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歇性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46例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间歇性排尿训练(观察组),并与32例采用常规长期留置导尿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通过间歇性排尿训练,42例患者成功建立了反射性膀胱,有效率和尿路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间歇性排尿训练对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具有重要的康复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力奥来素对脊髓不全损伤排尿障碍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2例腰椎骨折伴脊髓不全损伤排尿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配合力奥来素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间歇导尿治疗,两组均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排尿功能恢复时间、泌尿系感染情况和后遗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5.05 d,对照组平均为9.28 d(P<0.01),对照组有2例后遗症,观察组没有后遗症.结论力奥来素可促进脊髓不全损伤排尿障碍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种排尿训练方式在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分别使用留置尿管导尿(留置尿管组)、间歇性清洁导尿(清洁导尿组)和间歇性无菌导尿(无菌导尿组)并辅以排尿训练,比较三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以及泌尿系感染的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泌尿系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留置尿管组效果最差;而清洁导尿和无菌导尿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125).结论 间歇性清洁导尿和间歇性无菌导尿训练方式帮助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但由于间歇性清洁导尿耗材便宜、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可由患者或其家属实施,更容易在临床实施和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法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排尿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10月~2013年7月收治共收治外伤行脊髓损伤病人86例,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21~64岁,平均40.2±4.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法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排尿训练;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方法留置尿管及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经过3~10次生物反馈训练(平均5.9次),其拔除尿管时间、拔除尿管例数自主排尿、一周后残余尿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疗效判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训练法能有效提高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排尿及膀胱功能恢复,以颈髓、腰髓、胸髓恢复较好,马尾及骶尾髓损伤效果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后5 d开始进行生物反馈训练,采用测压装置测量膀胱内压力,必要时按压腹部,以训练排尿;训练时让患者亲身感受尿液的排出,同时反复进行膀胱控制练习.结果 两组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情况、残余尿及拔管后3 d内尿频、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易发生排尿困难,生物反馈训练能有效提高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自主排尿功能,降低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等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腰椎骨折脊髓不全损伤病人膀胱功能训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促进腰椎骨折脊髓不全损伤病人排尿障碍恢复的方法。方法 将51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留置导尿,任其自然恢复。观察两组病人尿管保留时间、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尿管保留时间,拔除尿管后膀胱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排尿恢复正常的例数,泌尿系感染、后遗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科学的膀胱功能训练可促进病人膀胱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间歇导尿技术联合膀胱功能锻炼在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效果,观察其对膀胱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合并NB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在排尿前半小时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其中观察组采用间歇性导尿,对照组采用留置导尿.对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残余尿量明显减少,膀胱压力明显恢复,膀胱容量显著增加,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膀胱压力和膀胱容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泌尿系统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膀胱功能重建时间也明显少于留置导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间歇性导尿技术联合膀胱功能锻炼可有效增加膀胱容量及压力,减少残尿量,具有泌尿系感染率低、膀胱功能重建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循证护理预防肛肠病术后排尿障碍的临床效果,将拟行手术治疗的200例肛肠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无需辅助治疗,可自行排尿)64例,有效(经冷热敷小腹、流水声诱导及药物治疗后可排尿)31例,无效(需导尿才能排尿)5例,总有效率为95.0%(95/100);对照组显效44例,有效4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6.0%(86/1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肛肠病术后排尿障碍。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脊髓损伤因其高致残率而被视为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在脊髓损伤的诸多并发症中,泌尿系统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最主要的死因之一。由于损伤的神经细胞无法再生,目前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的各种治疗效果都十分有限。然而,随着干细胞研究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的排尿功能,提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的研究进展,从常用干细胞种类、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机制、干细胞移植时间、干细胞移植途径几个方面做一综述,并提出通过干细胞体外分化得到能够分泌5-羟色胺的神经细胞来进行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病人早期手法排尿训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病人早期手法排尿训练的临床观察张雪非,陈步俊,邓建龙,唐迎九,刘刚脊髓损伤后病人排尿功能障碍表现为无张力性膀胱,尿液潴留。目前临床采用的方法有持续导尿、间歇导尿、手法排尿、药物治疗等。我院自1981年1月至1991年1月收治114名外伤性截瘫...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