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ele cells,VSMC)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的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个浓度(2.5、5、10μmol/L)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人脐静脉VSMC 24h和48h;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相关基因泛素、泛素活化酶(E1)、泛素缀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26S蛋白酶体和caspase 3基因转录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48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内UPP相关的基因rnRNA表达降低,而caspase 3 mRNA表达增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够诱导人脐静脉VSMC凋亡,其作用呈量-效关系;MG132诱导vSMC凋亡与下调UPP相关基因和上调caspase 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MG132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血管脐静脉内皮细胞(ECV -304)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的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个浓度(2, 5μmol·L-1 )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ECV -304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RT -PCR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的转录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ECV -304细胞凋亡率低于5%,在2μmol·L-1MG132作用下,凋亡率为11. 3%,MG132浓度升至5μmol·L-1,细胞凋亡率增致44 .5%,MG132诱导ECV 304细胞凋亡具有量-效关系;RT -PCR检测发现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mRNA表达上调;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G132抑制UPP活性,促进caspase- 3基因转录,使细胞内caspase -3增加而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致凋亡作用,并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相关基因E1、E2和E3及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初步探讨MG132的致细胞凋亡机制。方法采用多个浓度(2、5、10μmol·L-1)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UPP相关基因E1、E2、E3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转录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HepG2细胞凋亡率低于5%,在2、5和10μmol·L-1MG132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9%、66.1%、72.8%,MG132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具有量效关系;RTPCR检测发现细胞内UPP相关基因E1、E2、E3mRNA表达下降,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mRNA表达上调;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G132抑制UPP活性,使细胞内Caspase3蛋白降解减少,同时上调Caspase3基因转录,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个浓度(2,5,10μmol/L)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epG2细胞p53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HepG2细胞凋亡率低于5%,在2,5,10μmol/LMG132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9%,66.1%和72.8%,MG132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经Hoechst荧光染色可见细胞染色质浓缩等凋亡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pG2细胞p5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p53蛋白表达增加与MG132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细胞内p53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胃癌细胞系AGS和SNU484细胞成活率和凋亡情况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1μM,10μM)处理胃癌细胞系AGS和SNU484。利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状态,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抑制基因SMAD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G132能够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AGS和SNU484的细胞增殖,且AGS对MG132的敏感性要高于SNU484细胞。MG132呈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AGS和SNU484细胞凋亡。探讨相关分子机制发现MG132能够上调SMAD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用MG132处理胃癌细胞可引起细胞增殖抑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上调肿瘤抑制基因SMAD4的表达。蛋白酶体抑制剂可能会成为一类新的抗胃癌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表阿霉素(EPI)诱导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多药耐药(MD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多药耐药(MDR)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经1μg/mlEPI处理12h后,HepG2细胞MDR基因mRNA转录水平增高。联合应用1μg/mlEPI和1μmol/LMG132,HepG2细胞MDR基因mRNA表达较单用EPI时降低。结论MG132能够下调表阿霉素处理后HepG2细胞MDR基因mRNA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7.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加入胃癌细胞SGC7901,用四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生存素的表达。结果:MG-132对胃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4,48h的IC50分别为80.9,9.1μmol·L-1;MG1325.0μmol·L-1作用胃癌细胞24,48,72,96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s0.6)%,(30±4)%,(47±6)%,(53±6)%,生存素在胃癌细胞中呈高表达,经MG132作用后,表达明显降低。结论:MG132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下调生存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9株血液肿瘤细胞株内ADRM1 mRNA表达。利用shRNA干扰HL60细胞内ADRM1表达,将不同浓度的MG132作用于ADRM1干扰前后的HL60细胞24 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与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ADRM1、UCH37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浓度MG132作用下,HL60、NB4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血液肿瘤细胞株内ADRM1 mRNA表达上调。成功构建ADRM1 shRNA与scrambled shRNA HL60细胞株。ADRM1基因干扰及给予MG132后,各实验组细胞增殖抑制,活力下降,此时细胞内ADRM1、UCH37蛋白表达下调。随着MG132浓度提高,HL60、NB4细胞凋亡增加;MG132对HL6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强于NB4细胞。结论血液肿瘤细胞株内ADRM1 mRNA过表达;ADRM1蛋白下调后,UCH37蛋白亦下调,细胞增殖抑制;MG132通过下调ADRM1、UCH37蛋白表达,诱导AML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与活力;MG132对不同分型AML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食管癌细胞凋亡和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加入食管癌细胞Eca9706中,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结果:MG-132对食管癌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24、48、72、96h后的IC50分别为120.2、18.1、—12.2、—16.9μmol/L;5.0μmol/L的MG-132作用于食管癌细胞24、48、72、96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0.4)%、(31.7±3.5)%、(50.4±4.8)%、(66.6±6.2)%;Survivin在食管癌细胞中呈高表达,经MG-132作用后,表达明显降低。结论:MG-132能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缬沙坦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缬沙坦对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调节作用,以探讨缬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缬沙坦作用后VSMC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缬沙坦用药前后VSMC凋亡率并作周期分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缬沙坦对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缬沙坦高浓度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的VSMC凋亡率较AngⅡ模型组明显提高,缬沙坦单药高、中、低浓度组的VSMC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细胞周期分析表明,AngⅡ 缬沙坦组与AngⅡ组比较,G0/G1期百分率显著升高,S期百分率显著降低,且具有浓度依赖性.Bax和caspase 3基因经高浓度缬沙坦组作用24 h后表达水平增加,Bcl-2则没有改变.结论:缬沙坦对AngⅡ诱导VSMC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缬沙坦可能促进VSMC凋亡;缬沙坦促进VSMC凋亡可能与Bax和caspase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8-溴-7-甲氧基白杨素(8-bromo-7-methoxychrysin, BrMC)诱导人卵巢癌A278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2.5、5.0和10.0μmol·L^-1)的BrMC处理体外培养的A2780细胞,通过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和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im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2.5、5.0和10.0μmol·L^-1)BrMC均可促进A2780细胞的凋亡,且细胞凋亡率随BrMC浓度的升高而上升.不同浓度(5.0和10.0μmol·L^-1)BrMC作用的A2780细胞中Bim蛋白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而通过siRNA干扰下调Bim蛋白的表达能显著抑制BrMC诱导的A2780细胞凋亡.结论 BrMC可诱导人卵巢癌A2780细胞凋亡,促进Bim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金雀异黄素(7-difluorom+hoxyl-5,4'-di-n-octylgenistein,DFOG)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二氟甲基化或烷基化得到一系列金雀异黄素衍生物。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形条带;Western blot分析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9个金雀异黄素衍生物较先导化合物GEN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DFOG对A549细胞活性显示最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3.9μmol·L^-1。DFOG(2.0、4.0和8.0μmol·L^-1)作用48h的细胞凋亡率依次增高。8.0μmol·L^-1DFOG处理A549细胞48h导致典型DNA梯形条带形成。8.0μmol·L1DFOG处理A549细胞6h、12h和24h,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Bax蛋白表达上升。结论 DFOG诱导A549细胞凋亡作用与其增高Bax/Bcl-2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CA)和丙戊酸钠(VPA)联用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促凋亡和分化诱导的协同作用。方法白血病细胞株HL-60分别与以下药物终浓度组作用48 h:对照组,DCA单药A组(1.0μmol·L-1),DCA单药B组(4.0μmol·L-1),VPA单药组(2.0 mmol·L-1),联合用药A组(IDCA 1.0μmol·L-1+VPA 2.0 mmol·L-1),联合用药B组(DCA 4.0μmol·L-1+VPA2.0 mmol·L-1)。应用Annexin V-FTTC/PI标记法检测早期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117平均荧光强度(MFI)以及CD11b、CD14表达率。结果联合用药A、B组的凋亡率高于其各自的单药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A、B组的CD117和CD34 MFI低于其各自的单药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A组的CD11b和CD14表达率以及联合用药B组的CD11b表达率均低于其各自的单药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VPA能显著增强DCA的促凋亡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是否存在有益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大鼠分为成年组、老龄组、替米沙坦组,分析各组不同月龄大鼠主动脉衰老程度,gp^91phox蛋白和mRNA表达与主动脉衰老程度的关系及替米沙坦是否存在有益的干预作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给予AngⅡ刺激以诱导细胞衰老,观察替米沙坦处理后细胞的衰老程度,进一步检测各组细胞gp91^phox表达。结果老龄组大鼠主动脉呈现典型衰老改变,内皮细胞功能失调,伴有gp91^phox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替米沙坦处理组主动脉衰老程度减轻,内皮功能改善。替米沙坦干预可降低AngⅡ诱导的ECV-304细胞的衰老改变,伴随gp91^phox表达下调。结论替米沙坦可通过特异性拮抗AngⅡ的1型受体,改善增龄大鼠的主动脉内皮功能失调,延缓主动脉衰老改变。体外实验提示替米沙坦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可能的途径是抑制了gp91^phox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菊苣酸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HL-60细胞,分别给予终浓度为10100μmol·L-1的菊苣酸48 h,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Caspase-3活性以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终浓度为10100μmol·L-1的菊苣酸48 h,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Caspase-3活性以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终浓度为10100μmol·L-1的菊苣酸能呈浓度依赖性降低HL-60细胞增殖活性和增加凋亡,增强Caspase-3活性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菊苣酸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活性和诱导其凋亡作用,其机制与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及增强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对T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正常T淋巴细胞、T淋巴瘤细胞、Jurkat细胞用BBR 0,10,20和40μmol·L^-1处理24 h,多柔比星(Dox)40μmol·L^-1为阳性对照;Jurkat p0细胞用BBR 0和40μmol·L^-1处理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Seahorse XF24细胞代谢分析仪和H2DCFDA活性氧探针检测细胞氧消耗率(OCR)和活性氧(ROS)水平。CellTiter-Glo发光法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ATP水平,试剂盒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Ⅳ和Ⅴ的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胱天蛋白酶3、Bcl-2、Bax、NF-κB抑制蛋白激酶α/β(IKKα/β)、磷酸化IKKα/β(p-IKKα/β)、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p-IκBα和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BR 40 mmol·L^-1明显增加T淋巴瘤细胞和Jurkat细胞凋亡率(P<0.01),胱天蛋白酶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Bcl-2表达显著下调(P<0.01),但对正常T淋巴细胞的凋亡并无影响;BBR 40 mmol·L^-1明显降低Jurkat细胞的OCR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P<0.01),增加ROS水平(P<0.01),降低ATP水平(P<0.01),但不影响线粒体缺陷型淋巴瘤Jurkat p0细胞呼吸链和凋亡;BBR 40μmol·L-1明显下调Jurkat细胞中NF-κB通路相关蛋白p-IKKα/β/IKKα/β、p-IκBα/IκBβ和核内P65表达(P<0.01)。结论BBR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选择性诱导淋巴瘤T细胞的凋亡,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应娜  徐长亮  张健  傅强  马世平 《海峡药学》2012,24(1):235-238
目的观察蓝萼甲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不同浓度蓝萼甲素处理HepG2细胞后,MTT检测24h,48h细胞生长抑制率,LDH试剂盒检测细胞LDH释放量,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RT-PCR法对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和c-myc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在1.25~20μmol.L-1剂量范围内,蓝萼甲素对HepG2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蓝萼甲素5,10,20μmol.L-1能够使HepG2培养液中的LDH释放量显著增加,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明显皱缩。同时蓝萼甲素可使细胞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增加,c-myc表达减少。结论蓝萼甲素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c-myc的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