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脊椎骨折不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脊椎外伤骨折的X线、CT、MRI资料,分别对检出椎体骨折及椎弓骨折、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脊柱曲度改变显示情况、椎旁软组织肿胀显示情况、脊髓损伤显示情况、韧带损伤显示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对脊柱曲度改变的显示较CT、MRI均好;CT对显示椎体骨折线和骨折片的移位、椎弓骨折优于X线平片和MRI;MRI对显示脊髓损伤、韧带损伤、椎体挫伤比X线平片和CT好。结论X线平片、CT、MRI对显示脊椎外伤骨折各有优缺点,多种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X线平片、螺旋CT对脊椎骨折病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脊椎骨折的X线平片、螺旋CT、MRI影像学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80例椎体骨折病例均有脊椎曲度改变,X线平片、螺旋CT均能全部显示;对椎体骨折线、椎体骨折的显示,CT轴位图像结合MPR及3D重建、X线平片的显示率分别71%、31%、CT优于X线平片。结论:X线平片是急性脊椎骨折的基础检查方法;螺旋CT的横轴位、多平面重建及3 D的联合应用能明确损伤部位、程度,立体直观,有利于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I在脊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脊椎外伤骨折病例,所有患者均摄X线正侧位片,CT轴位扫描并矢状位重建,MRI矢状位T1WI、T2WI及压脂像、T2WI轴位扫描,将每个患者的X线、CT、MRI图像显示结果 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椎体压缩性骨折51个,椎体爆裂性骨折16个,椎体挫伤73个,椎弓骨折27处,脊髓损伤19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椎弓骨折5处,未能显示椎体挫伤、脊髓损伤;CT亦未能显示椎体挫伤、脊髓挫裂伤;MRI漏诊椎弓骨折3处,椎体挫伤、脊髓挫裂伤均能清晰显示. 结论 MRI在脊椎骨折中较X线平片、CT有明显优势,尤其对椎体挫伤、脊髓损伤及软组织损伤有独特的优势,对椎弓骨折的显示有待CT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在脊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脊椎外伤骨折病例,所有患者均摄X线正侧位片,cT轴位扫描并矢状位重建,MRI矢状位T1WI、T2WI及压脂像、T2WI轴位扫描,将每个患者的X线、CT、MRI图像显示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椎体压缩性骨折51个,椎体爆裂性骨折16个,椎体挫伤75个,椎弓骨折27处,脊髓损伤19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椎弓骨折5处,未能显示椎体挫伤、脊髓损伤;CT亦未能显示椎体挫伤、脊髓挫裂伤;MRI漏诊椎弓骨折5处,椎体挫伤、脊髓挫裂伤均能清晰显示。结论MRI在脊椎骨折中较x线平片、cT有明显优势,尤其对椎体挫伤、脊髓损伤及软组织损伤有独特的优势,对椎弓骨折的显示有待CT补充。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的X线平片、CT、MRI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分析62例脊柱损伤病例的影像学资料。③结果脊柱骨折分单纯屈曲压缩型,爆裂型,骨折脱住型。X线平片易于观察椎体的形状改变,脱位及椎体后缘线的连续性;CT可清楚显示骨折线走向,观察骨折片移位及椎管受累情况;MRI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充分显示脊髓受累情况。④结论在脊柱骨折的检查中,X线平片、CT、MRI各有优点和缺点,必须相互结合,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脊椎骨折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脊椎骨折的X线、CT、MRI资料,分别对检出椎体及附件骨折、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脊髓损伤及韧带损伤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可清晰显示骨折合并脱位者,发现较大的碎骨片,清晰地显示椎体的楔形改变。CT像可显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的形态、方向,显示骨折碎片,尤其对椎管内碎骨片显示清晰,可发现附件骨折,显示椎管狭窄。MRI对脊髓损伤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改变显示清晰。结论X线平片、CT、MRI对显示脊椎外伤骨折各有优缺点,多种影像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X线平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CT3D)及多平面重建(MPR)在脊柱骨折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胸腰椎骨折病例,分别进行X线平片、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技术处理。结果: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有较好效果;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具体、直观、形象显示骨折情况,而且对脊髓、神经根损伤的显示价值清楚;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X线平片是基础,CT检查是主要手段,两者结合才能提高对椎体损伤的正确诊断,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在脊柱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8月本院确诊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患者均行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诊断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压缩损伤、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以及神经根损伤的检出率及三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时间和检查费用。结果: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与螺旋CT的准确率均高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准确率为96.67%,虽高于螺旋CT的8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查方法的椎体压缩损伤、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以及神经根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检查椎体压缩损伤的检出率高于螺旋CT和X线平片(P0.05);MRI检查的脊髓损伤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MRI和螺旋CT椎间盘损伤、神经根损伤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MRI的检出时间均显著长于螺旋CT和X线平片,螺旋CT长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检查费用均显著高于螺旋CT和X线平片,螺旋CT高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和MRI检查诊断脊柱骨折各具优势,与螺旋CT检查相比,MRI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可更加清晰地显示患者的各部位损伤。  相似文献   

9.
孙鹏  贺永斌  曹树伟  王大伟 《吉林医学》2006,27(9):1053-1054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脊椎骨折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脊椎骨折的X线、CT、MRI资料,分别对检出椎体及附件骨折、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脊髓损伤及韧带损伤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可清晰显示骨折合并脱位者,发现较大的碎骨片,清晰地显示椎体的楔形变。CT像可显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的形态、方向,显示骨折碎片,尤其对椎管内碎骨片显示清晰,可发现附件骨折,显示椎管狭窄。MRI对脊髓损伤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改变显示清晰。结论:X线平片、CT、MRI对显示脊椎外伤骨折各有优缺点,多种影像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55节脊柱爆裂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表现及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CT多平面重建。47例中颈椎3例,胸椎17例,腰椎27例。结果脊柱爆裂骨折以T12-L2最多见(占65.45%)。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前后部高度缩短,脊柱屈曲后突,椎体后缘连线改变,椎体前后径、横径增宽和(或)椎弓根间距增宽,棘突间距增宽等表现,21例将爆裂骨折误诊为单纯压缩型骨折。CT主要表现为椎体纵、横形多处骨折45例(95.74%);骨折片向后突入椎管,椎管狭窄31例(65.95%);脊柱附件骨折19例(40.42%)。螺旋CT可清楚显示脊柱骨折范围、椎管变形狭窄程度并判断脊髓损伤。X线平片和螺旋CT对爆裂性骨折的诊断率分别为55.31%和100%;椎管狭窄的显示率分别为23.4%和100%。结论X线平片对爆裂骨折的诊断有明显局限性,对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而有神经症状者均须行CT检查;CT对显示骨折及骨折片移位、椎管狭窄程度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脊柱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及MRI对骨质疏松性及骨质疏松椎体压缩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椎体原赶性骨质疏松症并在1周内进行128排螺旋CT及MRI检查患者56例72个椎体压缩性骨折,总结螺旋CT及MRI骨质疏松及椎体压缩性骨折表现。结果128排螺旋CT对骨质疏松程度判断有独到之处,MRI能初步判断骨质疏松,其对引起的椎体压编性骨折128排螺旋CT和MRl各有优势,128排螺旋cT在显示骨折线及附件骨折明显优于MRI,MRI在显示骨挫伤和脊髓损伤明显优于128排螺旋CT。结论128排螺旋CT能够判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程度,与MRr结合能更加准确判断骨折程度及骨挫伤。  相似文献   

12.
X线平片及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国礼  雍良平 《四川医学》2000,21(9):763-764
目的 探讨X线平片及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平片及CT扫描资料。结果 71例为单椎体骨折,15例为多椎体骨折。椎楔形变(100%);椎体后缘线异常(89.5%);椎弓根间距〉4mm(81.4%);X线平片及CT扫描显示椎体后骨碎块分别为46.5%和83.0%(P〈0.001),附件骨折(58.5%)。结论 椎体后缘线异常和椎体后缘碎骨块是爆裂型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胸腰椎骨折的螺旋CT及X线平片表现,提高X线平片及螺旋CT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例胸腰椎骨折的X线平片与CT表现。结果:20例胸腰椎外伤骨折中,胸5、6椎体骨折1例,胸11椎体骨折2例,胸12椎体骨折7例,腰1椎体骨折4例,腰2椎体骨折2例,胸腰椎体陈旧性骨折2例,单纯附件骨折2例。结论: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但不能判断椎管内是否有碎骨块。有时仅凭X线平片表现较难区分是陈旧性压缩骨折还是本次外伤导致的新鲜骨折,而CT能将二者区分开,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为法律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4.
MRI对X线平片表现为不典型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X线平片表现为不典型脊椎骨折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脊柱外伤患者280例,男性236例,女性44例,年龄21~80岁,平均41岁.所有病例均摄脊椎正侧位X线片,MRI摄矢状位T1WI和T2WI、横轴位T1WI和T2WI.结果 280例中X线平片显示"未见骨折"者34例,单纯压缩性骨折131例,爆裂骨折115例.MRI诊断:①X线平片显示的脊椎骨折在MRI图像上均得以显示,尤其是矢状位诊断价值较大;②X线平片显示"未见骨折"的34例中,13例MRI显示椎体结构紊乱、信号混杂;X线平片已显示脊椎骨折的患者中,32例MRI显示上下邻近椎体信号改变,提示椎体外形虽正常,仍有骨折存在;③MRI可清晰地显示脊柱外伤所致的椎管狭窄、韧带断裂、脊髓损伤等继发性改变.结论 MRI对脊柱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脊拉外伤患者X线平片显示椎体外形正常、MRI信号异常者,可提示有脊椎骨折.  相似文献   

15.
汪昌柱 《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73-174,F000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时5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13例。腰椎35例,胸腰椎2例;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7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5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32例34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50例54个椎体骨折(4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13例,小关节脱位1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2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3例,脊髓或神经受压22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脊椎骨折X线平片与螺旋CT表现,探讨它们对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6例脊椎骨折的X线平片与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156例脊椎骨折中,颈椎骨折45例,胸椎骨折22例,腰椎骨折79例,骶尾椎10例;其中颈胸椎骨折6例,胸腰椎骨折15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骨碎片、小关节滑脱、椎管狭窄、脊柱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检出率分别为97.44%(152例)、22.44%(35例)、19.87%(31例)、16.03%(25例)、19.87%(31例)、27.56%(43例)、14.74%(23例);CT分别为100%(156例)、33.97%(53例)、29.49%(46例)、26.64%(40例)、26.64%(40例)、32.05%(50例)、26.92%(42例)。通过χ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椎体骨折P>0.05;附件骨折脱位P<0.05;骨碎片P<0.05;椎管狭窄变形P<0.05。CT可详细显示爆裂型骨折、脊髓受压、血肿等软组织改变。结论:X线是脊椎骨折首选、基本诊断方法。螺旋CT及三维、多平面重建可提供比X线更多的信息,减少X线平片的漏诊。  相似文献   

17.
沈明华  叶进湖 《医学综述》2012,18(2):303-304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螺旋CT及其后图像处理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患者通过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证实寰枢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拆,寰枢侧块及椎弓骨折的一般资料。利用三维重建、二维重建、容积再现和表面遮盖法后处理技术显示骨折、脱位,并进行比较。结果 37例患者中X线平片诊断正确25例,可疑和误诊2例。螺旋CT均明确诊断,其中C1爆裂性骨折7例,其中2例合并C1、C2脱位失稳。C2齿状突骨折17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2例。C2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9例。单纯C1、C2椎间失稳2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1例。枢椎椎体骨折,本组中2例为椎体纵行骨折,骨折无明显移位。在37例寰枢椎骨折病例中,螺旋CT全部正确,X线平片诊断正确25例,正确率67.5%,其中9例未能作出诊断,3例将寰枢椎骨折误诊为关节脱位。结论应用X线平片诊断寰枢椎损伤有很大局限性,易发生漏检。螺旋CT轴位和多种重建技术各具特色,结合使用可提高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