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62岁,病志号00625。于一年前偶然发现左乳房外上方中指头大硬性肿物,无任何不适,肿物缓慢长大,不伴乳头溢液。1980年8月以乳腺肿物入院。既往无乳腺炎病史,闭经18年。检查:全身无特殊异常。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微凸出于皮肤表面,类圆形之2.5×2×2厘米肿物,质硬,欠光滑,可动性稍差,与皮肤粘连,检左侧腋窝扪及二颗黄豆大淋巴结,无压痛,血常规及肝功能均正常,X线透视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左乳腺癌T_1N_1M_0。于8月24日行左乳房单纯切除加左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术中见肿物与腺叶间境界不甚清楚,切除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诊断为乳房囊虫症。病理号14777。  相似文献   

2.
2001年10月,46岁的杨女士发现左侧乳房外上方出现肿块,经医院相关检查,诊断为左乳腺癌,于同年12月接受了乳癌根治术,病理类型属"浸润性导管癌":同侧腋窝淋巴结6/12转移;雌激素受体(ER)检测结果"阳性".  相似文献   

3.
宋奇思 《家庭医学》2007,(12):16-16
2001年10月,46岁的杨女士发现左侧乳房外上方出现肿块,经医院相关检查,诊断为左乳腺癌,于同年12月接受了乳癌根治术,病理类型属“浸润性导管癌”;同侧腋窝淋巴结6/12转移;雌激素受体(ER)检测结果”阳性”。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和多个疗程的化疗,并服用“三苯氧胺”进行内分泌治疗。可在一年半以后的2003年5月常规复查时,  相似文献   

4.
田云 《中国医师杂志》2000,2(5):283-283
男性乳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只占整个乳癌的1%~2%,它与女性乳癌在临床以及病理上的差异仍在讨论。现将我院收治的男性乳癌病例的临床特点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患病率 我院自1985年~1999年8月共收治男性乳癌症10例,约占同期乳癌的12%,平均年龄647岁,较女性乳癌高出6~11岁,我院也以高龄为主(42~86岁),病程总的来说较女性乳癌为长,从10d~20年。1·2 病理 肿瘤分类,浸润性导管癌5例,髓样癌1例,(乳房)单纯癌1例,腺癌1例,乳头状瘤伴癌变1例和乳房单纯癌伴Paget病1例。腋淋巴结转移,阴性6例,阳性2例,其中1例淋巴结转移9/11…  相似文献   

5.
张百芾 《现代保健》2008,(34):121-121
患者:女,39岁。因右乳无痛性肿物10年入院。查体:双乳无酒窝征和橘皮样变,右乳外下象限可及一约5cm×4cm×4cm肿块,边界清楚,质硬,活动差,无压痛,两侧腋窝和锁骨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提示右乳实质性低回声块物,性质待定。临床疑为右乳癌。术中见肿块4cm×3cm×2cm,侵及胸大肌。完整切除后送检快速病理示右乳恶性肿瘤,遂行右乳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患者女,62岁,2012年12月患者出现右上肢、左侧上肢肘关节以远、双腿疼痛感,于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颈椎病”,经治疗(具体不详)后疼痛感减轻,转变为四肢麻木感。出院后麻木逐渐加重。2013年1月于当地再次入院,行肌电图检查为神经源性损害,行脑脊液检查蛋白0.693g/L,有核细胞数8×106/L,诊断“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给予维生素B1、B12营养神经、丙种球蛋白22.5g qd×4d,甲强龙1g冲击治疗3天后改为醋酸泼尼松40mg qd口服,之后逐渐减量。患者感肢体麻木无力感无明显缓解。2013年2月患者出现左侧头顶痛觉减退,并感搏动性疼痛,于当地医院局部甲钴铵注射、针灸治疗,逐渐发展为全头部及右舌部麻木感,右侧口角流涎及颈部发紧感。2013年7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查肿瘤标志物、相关抗体、生化等正常,肌电图检查为神经源性损害,考虑为后天获得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不除外,行PET-CT检查发现左腋下高代谢结节。2013年8月14日行B超引导下左侧腋窝占位活检术,腋窝淋巴结病理回报:淋巴结转移癌,不除外乳腺癌转移。免疫组化:ER(90%强+)。2013年8月28日行左侧腋窝淋巴结活检手术,病理:(左侧腋窝淋巴结)淋巴结转移性癌,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乳腺或副乳腺导管来源的癌可能性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cadherin (+),ER (+95%强), GCDFP-15(-),HER-2(4B5)(-),Ki-67(+最密集处20%),Mam-maglobin(-),P120(膜+),P63(-),PR(90%强),CK20(-),CK7(-)。2013年9月13日行“左侧隐匿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微灶状导管原位癌形成,腋窝区可见局灶脂肪坏死,基底切缘净,腋窝淋巴结内未见转移癌。目前诊断:左乳腺导管原位癌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术后分期较早,ER、PR阳性,内分泌治疗有效,予依西美坦25mg qd口服治疗,3个月后回访四肢麻木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7岁,农民。因发现在右乳腺无痛性肿块40d于2004-05-22入院。入院查体:T 36·4℃P 18次/m in,BP 160/100mmHg(1mmHg=0·1333kpa),一般情况好,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右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5 cm×5 cm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无红肿,无明显压痛,无桔皮样变。右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入院诊断:右乳腺癌(T2N0M0)。入院后于2004-05-24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右乳腺富脂质癌,腋窝淋巴结9枚,均未发现癌细胞。术后恢复顺利,行CAF(环磷酰胺、阿霉素、氟脲咪啶)化疗2周期及行6mvX线及电子线补充照射,腋窝…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淋巴结超声形态征象结合乳腺原发肿块超声特征综合判断乳腺癌术前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 超声观察95例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和腋淋巴结.以腋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单独应用淋巴结超声征象(单独组)和联合应用淋巴结超声征象及乳腺原发灶声像(联合组)对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诊断价值评价.结果 在95例浸润性乳腺癌中,病理证实34例有腋淋巴结转移,61例腋淋巴结阴性.单独组和联合组诊断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9%、82.5%、66.7%和76.5%及76.5%、83.6%、72.2%和86.4%.两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诊断法明显提高诊断敏感度.结论 腋窝淋巴结超声诊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具有中等度敏感性和较高特异性;联合乳腺原发肿块超声征象可明显提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酷似腺癌,常诊断为乳癌而误施乳癌根治术,因此加强对本病的了解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1974~1980年间,遇见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报告如下: 例1:女,50岁,住院号73949。左乳肿痛、乳头破溃、反复发作一年。左乳头内陷,乳晕红肿,挤压时乳头有脓样物,于乳头后方扪及直径3厘米大的硬性肿块,境界清楚,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乳腺钼靶照像及B型超声波检查均诊为乳癌,临床诊断为慢性乳腺炎,待除外乳癌而行乳腺单纯切除术。例2:女,39岁,住院号1472。右乳发现肿物5天。查体见右乳头内陷,右乳晕色较对侧深,右乳头后方扪及直径4.5厘米的硬性肿块,表面光滑,周围界限欠清,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乳腺钼靶照像及B型超声波均疑为乳癌,肿物穿刺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因诊断为慢性乳腺炎,不除外乳癌而行乳腺单纯切除术。例3:女。42岁,住院号137。左乳肿物2周,伴有阵发性疼痛。左乳头后方触及4×4厘米肿物,质  相似文献   

10.
乳腺平滑肌肉瘤临床上较为罕见 ,我科 1999年 6月收治 1例男性乳腺平滑肌肉瘤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 ,男性 ,5 7岁 ,两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晕下有一蚕豆大小包块 ,无不适感 ,未经诊治 ,包块逐渐增大至核桃大小 ,于 1999年 6月 10日收住我科。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心肺无异常。右乳晕下可触及 4cm×3 5cm大小包块 ,界限清楚 ,表面光滑 ,质地偏硬 ,无压痛 ,可推动 ,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对侧乳房及腋窝无异常 ,肝、肺检查未见转移病灶。完成术前准备后 ,于 1999年 6月 15日先在局麻下完整切除包块 ,做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报告为…  相似文献   

11.
陈雁平 《现代医院》2008,8(6):19-20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位置与保腋窝的关系。方法将国内外普遍认可符合保乳手术指征的病例已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其肿瘤位置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外上象限与其他象限(外下内上内下)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差异,肿瘤于外上象限与其他象限(外下内上内下)的跳跃转移也存在差异。结论对于乳腺癌保乳手术,肿瘤位于外上象限选择腋窝清扫术(至少包括腋中下组),肿瘤位于其他象限可行哨兵淋巴结活检阴性后保腋窝。  相似文献   

12.
Ⅰ类切口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后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26例,其中有3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现报道如下. 1病例 1.1病例1女性,58岁,以右乳肿块两年入院.右乳外上限质硬肿块,大小约3 cm×3 cm,腋窝及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空心针穿刺提示右乳浸润性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第9天腋窝24 h引流液量为40 ml,出现引流管周皮肤水肿伴全身低热,第10天出现高热,皮瓣红肿,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2.5×109/L、中性85%.行引流管拔除,切开引流,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3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6d后痊愈出院.引流物细菌培养提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对头孢类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3.
乳腺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类型,均较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疗2例患者,原发、继发各1例并复习文献对此病的发生、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1 病历摘要例1,女,46岁。左乳房肿物逐渐增大半年,入院。体查发现左乳房无肿物,右乳房外上象限有一肿物大小约5.0cm×5.0cm×5.0cm,质硬,边缘清,压痛(一),活动度尚可,表面光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片B超未见肿大淋巴结,骨髓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分析本院1998~2002年收治10例乳腺肉瘤的诊治资料。结果3/6叶状囊肉瘤术中冰冻病理为良性,术后石蜡病理确诊;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血管内皮瘤、肉瘤样癌等3例,术中冰冻病理仅考虑为恶性,术后石蜡病理确诊。本组4例行单纯乳房切除,6例行改良根治术,均未发现腋窝淋巴结有肿瘤转移。随访8例1~7年,均无肿瘤复发。结论⑴乳腺肉瘤误诊率比较高,冰冻病理与石蜡病理有一定的差异。⑵乳腺肉瘤诊断明确,行乳房单纯切除即可。  相似文献   

15.
自1894年Halsted建立乳腺癌根治术以来,已有100多年了.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先后经历了Halsted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的术式,术中均强调腋窝淋巴结的廓清.现代乳腺外科认为:(1)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有利于判断预后和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2)乳腺癌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如上肢淋巴回流性水肿和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等,主要由ALND所致.(3)早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如T1期患者有70%~80%无淋巴结转移,而T1a期患者则转移率更低.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和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有10%~30%的患者肿瘤直径≤1 cm,而腋窝淋巴结临床诊断阴性的患者中,有70%~80%的患者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没有癌转移.若对所有的乳腺癌患者均行ALND,就使相当一部分患者承受了过大的手术,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前哨淋巴结定位及腋窝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ueropilin-1(NRP-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包括有腋淋巴结转移22例及无腋淋巴结转移28例)及30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NRP-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NRP-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囊性增生症(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NRP-1的表达强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结论 NRP-1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乳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双侧乳腺T细胞型恶性淋巴瘤较少见,我们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女,49岁,发现左乳腺肿物2个月,近半月增长迅速伴疼痛、乳头溢液收入院。左乳可触及10cm×10cm大小肿物,边界不清,质硬,表面不光滑,局部皮肤红肿,触痛明显,肿物与皮肤及胸大肌粘连和固定,活动度较差,挤压乳头有淡黄液体,左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胸片及肝B超无异常,乳腺钼把平片:左乳癌。乳腺B超:左乳癌合并炎性变。乳腺肿物穿刺细胞学检查:查到癌细胞。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病理检查:送检乳腺见一侧有10cm×…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6岁。因两侧乳房出现肿物半年,近两个月增长较快,于1975年8月15日入院。半年前发现两侧乳房各有一肿物,为小指头大小.以后逐渐增大,近两个月增长较快。并有疼痛。检查:于左侧乳房内下象限有3厘米直径肿物,于右侧乳房外上象限有1.8厘米直径肿物,两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与皮肤  相似文献   

19.
阑尾类癌2例     
例1:男,25岁,住院号50895。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于1972年4月4日住院。检查:右下腹压痛,未触及包块,全身及化验检查无异常,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手术发现阑尾呈棒状,色灰白,浆膜布满了米粒大的黄色小结节,阑尾质地硬,肠系膜淋巴结稍大,盲肠壁较硬。病理报告:阑尾类癌,术后一周又行右半结肠切除术。例2:男,22岁,住院号81084。入院前一周主诉下腹及脐周阵阵作痛,夜间晨起症状加重,于1980年3月15日因右下腹疼痛加重而入院。检查:体温、脉搏均正常,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术式与预后及治疗。方法对手术治疗的71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统计,其中无腋淋巴结转移者222例。回顾分析临床表现、肿瘤分期、肿瘤位置、手术方式、病理类型。结果Ⅰ期34例,Ⅱ期80例,Ⅲ期58例。以患侧乳腺疼痛最常见,T1与T2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T2T3则差异有显著性,扩大手术并不能提高生存率。病理分型以单纯癌最多见,但术后仍有部分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腋淋巴结无转移乳腺癌患者要比有转移者预后要好。腋淋巴结无转移情况下病理类型如何对乳癌术后患者生存率影响并不大,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