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外科病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在外科病房的应用情况,积累经验,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选取2007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护理实习的学生300名,依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实习结束,无论学生及老师均感觉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比以往传统一对一带教方法更人性化,收获更大。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临床带教中更突显其科学化、合理化,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及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适应分层次护理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及效果.方法 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筛选并培训各阶段老师;制定教学指南及进行多维教学评价等系列改革.结果 95%护生及90%带教老师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多种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外科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改革前.结论 此系列教学管理改革适应了临床分层次护理,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适应分层次护理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及效果。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筛选并培训各阶段老师;制定教学指南及进行多维教学评价等系列改革。结果95%护生及90%带教老师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多种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外科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改革前。结论此系列教学管理改革适应了临床分层次护理,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适应分层次护理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及效果.方法 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筛选并培训各阶段老师;制定教学指南及进行多维教学评价等系列改革.结果 95%护生及90%带教老师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多种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外科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改革前.结论 此系列教学管理改革适应了临床分层次护理,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按职上岗模式下临床护理教学改革及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适应临床按职上岗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及效果。方法 对在外科实习的59名实验组护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对42名对照组护生则实施传统实习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综合技能成绩及各种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5%护生及如%带教老师喜欢此模式等。结论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适应了临床按职上岗的改革,提高了护生的实习积极性、临床工作能力及实习质量,并提高了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性三级医院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带教方法,在相同环境里完成各自的实习任务及目标,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来院临床实习的208名护生,随机分成观察组108名和对照组100名.观察组根据护生的学历层次采用分层次带教法,制定不同层次临床实习的总目标,分层次分阶段的专科目标,实行一对一联合带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法,即护生进入医院进行统一的一对一带教.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层次带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可推动教学模式的改变,使护生在临床实习后走向护理岗位时具有全面的临床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方法编写《临床护理教学手册》,制订分阶段目标教学计划,将实习分为基础护理阶段、专科护理阶段和整体护理阶段.由带教老师对274名实习学生实施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带教。结果学生临床护理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和带教老师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均较好(P〈0.01)。结论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临床护理能力,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按职上岗模式下临床护理教学改革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适应临床按职上岗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及效果。方法 对在外科实习的 5 9名实验组护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 ,对 4 2名对照组护生则实施传统实习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综合技能成绩及各种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实验组 95 %护生及 90 %带教老师喜欢此模式等。结论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适应了临床按职上岗的改革 ,提高了护生的实习积极性、临床工作能力及实习质量 ,并提高了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9.
分阶段目标教学在分层次护理模式中应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在分层次护理模式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实习分阶段进行并制定各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层层质控等系列改革。结果95%护生及90%带教老师喜欢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多种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改革前(P〈0.05)。结论分阶段目标教学适应了临床分层次护理模式的改革,使教学规范化、目标化,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适应分层次护理管理发展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生22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分层次带教方式,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实习结束前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操作考核等,并对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进行双向教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推行分层次带教效果良好,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实习护生实施分层次带教的教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应分层次护理管理发展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生22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分层次带教方式,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实习结束前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操作考核等,并对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进行双向教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盘床推行分层次带教效果良好,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2.
饶恕 《当代护士》2023,(9):165-167
目的 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本院神经外科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40名与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40名。比较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的临床工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出科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实习后,研究组护生临床工作能力考核量表7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后,研究组护生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7个维度的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后,研究组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可明显提高神经外科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出科考核成绩,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带教效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带教工作状况调查表,调查并分析11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带教内容和带教方法。结果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学历层次偏低,以大专居多,对带教工作满意度不够高;绝大多数老师觉得带教工作责任大、压力大,有部分老师不十分了解实习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以及实习大纲和实习目标;部分老师对带教学生选择了同一计划和目标,或是临床遇到什么问题就教什么。结论学校和医院要共同制定带教制度,构筑激励机制,激发带教老师的带教热情,为带教老师创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学校老师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联系,从而提高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对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层次、分阶段实习对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 2 0 0 1年10月— 2 0 0 2年 6月在外科实习的 99级大专护生 5 9人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 (实验组 ) ,并与 2 0 0 0年 10月—2 0 0 1年 6月在外科实习的98级大专护生 42人按传统模式实习 (对照组 )者进行对照。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综合技能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工作能力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可提高护生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护生行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行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实习周期完成后,由带教老师制定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考核标准分别对2组护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考核。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平均理论考核成绩得分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能有效提高带教质量,进而提高护生的实习成绩,更好的满足护生实习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带教护士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对提升儿科临床护士带教质量的效果,以期促进儿科临床护士带教水平。方法成立工作小组,建立医院儿科临床护士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将2017年3—6月来我院实习的儿科临床护生5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实习培训体系培训儿科临床护理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将2018年3—6月来医院实习的儿科临床护生55名作为观察组。由同一组儿科护理带教老师带教。对观察组护生和护理带教老师进行带教护士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培训,使师生对评价体系的内容、方式、交互流程充分了解。两组护生均连续培训3个月。比较两组护生入组前、完成教学后理论知识评分,完成教学后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对带教护理老师的满意度及带教护理老师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完成带教工作后,观察组护生在理论测评和实操测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的带教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带教护士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使护生和带教老师均有明确的教学方法、目标,使护生和带教老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可参照评价体系的各项要求不断调整学习教学方法,促进护生和老师间目标的一致,提高带教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改变护士整天围绕着输液转的被动工作现象,我院自2006年9月起探索以实施管床护士到位的护理工作方式,从一个病区试点,然后逐步在全院推广实施,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随着管床护士到位护理工作方式的实施,传统“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方式显出了它的局限性,实习生不能全面了解护理工作,也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2008年6月~2009年3月,我院对来院实习的34名学生制定临床带教计划及预期目标并按岗位按职责、分阶段带教,实习生每结束一个科室的实习即填写所到科室《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反馈表》,每个科室填写《临床科室对实习生的综合评价》,经过不断改进、完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的必经阶段 ,临床带教质量 ,直接影响护生以后的工作能力。怎样培养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当前护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1:50 2 ] 。目前 ,临床带教模式多采用一带一的带教模式 ,我院自 2 0 0 1年 11月对临床的带教模式进行改革 ,在内科、外科实施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模式 ,取得一定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1.1 组织架构 护理部教学主任 (护理部教学组 )、内科片及外科片片长、各科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病区主管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护生。由上至下层层质控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按职上岗模式下提高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的方法。方法对在外科实习的59名实验组护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并制订各阶段护生能力学习的具体要求及质控等方法;对42名对照组护生则实施传统的带教方法。结果护生的护理程序综合成绩、自评及老师评价护生临床工作能力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按职上岗模式下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并制订各阶段护生能力学习的具体要求及质控等方法能循序渐进地、全面地提高护生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分阶段实习中提高护生对各层次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方法]通过筛选各层次带教老师、制订带教职责和带教指引、实施分层次教学培训及完善教学质控等措施。[结果]护生对各层次带教老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选拔、培训和层层质控等措施,提高各层次老师教学能力和各阶段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护生对各层次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