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在校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体质特点及易患体质。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736人,采用便秘问卷调查表与中医体质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女生组功能性便秘体质分布比例较高的为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男生组体质分布比例较高的为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男、女生气郁质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男、女生便秘的体质多以兼夹为主,单纯体质比例较小。3)观察组与对照组男、女生构成比差别具有统计意义(P0.05)。4)女生组阴虚质的偏回归系数是0.454,Exp(B)为1.575;湿热质的偏回归系数是0.699,Exp(B)为2.011。男生组湿热质的偏回归系数是0.672,Exp(B)为1.959。结论 1)女生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体质以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为多见,男生以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为多见;女生气郁质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2)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偏颇体质多呈兼夹存在;3)具有湿热质、阴虚质的女生容易发生功能性便秘,具有湿热质的男生容易发生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肥高校在校男性大学生在过度自慰后的中医证候与其体质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1000名男性大学生进行体质辨识,分析男性大学生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根据其近五年内自慰频率判断为过度自慰,同时记录每位过度自慰者的中医证候学表现,分析合肥地区男性大学生的过度自慰情况及症状表现与其体质类型间的关系。结果问卷有效回收数量为845份,其中过度自慰的男性大学生为423人。423位过度自慰男性大学生群体中平和质占26.1%;单一偏颇体质占19.6%,混合偏颇体质占45.1%。单一偏颇体质中,湿热质最多见,其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在193例混合偏颇体质中,以湿热兼阴虚质最多,其他依次为湿热兼痰湿质,湿热兼气郁质,湿热兼血瘀质,阳虚质兼气虚质,阴虚兼气郁质,阳虚兼痰湿质,阳虚兼血瘀质,痰湿兼血瘀质,阴虚兼阳虚质,气郁兼气虚质,痰湿兼气郁质,气虚兼阴虚质。不同证型中医体质分布不相同。阴阳两虚证中以气虚质分布较多,湿热下注证中以痰湿质和湿热质分布较多,脾肾阳虚证中以阳虚质和气虚质分布较多,肝郁气滞证以气郁质分布较多,肝肾阴虚证中以阴虚质分布较多。结论 845例合肥高校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者占50.0%,其体质多为混合偏颇体质,平和质及单一偏颇体质较少;体质分布以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为主,不同的体质分布和其证候各不相同,因此对于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的诊治要"辨证候",同时要"辨体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郴州市某高校大学生中医体质分布现状及其兼夹规律,为后期从中医体质入手改善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抽取郴州市某高校1 243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信息调查表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中医体质分布现状及其兼夹规律,使用Apriori算法挖掘兼夹体质关联规则。结果 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1 243份,中医体质类型中平和质470例,占37.81%,偏颇体质773例,占62.19%;偏颇体质中单一偏颇体质273例(21.96%)、兼夹体质500例(40.23%);兼夹体质中两种兼夹体质138例(11.10%)、三种兼夹体质124例(9.98%)、三种以上兼夹体质238例(19.15%)。调查对象中兼夹两种体质最多的是气虚质兼夹阳虚质;兼夹三种体质最多的是气虚质兼夹阳虚质及阴虚质。男女性别在体质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在体质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联规则分析:最常与其他体质相兼的体质是气虚质。结论 高校大学生偏颇体质比例较高,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气虚质是兼夹...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某军校首批预选卫生士官中医体质状况和类型特征,为推进和保障预选士官学员教育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军校531名首批预选卫生士官进行中医体质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与地方院校大学生的体质差异以及兼夹体质情况。结果531名被调查者中,按偏颇体质标准分最大值法,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分别为285、66、15、39、37、44、11、20、14例。平和质与8种偏颇体质呈负相关,偏颇体质之间呈正相关。体质相兼的前3位是气虚质与痰湿质、气虚质与阴虚质、阴虚质与痰湿质。偏颇体质的前4位是气虚质(156例)、痰湿质(124例)、湿热质(114例)、阴虚质(95例)。结论首批军校预选卫生士官学员中,64%为单纯体质和“基本是”单纯偏颇体质,36%为兼夹体质,兼夹体质现象客观存在。其中气郁质、痰湿质明显低于全国部分地区和同龄大学生人群的水平,军校培养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中医体质及合并焦虑抑郁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滨州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焦虑抑郁的相关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肾阳虚证、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和肠道实热证;大学生功能性便秘多数为兼夹体质,占72.5%,其中又以阴虚质出现频次最多,湿热质、痰湿质次之;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倾向,其中抑郁倾向更明显。结论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以脾肾阳虚证、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和肠道实热证为主,其中以脾肾阳虚证所占比例最多;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类型、焦虑抑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临床上需辨证论治,配合中医体质调理和精神心理疗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甘肃中医学院2012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探讨该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及兼夹体质情况.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偏颇体质中,1人带有1种体质的占26.95%,1人带有2种或2种以上体质的占73.05%;1人3种体质的居于前4位的分别是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痰湿质-阴虚质,男生中居于前3位的分别是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女生中居于前3位的分别是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结论 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偏颇体质比例较高,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7.
1 003例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初步了解安徽省自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1 003例自然人群实施横断面现状调查。结果:平和质561例,单纯偏颇体质247例,兼夹偏颇体质195例。8种偏颇体质总的分布状况是,气虚质最多(235例,单纯气虚质与兼夹体质中气虚质例数之和,下同),其次为湿热质(128例)、气郁质(122例)、痰湿质(80例);阳虚质(71例)、阴虚质(52例)和瘀血质(42例)最少,阴虚质与瘀血质主要出现在兼夹体质中。结论:9种体质在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兼夹体质在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甘肃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的失眠情况进行调查,并了解其中医体质的分布类型。方法首先采用阿森斯(Athens,AIS)失眠自测量表,对甘肃中医药大学1 000名在校大学生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并筛查出失眠患者,再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测评。结果检出失眠患者210例,占21.3%;大学生失眠者具有偏颇体质的倾向,占全部失眠患者体质类型分布总数的91.20%,其中阴虚质最多,其次为气虚质,平和质占8.80%;男生以湿热质和特禀质为主,女生以阴虚质和气虚质为主,男、女生体质分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偏颇体质中1人2种体质的分布以气虚质和阴虚质常见。结论在校大学生失眠状况值得关注,失眠与阴虚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甘肃中医学院2009级中医医疗系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讨该人群的中医体质规律,并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状态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总人群中平和质占36.41%,偏颇体质占63.59%;偏颇体质中,居于前4位的分别是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男、女生体质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意义,男生以平和质为主,女生以气虚质为主.兼夹体质中,1人带有1种体质的占19.35%,1人带有2种或2种以上体质的占80.65%.结论 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偏颇体质比例较高,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男、女体质分型构成存在差异,应及早针对不同体质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本校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对淮北一中学生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总人群中平和质占44%,偏颇体质前四位的是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兼夹偏颇体质者占37.71%。结论:高中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偏颇体质超过半数,兼夹体质普遍存在;偏颇体质以气虚质为多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大样本的中医体质辨识资料,探讨日照市体检人群体质分布规律并提出健康指导。方法采用沈阳瑞康健康管理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联合开发的瑞康中医体质辨识判定软件3.0和4.0对3146位体检人群进行体质辨识。结果根据标准化的九种中医体质量表,3130例中单一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平和质1404例、阳虚质532例、湿热质261例、气虚质229例、痰湿质182例、阴虚质172例、血瘀质165例、气郁质133例、特禀质52例;单一体质1027例,占32.8%,单一体质中,除平和质外,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湿热质和气虚质;两种或两种以上体质兼夹者2103例,占67.2%;阳虚兼气虚质121例(3.9%),阳虚兼血瘀质84例(2.7%),湿热兼痰湿质75例(2.4%)。结论单一体质中,除平和质外,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湿热质和气虚质。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兼夹体质中两种体质兼夹还有一定倾向性,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以及中医体质与病情严重程度、身体质量指数(BMI)、日间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OSAHS患者106例进行基本信息表、中医体质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ESS)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合并病等)信息、记录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报告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计算中医体质类型和ESS分值.对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对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与OSAHS病情分度、BMI分级及与ESS分值差异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106例患者中超重及肥胖者88例,身体质量指数与病情分度呈正相关(r=0.220,P=0.024).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22例占20.8%,偏颇体质84例占79.3%,偏颇体质中单一偏颇体质18例,兼夹偏颇体质66例.每种体质在84例兼夹偏颇体质患者中排名前四位的依次是:痰湿质(42例),气虚质(42例),阴虚质(32例),湿热质(31例).兼夹体质按两种偏颇体质共现计算频次,排名前四位的依次是:痰湿质+气虚质(28次),痰湿+湿热(20次),痰湿+阴虚(17次),气虚+湿热(17次).仅痰湿质在不同病情分度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与病情分度相关(r=0.282,P=0.003).痰湿质、血瘀质BMI等级分布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等级越高,痰湿质人数越多(r=0.314,P=0.04).各体质类型ES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肥胖,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位居前4位的是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兼夹体质中痰湿质兼气虚质最多,重度OSAHS患者以痰湿质为主,痰湿质与超重程度和OSAHS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中医兼夹体质类型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974例被调查者的中医体质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根据偏颇体质标准分最大值将样本分为9种体质类型;统计9种体质类型的相关系数矩阵;对每个样本的9种体质类型标准分分别进行分级,采用交叉表法考察每两种体质的兼夹情况;根据9种体质类型标准分的分级结果,将每个样本的体质类型转换为一个9位数的三进制代码,考察3种以上体质的兼夹情况。结果:974例被调查者中,按偏颇体质标准分最大值法,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分别为227、148、218、102、31、81、44、97、26例。平和质标准分与每种偏颇体质标准分呈显著负相关,每两种偏颇体质标准分呈显著正相关。交叉表法显示一种偏颇体质常与另一种偏颇体质相互兼夹,其中气虚质与阳虚质、气虚质与阴虚质、阴虚质与阳虚质相兼的例数排在前3位。974例观察对象的体质类型共形成465种代码,提示465种体质类型,259例为单纯体质,130例"基本是"某种单纯体质,585例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兼夹体质。结论:交叉表法可反映两种体质的兼夹情况,数字代码法可以反映3种以上体质的兼夹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通过中老年女性高血压病体质分析,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自愿参与实验的中老年女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血压病组女性平和质所占比例少于对照组,兼夹体质所占比例高于普通组;兼夹体质中出现频率按高低排列为: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特禀质。结论:高血压病女性以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兼夹为多的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临床应以益气活血、养阴滋阴为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湿证的内在联系,为运用"祛湿法"和"三辨诊疗模式"防治代谢综合征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147例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的湿证证候积分及中医体质量表原始分数据,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标准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探讨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湿证的相关性.[结果](1)147例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中,平和质患者21例(占14.3%),偏颇体质患者126例(占85.7%),平和质与偏颇体质患者的湿证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为痰湿质(47例)、气虚质(22例)、湿热质(21例)、平和质(21例).偏颇体质患者以兼夹体质多见,主要兼夹体质类型为痰湿质兼湿热质(10例)、气虚质兼痰湿质(6例).(2)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体质量表原始分与湿证证候积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244、0.234、-0.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湿热质体质量表原始分与湿证证候积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平和质,其中痰湿质、气虚质为代谢综合征湿证的危险因素,平和质为代谢综合征湿证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9种中医体质类型的人格心理特征,丰富和发展中医体质形神相关理论.方法 2009年5~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中医体质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北京市2所大学的540名大学生实施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 ①内外向维度:平和质人群得分最高[(56.52±8.48)分],气郁质人群得分最低[(45.88±11.13)分];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人群得分较平和质显著较低(P<0.01).神经质维度:气郁质人群得分最高[(59.31±9.70)分],平和质人群得分最低[(44.08±8.55)分];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人群得分与平和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神质维度8种偏颇体质人群得分均与平和质人群得分无显著性差异.②以平和质为对照,8种偏颇体质人格特征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外向维度是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有意义的关联因素;神经质维度是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有意义的关联因素.结论 9种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人群均表现出相应的人格心理特征,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人格心理特征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北京市1-6岁儿童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制定健康儿童偏颇体质"治未病"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王晓鸣等编制1—6岁小儿中医体质辨识表的分类和条目,创建医务人员量表,包括家长问卷,医务人员诊查面色,舌象及体质指数Z评分判定儿童体质。观察单纯体质和兼夹体质的分布,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体质类型差异。结果 631例儿童中,平和质95(15.1%),偏颇质占比前三位分别是阳盛质351(55.6%),阴虚质289(45.8%),气虚质208(33.0%)。兼夹体质占比前三位分别是阳盛阴虚质212人,阳盛气虚质149人,气阴两虚136人。与1-3岁组比较偏颇体质,4-6岁组痰湿质、气虚质比例更高(P0.05)。单纯体质以性别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儿童单纯中医体质以实热质、阴虚质、气虚质为主,2种以上兼夹体质人数过半。1-6岁儿童体质类型有年龄差异,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甲亢和甲减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状况。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与评定表对117例甲亢患者和172例甲减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甲亢、甲减2组兼夹偏颇体质进行比较。结果甲亢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气郁质63次、阴虚质41次、气虚质37次、平和质28次、痰湿质28次、阳虚质25次、湿热质15次、瘀血质9次、特禀质7次;甲减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气虚质91次、阳虚质82次、气郁质58次、阴虚质49次、痰湿质46次、平和质29次、湿热质25次、瘀血质15次、特禀质13次。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组患者均以兼夹复合体质类型为主。结论甲亢、甲减中医体质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中医体质健康状态进行整体综合分析,探讨不同的兼夹体质组态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应用中医体质量表-41条目简短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文版等工具对18~60岁无偿献血人群施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索影响HRQOL的中医体质组态。结果 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共2 254名,平均年龄(30.72±9.78)岁。平和质占35.71%,3种以上偏颇体质兼夹占33.81%。负向影响生理领域HRQOL的中医体质组态有3类,一是以非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核心条件;二是以非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为核心条件;三是8种偏颇体质都为核心条件出现。负向影响心理领域HRQOL的中医体质组态有3类,一是以非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为核心条件;二是以非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为核心条件;三是8种偏颇体质都为核心条件出现。结论 本研究以组态视角的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了中医体质对HRQOL的影响是一种多要素组合的并发机制。本研究充分分析了兼夹体质的多样性及其与HRQOL关系的复杂性,为研究者更深入地挖掘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儿童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从而为儿童体质调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制定《小儿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自填式问卷》(家长或监护人填写),并结合舌脉以分析判定儿童中医体质类型。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平和质占4.5%,阴虚质占50.3%,气虚质占35.2%,痰湿质占20.2%,实热质占67.8%,特禀质占6.1%。其中2种以上兼夹体质占调查对象的85.6%,而兼夹体质中气阴两虚质占24.1%,脾虚肝旺质占33.7%,气虚痰湿质占14.8%,脾虚湿热质占13%。而3岁及3岁以下小儿兼夹体质分布中气阴两虚占26.3%,脾虚肝旺质占24.8%,气虚痰湿质占10.9%,脾虚湿热质占8.9%;3岁以上小儿气阴两虚质占22.6%,脾虚肝旺质占39.7%,气虚痰湿质占17.4%,脾虚湿热质占4.5%。结论广州地区儿童单纯中医体质以实热质、阴虚质、气虚质为主,且无年龄差异;但以2种以上兼夹体质为主,且兼夹体质分布具有年龄差异,其中3岁及3岁以下小儿以气阴两虚质为主,3岁以上小儿以脾虚肝旺质为主。对于3岁以上儿童,除了体质调养之外,应注意心理健康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