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AmpC酶的检测情况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方法用VITEK-AMS60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测定药敏结果,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菌株.结果阴沟肠杆菌感染部位广泛,尤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表现为高耐药和多重耐药,但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低,另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耐药率极低,仅为0.8%.58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21株,检出率为36.2%.结论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可作为阴沟肠杆菌感染的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第四代头孢菌素可作为产AmpC酶菌株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可作为二线用药治疗其混合感染及其高耐药菌株的感染.临床实验室对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分析、检测AmpC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AmpC酶的检测情况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方法 用VITEK-AMS60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测定药敏结果。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菌株。结果 阴沟肠杆菌感染部位广泛。尤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表现为高耐药和多重耐药,但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低.另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耐药率极低.仅为0.8%058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21株。检出率为36.2%。结论 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可作为阴沟肠杆菌感染的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第四代头孢菌素可作为产AmpC酶菌株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可作为二线用药治疗其混合感染及其高耐药菌株的感染。临床实验室对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分析、检测AmpC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ases,ESBLs)及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方法 选择49株阴沟肠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阳性菌株;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初步筛选产AmpC酶阳性菌株,采用PCR检测AmpC酶基因.结果 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达79.6%以上,对美罗培南敏感率较高,达91.8%.49株阴沟肠杆菌中对头孢西丁耐药的菌株46株(93.9%);产ESBLs菌株29株(59.2%),PCR 扩增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36株(73.5%),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为13株(26.5%).结论 产ESBLs 及AmpC酶阴沟肠杆菌普遍且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环丙沙星耐药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特性分析。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情况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5年共分离出235株阴沟肠杆菌,菌株来源主要为痰液、尿液,分别占42.1%、23.4%。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33.2%,环丙沙星耐药组中有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了50%,环丙沙星耐药组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安曲南、头孢曲松等11种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环丙沙星敏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尿路感染;耐喹诺酮类药物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且呈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阴沟肠杆菌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分析细菌产酶与药物耐药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非重复阴沟肠杆菌共174株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SI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多底物协同-拮抗法(MSSAT)检测ESBLs和AmpC酶。结果 174株阴沟肠杆菌中,单产AmpC酶92株(52.87%),其中高诱导型25株,部分去阻遏型33株,完全去阻遏型22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 54株(31.03%);单产ESBLs 1株(0.57%);AmpC酶和ESBLs均不产有27株(15.52%);阴沟肠杆菌产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株的耐药率(P0.05),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的耐药率高于单产AmpC酶株的耐药率(P0.05);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92.0%,对氨曲南耐药率高达88.9%,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4.8%),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结论阴沟肠杆菌以产AmpC酶为主,单产ESBLs菌株少,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单环类、青霉素类具有高度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依然是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解稻皮黄单胞菌在院内感染中的分布及耐药趋势。方法 :对 1997年 1月~ 1999年 6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的痰、中段尿、伤口分泌物等标本 ,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 ,并通过WHONET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离出 5 0株稻皮黄单胞菌对 2 4种抗生素药敏结果显示 ,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 14% ,2 2 % ,2 6 % ,32 % ,36 %。对亚胺培南耐药的稻皮黄单胞菌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要明显高于亚胺培南敏感株。对丁胺卡那与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妥布霉素进行散点图配对分析 ,发现组合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结论 :稻皮黄单胞菌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最为有效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和丁胺卡那。耐亚胺培南的稻皮黄单胞菌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耐药情况及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维普数据库中2000~2007年的关于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的文章共汁99篇,进行统计学汇总分析。[结果]药敏结果分析显示阴沟肠杆菌对广谱青霉素氨卞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8%;对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均达45%以上;对头霉素类的头孢美唑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88.4%和89.2%;对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稍低;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比较敏感。阴沟肠杆菌产AmpC类耐药酶株占30.4%;产ESBLs耐药酶株占24%;同时产两种耐药酶的菌株占11.1%。[结论]我国阴沟肠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并呈多重耐药,今后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昆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水平传播机制。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K—B法药敏试验检测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2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接合试验分析多重耐药性的水平传播状况。结果103株临床分离到的阴沟肠杆菌对23种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广谱青霉素类,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80%以上;三代头孢菌素除头孢他啶外,耐药率均大于70%;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31.5%;头酶素类的耐药率65%以上;亚胺培南100%敏感;广谱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刺耐药率为50%~90%;氨基糖甙类中庆大霉素耐药率高达66.7%,而阿米卡星耐药率不高,只有14.1%;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耐药率为48.4%;磺胺类的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64.8%。对52株耐第三代头孢菌素菌株的接合试验显示,23.1%菌株的的耐药性可通过接合传递。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多重耐药严重,部分菌株的耐药性可在不同种菌株间水平传递。  相似文献   

9.
张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89-8389
目的分析骨科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常见菌种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73例可疑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检出94株肠杆菌科细菌,占阳性标本的34.1%。主要菌株大肠埃希菌22株、阴沟肠杆菌18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15株。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敏感,其他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结论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和耐药率高临床应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检测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AmpC酶和ESBLs的产生情况并分析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酶提出物三维试验法对18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AmpC酶和ESBLs检测,用K-B法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86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的菌株63株,占33.9%;产ESBI_s的菌株有28株,占15.1%;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有18株,占9.7%。药敏结果显示,186株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西丁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舒普深的耐药率较低。结论阴沟肠杆菌已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其耐药机制较为复杂,可表现为阻遏高产AmpC酶、产ESBLs,也可表现为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等多种耐药表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诱导酶的产生和分布情况,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纸片扩散确证法和相邻纸片法对104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诱导酶的检测,用VITEK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104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77株,占74%,诱导酶阳性株26株,占25%,13株两种酶同时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主要集中在儿个病区,诱导酶阳性株则无此倾向,104株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产诱导酶株的耐药率反而低于非产酶株.结论阴沟肠杆菌产酶情况和耐药性均十分严重.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足由于菌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酶株对三代头孢的体外敏感试验不能正确反映临床的治疗效果.实验室应加强阴沟肠杆菌产酶情况的检测,治疗产酶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舒普深,任何情况下应避免使用三代头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3类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在阴沟肠杆菌中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005年1-12月本院临床分离的101株阴沟肠杆菌中qnrA、qnrB、qnrS、aac(6')-Ib以及qepA基因,对aac(6')-Ib基因阳性菌株采用FokI酶切确认aac(6')-Ib-cr基因,同时检测ESBLs及AmpC酶的产生情况.结果 101株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32.7%.41.6%(42/101)菌株携带qnr基因和(或) aac(6')-Ib-cr基因,其中39株(38.6%)携带qnr基因,7株( 6.9% )携带aac(6')-Ib-cr基因,4株同时携带qnrB4和aac(6')-Ib-cr,未检测到qepA基因.qnr基因阳性菌株中qnrA 19株、qnrB 18株、qnrS 3株(其中1株同时含有qnrB和qnrS).环丙沙星耐药与敏感菌株中qnr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8.5%(16/33)和32.8% (21/64),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产与非产ESBLs菌株中qnr基因检出率分别为 62.7% (32/51)和14.0%(7/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检出率高,在环丙沙星敏感阴沟肠杆菌中qnr基因的检出率与耐药株中的检出率相仿.  相似文献   

13.
各类抗生素对阴沟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在临床各类标本中检出的阴沟肠杆菌对各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为临床抗感染时的治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采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58株阴沟肠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敏感与耐药情况。结果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为100%;其次是氟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均为63.8%;最低的是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和第一代头孢类头孢唑啉,分别为0.0%和3.4%。结论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显示其多重耐药机制较为复杂;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对本菌具有极高的抗菌活性,可作为治疗本菌较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如马斯平)和加抑酶剂的青霉素类(如特治星)等药物对本菌仍保持一定的抗菌活性;头孢西丁与氨曲南也可作为治疗本菌较好的药物或联合用药的较佳选择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某医院阴沟肠杆菌中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耐药性及基因型分布。方法分离鉴定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临床送检标本中阴沟肠杆菌,运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应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阴沟肠杆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采用PCR方法检测阳性株携带相关酶基因情况。结果分离出的298株阴沟肠杆菌中33.2%来源于呼吸科,21.8%来源于重症医学科。共鉴定出26例产碳青霉烯酶的阴沟肠杆菌菌株。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对头孢拉定、头孢美唑等头孢类抗生素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耐药率为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制剂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8.5%和76.9%,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相对较低,为30.8%;26株产酶菌株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以blaKPC为主,blaIMP和blaNDM-1也有检出。结论该院分离的产碳青霉烯酶阴沟肠杆菌主要为产KPC、VIM和NDM-1酶菌株,且耐药性较强,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强化耐药菌监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阴沟肠杆菌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2007~2010年分离的25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6株阴沟肠杆菌来源主要为伤口分泌物、痰及咽拭子、尿液、血液等,分别占51.6%、18.8%、12.5%、7.4%.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耐药率较低(0.8%),对头孢西丁耐药率高达98.0%.近年来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得到有效控制,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呈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监测、了解其耐药性变迁可合理指导临床用药,有效控制阴沟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临床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环丙沙星耐药菌株与环丙沙星敏感菌株的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合理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6月~2014年11月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出2 073株肠杆菌科细菌,分为环丙沙星耐药菌株组和环丙沙星敏感菌株组,采用VITEK-32分析鉴定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及其结果判断均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K-B法及其结果判断标准,统计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结果在2 073株肠杆菌科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环丙沙星耐药菌检出率达30.39%(630/2073); 分离出的630株耐环丙沙星肠杆菌科细菌对3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中有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肟、妥布霉素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等2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90.00%(567/630),83.02%(523/630),93.80%(591/630),75.87%(478/630)和87.46%(551/630); 肠杆菌科细菌耐环丙沙星菌株的耐药性较环丙沙星敏感菌株严重,除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外两者耐药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 =11.95~1762.21,P<0.001~0.000)。结论 临床感染肠杆菌科细菌耐环丙沙星菌株检出率不断上升,耐药性明显高于环丙沙星敏感菌株,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高耐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沟肠杆菌临床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药敏监测分析。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3 728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对阴沟肠杆菌临床感染且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阳性结果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感染分布情况,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药敏检测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2株阴沟肠杆菌,其中41株来自于痰液,占首位,其次27株来自于尿液。药敏监测结果显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对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最低。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尿路感染,并对多种抗生素出现较严重的耐药现象,对阴沟肠杆菌耐药率最低的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医院内感染现状及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标本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B法对常规药物进行耐药性检测,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三维法检测AmpC酶.结果 在331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109株,产酶率为18.4%,产酶菌株对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环丙沙星及含酶抑制剂复合物药物敏感率下降明显,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丁胺卡那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28%(2/61)、44.26%(27/61)、31.1%(19/61),产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与产AmpC酶有关,治疗该菌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第4代头孢菌素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耐药谱选用改良K-B法,基因分型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法.结果48株阴沟肠杆菌中ESBLs检出率为35.4%,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产ESBLs和不产ESBLs菌株间的耐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RAPD基因分型得的遗传聚类图,可分为四类,1、2、5、6号标本为同一聚类群.结论阴沟肠杆菌有很高的耐药性,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应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RAPD技术对阴沟肠杆菌感染同源性分析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该院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的情况,以及其对常用抗菌剂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做体外药敏实验,并同时进行AmpC酶及ESBLs的检测。结果 91株阴沟肠杆菌中共检出产酶菌株39株(42.8%),其中产AmpC酶21株(23.1%),产ESBLs 13株(14.3%),同时产AmpC酶及ESBLs 5株(5.5%)。产酶菌株感染分布以老年病科及ICU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抗菌剂耐药性严重,除亚胺培南100.0%敏感外,产酶菌株对其他抗菌剂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P<0.05)。结论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菌剂具有较高耐药性,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剂,加强对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监测,碳青霉烯类抗菌剂可作为阴沟肠杆菌严重感染的首选抗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