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伴随骨强度减低的代谢性疾病[1]。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及绝经后妇女。而防治骨质疏松症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对我国现有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医学领域的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中医理论被现代医学所验证。其中不乏有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本文分别从理论、实验、临床作为研究结论验证现代医学及中医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诊治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在轻微外力作用下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3大类.  相似文献   

3.
Ⅰ型骨质疏松症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明显减少,骨偶联过程失衡,即骨吸收作用超过了骨形成作用,导致净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疾病。在人所患的疾病中,原发性骨质疏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劲涛 《柳州医学》2005,18(3):130-13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可分为2种亚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药物引起。  相似文献   

5.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慢性骨代谢性疾病,常表现为骨量下降和骨质破坏~([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七千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2])。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指在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患者明显增多。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 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对于每种类型的骨质疏松症,临床上所取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临床上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将现代医学治疗方式结合于中医辨证论治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文通过综述中医"精血同源"理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为临床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1,2],发病率、死亡率、医疗费用消耗很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类: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增龄所致的性激素突然减少及生理性退变所致,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于疾病或药物所诱发;③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伴有遗传病史,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妇女哺乳和妊娠期所致的骨质疏松症也常归入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超生理剂量(每日服用强的松7·5mg或长期治疗)的糖皮质激素将导致骨骼改…  相似文献   

8.
刘锁 《中国医学创新》2009,6(29):193-195
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研究发展很快.本文针对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从诊疗方案的设计原则到具体药物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以松质骨变化为主,故常见脊椎和腕部骨折.其治疗的新进展包括:雌孕激素替代疗法(HRT) 是指给绝经妇女补充适量雌激素以缓解雌激素缺乏造成的各种绝经后症状的一种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它是一类对骨脂肪代谢和脑组织具有雌激素激活作用;双磷酸盐类是一类骨转换抑制剂,对成骨和破骨细胞均有抑制作用;组织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表明组织蛋白酶K,L通过调节骨纤维胶质降解而促进骨吸收.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单位体积内骨量绝对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后者包括因某些疾病和药物引起体内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钙磷代谢而渐发的骨质疏松病变.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发军 《微创医学》2009,4(3):270-27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最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1.
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多病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是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多发的一种常见病,它是指以骨含量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发生退变导致骨的生物力学性下降、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骨痛及腰背痛、驼背、易发骨折为其主要症状。病理解剖可见骨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它是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S)是一种以单位体积内骨量低于正常为特征的骨骼疾患,是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性钙盐减少及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属于原发性OPS,其与绝经后雌激素的减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骨骼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转移、牙周炎和OPS等的发生与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新生了骨免疫学这一交叉学科。PMO的发生不仅与雌激素能影响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功能有关,还与其能影响绝经后免疫系统及多种细胞因子等功能有关。本文就PMO与绝经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展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性多发性老年疾病,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通常因骨折而发现。全世界骨质疏松症患者约为2亿人口,跃居常见多发病第7位。由于中国目前人口老龄化,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逐年增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骨质疏松症为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由美国NIH重新修正骨质疏松症的概念,为一种以骨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骨质疏松(primary osteoporosis,POP)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和老年骨质疏松(Senile osteoporosis,SOP),是和多因素相关的全身骨代谢疾病。POP属中医"骨痿"和"骨痹"的范畴,早期无明显疼痛症状者,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es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本文从机体自身相关因素糖尿病患者不利于骨代谢和有利于骨代谢,及部分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为DOP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老年女性的多发病,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和骨脆性增加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主要发病机制是机体骨重建失衡。研究表明,在雌激素缺乏  相似文献   

18.
徐献明 《重庆医学》2012,41(15):1502-150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减少。临床以疼痛、脊柱变形及发生脆性骨折为表现,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骨质疏松症已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由环境因素调节的一种多基因疾病。传统上,将骨转换生化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且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全球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截止2011年5月,在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总人数已经超过7000万.预计到2050年患者总人数将增加到2.21亿.发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老年人、绝经后妇女、血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等.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目前认为本病主要与遗传、绝经、各种激素代谢异常、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背部和下腰部疼痛、畸形及骨折。骨质疏松症分为型绝经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