IGR)患者进行糖尿病防治教育、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心理疏导等干预措施对其血糖转归的作用。方法将某社区300例IGR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按照我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原则进行干预,为干预组;另一组除定期检测血糖外,无任何干预措施,为未干预组。结果 1年后发现,干预组有18.7%的IGR患者血糖水平转归为正常,2%出现糖尿病并发症。而未干预组有1.3%的IGR患者血糖水平转归为正常,4.7%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IGR患者进行糖尿病防治教育、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心理疏导等干预措施,对促进其向正常血糖水平的转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秋梅  李静 《职业与健康》2008,24(3):286-28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控制状况。方法选择2006年到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1例,其中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者39例,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72例。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和血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HbAlc、血脂和血压的控制达标率为21.6%、8.1%和9.0%。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患者HbAlc检测结果明显低于未接受过教育者(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现状不容乐观,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重构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7—10月在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根据血压水平分组,A组:糖尿病合并正常高值血压组96例,B组:糖尿病合并理想血压组8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禁饮食12 h后清晨空腹静脉采血5 ml,测定空腹血糖、TC、TG、HDL-C及LDL-C水平,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指标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收缩压[(124.62±10.51)mmHg(1mmHg=0.133kPa)]及舒张压[(86.04±3.62)mmHg]明显高于B组[(108.45±8.52)、(74.54±4.74)mmHg];A组TG[(2.49±1.19)mmol/L]、LDL-C[(2.90±0.17)mmol/L]、TGF-β1[(279.58±98.76)ng/L]水平明显高于B组[(2.07±0.97)、(2.82±0.14)mmol/L、(207.72±48.65)ng/L],HDL-C[(0.97±0.40)mmol/L]、BMP-7[(185.46±112.48)ng/L]水平明显低于B组[(1.09±0.33)mmol/L、(358.19±187.67)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血清TGF-β1水平与收缩压及空腹血糖、血脂间存在相关性,血清TGF-β1及BMP-7与空腹血糖、血脂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存在导致血管重构的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知识包含对经典的食物交换份法的知晓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知识调查表,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综合评分。结果对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基本原则、益处等知识点掌握良好,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综合评分呈现增高的趋势。98.9%的患者认可饮食和运动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77.8%认可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61.1%的患者全部选对了糖尿病饮食治疗基本原则,40.0%的患者全部选对了糖尿病饮食治疗益处。97.8%的患者认可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一日总热量,但是会计算自己一日总热量的仅占10%;对食物交换份法的知晓率仅为36.7%,对主食与肉类、水果和蔬菜之间能否交换或替代存在许多错误认识。91.1%的患者想要主动获取有关糖尿病治疗的相关知识,有77.8%的患者是通过医师或营养师来学习糖尿病知识的。结论患者对于糖尿病饮食治疗知识中提纲性知识掌握良好,已获得的饮食知识细化程度欠缺,医务人员作为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的主力,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层次开展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注重个体化和细节化,提升糖尿病饮食指导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肥胖儿童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适宜模式。[方法]2008年对深圳市宝安与光明新区5所中、小学肥胖儿童中筛查出的2型糖尿病和高危者建立档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综合干预。[结果]198名儿童及家长对糖尿病相关知识、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疗法、按时体检的知晓率,干预1年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儿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干预1年后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对肥胖儿童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对儿童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